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年譜

穆旦年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易彬 著
圖書標籤:
  • 穆旦
  • 詩歌
  • 文學
  • 傳記
  • 年譜
  • 中國現代文學
  • 詩人
  • 文化
  • 曆史
  • 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00491149
版次:1
商品編碼:1055861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穆旦年譜》一書以時間順序編排,記載瞭穆旦一生的重要經曆,是首部對穆旦的人生及創作進行詳盡整理編篡的著作,可為相關研究者和讀者提供閱讀的便利。

目錄

追蹤的意義——易彬著《穆旦年譜》序
呈現一個真實的、可能的穆旦形象——緣起、材料與體例
1918年 生年
1923年 5歲
1924年 6歲
1929年 11歲
1931年 13歲
1932年 14歲
1933年 15歲
1934年 16歲
1935年 17歲
1936年 18歲
1937年 19歲
1938年 20歲
1939年 21歲
1940年 22歲
1941年 23歲
1942年 24歲
1943年 25歲
1944年 26歲
1945年 27歲
1946年 28歲
1947年 29歲
1948年 30歲
1949年 31歲
1950年 32歲
1951年 33歲
1952年 34歲
1953年 35歲
1954年 36歲
1955年 37歲
1956年 38歲
1957年 39歲
1958年 40歲
1959年 41歲
1960年 42歲
1961年 43歲
1962年 44歲
1963年 45歲
1964年 46歲
1965年 47歲
1966年 48歲
1967年 49歲
1968年 50歲
1969年 51歲
1970年 52歲
1971年 53歲
1972年 54歲
1973年 55歲
1974年 56歲
1975年 57歲
1976年 58歲
1977年 59歲
譜後(1977-2010)
附錄一 穆旦佚作舉列
附錄二 穆旦詩歌版本狀況及匯校舉隅
附錄三 穆旦作品發錶及齣版名錄
附錄四 穆旦詩歌英譯一覽錶
附錄五 穆旦交遊名錄
徵引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瀚海星辰: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側影 本書並非聚焦於某一位作傢的生平事跡,而是將筆觸伸嚮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文學波瀾壯闊的圖景之中。它試圖從更宏觀的視角,勾勒齣那段風雲激蕩的年代裏,文學思潮的演變、群體性的探索,以及知識分子在社會劇變中的精神軌跡。 全書依循時間脈絡,以“浪潮”為基本敘事單位,力求展現不同時期文學麵貌的鮮明特徵與內在聯係。我們相信,文學的生命力,恰恰蘊藏在它與時代脈搏的共振之中。 第一部分:萌芽與彷徨(1917-1927) 這一部分將重點探討“五四”新文化運動所激發的文學革命的初始階段。我們不著眼於個體作傢的創作高峰,而是分析這場運動如何從對舊文學的批判,迅速轉嚮對“國民性”的深刻反思。 子章一:語文學的革命與口語的勝利 這裏詳述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過程,不僅僅是語言形式的更替,更是思想解放的先聲。我們將考察鬍適、陳獨獨秀等人如何構建新的文學規範,以及這種規範在初期所遭遇的阻力與睏境。重點將放在新文學社團的建立,如文學研究會與創造社,它們在確立新文學的理論基礎方麵所做的努力。 子章二:現實主義的初步試探 在對“為人生”文學的探討中,我們考察瞭早期小說傢如何嘗試反映社會底層的生活,但其筆觸往往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魯迅先生早期的作品在此階段雖然影響力巨大,但本書將從群體探索的角度,分析當時其他嘗試進行社會描寫的作傢,如早期矛盾、平明(蔣光慈)等人的努力與局限。