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經曆數輪管理革新浪潮的衝刷,大多數國外企業都用ERP武裝自身,ERP已經成為國外企業的商業管理利器,成為他們的商業桌麵、生意方式和業務拓展的最佳平颱。
對中國企業來講,雖然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進步,經曆瞭建立在勞動力成本優勢基礎上的體製創新、建立在全球領先的裝備現代化基礎上的規模化發展,但中國企業大多沒有完成信息化建設,在日趨激烈的全球一體化市場競爭中,不僅無法滿足外部客戶持續增加的服務需求,而且無法與自己周邊的競爭對手抗衡,無法形成持久競爭力。
完成信息化建設的企業,其建立在信息化手段基礎上的管理製度與方法更加規範,管理流程更加閤理,信息更加透明,客戶響應速度更快,組織內部各單元、跨組織之間的業務協調更加順暢。
內容簡介
《ERP與企業管理:理論、方法、係統(第2版)》全麵介紹瞭ERP的基本原理、計劃功能、效益以及實施和應用ERP為企業帶來的深層次的變化,詳細討論瞭銷售與運營規劃和主生産計劃功能及其相關的重要概念和方法,如資源計劃、計劃物料清單、可承諾量、計劃時界和需求時界等,還介紹瞭一些重要而實用的概念和方法,如MRP重排假設、反查物料清單、需求反查等。
此外,《ERP與企業管理:理論、方法、係統(第2版)》還講述瞭軟件係統的選型、ERP實施和運行管理的方法、國際上廣泛使用的ERP實施應用的評估方法,以及兩個具有代錶性的軟件産品(用友係統和SAP係統)。討論瞭和ERP相關的諸多論題,包括JIT、TQM、CIMS、SCM、電子商務、CRM和BPR等。
《ERP與企業管理:理論、方法、係統(第2版)》可作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和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MBA、EMBA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還可用於企業係統學習ERP知識的培訓教材,可供企業領導、各級管理人員、ERP實施和應用人員,以及從事ERP研究與實踐的教師、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周玉清,天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較早從事ERP研究、教學和實踐的知名專傢。緻力於ERP的普及和教育工作,曾任美國四班公司和美國通用係統公司的兼職培訓教授和高級實施顧問。
他應邀承擔《計算機世界》舉辦的MRP Ⅱ係列講座以及《香港商報》舉辦的工商管理係列講座的撰稿工作;與劉伯瑩等人閤作齣版《MRP Ⅱ/ERP原理與實施》、《解讀ERP》、《ERP原理與應用教程》等多部著作,在報刊和網站發錶多篇文章。
由於在企業信息化領域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廣泛的影響,2004年被ERP世界網評為“影響中國企業信息化進程的人”,事跡簡介收入電子工業齣版社齣版的《誰在影響中國企業管理》一書。
劉伯瑩,天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較早從事ERP研究、教學和實施的知名專傢。曾任美國四班公司中國區ERP實施經理和ERP高級實施顧問、美國通用係統公司副總裁和ERP高級實施顧問。
和周玉清等人閤作齣版多部著作,在報刊和網站發錶多篇文章。作為首席顧問曾為百餘傢企業進行過ERP培訓,並成功地指導這些企業的ERP實施。
周強,香港樹仁大學會計學係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營運管理學博士,持有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和美國營運管理協會(APICS)CPIM證書。研究方嚮為供應鏈成本管理、供應鏈信息共享以及績優製造。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初識ERP
1.1 ERP在中國——麯摺的發展和普及時代的到來
1.2 無處躲避的全球競爭
1.3 企業管理的睏惑
1.4 ERP能夠做什麼
1.5 企業實施ERP的常見誤區和實施ERP的可靠路綫
1.6 實施應用ERP,全麵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1.7 ERP及相關名詞簡析
第2章 管理需求推動ERP的發展
2.1 早期庫存管理引發的訂貨點法
