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山水+荷花+兰竹+牡丹+菊花+梅花(套装共6册)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山水+荷花+兰竹+牡丹+菊花+梅花(套装共6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国画
  • 绘画
  • 艺术
  • 书法
  • 山水画
  • 花鸟画
  • 荷花
  • 兰竹
  • 牡丹
  • 菊花
  • 梅花
  • 教程
  • 零基础
  • 名家教学
  • 绘画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0227A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696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468
套装数量: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在总结前人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本着画理和画法相结合的原则;
  ★ 书中选用大量图例作为学习参考,附有详细文字说明;
  ★ 书中对笔墨的运用、画法步骤等做了详尽的讲解;
  ★ 详尽地讲解临摹、写生、构图、创作、题跋与用印等;
  ★ 讲解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文字力求浅显易懂,答疑解惑;
  ★ 图例力求步骤明确,分解清晰,技法明了,是一套很好的工具书。
  
  

海报:

内容简介

  ■ 《山水+荷花+兰竹+牡丹+菊花+梅花(套装共6册)》详尽的讲解了兰竹、山水、荷花、梅花、牡丹、菊花的各种基础入门技法,帮助没有国画基础的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自我训练快速掌握画国画的技能。
  ■ 书中对兰竹、山水、荷花、梅花、牡丹、菊花的各种画法、笔法、造型方式、作画工具、执笔方法、调色方法等逐一进行了细致讲解,其画作步骤清晰, 由浅入深,初学者可轻松上手。

作者简介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编委会:
  编委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左京凡 北京美术协会会员
  平保龙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刘永明 中联书画院院长
  闫红岩 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
  李 勇 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
  金 岩 国家一级美术师
  爱新觉罗·仲杰 中央文史馆、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郭慧庆 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画师
  傅继英 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蔺传新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臧松林 北京艺术交流中心一级书法师
  裴永志 中国沫若书画院副院长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喜欢画画,《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这套书真不错,内容丰富,步骤清晰,大师的作品让人喜欢,风格不局限于一种,很棒,还有古今人的画作赏析,值了!丰富,且表扬快递,真给力!
  ——读者 tiram

  ★很精致的一套书,笔墨纸砚都摆好,跟着书中介绍的步骤作画,真可以创作出来,还纠正了我之前的一些错误用笔,不错,值得购买了!
  ——读者 artist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画画是一种生活休闲的享受,周末收到书后,惊喜,内容丰富,书中的细节很适合如我这样初学者的使用,帮助我入门,有小舟的创作,有瀑布的构思、有房屋的安排,重点有山脉的走势,磅礴大气,远近区分,等等,不同之前买的那样简单,这套《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真的让我很收益!
  ——读者 first

