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报考艺术院校快速充电
定价:30.00元
作者:郑雅玲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1040244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文艺知识小百科本科考生参考用书。全书内容包括:文艺基础知识、电影、电视、文学、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摄影、新媒体艺术、动画、数字电影及其他知识等,共计近400个条目。本书对于概念性条目内容的撰写,依据近20年来社会发展和文艺观念的演进,尽可能注入较新的理论观点,努力展现条目内容的现代理论内涵和意义。
目录
文艺基础知识
艺术
艺术风格
艺术形式
艺术批评
艺术典型
艺术欣赏
艺术流派
艺术冲动
艺术技巧
艺术手法
创作方法
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
唯美主义
美学
电影
电影艺术
电影学
电影时空的特殊性
段落
场面
客观镜头
主观镜头
多角度叙事手法
电影语言
电影构思
电影本文
电影剧作
电影导演
电影表演艺术
电影表演的镜头感
电影摄影艺术
肖像构图
多景别
饱和度
电影美术
造型语言
电影录音
电影音乐
声画对位
声音蒙太奇
类型电影
……
电视
文学
外国文学
中国文学
戏剧·戏曲
美术
音乐
舞蹈
摄影
新媒体艺术
动画
数字电影
其他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郑雅玲,1955年出生,北京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 主讲课程外国电影史、日本电影研究、电影大师研究、影片分析。 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1993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局“青年教师奖”、北京市政府“教师奖”;1994年,电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大学艺术系的学生,正在考虑是否要跨专业考研或者申请国外的艺术院校,所以需要一份全面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参考资料。《报考艺术院校快速充电》虽然定位在“快速充电”,但它的信息密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书中关于“作品集国际化标准”的对比分析非常专业,它不仅仅引用了国内的院校要求,还穿插了对欧美顶尖艺术学院申请材料的细致解读,比如SVA、RISD等学校对个人陈述(Essay)的侧重点差异。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进行多目标规划的进阶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此外,书中对“艺术类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也很有启发性,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现有的考试模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沉稳老练,信息源的权威性也令人信服,让我对下一步的学术规划更有信心。
评分我是一名已经参加过一次艺考失利的复读生,这次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重新寻找备考资源,偶然发现了这本《报考艺术院校快速充电》。坦白说,一开始我有点怀疑,毕竟市面上的“速成”书籍往往承诺大于实际。然而,这本书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于“心态调整与应试技巧”的深度剖析。它不仅仅关注技能层面,更深入探讨了考场上的心理博弈。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在限时创作中保持稳定输出”的建议,结合了心理学原理和实际案例分析,非常实用。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教授潜意识偏好”的分析部分,这让我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我的作品,不再只是埋头苦练技巧,而是学会了如何“对症下药”,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地呈现在阅卷老师面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一套完整的应试思维体系构建指南,帮我找到了之前失利的关键盲区。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父母对我选择艺术专业一直持保留意见,我需要一份权威、有逻辑的材料来说服他们。这本书在“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前景”这一章节的表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论证。它用详实的数据和政策解读,清晰地阐述了当代艺术教育如何与创新产业、文化创意领域深度融合,并预测了未来十年所需人才的画像。我把其中关于“跨学科能力培养”的那几页重点圈了出来,作为我向父母陈述的论据,效果非常好。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成功地将“艺术招生”这个看似主观的领域,用非常客观和理性的框架进行了梳理,逻辑链条清晰到连完全不懂艺术的局外人都能被说服。它提供的不只是备考技巧,更是一种对艺术生涯的信心支撑。
评分这本《报考艺术院校快速充电》的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高中生,对艺术领域一直充满向往,但对于如何规划备考、选择学校和专业,心里完全没有头绪。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艺术类考试政策解读开始,到详细的专业技能提升方法,再到最后的志愿填报策略,每一步都讲解得清清楚楚,让我这个新手也能迅速掌握关键信息。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不同艺术门类(如美术、音乐、传媒、设计等)的考点侧重点分析得非常透彻,不像市面上其他泛泛而谈的资料,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实战手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系统化地构建作品集”的章节,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帮助我明确了从灵感到实践的每一步骤,不再感到迷茫。内容详实且具有极强的操作性,真正体现了“快速充电”的精髓,让我感觉自己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比别人多几年的经验。
评分我是一名在职的艺术工作者,想转行进入高校担任教职,需要了解最新的艺术院校招生体系的变化,尤其是在“综合素质评价”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报考艺术院校快速充电》中关于“招生改革趋势与应对策略”的分析,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没有停留在对旧有考试模式的描述上,而是精准地抓住了近两年各省市在招生细则上的微妙调整。书中对“非专业技能(如写作、逻辑思维)在艺术评估中的权重变化”的探讨尤为精辟,这提醒了我,即使是资深艺术家,也需要快速补足“应试”和“教学对接”方面的知识储备。这本书的编写者显然对教育体系有深入的了解,内容的更新速度很快,仿佛是紧跟当年的最新政策文件撰写而成。它帮我快速定位了自己与现有招生体系之间的知识断层,是非常高效的“知识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