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夺目的瑰宝,它们在文学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人所共知的。作为文化产品,能够传之后代便已经算得上菁华之作,而千载之下仍被不断传诵、引用,这样一个事实则说明了其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对唐诗宋词有所了解,究其原因,从大处说是为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从小处说是为了增加个体的文化修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面对卷帙浩繁的唐诗宋词,从何处去了解,如何去接受呢?作为选编者,我们认为应该从名家大家的名篇名作入手。因为名家名篇都是经历过时间汰选的,其艺术魅力是被广泛认可和证明过的。为此,我们从众多名家中选出我们认为最有代表性、传诵最广、影响最大的十位“大家”,再从他们的作品中选出我们认为应该入选的优秀作品,经注释、赏析和对生僻字注音等处理,呈献给广大读者。我们的愿望是,您通过对这些名家名作的诵读、了解,能够如入宝山,更好地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文化的熏染,有更多的艺术收获,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和艺术创造力!
需要说明的是,唐宋时期的诗词大家是如此的“众星璀璨”,以至于我们在选定这十家的过程中也曾犹疑和拿不定主意,因为要给他们准确排名足不可能的,更何况文学艺术还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呢。因此,我们选定的这十大家也许不能得到您的认同,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十大家都无愧于“大家”这一称号。所入选的作品有些从学术研究上是有争议的,例如李白的词作,在这里我们搁置了学术争议,按传统的、公认的认识来处理其归属或其学术问题,这一点亦请方家给予理解。至于在注、赏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水平所限,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争议,则恳请读者诸君能够不吝赐教为盼。
李永祥 宫明莹
2014年4月
乡愁化笔,笔端流淌的赤子之心 在《陆游诗词》的字里行间,我最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浓烈而深沉的乡愁,以及这乡愁背后,那颗永不磨灭的赤子之心。陆游一生都心系故土,渴望收复失地,但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这一夙愿。这种无法回家,无法看到故土重归祖国怀抱的遗憾,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诗词之中。他写故乡的景物,写的不是寻常的田园风光,而是带着一种失而复得的珍贵感,带着一种对过往美好的追忆。读他的《临安春雨初霁》,虽然身处临安,心却早已飞回了故乡,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何尝不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种乡愁,不仅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思念,更是对文化传承,对民族根脉的坚守。他将这份情怀融入诗词,既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后来者的告诫,希望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不要忘记自己为何而战。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乡愁”二字的重量,也让我看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人的担当与情怀,他的诗词,就像一首首不屈的战歌,一直在诉说着他那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评分晚年情味,豁达中的一丝孤寂 合上《陆游诗词》,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他在晚年诗词中流露出的那种豁达,以及豁达背后,那一丝难以掩饰的孤寂。步入晚年,陆游看淡了许多功名利禄,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亲近。他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描写起自己的日常起居,甚至是对花鸟虫鱼的观察,都透着一种平和与安宁。读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虽然依旧有壮志未酬的慨叹,但更多的是一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自嘲与释然,仿佛将一生的奔波与执着,最终化作了梦中的一曲挽歌。而同时,他对于自己孤独的处境,也并未回避。诗中流露出的“孤”、“寂”之感,也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老人,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悲凉,而是一种经历过风雨后的宁静,是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陆游生命的另一面,他不仅仅是那个慷慨激昂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在晚年寻求解脱与平静的老者。他的晚年诗词,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体味出其中的深邃。
评分诗词人生,传奇中的另一种解读 在阅读《陆游诗词》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种对陆游诗词的独特解读:他的诗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他传奇人生的另一种生动写照。书中的每一首诗,每一阙词,都仿佛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记录下了他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从青年时的“初唐风骨”,到中年时的“壮志难酬”,再到晚年的“归隐田园”,他的诗词清晰地勾勒出了他一生的轨迹。他写战争,写边塞,写国家,写百姓,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对时代的深刻观察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他也写爱情,写亲情,写友情,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宏大的时代背景巧妙地融合。这本书,让我不再仅仅将陆游视为一个“写诗的人”,而是将他看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在历史洪流中不断挣扎、不断奋斗、不断思考的“人”。他的诗词,是他人生的回声,是他人格的折射。每一次翻阅,都仿佛是在与他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着他那颗不屈的灵魂,以及他在那个时代所迸发出的耀眼光芒。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理解陆游诗词的一扇新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陆游。
评分初遇陆游,惊觉千年风骨 刚翻开这本《陆游诗词》,一股沉郁雄浑之气扑面而来。陆游,这位南宋的伟大诗人,他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但真正触及他笔下的文字,却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门,窥见了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与个人情怀。书中的选篇,精心选取了陆游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从早年的豪情壮志,到中年的慷慨悲歌,再到晚年的豁达与孤独,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读他的《书愤》,字字句句都透着一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执着与不甘,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家国情怀,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千年以来士人心中的那团火从未熄灭。而读他的《钗头凤》,又会被那种哀婉缠绵的爱情所打动,唐琬的温柔,陆游的深情,都化作了“错,错,错”的叹息,成为千古绝唱。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更是时代的印记,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脉搏的跳动。我仿佛置身于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与陆游一同挥斥方遒,一同慨叹命运,一同扼腕叹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陆游,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陆游,他的诗词,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对家国、对情爱、对生命最真挚的渴望与思考。
评分山水入诗,情随景迁的妙境 翻阅《陆游诗词》,最让我沉醉的,莫过于他笔下那汪洋恣肆的山水。陆游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蜀地的险峻秀丽,到江南的烟波浩渺,都被他一一收入诗中。他写山,不是简单的堆砌景物,而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仿佛山就是他内心的写照,又仿佛他就是那山中的一棵孤松,傲然挺立,不畏风雨。读《蜀道难》的壮丽,感受的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鬼斧神工;读《秋登宣城谢眺楼》的寥廓,体会的是“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的悠远意境。更有趣的是,他在描绘山水的同时,常常穿插着对时事的感慨,对个人的际遇的抒发。山水成为了他寄托情感的载体,也成为了他对抗孤独、排遣忧愁的慰藉。他能在壮丽的山河中找到心灵的平静,也能在自然的轮回中看到生命的意义。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新的细节,感受到不同层次的情感。这本诗词集,就像是一张地图,带领我一同走进陆游的精神世界,也一同领略了他眼中那片壮丽而充满深情的山河。
评分物流快,书也不错
评分薄薄的一本,倒是轻便了。还好吧!
评分不错的书,买来和孩子一起阅读,京东送货速度很快,就是买书优惠卷不好抢,每次都是200减16,没有得到过那种很实惠的卷。
评分红红火火就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喜欢诗人的诗,感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评分就书而言,大约收录了五十首诗。快到双十一了,发货速度虽然没有往常快,但是看到半夜凌晨都在更新物流信息,而且也就隔两天就收到了,真心非常感谢快递行业的人!
评分给别人买的。。。就我自己看来不值
评分国学经典,不错
评分挺快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