目录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兰竹》 目录
七天学画兰竹技法大公开
第一天 画兰概述
第二天 画竹概述
第三天 工具的运用与效果
七天速成画兰花细节问题逐一击破
第一天 画兰用笔
第二天 兰叶的画法
第三天 兰花的画法
第四天 蕙兰花的画法
第五天 花叶组合画法
第六天 丛兰组合画法
第七天 兰蕙、兰竹、兰石组合画法
七天速成画竹子妙笔显神态
第一天 竹秆、竹节、竹枝的画法
第二天 竹叶的画法
第三天 竹子的画法
第四天 竹笋的画法
第五天 竹子的结构
第六天 竹子的着色
第七天 晴竹、风竹、雨雪竹的画法
高手升级——集佳作之精华
精品创作
佳作赏析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梅花》 目录
第一天 读懂梅才能画好梅 1
梅花画法发展与风格流派 2
画梅的意境与修养 6
赏梅、读梅、画梅 8
画梅技法 10
第二天 打好画梅基本功 11
皴擦勾点染 12
没骨画梅法 14
第三天 不可不学的枝干画法 15
枝干用笔法 16
枝干处理技法 20
第四天 梅花巧画锦上添花 23
花朵技法 24
大景写生 28
第五天 名家手把手教你学画梅 31
红梅 32
绿梅 38
白梅 42
粉梅 46
墨梅 54
黄梅 56
雪梅 58
第六天 外景烘托渲染法 59
构图与创作艺术 60
天空烘染法 64
第七天 傲雪梅花精品佳作 65
创意梅花 66
佳作赏析 72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牡丹》 目录
第一天 零基础成功画牡丹 1
分解牡丹结构 2
用色技法 4
笔墨技法 7
工具与材料 8
第二天 一学就会的国花技法 9
花之花瓣、花头技法 10
花之花蕊、花冠技法 14
花之花蕾、花萼技法 16
第三天 一学就会的枝叶技法 17
花之枝叶、干、茎技法 18
花之叶子技法 20
花之花、枝、叶组合 22
第四天 学牡丹必须掌握的升级技法 23
牡丹白描法 24
牡丹没骨法 26
第五天 高手学画牡丹笔墨技法 27
写意牡丹 28
工笔牡丹 32
第六天 跟着名家学画色牡丹 33
红牡丹 34
胭脂牡丹 38
粉红牡丹 40
蓝牡丹 44
白牡丹 48
墨牡丹 50
第七天 名家教你巧看佳作赏牡丹 57
创作牡丹 58
赏画品牡丹 60
牡丹佳作赏析 66
附录:书画尺寸速查表 77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菊花》 目录
第一天 基础篇 必练的画菊基本功 1
菊花概说 2
用墨 6
用色 7
用笔 8
画菊工具 10
第二天 技法篇 跟名家学点金技法 11
双勾法 12
没骨法 16
第三天 主角篇 菊花的勾勒画法 17
花瓣勾勒法 18
菊花着色 22
菊花开放程度 26
第四天 绿叶篇 菊叶的画法 27
菊叶写意法 28
菊叶组织法 30
菊叶着色法 32
第五天 骨骼篇 枝干的画法 33
花枝组合 34
枝叶组合 36
第六天 创作篇 画龙点睛一气呵成 37
黄菊 38
红菊 40
橙菊 42
墨菊 44
雏菊 46
丛菊 52
菊花点景 54
第七天 高手篇 佳作赏析领悟精髓 61
佳作赏析 62
名作展示 70
赏菊品画 72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山水》 目录
第一天 从零开始学画山水 1
认识真正山水画 2
工具与材料 4
用笔、用墨 6
第二天 巧画山水之魂——树木 9
树的基础技法 10
各种树的画法 12
第三天 巧画山水之神——山石 17
山石的基础技法 18
山石的画法 21
第四天 巧画山水之韵——云水 23
云的基础技法 24
水的基础技法 26
第五天 巧画山水之睛——点景 29
点景的创作原则 30
屋宇的基础画法 32
舟楫的基础画法 34
人物、桥梁类的基础画法 36
第六天 巧画山水之色——设色 37
简笔山水 38
水墨山水 39
浅绛山水 40
青绿山水 44
第七天 成就完美之大成——章法 49
临摹 50
写生 52
创作 54
透视 58
七天继承变通——巧画山水 61
传承与创新 62
精品赏析 70
矾墨创作 76
《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荷花》 目录
七天学画荷花技法预备课 1
荷花,给国画美丽的奇迹2
画好荷花的准备功课8
七天学画荷花技法全公开9
第一天 用笔10
第二天 用墨11
第三天 用色12
第四天 意为先14
第五天 书入画,神取形16
第六天 繁简创意18
第七天 诗、书、画、印20
七天一笔一画学画荷 23
第一天 技法入画24
第二天 荷叶26
第三天 荷花32
第四天 花叶组合34
第五天 荷花着色 36
第六天 花芯、花蕊、花蕾40
第七天 慈姑、芦草、红蓼画法44
七天高手学画荷妙笔显神态 45
第一天 墨荷46
第二天 白荷50
第三天 粉荷52
第四天 写意荷花54
第五天 工笔荷花 58
第六天 荷花创作 62
第七天 佳作赏析 66

