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ERP沙盤的原理
1.1 沙盤的起源
提到"沙盤",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戰爭年代的軍事作戰指揮沙盤。而"沙盤"一詞正是源於軍事學,即通過采用各種模型來模擬戰場的地形及武器裝備的部署情況,並結閤戰略與戰術的變化進行推演。在軍事上,沙盤可以清晰地模擬齣真實的地形地貌,擺脫瞭通過實兵演習的巨大成本和各因素的限製,在重大戰役中得到普遍的運用。
【知識鏈接】
應用沙盤研究作戰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以水銀為百川大海,相飢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秦在布置滅六國時,秦始皇親自堆製沙盤研究各國的地理形勢,在李斯的輔佐下,派大將王翦進行統一戰爭。後來,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時,還在墓中建造瞭一個大型的地形模型作為殉葬品。
因為沙盤的使用價值高,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軍事上得到瞭廣泛的應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每次組織重大戰役,都預先在沙盤上予以模擬演練。後來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齣現瞭電腦模擬戰場情況的新技術,促使沙盤嚮自動化、多樣化方嚮發展。
日常生活中,人們更常見的是房地産開發商銷售樓盤時的小區規劃布局沙盤,它可以為購房者清晰地模擬小區布局,不必讓購房者親臨現場,就能對其所關注的位置瞭然於胸,從而製定相關決策。
1.2 企業管理概述
1.2.1 企業的概念
什麼是企業,國內外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錶述。一般認為,企業是依法設立的以營利為目的、從事商品的生産經營和服務活動的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
通常,一個企業一般要具備以下要素。
(1) 擁有一定數量、一定技術水平的生産設備和資金。
(2) 具有開展一定生産規模和經營活動的場所。
(3) 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數量的生産者和管理者。
(4) 從事商品的生産、流通等經濟活動。
(5) 自主經營、獨立核算,具有法人地位。
(6) 生産經營活動的目的是獲取利潤。
【知識鏈接】
關於企業經營活動的目的究竟是什麼,"財務管理"等課程中已有很多論述。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剋有這樣的論述:"......關於企業的目的,隻有一個正確有效的定義--'創造顧客'。市場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經濟力量創造的,而是由企業傢創造的。企業傢必須設法滿足顧客的需求,而在他們滿足顧客需求之前,顧客也需要感覺到這種需求。就像飢荒時渴求食物一樣,不能滿足的需求可能主宰瞭顧客的生活,在他清醒的每一刻,這種需求都盤鏇在他的腦海中。但是,在企業傢采取行動滿足這些需求之後,顧客纔真的存在,市場也纔真的誕生,否則之前的需求都隻是理論上的需求。顧客可能根本沒有察覺到這樣的需求,也可能在企業傢采取行動--通過廣告、推銷或發明新東西,創造需求之前,需求根本不存在。每次都是企業的行動創造瞭'顧客'。"(引自《管理的實踐》)
1.2.2 企業環境
企業所處的環境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
1. 企業內部環境
企業內部環境是指企業內部的物質、文化環境的總和,包括企業資源、企業能力、企業文化等因素,也稱為企業內部條件,即組織內部的一種共享價值體係。
企業內部環境是有利於保證企業正常運行並實現企業利潤目標的內部條件與內部氛圍的總和,由企業傢精神、企業物質基礎、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文化構成,四者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企業內部環境分析可以從企業內部管理、市場營銷能力、企業財務和其他內部因素等幾個方麵進行,具體參見以後各章節。
2. 企業外部環境
外部環境是對企業績效起潛在影響的外部機構,可分為一般環境與具體環境。
一般環境包括組織外的一切,如經濟因素、政治條件、社會背景及技術因素,還包括能影響企業但聯係尚不清楚的條件,如技術的發展。企業管理者通常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體環境上。具體環境是與企業直接相關的那部分環境,由對企業産生積極或消極影響的關鍵顧客或要素構成。具體環境對每一個企業而言是不同的,並隨著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具體環境要素主要包括供應商、顧客、競爭者、政府機構及公共壓力等。
企業外部環境的主要要素如下。
(1) 經濟環境。它包括利率、通脹率、可支配收入的變動等,是一般環境中能夠影響企業組織管理實踐的一些因素。
(2) 政治環境。它包括一個企業在其經營的所在國的總體穩定性及政府首腦對工商企業的作用所持的具體態度。
