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無公害中藥材安全生産手冊(第2版)》是一本介紹有關中藥材安全生産方麵的普及讀物。共分三章:第一章為概況,介紹瞭中國中藥資源及其分布,中藥材生産現狀和發展方嚮,以及中藥材市場狀況;第二章介紹瞭無公害中藥材生産的各種規範要求,包括質量管理規範、外界條件、産地環境監督與管理、安全生産資料、栽培管理、采收與加工;第三章為各論,按入藥部位分為根及根莖類、全草類、果實種子類、花類、莖類和皮類、其他類,對81種常用的藥用植物分彆予以介紹,包括每種藥材的選地和繁殖栽培技術、生長發育特點、田間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采收加工及貯藏技術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我國中藥材發展概況
第一節 中藥資源及其分布
第二節 中藥材生産現狀及發展方嚮
第三節 中藥材市場狀況
第二章 無公害中藥材生産規範
第一節 無公害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
第二節 無公害中藥材生長的外界環境條件
第三節 無公害中藥材産地環境監督與管理
第四節 無公害中藥材安全生産的生産資料
第五節 無公害中藥材的栽培管理
第六節 無公害中藥材的采收與加工
第三章 81種中藥材無公害生産技術
第一節 根及根莖類
1.馬兜鈴
2.大黃
3.何首烏
4.川牛膝
5.黃連
6.芍藥
7.延鬍索
8.闆藍根
9.黃芪
10.甘草
11.遠誌
12.人參
13.西洋參
14.當歸
15.白芷
16.柴鬍
17.獨活
18.川芎
19.防風
20.龍膽
21.丹參
22.黃芩
23.地黃
24.黨參
25.桔梗
26.紫菀
27.蒼術
28.半夏
29.知母
30.天鼕
31.浙貝母
32.平貝母
33.百閤
34.麥鼕
35.玉竹
36.黃精
37.山藥
38.射乾
39.天麻
40.太子參
41.白術
42.三七
第二節 全草類
1.麻黃
2.淫羊藿
3.香薷
4.益母草
5.薄荷
6.穿心蓮
7.絞股藍
8.馬齒莧
第三節 果實種子類
1.鬍椒
2.蓮子
3.五味子
4.木瓜
5.枳殼
6.吳茱萸
7.酸棗仁
8.山茱萸
9.連翹
10.枸杞子
11.車前子
12.梔子
13.栝樓
14.薏苡仁
15.砂仁
第四節 花類
1.辛夷
2.丁香
3.金銀花
4.紅花
5.菊花
6.款鼕花
7.西紅花
第五節 莖類和皮類
1.牡丹皮
2.厚樸
3.肉桂
4.杜仲
5.黃柏
第六節 其他
1.靈芝
2.肉蓯蓉
3.蘆薈
4.豬苓
精彩書摘
第一節 中藥資源及其分布
中藥資源是指在一定地區或範圍內分布的藥用植物、動物、礦物種類及其蘊藏量的總和。廣義的中藥資源還包括人工栽培養殖的和利用生物技術繁殖的藥用植物和動物及其産生的有效物質。中藥資源的種類、分布、蘊藏量直接受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森林是植物、動物棲息的場所,森林的分布和林種與中藥資源關係十分密切。人們種植、采集、狩獵等社會生産活動,對中藥資源的分布也起著重要作用。據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統計,中國現有中藥資源種類12807種,其中藥用植物n146種、藥用動物1581種、藥用礦物8。種,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國傢。
一、中藥資源
(一)藥用植物
據統計,藥用植物有383科、2309屬、11146種。包括藻類、菌類、地衣類、苔蘚類、蕨類及種子植物等各個植物類群。藻、菌、地衣類屬低等植物,藥用資源共計91科、188屬、459種。苔蘚、蕨類、種子植物為高等植物,藥用資源共計292科、212l屬、10687種。95%的藥用植物資源屬於高等植物。種子植物又獨占90%多,是藥用植物資源的主體。
(二)藥用動物
藥用動物有415科、861屬、1581種,其中脊椎動物占藥用動物種類的62%,具有較大優勢。爬行動物是藥用動物中較重要的類型,蛇類是爬行動物中最大的類群,五步蛇、銀環蛇、烏梢蛇等為主要種。哺乳動物中梅花鹿、馬鹿等均為名貴種類。
(三)礦物藥
礦物藥是中藥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主要的藥用礦物有12類、80種。常用品種有滑石、石膏、硃砂、雄黃等。
二、資源分布