前言/序言


《笔墨丹青:中国传统花鸟画精粹(套装共6册)》 简介 在中国书画的艺术长河中,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描绘自然生灵,寄托文人情怀,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套《笔墨丹青:中国传统花鸟画精粹》共包含六册,系统地梳理和呈现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经典题材与技法,旨在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深入学习与欣赏的平台。 第一册:山水画的意境与山石描绘 本册将带您走进中国山水画的巍峨世界。我们将从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探讨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重点将放在山石的多种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折带皴等,详细解析其笔墨特点、运笔要领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皴法的组合来表现山峦的层次感、质感与体积感。 我们将深入剖析历代名家笔下的山石形态,例如范宽的“雨点皴”如何表现岩石的坚硬与厚重,郭熙的“卷云皴”如何展现山峦的蓬勃生机,以及董源、巨然的“披麻皴”如何营造江南山水的温润秀美。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临摹与分析,读者可以掌握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山石表现方法。 此外,本册还将探讨山水画中的构图原则,如“计白当黑”、“虚实相生”、“远近法”等,讲解如何通过景物的组织与安排,营造出深远、高远、平远的意境。从远景的层峦叠嶂到近景的嶙峋怪石,从飞瀑流泉到云雾缭绕,都将一一呈现。学习本册,您将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山水画作。 第二册:写意荷花的风姿与神韵 荷花,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画的重要题材,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象征着高洁与君子之风。本册将专注于写意荷花的绘制技法。 我们将从荷花的结构入手,讲解其花瓣、荷叶、花梗、莲蓬的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荷花所呈现的姿态。在笔墨技法上,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运用大写意和小写意的手法来表现荷花的生命力。对于荷叶,将重点讲解如何运用墨色和水分的控制,表现其厚重、舒展或卷曲的形态,以及雨水落在荷叶上的晶莹剔透感。 对于荷花的花瓣,将通过不同的笔触和墨色,表现其娇嫩、饱满、或含苞待放的风姿。重点在于花瓣的层次感和透明感的表现。莲蓬的绘制将强调其形态的饱满和纹理的丰富。 本册还将深入探讨荷花作品中的构图与意境营造。如何在画面中巧妙地安排荷叶的穿插,如何通过留白来突出荷花的挺拔与雅致,如何通过色彩的运用(如淡彩、重彩)来丰富画面,都将一一讲解。学习本册,您将能够捕捉到荷花在风雨中的摇曳,在阳光下的舒展,展现其独特的东方美学气质。 第三册:兰竹的傲骨与君子之风 兰与竹,常被并称为“四君子”之一,它们不仅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描绘对象,更承载着高洁、正直、坚韧等君子品格的象征意义。本册将系统地介绍兰竹的画法。 对于兰花的绘制,我们将从兰叶的形态入手,讲解“十八描”中适合表现兰叶的几种笔法,如“悬针”、“倒锋”等,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变化来表现兰叶的柔韧与挺拔。花朵的绘制将侧重于其造型的优雅与神韵的捕捉,讲解如何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兰花的素雅之美。 对于竹子的绘制,我们将从竹竿、竹节、竹叶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竹竿的绘制将强调其挺拔、有力,通过用笔的轻重、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竹竿的质感。竹节的绘制则要准确到位,体现竹子的生长规律。竹叶的绘制是难点也是重点,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运用“一笔叶”、“分叶法”等技法,表现竹叶的疏密、偃仰、聚散,以及风吹竹叶的动感。 本册还将探讨兰竹画中的构图技巧,如何通过笔墨的疏密、虚实来衬托出兰竹的傲骨与清雅。学习本册,您将能够挥洒自如地描绘出兰花的幽香暗送,竹子的四季常青,以此来表达高尚的品格与志趣。 第四册:牡丹的富贵与华丽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以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姿态,象征着富贵、吉祥与繁荣。本册将聚焦于牡丹的写意画法。 我们将从牡丹花头的结构入手,讲解其层层叠叠的花瓣如何巧妙地组织与表现。重点在于如何用笔墨来塑造花头的体积感、层次感和丰满感。