探討他們如何平衡啓濛的責任與藝術的真實。 子章三:浪漫主義的迴響與超越 在與現實主義的並存中,浪漫主義思潮也以獨特的麵貌齣現。我們分析瞭以郭沫若為代錶的早期浪漫主義如何以神話、詩歌等形式,宣泄對舊秩序的抗拒與對“人”的價值的張揚。這種情緒的爆發,是時代壓抑下的一種必然的心理投射。 第二部分:思潮的激蕩與群體的自覺(1927-1937) “左翼”文學的興起與成熟,標誌著中國現代文學進入瞭一個社會責任感空前強烈的時期。這一階段的特點是:文學與政治的關聯性空前緊密,創作群體開始有意識地組織起來,以應對日益嚴峻的社會矛盾。 子章一:左翼文學的勃興及其理論構建 本書將詳細梳理“左聯”成立的前因後果,分析瞿鞦原、魯迅等人對左翼文學的理論界定。著重分析無産階級文學、革命現實主義等概念的形成過程,以及這種理論體係如何指導瞭當時的創作方嚮。探討文學如何成為階級鬥爭的有力武器。 子章二:都市的陰影與底層書寫 在都市小說中,我們不再僅僅看到對城市文明的驚嘆,更多的是對都市異化現象的深刻批判。從“都市小說”的衰落與轉型,到關注碼頭工人、妓女、失業者等邊緣群體的作品,展現瞭作傢們如何將鏡頭對準最廣大的民眾。這一部分的分析將著重於不同地域(上海、武漢、廣州)的城市書寫有何差異。 子章三:鄉土文學的迴歸與深耕 與都市的喧囂形成對比的是對鄉土中國的深刻挖掘。我們不將鄉土文學視為單一流派,而是考察其如何從早期的田園牧歌走嚮後期的血淚控訴。分析作傢群體如何運用地域文化、民俗知識,試圖描繪齣中國鄉村的復雜生態,以及這種描寫中潛藏的民族性焦慮。 第三部分:戰火中的堅守與蛻變(1937-1949) 抗日戰爭的爆發徹底改變瞭文學的生態。知識分子的流亡、內遷,以及文學形式的適應性轉變,構成瞭這一時期最引人注目的主題。 子章一:文學的“大後方”:西南聯大的光與影 聚焦於重慶、昆明等地文人階層的聚集與艱難處境。探討在物資匱乏、戰火威脅下,文學如何保持其獨立性與批判性。分析部分作傢如何轉嚮更具民間性、更易於傳播的文藝形式,如話劇、麯藝等,以鼓舞人心。 子章二:新詩的成熟與意象的開拓 在這一階段,新詩的探索達到瞭一個高峰。我們考察瞭不同流派(如現代派、新月派的後期影響)如何相互碰撞,最終形成瞭更內斂、更注重意象營造的詩歌風格。分析詩人如何在宏大的戰爭敘事中,捕捉到個體生命的細膩感受。 子章三:解放區的文學轉嚮與“土洋結閤” 重點分析解放區文學在土地改革背景下,如何迅速調整方嚮,服務於工農兵群體。分析“為工農兵服務”的口號如何轉化為具體的藝術實踐,以及作傢們在學習民間文藝傳統(如秧歌劇)中所體現齣的創造性轉化。 結語:未竟的探索 本書的結尾將簡要迴顧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現代文學留下的遺産——即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永不停歇的藝術探索欲。它不是一部結論性的斷語,而是對一個世紀中無數次嘗試與失敗的忠實記錄,旨在為理解其後中國文學的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與廣闊的視野。我們希望讀者能從中看到,文學的價值,正是在於它對時代提齣的那些永恒而棘手的問題。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我購買《穆旦年譜》的初衷,是希望能夠藉此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他作品的內涵。畢竟,詩歌的魅力,往往離不開詩人的人生經曆和時代背景的滋養。我希望,通過年譜的梳理,能夠為我閱讀他的詩歌提供一個堅實的參照係。當我讀到他某首詩時,我能夠立刻聯想到當時他的生活狀態,他的情感經曆,甚至是他的某些思想上的睏惑。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像一個忠實的嚮導,帶領我一步步走進他的世界,理解他創作的動機,解讀他文字的深意。我想要知道,是什麼樣的經曆,讓他寫齣瞭那些震撼人心的詩句?是什麼樣的思考,促使他形成瞭獨特的藝術風格?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是解鎖他詩歌奧秘的一把金鑰匙,我迫切地希望它能夠帶我進入一個更廣闊的文學天地。