中國綜閤自然條件差異較大,不同的自然條件決定瞭各地藥用資源種類和資源的豐度。應在研究資源分布的基礎上,結閤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動態變化,對各項資源作齣蘊藏量、需求量、實際可供應量等各項指標的動態監測,並作齣相應的技術和行政措施。且在各地經濟發展的規劃中,對中藥資源作齣相應的自然區劃和發展規劃;在原有地道藥材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若乾個地道藥材生産基地,這樣纔有利於中藥材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
據全國320種常用植物藥材野生蘊藏量的調查說明,根及根莖類藥材的蘊藏量占總蘊藏量的50%以上。種子果實類藥材及全草類藥材次之。花類、葉類、皮類、藤本類、樹脂類、菌類和藻類藥材所占比重較小。目前全國種植藥材達200多種,藥材商品全部來源於傢種的有7。種左右,商品大部分來源於傢種的有50種左右;試種成功並有少量商品或正在試種的品種有百種左右。
根據自然區劃,將中國的中藥資源劃分為東北區、華北區、華東區、西南區、華南區、內濛古區、西北區、青藏區以及海洋區9個中藥區。以下簡要地介紹各區的自然條件和重要中藥資源。
……
前言/序言
《無公害中藥材安全生産手冊(第2版)》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係統、全麵的中藥材安全生産技術指南,旨在幫助廣大中藥材種植者、閤作社、生産企業以及相關管理人員掌握無公害中藥材的生産技術,確保藥材質量安全,提升市場競爭力。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根據當前中藥材産業發展的最新形勢和國傢相關政策法規,進行瞭全麵的修訂和完善,內容更加貼閤實際,技術更加先進,指導性更強。 第一篇:總論 本篇為全書的導引,旨在為讀者建立起對無公害中藥材生産的整體認識。 第一章 無公害中藥材生産的意義與發展現狀 1.1 無公害中藥材生産的重要性 詳細闡述瞭無公害生産對於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維護中醫藥産業健康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麵的關鍵作用。深入分析瞭當前中藥材質量安全麵臨的挑戰,如農藥殘留、重金屬汙染、非法添加等問題,強調瞭無公害生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 1.2 我國無公害中藥材生産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迴顧瞭我國無公害中藥材生産的發展曆程,介紹瞭當前在政策引導、技術推廣、標準製定、認證體係等方麵取得的成就。分析瞭綠色發展、道地藥材品質提升、GAP(良好農業規範)體係建設、智能化與信息化技術應用在中藥材生産中的趨勢,展望瞭未來無公害中藥材産業的發展前景,包括市場需求、技術創新、産業融閤等方麵。 第二章 無公害中藥材生産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2.1 無公害生産的核心理念 詳細解讀瞭“預防為主,源頭控製,全程管理,持續改進”的無公害生産核心理念,強調從産地選擇、種質資源、生産過程到采收、加工、儲存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貫穿安全、優質、環保的原則。 2.2 適宜産地環境的選擇與保護 深入闡述瞭選擇無公害中藥材生産基地的關鍵要素,包括土壤、水源、大氣、生態環境的監測與評估。指導讀者如何進行産地環境的調查、評價和風險分析,以及在生産過程中如何保護和改善産地環境,防止汙染源的輸入。 2.3 種質資源的選擇與管理 強調瞭選用優質、抗病、抗逆性強的良種(品)的重要性。詳細介紹瞭優良種質資源的來源、鑒定方法、選育原則以及在繁育、推廣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和管理要點,保障藥材的遺傳穩定性和品質的統一性。 2.4 綠色投入品的閤理使用 嚴格界定瞭無公害中藥材生産允許使用的肥料、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投入品種類,詳細介紹瞭有機肥、生物肥料、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的性能、使用方法、劑量與時期,以及禁用或限製使用的化學農藥和化肥的種類與原因,強調科學、閤理、適量的原則,最大限度減少化學投入品對環境和藥材品質的影響。 2.5 健全的生産管理製度 指導讀者建立完善的生産管理製度,包括生産計劃、操作規程、質量控製、檔案記錄、人員培訓等。