对于花瓣的描绘,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用笔方法,如“勾勒填色法”、“没骨法”等,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和色彩的晕染来表现牡丹的细腻质感和丰富色彩。 本册还将讲解如何绘制牡丹的花蕊、花梗和叶子。花蕊的绘制要精细而传神,花梗的粗细变化和叶子的形态将起到衬托花头的作用。我们将通过对不同盛开程度的牡丹进行演示,从含苞待放到盛放,再到花瓣微微卷曲,展现牡丹生命力的不同阶段。 在构图方面,本册将探讨如何通过牡丹的组合与安排,营造出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的画面效果。我们将讲解如何运用色彩来烘托牡丹的华美,例如如何搭配绿色、紫色、粉色等,使其更显生动。学习本册,您将能画出枝繁叶茂、雍容华贵的牡丹,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第五册:菊花的清逸与傲霜 菊花,在秋季盛开,以其傲霜独立、独立寒秋的品格,成为文人画中常客,象征着坚韧不拔、隐逸高洁。本册将带领您领略菊花的写意画法。 我们将从菊花的形态入手,讲解其花瓣的排列方式和造型特点。本册将重点介绍菊花的几种经典画法,如“团菊”、“扁菊”、“长脚菊”等,并详细讲解每种画法的笔墨要领。对于菊花花瓣的绘制,将强调用笔的精准和墨色的变化,如何通过笔触的叠压和转折来表现花瓣的层叠与质感。 我们将演示如何通过蘸墨、用笔的轻重缓急来表现菊花的疏密、大小、卷曲和舒展。同时,还将讲解如何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菊花的“菊蕊”,以及如何绘制出与之相配的枝叶,形成自然的呼应。 本册还将探讨菊花画的构图方式,如何通过景物的衬托,营造出秋高气爽、孤傲清逸的意境。我们将讲解如何运用留白来突出菊花的挺立,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运用(如淡黄、赭石、白色等)来表现菊花的不同姿态。学习本册,您将能画出饱满或疏朗、傲霜独立的菊花,展现您不畏艰难、淡泊名利的品格。 第六册:梅花的傲雪与报春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其凌寒独自开的坚韧品格,成为坚毅、高洁、报春的象征。本册将聚焦于梅花的写意画法。 我们将从梅花的整体结构和花朵形态入手,讲解梅花枝干的苍劲老辣以及花朵的娇小玲珑。对于枝干的绘制,将重点介绍如何通过用笔的曲折、转折来表现梅枝的遒劲有力,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刻画梅枝的质感和老树的沧桑。 花朵的绘制将是本册的重点。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运用“点梅法”来表现梅花的形态,例如如何通过墨色的轻重、点法的疏密来表现花瓣的层叠与丰满。我们将演示如何用简练而传神的笔触,点出梅花含苞待放、盛开怒放以及花瓣微微卷曲的不同姿态,强调其“瘦”、“劲”、“香”的特点。 本册还将讲解梅花画的构图与意境营造。如何通过枝干的穿插,营造出古朴苍劲的意境;如何通过留白来突出梅花的孤傲与清雅;如何通过色彩(如淡淡的粉色、白色)来衬托梅花的娇嫩。我们将演示如何通过雪景的烘托,表现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顽强生命力。学习本册,您将能挥洒出坚毅不屈、傲然挺立的梅花,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结语 《笔墨丹青:中国传统花鸟画精粹》这套系列图书,将带您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精髓。从山水的气势磅礴,到荷花的遗世独立,从兰竹的君子风骨,到牡丹的雍容华贵,再到菊花的傲霜斗寒,以及梅花的凌寒报春,每一册都将带您走进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通过对经典题材的深入解析与技法讲解,相信您将能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丹青佳作。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这套书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的“甘霖”。它在讲解山水画的时候,不仅仅教授技法,更是在传递一种“山水情怀”。书中对于“气韵生动”的解读,让我明白了国画的灵魂所在。它强调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要去感悟自然,体会人生的哲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皴法”的讲解,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皴法的起源、特点和运用方法,并配以大量的范例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每种皴法所能表现的山石的质感和形态。例如,在画“披麻皴”的时候,书中强调要运用“中锋”用笔,线条要“柔中有刚”,这样才能表现出山石的温润和流畅。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经典名作,让我有机会去欣赏和学习大师们的智慧。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画了一幅山水小品,虽然笔墨尚显稚嫩,但感觉画面已经有了一些“意境”和“气韵”。