2.2 復雜物料需求帶來的時段式MRP
2.3 物料與生産管理集成的閉環MRP
2.4 生産與財務管理一體化的MRPⅡ
2.5 集成企業內外部信息的ERP
第3章 ERP為企業帶來的效益
3.1 定量的效益
3.2 定性的效益——更深層次的效益
3.3 來自用戶的信息
第4章 基礎數據——企業運營的關鍵
4.1 物料主文件
4.2 物料清單
4.3 工作中心
4.4 工藝路綫
4.5 提前期
4.6 庫存記錄
4.7 供應商主文件和客戶主文件
4.8 初始數據環境的建立
第5章 物料管理——企業運營的基礎
5.1 物料管理概述
5.2 庫存目的和費用
5.3 訂貨批量
5.4 安全庫存和安全提前期
5.5 庫存準確度
5.6 ABC分析和循環盤點
第6章 需求管理——企業運營的源頭
6.1 預測
6.2 客戶訂單管理
6.3 分銷係統
第7章 ERP的計劃管理——企業運營的核心
7.1 計劃管理的意義和常見的問題
7.2 製造業的生産計劃方式
7.3 ERP計劃層次
7.4 經營規劃
7.5 銷售與運營規劃
7.6 主生産計劃
7.7 物料需求計劃
7.8 能力需求計劃
第8章 采購作業管理——增值從這裏開始
8.1 采購作業管理的工作內容
8.2 供應商計劃
8.3 供應商談判
8.4 覆蓋外部工序的采購訂單的控製
第9章 生産活動控製——增值在這裏實現
9.1 製造業生産類型
9.2 車間作業管理
9.3 重復生産管理
9.4 流程製造業生産管理
第10章 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
10.1 財務管理
10.2 成本管理
第11章 ERP轉變企業經營機製
11.1 市場銷售工作的轉變
11.2 生産管理的轉變
11.3 采購管理的轉變
11.4 財務管理的轉變
11.5 工程技術管理的轉變
第12章 ERP軟件係統選型
12.1 自行開發還是購買現成的商品軟件
12.2 商品軟件的選型
12.3 控製對軟件的修改
第13章 ERP的實施與運行管理
13.1 一把手工程問題解析
13.2 ERP實施的關鍵因素和時間框架
13.3 ERP實施的可靠路綫
13.4 工作方針和工作規程
13.5 ERP實施過程中的檢測
13.6 ERP的運行管理
13.7 實施應用ERP的十大忠告
第14章 ERP實施應用評估方法——Oliver Wight優秀企業業績A級檢測錶
14.1 0liver Wight優秀企業業績A級檢測錶的發展
14.2 第2版ABCD檢測錶及其使用方法
14.3 第6版Oliver Wight優秀企業業績A級檢測錶
14.4 如何應用第6版Oliver Wight優秀企業業績A級檢測錶
14.5 0liver Wight公司的認證
第15章 用友係統軟件
第16章 SAP係統概述
第17章 ERP的相關論題
附錄 常用名詞解釋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在錄入客戶訂單時,要根據客戶要求的日期來檢查由主生産計劃産生的可承諾量(available to promise,ATP),還可用於績效度量、預測和預測消耗。
除瞭生成客戶訂單和客戶訂單物料行之外,訂單錄入係統還應能修改和刪除現有訂單。客戶訂單生成以後,應能修改需求日期和數量等有關信息。當刪除一份客戶訂單時係統先應刪除訂單中所有的物料行並關閉該訂單,而不管訂單的狀態如何。如果所有物料行已被完成或關閉,則標記訂單完成。
當客戶訂單準備發運時,可以通過計算機生成提貨單和發運單等書麵文件幫助庫房管理人員做好工作。
在生成客戶訂單之後,應立即打印訂單迴執,以錶示對收到客戶訂單的確認。
訂單錄入過程應當包括對客戶訂單上的每個物料行的可承諾量檢查,以便根據當前的主生産計劃來確定新的客戶訂單何時可以交貨。如果在客戶要求的日期不可承諾,係統則顯示客戶要求日期和可承諾日期供人檢查,由人作齣決定是否為這份客戶訂單修改主生産計劃。主生産計劃策略應認識到修改主生産計劃要産生直接或間接的人工費用以及在庫存等方麵引起的混亂造成的費用。在進行修改之前先應根據這種策略評估修改主生産計劃的影響和成本。
訂單錄入係統應能處理關於麵嚮訂單生産且具有多個選項的産品的客戶訂單。例如對於某汽車企業,SBS是一個汽車産品族,由不同選項構成不同的汽車産品,不同的選項可有不同的發動機、不同的傳動裝置、不同的音響設備、不同的內部裝飾配件包等等。這些選項可以是實際的子裝配件(例如發動機選項),或者是零件的邏輯分組,不可能物理地裝配在一起(例如內部裝飾配件包)。
在這種情況下,客戶訂單不是關於産品族中的具體産品,而是關於産品族和一係列選項。例如,客戶訂單可能是關於6缸發動機、AM/FM磁帶音響、特定的裝飾等選項的SBS汽車。客戶訂單號是僅有的産品標識符,它從兩級上錄入係統:産品族SBS和選項(SBS公用的模塊,6缸發動機選項,AM/FM磁帶音響選項等)。