強調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對於實現全程可追溯、質量可控的重要性。 第二篇:生産過程關鍵技術 本篇為本書的核心內容,係統詳細地介紹瞭中藥材無公害生産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關鍵技術。 第三章 耕地、播種與移栽管理 3.1 耕地準備與土壤改良 詳細介紹瞭根據不同中藥材品種的生長習性,對耕地進行翻耕、曬垡、平整的要求。重點闡述瞭利用綠肥、堆肥、沼渣沼液等有機物料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調控土壤pH值的方法。指導讀者進行土壤的病蟲害普查和相應的土壤消毒措施。 3.2 播種與育苗技術 分彆針對不同中藥材的播種方式(直播、育苗移栽),詳細介紹瞭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如浸種、催芽、晾曬、藥劑拌種等),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播種量、播種深度和行株距。重點闡述瞭育苗技術的關鍵環節,包括苗床的準備、營養土配製、播種密度、光照、水分、溫度的控製,以及苗期病蟲害的防治。 3.3 移栽管理 詳細介紹瞭移栽前幼苗的煉苗措施,移栽的最佳季節、天氣條件,移栽前的穴施基肥,以及移栽時的操作技術,如起苗、假植、定植、栽後管理(如澆定根水、覆蓋保濕、搭架等)。 第四章 田間管理與病蟲草害綜閤防治 4.1 肥水管理 深入分析瞭不同生長時期中藥材對養分的需求差異,指導讀者根據土壤肥力、作物長勢和氣候條件,科學配製和施用有機肥、化肥、生物肥料,確定追肥的種類、時期、次數和用量。詳細闡述瞭灌溉和排水技術,以及如何根據不同藥材的需水特性進行精準灌溉,防止漬害。 4.2 雜草防除 強調瞭雜草防除的重要性,介紹瞭物理防除(如人工除草、機械除草、覆蓋除草)、農業防除(如輪作、套種、密植)和生物防除(利用有益生物)等方法。在化學防除方麵,詳細列舉瞭允許使用的安全、高效的除草劑種類、使用時期、劑量和注意事項。 4.3 病蟲害發生規律與預測預報 詳細介紹瞭常見中藥材病蟲害的發生原因、為害癥狀、傳播途徑和發生規律,重點講解瞭病蟲害的監測方法和預測預報技術,為科學防治提供依據。 4.4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4.4.1 農業防治 介紹瞭通過閤理輪作、調整播種期、清除病殘株、深翻土壤等措施,降低病蟲源基數。 4.4.2 物理防治 詳細介紹瞭誘捕器(如黃闆、藍闆、性誘捕器)、滅蟲燈、防蟲網、覆蓋物等物理防治技術的應用。 4.4.3 生物防治 重點講解瞭以天敵(如捕食蟎、寄生蜂)、微生物(如 Bt、白僵菌、綠僵菌)為防治因子的生物防治技術,以及生物源農藥(如印楝素、除蟲菊酯)的使用。 4.4.4 化學防治 在強調“非必要不使用,必要時科學使用”原則的前提下,詳細列舉瞭對環境和人體安全、高效的化學農藥種類,如低毒、高效、選擇性強的農藥,以及農藥的安全使用技術,包括閤理輪換用藥、掌握最佳施藥時期、準確施用劑量、規範施藥方法、安全間隔期等,以確保藥材中農藥殘留符閤國傢標準。 第五章 采收、産地初加工與儲存 5.1 采收適期判斷與采收技術 詳細指導讀者如何根據中藥材的生長周期、主要成分含量變化、外觀形態等標準,準確判斷采收適期。介紹瞭不同中藥材(如根、莖、葉、花、果、種子、全草、皮等)的適宜采收方法、工具,以及在采收過程中如何保護藥材的完整性和有效成分。 5.2 産地初加工技術 詳細闡述瞭藥材采收後的初步處理技術,包括清洗、去雜、切製、晾曬、烘乾、堆積等。重點講解瞭不同藥材的加工方法,如根類藥材的刷洗、去皮、切片、烘乾;葉類藥材的萎凋、殺青、揉撚、乾燥;花類藥材的采摘、攤晾、乾燥;果實類藥材的采摘、清洗、乾燥等。強調在加工過程中避免損失有效成分,防止黴變和汙染。 5.3 儲存條件與防黴防蟲措施 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中藥材的適宜儲存環境(溫度、濕度、光照),以及不同儲存方式(如陰涼、通風、乾燥、冷藏)的要求。重點講解瞭有效的防黴、防蟲、防鼠措施,如藥材的烘乾貯藏、吸濕劑的使用、熏蒸消毒、物理隔離等,確保藥材在儲存期間不發生變質。 第三篇:質量控製與追溯體係 本篇旨在指導讀者建立和完善中藥材的質量控製和追溯體係。 第六章 無公害中藥材質量檢測與監控 6.1 常見質量指標與檢測方法 介紹瞭中藥材常見的質量指標,如性狀、鑒彆、含量測定(有效成分、有害物質)、雜質、水分等。簡要介紹瞭常用的檢測方法,如薄層色譜法(TLC)、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氣相色譜法(GC)、原子吸收光譜法(AAS)等,鼓勵種植戶瞭解基本的質量控製知識。 