评分

这套书确实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我本来以为这只是市面上那些比较泛泛的国画入门教材,没想到打开第一页就让我眼前一亮。首先,它的排版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上去就很舒服,不会像有些书那样有廉价感。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远超我的预期,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法,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每种画种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比如在讲山水画的时候,书中不仅介绍了皴法、点法、染法等基本技巧,更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不同朝代的山水画风格演变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受启发,不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能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创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意境”的解读,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阐释如何通过笔墨的疏密、色彩的浓淡来营造画面的情感氛围,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画得像,但总觉得少了点“神韵”。而且,书中附带的范例作品也十分精美,既有古典大师的经典之作,也有当代名家的创新之作,对比之下,能更清晰地感受到不同风格的魅力。我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临摹了几幅荷花,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感觉自己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画画,更是在引导我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美。

评分

这套书在内容的安排上非常科学合理,循序渐进,非常适合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在学习兰竹的部分,它不仅仅局限于笔法的教授,更是深入到对兰竹精神内涵的解读。书中反复强调“兰之幽、竹之节”,让我明白,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精神的表达。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用“一笔”来表现兰花的“飘逸”和竹子的“挺拔”的讲解。书中通过大量的示范图,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在运笔过程中通过调整毛笔的干湿、浓淡来达到“一笔成形”的效果,以及如何通过笔触的连接来表现竹子生长的姿态。这一点让我豁然开朗,以前我总是担心笔触不够丰富,现在我明白了,有时候简单的几笔,反而更能抓住事物的神韵。而且,书中还介绍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笔法”和“墨法”,让我对国画的技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画了一幅兰竹,虽然远不及名家之作,但感觉笔下的兰竹终于有了那种“气节”和“风骨”。

评分

我一直对国画中的“写意”特别着迷,但总觉得难以把握。这套书在讲解兰竹的部分,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书中对于兰花的“一笔成形”和竹子的“急笔疾书”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意画的精髓不在于细节的描摹,而在于用最简练的笔墨传达出对象的精神气质。它强调了“笔随心走”,在追求写意的同时,也要注重笔墨的功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表现兰叶的“飞白”和竹子的“节节高”的讲解。书中通过大量的示范图,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在运笔过程中通过调整毛笔的干湿、浓淡来达到“飞白”的效果,以及如何通过笔触的连接来表现竹子生长的姿态。这一点让我豁然开朗,以前我总是担心笔触不够丰富,现在我明白了,有时候简单的几笔,反而更能抓住事物的神韵。而且,书中还介绍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笔法”和“墨法”,让我对国画的技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画了一幅兰花,虽然还是有很多不足,但感觉笔下的兰花终于有了那种“空谷幽兰”的气质。

评分

我之前对国画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写实”的层面,总觉得要画得逼真才算好。然而,这套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在学习牡丹的部分,我被书中对于“富贵”之气的解读深深吸引。它没有教你如何把花瓣的纹理画得一丝不苟,而是强调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笔触的挥洒来表现牡丹雍容华贵、生机勃勃的神韵。书中对于不同花瓣的层叠关系、花蕊的细节处理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例如,关于如何表现牡丹花瓣的“厚重感”,书中提供了几种不同的用笔方法,并详细解释了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果,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尝试过画牡丹,总是觉得颜色过于“俗气”,画面也没有层次感。看完这部分内容后,我重新尝试,发现通过巧妙运用墨的浓淡变化和不同色彩的叠加,确实能营造出画面的立体感和贵气感。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牡丹的诗词和典故,让我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这种将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不仅仅是学习一项技能,更是在感受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美学。

