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文集(第2捲)

潘光旦文集(第2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潘乃穆,潘乃和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025710
版次:1
商品編碼:10592690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199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5
字數:385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潘光旦先生是我國老一代著名的社會學傢、優生學傢、民族學傢和教育傢。一生著作甚豐,他的著述是一宗很有價值的學術遺産,在學術界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集收入潘光旦先生三十年代的著作三篇,即:《讀書問題》、《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人文史觀》。該書對於廣大學人研究中國社會學發展的曆史狀況,瞭解潘先生的學術思想,具有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潘光旦,字仲昂,江蘇寶山縣人。1899年8月13日生於寶山縣羅店鎮,1967年6月10日逝世於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讀於北京清華學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學美國,攻讀生物學,研習遺傳學、優生學、獲學士、碩士學位。1926年迴國後至1934年,先後在上海光華、復旦大學任教,1934年至1952年間任清華大學、昆明西南聯閤大學教授。曾擔任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教務長、社會學係主任及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1952年調中央民族學院任教授。

目錄

讀書問題
近年來之知識介紹
教授為學問之大敵
留學生問題
立達學園的旨趣
談職業教育
第三中從令小學校勿用“古話文”
大學與體育
科學研究與科學提倡
中國人與國故學
普及識字?
釋“讀書不忘政治”
政治現狀中學生界之淘汰與選擇
生物科學的新價值與大學課程
教授待遇與今日流行之兼任講師製
“青年的煩悶”
假期與知識生活的解放
學問與潮流
觀點
商化,民化、與報紙
“著作狂”及“發錶欲”
入學試驗
“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速成”
完人教育新說
尚同與尚異
中國今日之社會科學教育
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
……
人文史觀(人文生物論叢第二輯)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包裝得非常仔細,贊一個!

評分

包裝得非常仔細,贊一個!

評分

潘先生文集 不知道全要到什麼時候

評分

潘光旦大師,如果不被迫害,將是國傢的財富

評分

評分

  小學共産主義,中學社會主義,大學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而現在教師的師德卻是少得可憐的“幾不原則”。學校應該是一個煥發學生生命活力、激發創新的殿堂。“教師職業的本質是創造人的精神生命”,教師自己的精神生活應首先處於豐富、充實、發展、創新之中。在把“個體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同時,積極地做學生道德完善的促進者、鼓勵者、引導者。記得一位中學老師說的好,“教他們學會可以一輩子免於孤獨的方法:閱讀。教他們可以走到人生更高處的方法:看書。要學會自己去尋找書,要學會拒絕彆人強迫你讀的書,陰險的讓你一輩子不想再讀書的書。教他們學會用文字來呈現自己的內心,清澈的內心,溫柔的內心,溫暖的內心,豐富的內心。”

評分

最近閱讀的潘光旦先生的文集《尋求中國人位育之道》深受啓發,於是我想藉用“位育”一詞去思索中國的學校德育。“位”是地位、順應之意,“育”有發展、超越之境。“位育”則是在現實與未來之間尋求一種發展著的平衡與協調。兒時在懵懵懂懂成長,一切循規蹈矩,在學校偶爾犯錯,但具體又不知道錯在哪,如何犯的錯,老師經常也不解釋,因為壓根他就沒這意識,采取最有效最直接批評、體罰,心理承受能力大概也就是這段時間鍛煉齣來的。進入大學後,開始自己摸索著看書,毫無顧忌討論,漸漸形成獨立的思考能力,自我的價值判斷,纔恍然發現,其實絕大多數的學校德育存在諸多問題,就此也就提齣幾點思考:

評分

商品很好,可以購買。

評分

物流很快,搞活動買太閤適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