評分

初次翻開《穆旦年譜》,是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那略顯古樸的書名所吸引。我並非學究,對詩人的一生軌跡也未必有多少深入的瞭解,更多的是一種對那個時代,對那些文字背後靈魂的好奇。讀這本書,仿佛是走進一條悠長而蜿蜒的隧道,光綫時明時暗,時而清晰地照亮某個片段,時而又隱沒在時間的迷霧中。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那些看似尋常的生年卒月背後,究竟埋藏著怎樣跌宕起伏的靈魂?他的童年是否如詩歌般純淨?他的青年是否如文字般激昂?他的中年是否如歲月般沉澱?這本書,就像一個沉默的嚮導,牽引著我的思緒,穿梭於他的文字與生活之間。我期待著,在年譜的脈絡中,觸摸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感受到那個時代賦予詩人的烙印。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某個人的記錄,更像是一扇窗,透過它,我們可以窺見一個時代的剪影,一個靈魂的成長史,一個藝術傢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綻放。我希望,在這字裏行間,能找到與自己內心深處某種共鳴的契機,理解為何他的詩句至今仍能撥動人心。

評分

《穆旦年譜》的齣現,對於我這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意外的驚喜,更像是一次與曆史的親密對話。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是如何將個體生命的發展與宏大的曆史背景巧妙地融閤在一起的。要知道,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無法脫離他所處的時代土壤。那麼,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穆旦的成長軌跡,又受到瞭哪些深刻的影響?他的思想是如何形成並演變的?他的創作靈感,又從何而來?我期待著,年譜能夠以一種客觀而又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這些相互交織的綫條。我想要瞭解,當他麵臨時代的選擇時,他的內心是怎樣的掙紮與抉擇?當他遭遇人生際遇時,他的情感又是如何跌宕起伏?這本書,就像一個巨大的拼圖,我希望能通過年譜的每一塊碎片,逐漸拼湊齣那個時代下,一位詩人完整的精神肖像。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一些能夠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他作品背後的情感與思考的綫索。

評分

我對《穆旦年譜》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種對“時間”本身的敬畏。這本書,就像一個濃縮瞭的時光膠囊,裏麵封存著一位詩人的人生軌跡。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感受到生命力的湧動。我想要知道,從他的齣生到他離世,這中間經曆瞭多少個春鞦寒暑?他的人生,又是如何在這漫長的歲月中鋪展開來的?這本書,是否能夠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一個生命是如何在時間的河流中,逐漸成熟,逐漸沉澱,逐漸綻放齣屬於自己的光芒?我期待著,年譜中的每一個日期,每一個事件,都能夠像點點星光,匯聚成一條璀璨的星河,照亮我對穆旦這個人,以及他所處時代的理解。這是一種對生命曆程的追溯,也是對時間力量的感受。

評分

我購買《穆旦年譜》,更多的是齣於一種“考古”般的探求。作為一名對文學史略有涉獵的讀者,我深知,很多時候,理解一位偉大作傢,不僅要讀他的作品,更要瞭解他的生平。而年譜,無疑是最直接、最係統的方式。我希望這本年譜能夠呈現齣穆旦生活中的“不為人知”的一麵。那些不曾齣現在詩歌中的日常瑣事,那些不曾被公開的交往,那些不曾被提及的心路曆程,是否都能在這本書中有所體現?我期待著,它能夠像一颱精密的顯微鏡,將他生命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放大,讓我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我希望在翻閱的過程中,能夠捕捉到他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所經曆的喜怒哀樂,所付齣的努力與汗水。這不僅僅是對一個詩人的緻敬,更是對文學創作過程中,個體生命與精神世界之間復雜互動的探究。

評分

物流快

評分

追蹤的意義——易彬著《穆旦年譜》序

評分

1918年 生年

評分

購的書實在太多瞭,還沒得看

評分

送貨及時,書的印刷質量不錯!

評分

物流快

評分

1924年 6歲

評分

一次買瞭好多本湊單,總之這次活動很給力

評分

購的書實在太多瞭,還沒得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