內容簡介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是“一本有關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研究的專著,較為係統地論述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的原理、技術、方法和模型。《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既立足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又麵嚮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是作者們多年相關研究的係統總結和提高。
全書從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的發展談起,以海島與海岸帶遙感監測為主要內容,全書共9章,包括三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第1~3章,分析H前海島、海岸帶遙感監測的發展曆程與主要發展趨勢,介紹支撐項目研究的飛行實驗及主要設備;第二部分為第4~7章,以近岸水質、懸浮泥沙、珊瑚礁、紅樹林等為研究目標,從數據處理、理論算法、模型設計、案例研究等方麵,詳細介紹對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開展遙感監測的技術與方法;第三部分為第8、第9兩章,針對海岸帶變化和海洋溢油問題,探討利用多時相遙感數據構建遙感監測模型的方法。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既可作為海洋、測繪、環境、資源、空間信息等領域的研究生教材和本科生參考書,也嗬作為有關高校師生及相關專業領域遙感科學工作者的參考資料。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海島與海岸帶遙感的需求與意義
參考文獻
第2章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概述
2.1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發展曆程與現狀
2.1.1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研究的發展曆程
2.1.2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監測數據與應用現狀
2.1.3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技術現狀
2.2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研究不足與展望
2.2.1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研究的不足
2.2.2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海島與海岸帶航空遙感監測平颱與飛行實驗設計
3.1 係統簡介
3.1.1 實用型模塊化成像光譜儀係統
3.1.2 機載L波段SAR係統
3.1.3 主要機載平颱
3.2 OMISⅡ係統
3.2.1 OMISⅡ傳感器
3.2.2 地麵設備
3.3 CASSAR_EL01係統組成及性能
3.3.1 機載雷達係統
3.3.2 地麵數據處理係統
3.3.3 地麵維護係統
3.4 實驗區及飛行實驗設計
3.4.1 雕門島飛行實驗設計
3.4.2 淩傢衛島飛行實驗設計
3.4.3 邦吉島飛行實驗設計
3.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近岸水質遙感監測
4.1 水體光學特性
4.1.1 水體固有光學特性
4.1.2 水體錶觀光學特性
4.1.3 AOP與10P的關係
4.2 水體光譜測量及數據處理
4.3 水質參數測量
4.3.1 Hydrolab多參數水質監測儀介紹
4.3.2 葉綠素a、混濁度和溫度的測量
4.3.3 透明度的測量
4.4 衛星影像預處理
4.4.1 幾何校正
4.4.2 輻亮度轉換
4.4.3 雲掩模
4.4.4 陸地掩模
4.5 水質參數遙感反演模型
4.5.1 葉綠素濃度遙感反演模型
4.5.2 水體透明度反演模型
4.5.3 水體懸浮物濃度反演模型
4.6 水質遙感監測實例
4.6.1 珍尼湖
4.6.2 淩傢衛島近岸海域
4.6.3 雕門島近岸海域
4.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懸浮泥沙遙感模型
5.1 懸浮泥沙水體的光譜特徵
5.1.1 純水光譜特徵
5.1.2 懸浮泥沙濃度與光譜反射率
5.1.3 粒徑對懸浮泥沙水體反射光譜的影響
5.2 懸浮泥沙遙感經驗與半經驗模型
5.2.1 綫性關係式
5.2.2 對數關係式
5.2.3 多波段關係式
5.2.4 Gordon關係式
5.3 懸浮泥沙遙感理論模型
5.3.1 理論模型的建立
5.3.2 理論模型與經驗模型之間的關係
5.4 透視深度與最佳波段選擇
5.4.1 透視深度的確定
5.4.2 最佳波段的選擇
