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印光大師雲:“太上感應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禍淫之至理,發為掀天動地,觸目昧心之議論。何者為善?何者為惡?為善者得何善報?為惡者得何惡報?洞悉根源,明若觀火。且愚人之不肯為善,而任意作惡者,蓋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知自私自利者,反為失大利益,得大禍殃,敢不勉為良善,以期禍滅福集乎!由是言之,此書之益人也深矣!故古之大儒,多皆依此而潛修焉。清長洲彭凝祉,少奉此書,以迄榮膺殿撰,位登尚書後,尚日讀此書,兼寫以送人,題名為元宰必讀書。又釋之日,非謂讀此書,即可作狀元宰相,而狀元宰相,決不可不讀此書”。
《太上感應篇》這一篇文章是從聖賢立心發願,一直落實到生活處事待人接物。古德說它的功用可以作為“超凡入聖”的階梯,“轉禍為福”的關鍵。印光大師…生極力提倡《改過修善惜福集福:講記》,這是他高度的智慧,是他的大慈大悲。我們應當要知道,應當要尊重,應當要感恩,應當要依教奉行。
《改過修善惜福集福:講記》是淨審法師對《太上感應篇》的詳細講解,是學習《太上感應篇》的基礎入門讀物。
前言
釋題
釋文
結語
“放下”與“看破”是相輔相成的,能放下一分,就可以多看破一分;能多看破一分,就能多放下一分。菩薩修行從初發心到圓成佛道,就是看破與放下而已。六度就是看破與放下。般若是看破,其餘五度都是放下。布施是放下貪心;持戒是放下惡念;忍辱是放下嗔恚和嫉妒;精進是放下懈怠;禪定是放下散亂。批注說:“清貴容,仁貴斷。”學佛人與世間人最大的區彆,就是清高。清高的人能包容,有度量。寺院裏供奉彌勒菩薩,就是錶有度量,能包容。佛法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多元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包容。若不能包容,則談不上多元文化的教學。學佛人無論在傢、齣傢,都要學習與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和睦相處。
“仁貴斷”。“仁”指仁慈,有能力辨彆是非、善惡、邪正,纔是真正的仁慈。佛法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若無智慧決斷而感情用事,反而成瞭“慈悲多禍害,方便齣下流”。
世齣世法無比繁雜,學術著作太多。一個人的一生絕對無法學“通”。諸佛菩薩與祖師大德教導我們一個秘訣:“至誠感通”,真誠到瞭極處就感應通達。古往今來,真正開悟的人,真正通達的人,都用此法。“一念不生是謂誠”。如果還有一個妄念,就不誠。誠到極處,極其微細的妄念都不生起,纔是“至誠”。佛說的“深解義趣”,就是通情達理。“情”是十法界的世間法,“理”是一真法界的齣世間法、是真如本性。明瞭一真法界與十法界是一不是二,就是真正的通情達理。“通情”是教化一切眾生,“達理”是證入自性。幫助一切眾生也達理,也證人自性。我們今天之所以無法通情達理,就是因為放不下“我”,有我就有私心,於是情不通,理不達。
……
清朝末年,印光大師駐锡普陀山時,定海知縣曾禮請大師講經弘法,大師因語言隔閡之故,於是派一位法師去講《文昌帝君陰騭文》。大師不講佛經,而講一般的世間善書,這是用心良苦。
“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佛法與世法的分彆在於心,不在於法,法本身沒有世間與齣世間之分。若吾人心中有妄想、分彆、執著,一切法都是世間法,即使學《大方廣佛華嚴經》也是世間法。何以故?不齣三界。若離妄想、分彆、執著,一切法皆是瞭生死、齣三界之法,無一法而非佛法。
我們在訪問天主教時,有一位先生提齣一個問題,他說天主教講的“靈魂”,與佛法講的“法性”,差彆何在?我很簡單的告訴他,有妄想、分彆、執著就稱作“靈魂”,沒有妄想、分彆、執著就稱作“法性”。有分彆、執著,法法都有障礙;離分彆、執著,萬法圓融。
到貨真快,服務態度也好,而且價格便宜。京東真給力!
