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农作物优势产区生产技术丛书: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李雪源研究员主编。主要内容有:棉花基本知识,新疆棉花种植区划及生产概况,新疆植棉生态条件,新疆棉花种植模式、种植制度及轮作制度,新疆棉花发育规律,棉花良好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新疆棉花品种选用,新疆棉花播前准备及播种,新疆棉花田间管理及栽培、灌溉、施肥、化控、采收、病虫害防治以及防灾减灾技术,并附有新疆各主产棉区的种植技术规程。
《农作物优势产区生产技术丛书: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术》内容全面,是针对新疆棉区环境条件编写的一本含金量很高的栽培技术图书,适宜从事新疆棉花产业的人员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棉花基本知识
第二章 新疆棉花种植区划及生产概况
第一节 新疆棉花种植区划及分布概况
一、新疆植棉区域范围
二、新疆棉花种植区划及主要分布
三、新疆三大棉区概况
四、新疆棉花宜棉区、次宜棉区、风险棉区的划分标准
第二节 新疆棉花生产概况
一、新疆植棉面积、总产、单产
二、新疆棉花生产特点
三、新疆棉产业优势的主要表现
四、新疆棉花生产经历的几次技术革命
五、新疆棉花生产中的不利因素
六、新疆长绒棉(海岛棉)的种植
……
第三章 新疆植棉生态条件
第四章 新疆棉花种植模式、种植制度及轮作制度
第五章 新疆棉花发育规律
第六章 棉花良好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第七章 棉花品种选用
第八章 棉花播前准备及播种
第九章 棉花田间管理
第十章 棉花栽培技术
第十一章 新疆棉花灌溉技术
第十二章 棉花需肥规律、施肥技术及新疆土壤养分状况
第十三章 棉花化控
第十四章 棉花采收
第十五章 棉花病虫草害及防治
第十六章 棉花防灾减灾
附录 新疆棉花种植技术规程
精彩书摘
二、光照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棉花对光照的需求既严格又敏感。光照不足会抑制器官形成,造成蕾、铃脱落、烂铃、僵瓣等,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播种阶段少阳光,低温下降迟出苗,育苗阶段阳光少,生长缓慢多病苗,共生阶段少阳光,争光蹿长成线苗;蕾期阶段少阳光,丰产架子搭补好;花铃阶段少阳光,脱落严重难坐桃;吐絮阶段少阳光,吐絮不畅易烂桃。由此可见,改善棉田光照的重要性。特别是新疆高密度种植,光照往往难以满足棉花的需要。对于疯长棉田,封行过早,中、下层叶片光照条件恶化,部分棉叶经常处于光补偿点附近,以至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光合效率与棉花发育及群体结构的关系
首先,应促进棉花早发,以减少前期棉田的漏光损失。其次,调节棉花发育进程、叶面积系数高峰期与新疆6~8月高能富照期同步,以提高光合生产率。第三,调控棉花冠层结构处于理想状态,实现“推迟封行,带桃封行,下封上不封,中间一条缝”的要求,使棉田中层叶片的受光强度达到自然光强的15%~35%,下层叶片受光强度保持在5%以上,避免过分郁闭而加重棉株中、下部蕾铃脱落。第四,通过满足肥水供应、合理化控等措施,改善棉田通风条件,以求降低棉叶光补偿点,并提高其光饱和点,这样就能更经济有效地利用光能。
第二节 棉花生长发育热量条件
一、积温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棉花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热量)条件。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其它条件均得到满足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气温和发育速度成正相关,并且要积累到一定温度总和才能完成其发育期,这个温度的积累数称为积温。
积温有两种,即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棉花在不同的生育时期都有一个生长发育的下限温度,一般用日平均气温表示。高于下限温度时,棉花才能生长发育。一般将棉花各生育时期所需要的最低临界温度作为积温起算的下限,把高于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值做活动温度,并把某个生育时期或全部生育期内的活动温度的总和,称为某一生育时期或全部生育期的活动积温。活动积温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叫做有效积温。某个生育时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某一生育时期或全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不同之处在于,活动积温包含了低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那部分无效积温;温度愈低,无效积温所占的比例越大。有效积温较为稳定,能更确切地反映作物对热量的要求,所以,应用有效积温较好。
……
前言/序言
棉花是新疆经济支柱产业。新疆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创新服务能力、提升新疆棉花综合生产能力,是摆在广大科技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近些年随着有关棉花专业书籍的不断出版,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棉花专业类读物,提升了服务能力。与此相比,直接反映新疆植棉的书籍偏少。值此2012年新疆棉花产量首次占据全国棉花总产一半以上之际,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雪源同志编写了《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术》一书,该书的出版对促进新疆棉花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李雪源同志长期坚持在棉花科研、生产第一线,对新疆棉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心。从表面看,该书反映的是新疆植棉的基本情况,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总结,具有明显的新疆特色。该书紧扣新疆棉花生产实际,以详实的资料、数据,简洁的表述方式,从棉花基本知识、新疆棉花生产概况、植棉生态条件、种植模式及种植制度、发育规律、植棉环境、品种选用、播前准备及播种、田间管理、棉花栽培、灌溉、施肥、化控、采收、病虫草害及防治和防灾减灾等16个方面介绍了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术,该书是对新疆棉花栽培实践的概括总结。
本书既反映了新疆棉区水、土、生态等基本情况,也反映了从播前、播种、生长各时期到采摘涉及的各项技术,体现了新疆棉区生态特点和栽培模式,为大家了解新疆棉花提供了基本信息资料。
本书在编写中做到他人研究与自己研究结合、知识点与理论结合、技术与经验结合、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是一本集生产、科研、科普为一体,可读性强的实用技术读物。
阅毕,我相信该书的出版对广大棉业工作者全面了解新疆棉花,研究新疆棉花,解决新疆棉花生产问题,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术》图书简介 《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术》并非一本简单的农技手册,而是一部凝聚了科研人员、技术推广者以及一线棉农智慧结晶的实用指南。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新疆独特地理气候条件下棉花生产的规律,旨在为广大棉花种植者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增产增质增效技术体系。本书内容详实,紧扣“高效”二字,从种质资源的选择到田间管理,再到病虫草害防治和采后处理,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力求帮助棉农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下,最大化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植根沃土,优选良种:夯实丰收基础 本书首先强调了种质资源在棉花生产中的基础性作用。新疆棉花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优良品种的支撑。本书详细介绍了适合新疆不同生态区域的棉花品种特性,包括但不限于早熟性、抗病性、纤维品质、产量潜力等关键指标。对于每一个品种,都提供了清晰的性状描述和适宜种植的区域建议,帮助农户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品种。 在此基础上,本书深入探讨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从种子的贮藏、检验到播前处理,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例如,如何通过发芽率、净度、含水量等指标来判断种子质量,如何利用温汤浸种、药剂拌种等方法提高种子抗性,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为未来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本书强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优良的品种和健康的种子,正是这美好开端的第一步。 