(3) 社會環境。管理層必須使其經營適應所在社會變化中的社會預期。管理必須是變化的,如企業提供的産品和服務,以及它們的內部政策都必須做相應的改變。
(4) 技術條件。當今生産技術日新月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最迅速的變化也許就是發生在技術領域中的。
(5) 供應商。除瞭原材料、設備的提供者之外,廣義的供應商還包括財政及勞動投入的供給者。管理層尋求以盡可能低的成本保證所需投入的持續穩定供應,因為很多投入存在著不確定性,所以管理層還必須盡最大努力來保證輸入流的持續穩定。
(6) 顧客。企業是為滿足顧客需要而存在的。顯然,對一個企業而言,顧客代錶著潛在的不確定性,其需求偏好會改變他們對企業産品和服務的需求。
(7) 競爭者。所有的企業,甚至是壟斷的企業,都有一個或更多個競爭者。任何企業的管理層都不能忽視自己的競爭者,否則會付齣慘重的代價。
(8) 政府機構。政府是任何一個企業都不請自來的投資者,當企業盈利時,需要繳納稅收。此外,政府的政策導嚮也會給企業的生産經營決策帶來重大的影響。
(9) 社會公眾。社會公眾會對企業形成一定的壓力,除瞭對産品的需求等之外,在環境保護等方麵,可能會對企業提齣更高的要求。
1.2.3 企業組織七要素分析
企業組織七要素分析法是麥肯锡顧問公司研究中心設計的,它通過總結一些成功企業的共同特點,給齣瞭企業組織七要素模型,又稱"7S"模型,如圖1-1所示。該模型指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全麵地考慮各方麵的情況,包括結構(Structure)、製度(Systems)、風格(Style)、人員(Staff)、技能(Skills)、戰略(Strategy)、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s)。其中戰略、結構和製度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的硬件,風格、人員、技能和共同價值觀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經營的"軟件"。
圖1-1 麥肯锡"7S"模型
1.2.4 企業管理決策
巴納德最早在組織的研究中正式提齣瞭決策的概念。"個人的行為從原則上可以分為有意識的、經過計算和思考的行為,以及無意識的、自動的、反應的、由現在或過去的內外情況産生的行為。一般來講,前麵一類行為的先導過程,不管是什麼過程,最後都可以歸結為'決策'。同時,與決策有關的顯然有兩點:要達到的目的和需采用的方法"([美]C.I.巴納德. 經理人員的職能[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97.)。西濛則明確指齣,決策的特徵是"在任何時候,都存在著大量(實際)可能的備選方案,一個人可能選取其中任何一個方案,通過某種過程,這些大量的備選方案,被縮減為實際采用的一個方案瞭"([美]H.西濛:《管理行為:管理組織決策過程的研究[M]. 北京:北京經濟學院齣版社,1988.)。
1. 決策的概念
決策是指為瞭達到一定的目標,提齣解決問題和實現目標的各種可行方案,依據評定準則和標準,在多種備選方案中,選擇一個方案進行分析、判斷並付諸實施的管理過程。
2. 決策的種類
依據各種不同的劃分標準,決策可以分為多種類型。
1) 戰略決策、管理決策與業務決策
戰略決策是指對涉及組織目標、戰略規劃的重大事項進行的決策活動,是對有關組織全局性的、長期性的,關係到組織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進行的決策,具有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的特點。在沙盤模擬經營決策中,市場的開拓、新産品的研發、擴展生産能力等方麵的決策屬於戰略決策。
管理決策是指對組織的人力、物力、信息、財力資源進行閤理配置,以及對組織機構加以改變的決策。這種決策具有局部性、中期性與戰術性的特點,是管理中的主要決策。管理決策必須納入戰略決策的軌道,為組織實現戰略目標服務。在沙盤模擬經營決策中,資金分配、年度廣告投放等屬於管理決策。
業務決策是涉及組織中的一般管理,屬於處理日常業務的具體決策活動,具有煩瑣性、短期性與日常性的特點。在沙盤模擬經營決策中,材料的采購、生産綫的安排等屬於業務決策。
2) 程序化決策與非程序化決策
程序化決策是指能夠運用常規的方法解決重復性問題以達到目標的決策。程序化決策使管理工作趨於簡化和便利,可降低管理成本,簡化決策過程,縮短決策時間,也使方案的執行較為容易。同時,由於程序化決策的特點,有利於使用計算機等一些輔助工具進行決策。
非程序化決策是指為解決偶然齣現的、一次性或很少重復發生的問題做齣的決策。當管理者麵臨突發性的問題或新齣現的問題時,並沒有經驗性、常規性的解決方法可循,而是需要一種應變式的反應。
此外,決策還可以根據其他標準進行分類,例如,根據能否預知未來的各種環境條件,可以將決策分為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和不確定型決策等。
1.3 沙盤模擬經營決策
1.3.1 企業沙盤模擬決策簡介
企業沙盤模擬為學生提供瞭一個模擬的企業運營環境,參加學習的人員分成若乾個小組,每個小組由4~6人組成一個虛擬的公司。各傢公司起點相同,麵臨的外部環境相同,是同行業中的競爭對手。虛擬公司與其他公司(小組)展開激烈的競爭,在4~6年的模擬經營過程中,參與者做齣各種決策,如産品研發、市場開拓、生産綫投資、資金籌集等,推動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小組中的成員進行著不同的角色扮演,分彆擔任總經理、財務總監、運營總監、營銷總監等,親身體驗一個企業運作的完整流程,親自操作企業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並協同工作,理解企業實際運作中各個部門的協同工作。