評分佛教生活J的藝術
評分非常不錯正是我想要的 京東物流很快。書質量很好,也沒有損壞。同桌說挺好的,她很喜歡,就是發的快遞說發的其他快遞,迴來一看ems害的我,查不到物流。很喜歡的書,不過運送過程中包裝能保護好一點就好瞭,一本的硬質封麵上有個坑,不過塑封很完整,不錯,包裝仔細,發貨及時,價廉物美啊在大傢都說在京東買東西的時候,一直沒在京東逛過。前一段時間幫老媽買電視盒,在京東買瞭一個,沒什麼問題,主要是快遞很快。前幾天又買瞭一個豆漿機,九陽的,買迴來,用瞭幾迴,還不錯。主要是不是我做,男朋友做,說挺不錯。沒有買虧。比超市便宜瞭200塊。快遞還是很快。但是感覺京東的快遞服務要改進一下:選貨到付款,明明說先驗貨,再給錢的。還好用的沒什麼問題,買瞭兩次都還可以。像京東這麼大的店,而且現在也有名氣瞭,各種服務都應該做的完善一點,特彆是快遞,是和客戶直接交互的。其實我也知道這是快遞的問題不是京東的問題就是瞭,快遞網上有的說的很可怕,將你的東西亂丟的,京東的還算不錯瞭。在我還沒有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絲毫不懷疑它是一本好書,很符閤80後讀者的口味。很難想象一本圖書會被我看得像郭德綱的相聲書一樣,在地鐵上都如飢似渴地手不釋捲。人都說《紅樓夢》是一部罕見的奇書,是人生的鏡子,那麼對於這部書,在某種意義上也令我感到瞭絲絲“找齣心中所想”的意味,因為我不僅從中看齣大論的味道,更是以一種看搞笑圖書的心情在愉悅自己,事實上這本書確實不失幽默,在大論瞭一把之後確實愉悅瞭廣大讀者,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想過會像一本幽默小說一樣去看這本書,因為多年來這類書的泛濫使我對其十分不屑。那時我故作老成,總愛用蘸水鋼筆寫信寫文章,那個美好的裝逼時代啊,一去不復返瞭,可太值得迴憶瞭,連空氣裏都彌漫著藍色鋼筆水味,還有老主任抽的普通香煙味。在那個齣版社,我就是這麼裝逼著,埋頭於自己的這些文學情調裏,似乎對周圍的一切充耳不聞。所以等人傢都把房子分完瞭,纔發現我榜上無名,纔想起提著暖壺去砸領導的門,那個暖壺的作用相當於這兩天波士頓恐怖分子搞爆炸的高壓鍋。好瞭,現在給大傢介紹兩本好書:被美國學界譽為“思想巨匠”和“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傢”的史蒂芬·柯維博士,他的集大成之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已成為中國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必備的最經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訓教材;在美國乃至全世界,史蒂芬·柯維的思想和成就,與拿破侖·希爾、戴爾·卡耐基比肩。《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20周年紀念版)》在每一章最後增加瞭一個“付諸行動”版塊,精選柯維培訓課程中的實踐訓練習題,以幫助讀者加深對“七個習慣”的理解和掌握,使“七個習慣”成為屬於每個人自己的行動指南,價值堪比18000元的柯維現場培訓課。史蒂芬·柯維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影響美國曆史進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是前總統剋林頓倚重的顧問,《財富》雜誌100強中的90%和500強中的75%的企業是他的直接受教者,AT&T、通用電子、全祿、可口可樂等大公司的高級主管都是他的學生,李開復等中國頂尖的企業傢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啓發。每年,來自全球的個人、傢庭、企業、教育界及政府領導者的受教生更是高達百萬人之多。東東槍和地下天鵝絨是兩位在博客、微博、專欄裏都非常受讀者喜愛的作傢,兩人思維跳躍,觀點奇特新穎,對待感情,他們也細細琢磨,也插科打諢。同在滾滾紅塵中摸爬滾打,兩位勇士將他們對兩性情感的所感所悟一一精彩呈現,得此《鴛鴦譜》,閃著智慧幽默的光。鴛鴦譜,靠譜。
評分比喻是危險的,愛情源於一個比喻。 我一嚮膜拜於昆德拉語言的犀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裏,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暴露瞭一些愛情輕浮誇張的麵目,在看似天高雲淡,心心相映的愛之原風景裏,處處埋伏著背叛與離彆的猙獰。迴頭再看那些打動人心的美麗比喻,於是都變得輕描淡寫。 所以,一開始就充滿地動山搖般劫難的感情,那當然會更加沉鬱著生活坎坷的經曆。 同樣是關於戰爭中離彆愛人的主題,這部影片讓我想起冷山鎮的英曼和艾達,想起藍橋上的瑪拉和羅伊。在苦苦等待中呼喚迴歸的愛情,在觸覺上總是冰冷的。而《贖罪》這個片名,似乎也是那場戰爭背後人類無盡傷痛和自省拯救的隱喻。 喬懷特的片子總是讓我覺得有湖畔詩人華茲華斯的唯美氣質。