6.2 農藥殘留與重金屬檢測 重點闡述瞭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檢測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介紹瞭常見的檢測項目、檢測方法,以及如何解讀檢測結果,並提齣瞭相應的改進措施。 6.3 質量控製的關鍵環節 總結瞭從種苗選擇、生産過程、采收加工到儲存包裝等各個環節的質量控製要點,強調瞭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第七章 無公害中藥材生産檔案與追溯體係建設 7.1 生産檔案的重要性與內容 詳細說明瞭建立生産檔案對於保障無公害生産、實現質量追溯、接受檢查認證的重要性。指導讀者規範記錄農事操作、投入品使用、病蟲害防治、産量、采收、加工、儲存等信息,並提齣瞭檔案的保存要求。 7.2 追溯體係的構建與應用 介紹瞭追溯體係的構建要素,如唯一性標識、信息采集、數據管理、信息發布等。闡述瞭追溯體係在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提升企業信譽、應對質量問題、促進産業規範化發展中的應用價值。 第四篇:政策法規與標準 本篇旨在幫助讀者瞭解相關的政策法規和標準,為無公害生産提供法律保障和技術依據。 第八章 國傢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導嚮 8.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與相關配套法規 介紹瞭與中藥材生産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如《藥品管理法》、《農産品質量安全法》、《環境保護法》等,以及國傢在中藥材産業發展、質量安全、綠色生産等方麵齣颱的一係列扶持政策和指導意見。 8.2 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標準 詳細介紹瞭中藥材相關的認證體係,包括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標準、申請流程和管理要求,指導讀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宜的認證。 第九章 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GAP) 9.1 GAP認證的意義與要求 深入闡述瞭GAP認證在中藥材生産中的核心地位,其對於保障藥材質量、規範生産行為、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作用。詳細解讀瞭GAP認證的基本原則、核心要求,涵蓋瞭産地適宜性、種子種苗、耕地、種植、病蟲害防治、采收、産地初加工、儲存、檔案管理等各個方麵。 9.2 GAP認證實施的關鍵要素 指導讀者如何製定和實施符閤GAP要求的生産管理規程,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係,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符閤標準。 附錄 附錄一:常見中藥材無公害生産技術要點(舉例) 選取幾種常見的大宗中藥材(如人參、枸杞、黃芪、白術、丹參等),詳細列舉其産地選擇、品種選擇、耕地、播種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儲存等方麵的無公害生産技術要點,使讀者能夠更直觀地學習和應用。 附錄二:常用綠色投入品名錄與使用指南 提供一份常用的綠色肥料、生物農藥、生物刺激素等投入品名錄,並附帶其性能特點、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方便讀者查閱和選用。 附錄三:中藥材質量檢測常用術語解釋 對書中齣現的一些質量檢測相關的專業術語進行解釋,幫助讀者理解。 編後語 本書的齣版,希望能夠為廣大中藥材生産者提供一份可信賴的技術參考,推動我國中藥材産業嚮更高質量、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方嚮發展,為保障人民用藥安全、傳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做齣貢獻。 《無公害中藥材安全生産手冊(第2版)》力求內容翔實、技術實用、指導性強,是中藥材從業者案頭的必備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