……
前言/序言
《企業管理基礎:理念、框架與實踐》(第三版) 洞悉現代企業運作的基石,掌握提升績效的製勝之道。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理解並運用科學的企業管理理念,構建清晰的管理框架,並將其有效地應用於實踐,是每一個企業走嚮卓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書《企業管理基礎:理念、框架與實踐》(第三版)正是為緻力於此目標的管理者、學生及商業人士量身打造的權威指南。它不聚焦於特定的管理工具或技術,而是迴歸企業管理的本源,深入剖析那些貫穿所有行業、所有規模企業的通用原則和核心要素。 本書的獨特價值與核心內容 相較於市麵上側重於特定管理模塊(如人力資源、財務、市場營銷)或單一技術解決方案(如某一類管理軟件)的書籍,《企業管理基礎:理念、框架與實踐》將視角拉高,聚焦於企業整體運作的宏觀圖景。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係統性的管理思維,理解不同管理職能如何相互關聯、協同作用,最終服務於企業整體戰略的實現。 第一部分:企業管理的基本理念與哲學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企業管理的核心思想和演進曆程。我們將迴顧經典的管理理論,如科學管理、行政管理、人際關係學派等,並分析它們在現代管理中的遺存與發展。在此基礎上,本書將著重闡述當前主流的企業管理理念,包括: 戰略導嚮的管理: 強調一切管理活動都應服務於企業長遠發展目標。我們將探討如何製定清晰的願景、使命和戰略,以及如何將戰略轉化為可執行的管理目標和行動計劃。 價值創造的視角: 將企業視為一個價值鏈,分析企業如何通過整閤內部資源和外部能力,為客戶、股東、員工及社會創造價值。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同價值鏈環節的協同效應以及提升價值創造效率的途徑。 持續改進與創新: 剖析“持續改進”(Kaizen)和“變革管理”的核心思想,以及它們如何在組織內部推動效率提升和應對外部變化。同時,本書將引入創新的重要性,探討如何構建鼓勵創新、激發員工創造力的組織文化。 以人為本的管理: 強調員工在企業成功中的核心地位。我們將深入探討激勵機製、績效管理、人纔發展、團隊協作以及構建積極組織文化的關鍵要素,理解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潛能。 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 隨著全球對企業責任的關注日益提升,本書將探討如何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社會公平和倫理道德。我們將分析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內涵及其對企業長期聲譽和競爭力的影響。 第二部分:企業管理的核心框架與模型 理解瞭基本理念,本書將進一步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性的管理框架,幫助大傢理解企業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本部分將涵蓋以下關鍵框架: 戰略管理模型: 從環境分析(如PESTEL、SWOT)、戰略選擇(如成本領先、差異化)、戰略執行到戰略評估,提供一套完整的戰略製定與實施流程。我們將分析不同行業和市場環境下戰略的製定要點。 組織結構設計: 探討不同類型的組織結構(如職能型、事業部製、矩陣製、網絡型)的優缺點,以及如何根據企業規模、業務特點和戰略目標選擇最閤適的組織形式。本書還將分析扁平化、敏捷化等新興組織模式。 運營管理框架: 聚焦於企業如何高效地生産産品或提供服務。我們將涵蓋流程分析與優化、質量管理(如TQM、六西格瑪)、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以及生産計劃與控製等核心內容,旨在提升運營效率和降低成本。 市場營銷管理體係: 深入分析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以及“4P”(産品、價格、渠道、促銷)營銷組閤策略的運用。本書還將探討數字營銷、品牌建設和客戶關係管理(CRM)在現代營銷中的作用。 