1.3.2 企業沙盤模擬決策的理論知識準備
在企業沙盤模擬決策中,需要運用到的理論知識如下。
1. 戰略管理
成功的企業都有著明確的企業戰略,包括産品戰略、市場戰略、競爭戰略及財務管理戰略。戰略管理是企業確定使命,並在宏觀層次上充分考慮企業內外的人、財、物及信息等資源,根據企業內外環境設定企業的戰略目標,並圍繞此目標設計階段性目標及各階段目標的執行與實現策略,同時依靠企業內外部力量將目標與策略付諸實施,以及確定戰略目標實現的動態管理控製過程。
沙盤模擬中的戰略管理,要求學生學會用戰略的眼光看待企業的業務和經營,保證業務與戰略的一緻,在經營的過程中更多地獲取戰略性成功而非機會性成功。
2. 營銷管理
市場營銷是企業用價值不斷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營銷管理是在市場預測與調研的基礎上,識彆客戶的需求或尚未滿足的需求,並通過産品研發、定價、促銷等手段,促進産品銷售,達到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管理活動。
沙盤模擬中,通過模擬幾年的市場競爭後,學生將學會如何分析市場、定位目標市場、製定營銷戰略,並有效實施銷售計劃,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3. 生産運作管理
生産動作管理是指對企業提供産品或服務的係統進行設計、運作、評價和改進的管理活動。
沙盤模擬中的生産運作管理,包括采購管理、生産管理、質量管理,要求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使生産運作與戰略管理、營銷管理、財務管理的目標協同一緻。
4.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經濟管理工作,涉及企業籌資、投資、經營活動、利潤分配等環節。
在沙盤模擬過程中,學生將清晰地掌握資産負債錶、利潤錶,學會預測現金需求,閤理選擇籌資方式,並深刻理解現金流對企業的重要性。
5. 信息與情報管理
企業處於競爭的環境中,如果想發展自己並戰勝對手,必須學會對信息與情報的收集與分析。
值得說明的是,每一項獨立的決策可能都是容易做齣的,然而當它們綜閤在一起時,將産生許多不同的方案。因此,在沙盤模擬經營決策的操作中,每一傢起點都完全相同的虛擬公司,經過幾年的運營之後,其結果可能是迥然不同的--有的公司發展壯大瞭,企業規模、市場占有率很高,同時實現瞭很高的盈利;有的公司可能隻是慘淡維持,甚至不能堅持到最後就已經破産齣局。
1.3.3 企業沙盤模擬決策課程的特色
1. 以學生為主,改變瞭傳統的教學方式,增強瞭學習的主動性
企業沙盤模擬決策為實戰模擬,讓學生從沙盤模擬中深刻理解學習的知識,在模擬訓練中,能直觀地看見各部門間的運作和相互依賴的關係,深刻體驗企業競爭策略對各部門及整體經營結果的影響。無論經營模擬的結果是獲利還是破産,其親身經曆和實戰心得,都將大大提升學生自身的策略規劃和決策能力。企業沙盤模擬決策課程將理論知識和實戰模擬完整、有機地結閤在一起,不僅讓學生學會如何創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如何發展競爭策略,如何製訂製勝的經營計劃,更能使學生在課程中經曆數年的公司運作後,看見長期和短期決策後果,深刻體驗如何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建立成功的企業。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學生通過學習並運用管理技能,親自掌控模擬企業的經營決策。教師根據需要,可以進行必要的引導、適時的啓發,或者對陷入經營睏境的企業提齣建議,並對核心問題進行解析。
2. 增強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
管理課程一般都以"案例+理論"為主,比較枯燥,而且很難把這些理論迅速掌握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但是,通過模擬沙盤進行培訓會增強娛樂性,使枯燥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通過遊戲性的模擬可以激發參與者的競爭熱情,讓他們有學習的動機--獲勝。
通過分組討論、集中研討、角色扮演、情景演練、案例分析、教師點評等多種教學手段,將企業經營決策的理論和方法與實際模擬操作緊密結閤,使學生在遊戲般的操作中感受到完整的決策體驗,增強瞭學生的學習意識,充分調動瞭學習的積極性,強化瞭學習的動機,並加深瞭對企業經營管理理論與方法的理解與深度記憶,確保學習效果。
3. 體驗實戰,在參與中學習,在實戰中提升
沙盤模擬培訓方式是讓學生通過"做"來"學"。參與者以切實的方式體會深奧的商業思想--學生看到並觸摸到商業運作方式。體驗式學習使參與者學會收集信息並在將來應用於實踐。
學生分成具有相互競爭的模擬企業進行角色扮演,在親身實戰中學習企業經營管理的相關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的管理能力和技能,從而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能力。
4. 完善知識體係,學會團隊閤作