就像是一幅幅色彩豐韻的油畫,視覺是如此的清新艷麗,於是在那樣明快的節奏下,我們便有瞭那個夏日的午後——陶瓷的水壺掉進水池,蜜蜂在窗前嚶嚶。柏萊尼情緒翻湧的注視著窗外曖昧的男女。 迴迭的鏡頭以妹妹的視角重新閃現瞭她的心理。陽光從窗外透進,暑氣濃鬱而安靜,然而莊園池塘旁的那一幕,如蜂刺一般紮進瞭這個敏感少女的心底。 於是也就不難解釋瞭,柏萊尼後來夾雜著半邊清醒半邊憎惡的謊言的真實目的。那是一場微妙的因愛生恨的化學反應,在那之前還有一場相關的試驗——試驗的內容在如今的電視肥皂劇中曾無數次的齣現過,她以尋死的方式檢測他的愛意。 荷塘底的水草茂密,纏繞著少女的身體,她注視著嚮他遊來的男人,微笑裏隱隱透著歡喜。在岸邊的野花叢中她追逐生氣的他,她居然天真的以為自己達到瞭目的。 愛之深沉,恨之真切。莎士比亞筆下不是也有個掐死瞭自己妻子的奧賽羅將軍。 所以,我們相信,在那個夜晚,柏萊尼其實看清瞭一切。 她之所以變得狠毒,是因為她品嘗瞭什麼叫做嫉妒。 柏萊尼是難堪的。她能控製她的小說和劇本中的男女主人公相愛卻無法控製真實的生活。那些在她看起來不潔的東西和畫麵,比如姐姐在羅比麵前的濕身裸體,比如那封拿錯瞭的信,再比如羅比把塞西莉亞“釘”在書架上,那個猶如耶穌受難般隱晦的性愛造型,無不在以先驗的方式確定瞭她想象中的“真相”——你必定是有罪的男人,你必須受到懲罰。 Yes,I saw him,I saw him with my own eyes。柏萊尼一遍遍的迴答。 原本對羅比淡淡的少女情懷一瞬間變得如此猙獰可怖。這是愛的開始,也是罪的起源。 那個午後,一切發生的這樣倉促。 我無疑是喜歡塞西莉亞的,她以真正的,傾盡一生的愛情去迴報一封內容猥褻的信。我相信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有足夠的機敏去分辨齣那些猥瑣字眼中的真情,更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擁有為一個“有罪”的男人與傢庭決裂的勇氣。她更是深情的,如果不是那場該死的戰爭,明天的明天之後,他和羅比的重逢,也並非什麼遙不可及的憧憬。 沙灘上的長鏡頭雕齣瞭那幅雄渾蒼白的浮世繪,在絕望而末世的史詩氣質裏,猶如在海風裏帶著血腥味即將凋零的玫瑰。 敦剋爾刻大撤退,可能是人類戰爭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戰略轉移。他保全瞭歐洲大陸上疲憊虛脫的士兵,但卻沒有來得及保全一段因為戰爭而苦苦掙紮的愛情。隔海相望的死亡,戀人們遙遠而觸不可及的蒼白夢境,一迴想起來總會讓人心痛不已。 最關鍵的是,柏萊尼對於自己,對於姐姐和羅比的愛,從此再也沒有任何能夠挽救的契機。 “I gave them the happiness。” 麵對鏡頭,老年的柏萊尼的聲音在顫抖。 歲月的流逝依然沒有讓她積攢足夠的勇氣,除瞭編撰一段美好來錶達她的抱歉,在戰火紛飛的那段日子裏,她仍然不敢走到姐姐公寓的橙色圍牆下,說一聲,“賽西莉亞,對不起。” 那個午後發生的一切,讓她一生似乎成瞭一場祈求寬恕的漫長儀式。她放棄瞭劍橋大學,她選擇瞭軍隊護士的職業,受傷的士兵讓她一次次産生幻覺,後來,她還用一生來進行《贖罪》小說的書寫。 的確,對善良的人來說,罪是延續的,它在生命中的糾纏,猶如帶著毒刺的藤蔓,無奈之下隻能希翼以生命來贖取心靈片刻的安寜。正譬如陀斯托夫斯基《罪與罰》中殺瞭老闆娘的拉斯柯爾尼科夫,那種無法解脫的罪孽感,讓他最終隻能妥協於終身的苦難。 對於柏萊尼來說,她一直都很認真的清洗著自己曾經的過錯——在我看來,她在意識到罪的刹那,她已被原諒。路加福音裏說,若懊悔,便寬恕。一個十三歲女孩的心計和齣於無知的邪惡,我想隻能歸罪於愛情本身帶來的歧義,而無須承擔更多的罪責,也無須遭受更多的懲罰。其實真正應該贖罪的,是那對在通奸幾年後還若無其事結婚的男女,是在樹林裏殺死大批孩子的劊子手們,是發起讓全世界九韆萬人喪生在絞肉機一樣戰爭裏的戰犯。 隻是柏萊尼的自省和救贖,讓我看到瞭波德萊爾所謂盛開在人性之中淒美的 “惡之花”,那纔是人類對於自身罪惡的唯一的拯救
評分0條
評分戰略棋盤:企業流程管理新模式
評分淨空法師之傾心之作,極好的因果教育之書,令你瞭目一新,速買,勿疑!
評分百年經典精品收藏人文閱讀學術權威思想沉澱社會文化資深閱曆
評分“放下”與“看破”是相輔相成的,能放下一分,就可以多看破一分;能多看破一分,就能多放下一分。菩薩修行從初發心到圓成佛道,就是看破與放下而已。六度就是看破與放下。般若是看破,其餘五度都是放下。布施是放下貪心;持戒是放下惡念;忍辱是放下嗔恚和嫉妒;精進是放下懈怠;禪定是放下散亂。批注說:“清貴容,仁貴斷。”學佛人與世間人最大的區彆,就是清高。清高的人能包容,有度量。寺院裏供奉彌勒菩薩,就是錶有度量,能包容。佛法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多元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包容。若不能包容,則談不上多元文化的教學。學佛人無論在傢、齣傢,都要學習與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和睦相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