人力資源管理全景: 從人員招聘與甄選、培訓與發展、績效評估與激勵、薪酬福利體係,到員工關係管理和組織文化建設,本書將提供一個全麵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人力資源如何在支持企業戰略和提升組織效能方麵發揮關鍵作用。 財務管理基礎: 闡述財務報錶分析、成本控製、預算管理、投資決策和融資策略等基本概念,幫助讀者理解財務在企業決策和績效評估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企業管理實踐中的關鍵考量 理論和框架需要通過具體的實踐來落地。本部分將側重於在實際管理場景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 決策製定與問題解決: 探討結構化決策方法、非結構化決策的挑戰,以及如何運用分析工具和團隊協作來做齣更明智的決策。本書還將分析常見的決策陷阱和避免策略。 變革管理與組織發展: 深入分析組織變革的驅動因素、阻力來源以及有效的變革實施路徑。我們將探討領導力在變革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管理員工對變革的抵觸情緒。 領導力與團隊建設: 剖析不同領導風格的特點和適用場景,強調情商(EQ)在領導力中的重要性。本書還將深入探討如何構建高績效團隊,提升團隊協作效率,以及處理團隊衝突。 信息技術在管理中的應用: 盡管本書不側重於具體的軟件係統,但會探討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和賦能現代企業管理的關鍵工具。我們將討論數據分析、自動化、數字化轉型等如何影響決策、運營和客戶互動。 風險管理與閤規: 分析企業麵臨的內外部風險,包括戰略風險、運營風險、財務風險和閤規風險,並探討建立有效的風險識彆、評估、應對和監控機製。 績效管理與持續改進的循環: 強調設定清晰、可衡量的績效指標(KPIs),定期進行績效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反饋到戰略調整、流程優化和員工發展中,形成良性循環。 本書適閤的讀者 企業管理者與決策者: 無論您是初創企業的創始人,還是大型企業的部門經理,本書都能為您提供係統性的管理知識,幫助您提升決策水平和領導能力。 商學院學生與在校研究生: 本書可以作為學習企業管理課程的理想參考,為構建紮實的理論基礎和深入理解管理實踐提供支持。 渴望提升職業技能的職場人士: 任何希望在職業生涯中不斷成長,提升自身管理視野和實踐能力的人士,都將從本書中受益。 對企業運作模式感興趣的讀者: 即使您並非直接從事管理工作,本書也能幫助您更深刻地理解企業如何運作,以及影響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為何選擇《企業管理基礎:理念、框架與實踐》(第三版)?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選擇一本能夠引領您掌握核心管理精髓的書籍至關重要。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 1. 聚焦根本,而非錶象: 它不被最新的管理“潮流”所裹挾,而是迴歸企業管理最本質的理念和原理,為您提供穿越時間和行業界限的通用知識。 2. 係統性與整體性: 提供一個整閤性的框架,幫助您看到企業管理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而非孤立的部門或職能。 3. 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將深厚的管理理論與可操作的實踐方法相結閤,讓您能夠學以緻用。 4. 前瞻性與時代感: 結閤當今商業環境的特點,融入瞭對戰略導嚮、價值創造、持續改進、創新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重要議題的深入探討。 5. 易於理解的語言和結構: 采用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語言,即使是管理學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企業管理基礎:理念、框架與實踐》(第三版)將是您在復雜商業世界中穩健前行、實現卓越管理目標的重要夥伴。通過閱讀本書,您將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企業的“為什麼”和“如何做”,從而更有效地領導團隊、優化資源、創造價值,最終帶領企業走嚮更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