二、 精耕细作,科学播种:孕育无限生机 播种是棉花生产的关键环节,本书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新疆的春季气候多变,早播晚播都可能带来风险。本书科学地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最适播种期,并结合气象信息,指导农户把握最佳播种时机。 在播种方式上,本书详细介绍了条播、穴播等传统方法,更着重推广了机械化播种技术。通过对播种深度、行株距、播种量等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确保棉苗出齐、出壮,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本书还强调了播种前土壤的准备工作,包括深耕、耙地、施足底肥等,为棉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土壤环境。特别是对于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应用,本书提供了详细的配套播种方案,旨在实现“苗期不弱化,生长有保障”的目标。 三、 水肥联动,精准管理:激发内在潜能 水肥是棉花生长发育的“生命线”,本书将水肥管理提升到“联动”和“精准”的高度。在灌溉方面,本书深入剖析了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规律。从出苗期、苗期、现蕾期、现蕾开花期到成熟期,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水分供给建议。本书重点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特别是滴灌和微喷灌技术,详细介绍了其安装、使用、维护方法,并结合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提供了科学的灌溉定额和灌溉次数。 在施肥方面,本书强调了“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的理念。通过对土壤养分检测结果的分析,以及对棉花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特性的理解,本书指导农户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除了基肥的施用,本书还详细介绍了追肥的时机、种类和方法,特别是叶面喷肥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补充棉花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微量元素,提高养分利用率。本书尤其强调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施肥有机结合,通过滴灌系统将肥料溶解后输送到棉花根部,实现“养分随水而到,根系充分吸收”,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养分流失,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四、 绿色防控,和谐共生:筑牢健康屏障 棉花病虫草害的防治是实现高效栽培不可或缺的一环。本书积极倡导“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植保理念,摒弃了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做法。 在病害防治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新疆棉花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症状以及传播途径,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如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物理防治(如诱捕器、灯光诱杀)以及生物防治(如应用天敌、微生物菌剂)。对于不可避免的化学防治,本书也强调了科学用药的原则,如选择高效低毒农药,掌握最佳施药时期和剂量,避免产生药害和抗药性。 在虫害防治方面,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棉铃虫、蚜虫、螨虫等主要棉花害虫的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同样,本书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放在首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详细介绍了生物防治技术在新疆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如赤眼蜂、寄生蜂等天敌的释放时机和方法,以及 Bt 菌剂等生物农药的使用。对于化学防治,本书强调了监测预警的重要性,指导农户根据害虫的发生情况,进行精准防治,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在杂草防治方面,本书认识到杂草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严重影响。因此,本书提供了多种除草方法,包括化学除草和物理除草。对于化学除草,本书详细介绍了不同除草剂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了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避免对棉花造成药害。对于物理除草,本书介绍了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等方法,并结合新疆棉花机械化生产的特点,推广了高效的机械除草技术。本书还特别关注了草害的发生规律,指导农户在杂草萌发前就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后期治理的难度。 五、 科技赋能,智能管理:迈向未来农场 《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术》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科技创新。本书前瞻性地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分析等。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分析,可以实时监测棉田的长势、水分状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还详细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棉花田间的应用,如智能传感器可以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云平台。农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了解田间状况,并根据系统提供的建议进行决策。本书还探讨了无人机在棉花播种、施肥、喷药等环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更加精准的田间管理。 六、 采后优化,价值提升:延伸产业链条 棉花生产的高效,不仅体现在田间的产量和品质,也体现在采后环节的价值实现。本书关注了棉花的采收方式,重点介绍了机械化采棉技术的优势和操作要领,以及如何根据棉花成熟度和不同品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 在采后处理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棉花收获后的清选、分级、打包等环节的技术要求。通过科学的分级,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棉花的内在品质,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本书还对棉花贮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如何防止霉变、虫蛀等,保证棉花的质量。 此外,本书还对棉花加工利用的初级知识进行了介绍,帮助棉农更好地理解棉花产品的价值链。通过对棉花品种、产量、品质、市场需求等信息的综合分析,本书旨在引导棉农调整生产结构,优化产品供给,进一步提升棉花产业的整体效益。 总结 《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术》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权威著作。它不仅系统地梳理了新疆棉花生产的全过程,更将前沿的农业科技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广大棉花种植者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本书内容之详实,讲解之透彻,覆盖面之广,都充分体现了其在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意义。阅读本书,您将获得更科学的种植理念,更精准的管理方法,以及更丰厚的经济回报,共同书写新疆棉花产业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