评分

这套书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它并没有回避初学者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是用非常易懂的语言和图示,一步步地引导读者掌握绘画技巧。在学习梅花的部分,我被书中对于“铁骨铮铮”的意境刻画深深打动。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画出梅花的形状,更是在引导你去体会梅花在寒冬中独立绽放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书中对于梅花的“枝干”和“花朵”的处理,都有非常详细的步骤分解。例如,在画枝干时,书中强调要“以形写神”,通过不同方向、粗细、弯曲度的枝干来表现梅花生命的顽强。而在画花朵时,则强调“点”与“染”的结合,以及如何用淡淡的色彩来表现梅花的素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墨分五色”的讲解,这对于画梅花来说至关重要,能够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我之前画的梅花总觉得“平”,没有生命力,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开始尝试运用不同的墨色来表现梅花的质感,效果明显改善。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对国画充满向往,但又苦于无从下手的人,我曾尝试过很多网络教程和零散的书籍,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套《名家教你七天学国画》,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不得不说,这套书的设计者和编著者是真的用心了。它不仅仅是一本教学书籍,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画种的切入角度。比如在讲到兰竹的时候,它并没有一开始就让你去画复杂的构图,而是从兰花的“幽”、“清”、“雅”和竹子的“气节”、“挺拔”这些精神特质入手,让你先去体会它们的精神内涵,再去学习如何用笔墨去表现。这种“由意到形”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非常人性化,也更容易将情感融入到笔触中。书中的每一个步骤讲解都非常细致,配以清晰的图示,即使是像我这样零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介绍的“运笔”和“用墨”的技巧,作者通过大量的示范,让我明白了同样的笔触,不同的力度和角度,所产生的效果是天壤之别的。还有那些关于如何“留白”的讲解,更是让我醍醐灌顶。以前总觉得画面太“满”,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看完书之后才明白,“留白”不仅仅是空白,更是画面的眼睛,是意境的延伸。我尝试着画了一幅墨竹,虽然远不及名家之作,但感觉笔下的竹子终于有了生命力,不再是干巴巴的线条。

评分

这套书的实用性是我最看重的一点,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白天工作,晚上才能抽出时间学习的人来说,能够高效地掌握绘画技巧是关键。而这套书无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以梅花为例,书中对梅花的“傲骨”、“清寒”之气的刻画,简直是入木三分。它不仅仅是教授画梅花的基本笔触,更是在引导你去体会梅花在寒冬中独立绽放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书中对于画梅花的“枝干”和“花朵”的处理,都有非常详细的步骤分解。例如,在画枝干时,书中强调要“以形写神”,通过不同方向、粗细、弯曲度的枝干来表现梅花生命的顽强。而在画花朵时,则强调“点”与“染”的结合,以及如何用淡淡的色彩来表现梅花的素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墨分五色”的讲解,这对于画梅花来说至关重要,能够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我之前画的梅花总觉得“平”,没有生命力,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开始尝试运用不同的墨色来表现梅花的质感,效果明显改善。而且,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梅花的诗句,让我觉得在画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情画意。

评分

我一直对国画中的“意境”情有独钟,而这套书在牡丹的部分,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它没有教你如何把花瓣的纹理画得一丝不苟,而是强调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笔触的挥洒来表现牡丹雍容华贵、生机勃勃的神韵。书中对于不同花瓣的层叠关系、花蕊的细节处理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例如,关于如何表现牡丹花瓣的“厚重感”,书中提供了几种不同的用笔方法,并详细解释了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果,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尝试过画牡丹,总是觉得颜色过于“俗气”,画面也没有层次感。看完这部分内容后,我重新尝试,发现通过巧妙运用墨的浓淡变化和不同色彩的叠加,确实能营造出画面的立体感和贵气感。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牡丹的诗词和典故,让我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这种将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评分

这套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技法,而是通过讲述每种画种背后的文化故事和人文情怀,来引导读者进入国画的世界。在学习荷花的部分,我被书中对于“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刻画深深打动。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画出荷花的形状,更是在引导你去体会荷花所代表的纯洁、高尚的品格。书中对于荷叶的“翻卷”和“舒展”、荷花的“含苞待放”和“盛开怒放”都有非常细致的描绘。例如,在画荷叶时,书中强调要运用“勾、勒、擦、染”等多种技法,来表现荷叶的质感和层次。而在画荷花时,则强调要用“写意”的手法,抓住花朵的形态和神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荷花的“水墨淋漓”的效果,通过淡淡的墨色和点染的颜色,能够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我之前画的荷花总是显得有些“呆板”,看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尝试在色彩和笔触上有所变化,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