5.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珊瑚礁遙感監測
6.1 珊瑚礁遙感
6.1.1 珊瑚礁簡介
6.1.2 珊瑚礁遙感研究
6.2 珊瑚礁光譜反射率測量方法
6.2.1 影響因素
6.2.2 現有水下光譜反射率測量方法分析
6.2.3 對比分析
6.3 珊瑚礁遙感反射率測量與分析
6.3.1 研究地點
6.3.2 遙感反射率
6.3.3 水錶天空光反射光剝離
6.3.4 數據測量與處理
6.3.5 結果分析
6.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紅樹林遙感監測
7.1 紅樹林簡介與紅樹林遙感研究現狀
7.1.1 紅樹林簡介
7.1.2 紅樹林遙感研究現狀
7.2 實驗數據與數據處理
7.2.1 研究區
7.2.2 遙感影像數據
7.2.3類彆定義及樣本選取
7.3 分類方法
7.3.1 分類方式
7.3.2 分類特徵
7.3.3 分類算法
7.4 分類實驗
7.4.1 利用光譜特徵的像素級分類
7.4.2 利用光譜、紋理和空間統計特徵的像素級分類
7.4.3 對象級分類
7.5 分類結果與分析
7.5.1 精度分析
7.5.2 可分性分析
7.6 結果分析
7.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海岸綫遙感監測
8.1 研究區概述
8.2 海岸綫提取方法概述
8.2.1 平均低潮綫法
8.2.2 一般高潮綫法
8.3 海岸綫專題信息提取
8.4 海岸綫變化趨勢預測
8.4.1 灰色理論與GM(1,1)模型
8.4.2 遼河三角洲海岸綫變化灰色模型
8.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海洋溢油遙感監測
9.1 海洋溢油遙感監測研究現狀
9.1.1 常用海洋溢油遙感
9.1.2 海洋溢油遙感監測研究
9.2 研究區選擇
9.3 研究方法
9.3.1 數據收集及準備
9.3.2 潮汐潮流數值模擬
9.3.3 海上溢油漂移速度模型
9.4 馬六甲海峽潮汐潮流研究
9.4.1 潮位模擬結果
9.4.2 潮流模擬結果
9.5 風和潮流對溢油漂移的影響
9.5.1 不同風速的情況
9.5.2 不同風嚮的情況
9.5.3 無風的情況
9.5.4 無潮流的情況
9.5.5 不同潮流時發生溢油的情況
9.6 溢油擴散模擬研究
9.7 海上溢油漂移擴散研究實例
9.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到2020年可用於海洋研究的衛星及其參數列錶
精彩書摘
水是人類最重要的資源及一切生物生存的基本物質之一,除供飲用外,大量的水資源被用於生活和工農業生産。因此,水質狀況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隨著人口的增長、工農業生産的大力發展,用水量日益增加。與此同時,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及農業退水未經處理直接被排入水體中,造成瞭水體汙染、水質惡化。
常規的水質監測方法雖然精度高,但是極其費時費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另外,野外測量隻能提供離散點的水質數據,不能反映一個地區水質的全麵狀況。遙感技術的發展為解決上述睏難提供瞭更加有效的手段,可以實現對一個區域進行全麵有效的水質監測。
本章主要介紹利用遙感技術進行近海岸水質監測的原理與方法,並以馬來西亞的珍尼湖地區、淩傢衛島附近以及雕門島地區的水質研究為例,論述遙感數據反演及其與實地測量結果的對比,分析遙感技術應用於水質監測的適用性。
……
前言/序言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美麗傢園,同時也是一個不斷動態演化的復雜係統。全球變化問題、資源能源問題、生態環境問題、自然災害問題等已經成為當前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地球係統科學所關注的最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多年的研究錶明,要破解上述問題。不僅需要從宏觀的視野來考量,更需要從係統的角度加以論證和認識。可謂“治百裏之河者,目光應及韆裏之外;治目前之河者,推算應至百年之後”。
毫無疑問,以遙感(remoteseiasing)技術為核心的對地觀測係統,正在幫助人類實現“登高望遠”的願望。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空間分辨率、光譜分辨率與時間分辨率不斷提高,使得遙感已成為記錄、觀測、發現和研究地錶過程及其次生現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具較強對地觀測能力的國傢。到目前為止,我國自行研製並發射50餘顆不同類型的對地觀測衛星,形成氣象、海洋、資源和環境等多個係列。2007年10月“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深空探測能力的初步形成。
海島與海岸帶環境遙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