原來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科、專業為基礎的單一化教學模式,而沙盤模擬是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麵展現,使學生能夠在戰略管理、營銷管理、生産運營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麵得到全麵的學習和感受,建立資源整閤的理念,強化細節管理。
沙盤模擬是互動的。當參與者對遊戲過程中産生的不同觀點進行分析時,需要不停地進行對話。除瞭學習商業規則和財務術語外,參與者還增強瞭自己的溝通技能,並學會瞭如何以團隊的方式工作。
1.3.4 企業沙盤模擬決策課程的價值分析
1. 完善管理學科實踐教學體係,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目前,管理學各專業學生的培養,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競爭意識的強化,市場對管理類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和綜閤素質提齣瞭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理論聯係實際、工作適應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而傳統的教學環節(如認識實習等)又因為企業不願意接收學生實習等客觀因素,越來越難以達到實踐教學的效果。
因此,建立一個體係完備、模擬仿真的實驗教學體係越來越重要。沙盤模擬實驗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仿真實驗,引入到原有的實驗教學體係後,有效地解決瞭上述矛盾,完善瞭管理學科的實踐教學體係。管理學科實踐教學體係如圖1-2所示。
圖1-2 管理學科實踐教學體係
在沙盤模擬實踐過程中,學生經曆瞭一個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上升過程,把自己親身經曆的寶貴經驗轉化為全麵的理論模型,每一次基於現場的案例分析及基於數據分析的企業診斷,都會使學生達到磨煉其商業決策敏感度,提升決策能力及長期規劃能力的目的。
2. 拓展知識體係,提升管理技能
傳統教育劃分瞭多個專業方嚮,專業壁壘禁錮瞭學習者的發展空間和思維方式,而沙盤模擬是對企業經營管理全方位的展現。通過學習,可以在以下方麵受益。
(1) 提高決策能力,從整體上理解公司的經營機製及各種決策對公司經營産生的後果,培養經營者全局視野。
(2) 掌握製定決策的各種方法和技巧,提高經營決策能力。
(3) 理解市場導嚮基礎上的戰略管理,理解公司戰略如何有效地落實與執行。
(4) 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作用,提高利用信息進行預測和決策的能力。
(5) 認識各種決策與經營策略的市場效果,演練企業在不同發展聯閤體的各種經營手法。
(6) 培養統觀全局和係統思考的能力,建立公司高管團隊的共識力,加強溝通技能。
(7) 培養控製企業風險的能力。
(8) 加強企業競爭情報的收集意識,強化市場競爭觀念。
(9) 學會使用各種分析工具,能夠診斷企業經營狀態。
(10) 建立精細化管理模式。
3. 全麵提高學生的綜閤素質
(1) 樹立共贏理念。市場競爭是激烈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競爭並不意味著你死我活。尋求與閤作夥伴之間的雙贏、共贏纔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道。這就要求在市場分析、競爭對手分析上做足文章,隻有在競爭中尋求閤作,企業纔會有無限的發展機遇。
(2) 全局觀念與團隊閤作。隻有每一個角色都以企業總體最優為齣發點,各司其職,相互協作,企業纔能贏得競爭,實現目標。
(3) 個性與職業定位。在沙盤模擬過程中,有的公司積極進取、敢冒風險,有的公司穩紮穩打,還有的則不知所措。每個個體的特徵都會顯現齣來。雖然個性特點與勝任角色有一定的關聯度,但在現實中,更多的是需要大傢"乾一行,愛一行"。
(4) 感悟人生。在市場的殘酷競爭與企業經營的風險麵前,是"輕言放棄"還是"堅持到底",這不僅是一個企業可能麵臨的問題,更是需要在人生中不斷抉擇的問題。經營自己的人生與經營一個企業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4. 看得見,摸得著
剝開經營理念的復雜外錶,直探經營本質。企業結構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擬沙盤上,將復雜、抽象的經營管理理論以最直觀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和學習,完整生動的視覺享受將極為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課程結束後,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更透,記憶更深。
5. 想得到,做得到
把平日工作中尚存疑問的決策帶到課程中印證,在幾天的課程中模擬幾年的企業全麵經營管理。學生有充足的自由來嘗試企業經營的重大決策,並且能夠直接看到結果,在現實工作中他們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都不會有這樣的體驗機會。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