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书店捡漏,蓦然在书架顶层看到这本。我是从钱穆的书里知道这书的。钱先生的《学龠》里,有一篇《近代年诸儒论读书》,我觉得可以和《近三百年学术史》对观,但因为文章用白话写,话题也更小,很多著作里蕴而未出的褒贬,这里讲得更坦率。众所周知,钱穆看不起康有为孔子改制那套说法,有点意外的倒是对康氏早年的《长兴学记》和《万木草堂口说》颇致嘉赏,许他简易著实,明古人之大体。
评分不过,反过来想想,又时常惊异于伦理制度的美备,隐隐呼唤一个伟大的人格,所以又觉得今文学的一些说法,也有它的道理。我对今文家的了解不多,去年至今,在读李源澄的书。再加上康有为这本,我觉得在他们的描述里,在文明早期的某个阶段,一定有一个突越期,文明的样貌发生了某种根本的变化,变化的结果是一套完备的制度(“经”)。这个变化的结点就是圣人。比如康有为说“古俗淫佚,如卫灵公、卫宣公等,皆孔子未改制也。必知旧俗之乱,乃知孔子之功。”(p 92)李源澄的思路更现代学术一点,他把这个变化往下拉,经学变成了为面对帝国新局面的体系化的学问,而制造者变成了汉代的儒者群。
评分艺术类:万木草堂论艺 可惜现在没书了
评分梁启超,的代表作!中国文库·艺术类:万木草堂论艺
评分站在书店翻,很觉有些新鲜的说法,比如“庄子日经营天下,乃热人,非冷人也”,次明庄子诸篇指要(p174),隐隐让我想起章太炎。诸子学的兴起,当然可以追到晚明的方以智、傅山,以及清中叶的汪中、俞樾这些人,但晚清民国的诸子热,还是别有因缘。《史记 五帝本纪》云,上古茫昧之世,“其言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百年前的那些学者,恰恰是要在不雅驯的百家言里,寻找出文明进化的线路,奠定伦理的根基,无论是以民族主义的,还是普世主义的方式。这种学问的表面,是训诂学、诸子学、经学,背後则有深刻的19世纪欧洲学术的烙印,他们想做的,其实是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类似的工作。
评分买了很多这个非常满意谢谢 我很喜欢
评分站在书店翻,很觉有些新鲜的说法,比如“庄子日经营天下,乃热人,非冷人也”,次明庄子诸篇指要(p174),隐隐让我想起章太炎。诸子学的兴起,当然可以追到晚明的方以智、傅山,以及清中叶的汪中、俞樾这些人,但晚清民国的诸子热,还是别有因缘。《史记 五帝本纪》云,上古茫昧之世,“其言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百年前的那些学者,恰恰是要在不雅驯的百家言里,寻找出文明进化的线路,奠定伦理的根基,无论是以民族主义的,还是普世主义的方式。这种学问的表面,是训诂学、诸子学、经学,背後则有深刻的19世纪欧洲学术的烙印,他们想做的,其实是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类似的工作。
评分不过,反过来想想,又时常惊异于伦理制度的美备,隐隐呼唤一个伟大的人格,所以又觉得今文学的一些说法,也有它的道理。我对今文家的了解不多,去年至今,在读李源澄的书。再加上康有为这本,我觉得在他们的描述里,在文明早期的某个阶段,一定有一个突越期,文明的样貌发生了某种根本的变化,变化的结果是一套完备的制度(“经”)。这个变化的结点就是圣人。比如康有为说“古俗淫佚,如卫灵公、卫宣公等,皆孔子未改制也。必知旧俗之乱,乃知孔子之功。”(p 92)李源澄的思路更现代学术一点,他把这个变化往下拉,经学变成了为面对帝国新局面的体系化的学问,而制造者变成了汉代的儒者群。
评分站在书店翻,很觉有些新鲜的说法,比如“庄子日经营天下,乃热人,非冷人也”,次明庄子诸篇指要(p174),隐隐让我想起章太炎。诸子学的兴起,当然可以追到晚明的方以智、傅山,以及清中叶的汪中、俞樾这些人,但晚清民国的诸子热,还是别有因缘。《史记 五帝本纪》云,上古茫昧之世,“其言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百年前的那些学者,恰恰是要在不雅驯的百家言里,寻找出文明进化的线路,奠定伦理的根基,无论是以民族主义的,还是普世主义的方式。这种学问的表面,是训诂学、诸子学、经学,背後则有深刻的19世纪欧洲学术的烙印,他们想做的,其实是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类似的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