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贞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史学博士,现任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从“完全之人”到“完全之平等”——刘师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实验主义、儒家思想与中国民主——郝大维与安乐哲“儒家民主说”的省思》、《“中体西用”——晚清朝中礼法争议及其意涵》等论文多篇。
评分1921年9月,陈独秀从广东回到上海就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一职。他以扩大党组织和加强劳动运动为首先要务,并且鼓励译介和研读马克思、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与列宁的著作。他从此必须面对的不只是(甚至不是)真理的探索和实践,而另有现实政治中的权谋和斗争。他将被剥除中国共产党书记的职位并遭到开除党籍的处分。只是,陈独秀并非沉默地承认或接受这些党的决定。他对于个人及其自由的看法将经历哪些重要的变更?这些变更又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这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另一重要且犹待厘清的课题
评分值得仔细阅读,很受启发。
评分作者通过比较伯克、伯林、博兰尼等西方经典自由主义的基本论述,厘清了“个人”、“自由”、“自治”和“历史”等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核心观念和关键论述的意涵和脉络,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与进化史观的基本样貌和相关变化,同时对自由主义的困境、保守主义的难局和对共产主义的历史抉择做了绵密、精当的评述。
评分作者通过比较伯克、伯林、博兰尼等西方经典自由主义的基本论述,厘清了“个人”、“自由”、“自治”和“历史”等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核心观念和关键论述的意涵和脉络,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与进化史观的基本样貌和相关变化,同时对自由主义的困境、保守主义的难局和对共产主义的历史抉择做了绵密、精当的评述。
评分声之善恶¥23.80(6.8折) 《声之善恶》根据作者2007年7月中国文化论坛“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汪晖对鲁迅两个经典文本的再阅读和再阐释:《破恶声论》呈现了鲁迅早期思想中对现代...
评分不错的学术著作,买了慢慢阅读。
评分第五章 自由与修身:胡适自由主义中的思维模式
评分目录感谢的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