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手机拍大片 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

拿起手机拍大片 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壬杰 著
图书标签:
  • 手机摄影
  • 摄影技巧
  • 手机拍照
  • 摄影入门
  • 构图
  • 光线
  • 后期
  • 修图
  • 摄影教学
  • 生活摄影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214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1276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3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本书不仅为手机摄影者提供拍摄灵感,本身也是一本精彩的画册。
2,作者从事摄影媒体工作,作为主编,对手机摄影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3,本书中的作品虽然均由手机拍摄,但出自大师之手,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技术与器材委员会委员、《大众摄影》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中国当代知名人物及风景摄影家郑壬杰倾力打造,展示了手机摄影实用、便捷的多种前期技术及后期技法。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如今手机摄影的发展趋势及其多款智能手机的推荐。
第二部分:手机摄影的实拍技术——掌控手机的拍摄功能。
第三部分:手机摄影的实拍艺术——详解构图、用光、色彩等摄影技巧。
第四部分:介绍几款实用、有趣且功能强大的手机后期App软件
本书适合所有专业和非专业的手机摄影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作者简介

郑壬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技术与器材委员会委员,《大众摄影》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长期研究国内外各类影像器材技术及摄影艺术理论,注重美学,擅长多种题材摄影,在前期拍摄技巧及后期图像处理方面具有较高造诣。所撰写的文章及摄影作品也在多种影像类及生活类期刊、报纸、网站发表和转载。

目录

■?第1章
日渐融入生活的手机摄影 9
1.1?手机拍摄功能的日益强大 10
1.2?手机拍摄的优势 11
1.3?手机拍照功能中一些主要的硬件信息 14

■?第2章
很受欢迎的几款拍照手机介绍 17

■?第3章
熟练操作手机中的各种拍摄功能 21
3.1?自动对焦功能确保主体清晰 22
3.2?测光功能画面更加准确 24
3.3?安卓手机中的测光区域选择功能 25
3.4?iPhone手机中的曝光锁定和对焦锁定 27
3.5?保留更多画面细节的HDR模式 28
3.6?利用曝光补偿控制画面亮暗 29
3.7?多种滤镜效果让画面更加精彩 30
3.8?高速连拍模式抓拍精彩瞬间 32
3.9?全景拍摄记录更多的画面信息 33
3.10?定时器的使用 34
3.11?利用闪光灯为画面补光 35
3.12?辅助我们构图拍摄的网格线 36

■?第4章
这样构图让画面更专业 37
4.1?黄金分割法构图 39
4.2?中心点构图 40
4.3?井字形构图 41
4.4?水平线构图 42
4.5?垂直线构图 43
4.6?多点式构图 44
4.7?对角线构图 45
4.8?S形曲线构图 46
4.9?三角形构图 47
4.10?汇聚线构图 49
4.11?对称式构图 50
4.12?框架式构图 51
4.13?开放式构图 52
4.14?封闭式构图 53
4.15?平视拍摄 54
4.16?仰视拍摄 55
4.17?俯视拍摄 56

■?第5章
手机拍摄用光很重要 57
5.1?了解光的性质 58
5.1.1?柔光 58
5.1.2?硬光 60
5.2?选择合适的光位 61
5.2.1?顺光 61
5.2.2?侧光 62
5.2.3?逆光 64
5.2.4?侧逆光 66
5.2.5?顶光 67
5.3?拍摄时要学会控制光比 68
5.4?在光照条件不佳的室内如何拍摄 70
5.4.1?注意拍摄时的测光 70
5.4.2?靠近窗户拍摄 70
5.4.3?利用室内灯光拍摄 71
5.5?在室外拍摄时如何利用自然光 72
5.5.1?太阳刚升起时拍摄 72
5.5.2?正午时拍摄 73
5.5.3?黄昏时拍摄 74

■?第6章
了解这些色彩知识让画面更具美感 75
6.1?暖色调 76
6.2?冷色调 77
6.3?协调色 78
6.4?互补色 80

■?第7章
善于利用画面中的对比关系 81
7.1?明暗对比 82
7.2?大小对比 83
7.3?色彩对比 84
7.4?虚实对比 86
7.5?远近对比 87
7.6?动静对比 88

■?第8章
巧妙回避手机拍摄的劣势 89
8.1?选择最大图像存储格式确保画面品质 90
8.2?避免多种软件后台运行导致耗电增加 91
8.3?利用弱光环境下产生的噪点表达特殊效果 91
8.4?避免拍摄不适合手机拍摄的题材 92
8.5?搭配外挂镜头让手机不受焦距和焦段的限制 93
8.6?借助周围环境光源充当补光设备 94

■?第9章
丰富多样的手机App让作品锦上添花 95
9.1?使用比较广泛的手机后期处理软件 96
9.2?要清楚照片需要调整什么 97
9.2.1?通过裁切或旋转等设置达到构图目的 97
9.2.2?调整照片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 98
9.2.3?选择适合的滤镜效果让照片更加精彩 99
9.2.4?单滤镜效果 100
9.2.5?多滤镜合成 101
9.3?介绍两款非常实用的后期软件——Fotor和
Snapseed 103
9.3.1?Fotor 103
9.3.2?Snapseed 106
■?第10章
要善于发现美并随时用手机记录下来 109
10.1?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110
10.1.1?发现瞬间 110
10.1.2?发现趣味 111
10.1.3?发现构成 112
10.1.4?发现倒影 113
10.1.5?发现细节 114
10.1.6?发现光影 115
10.2?学会应运所学的拍摄知识加以实践 116

■?第11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风光 117

■?第12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建筑 147

■?第13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人文记录 161

■?第14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品 181

■?第15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异国风情 200

■?第16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组照 219
16.1??地铁中的人们 220
16.2??“笔中之冠”——湖笔 223
16.3??徽班的孩子 227
16.4??一个人的皮影戏 230
16.5??玉器作坊 232

■?第17章
分享成果,成为手机摄影大师 235

前言/序言


《镜头里的世界:探索手机摄影的无限可能》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内容的创作者。手机,这个早已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伙伴,早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我们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捕捉瞬间的强大画笔。拿起手机,我们就能在街角捕捉到一缕温暖的夕阳,在旅途中定格下震撼人心的风景,在餐桌旁记录下与家人朋友的温馨时刻。然而,当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们是否真正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创作一张能打动人心、具有独特视角的照片? 《镜头里的世界:探索手机摄影的无限可能》并非一本速成的技术指南,它更像是一次与你一同漫步在摄影世界中的深度对话。本书将带领你超越手机自带的傻瓜式操作,让你重新审视你手中的设备,发掘它隐藏的巨大潜力。我们不讲枯燥的参数设置,不罗列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聚焦于摄影的本质——如何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受世界,再用手机这个最便捷的工具,将这一切转化成一张张鲜活、有故事的照片。 从“看”到“拍”:重塑你的视觉语言 很多人认为摄影是一门技术活,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复杂的操作。但事实上,真正的摄影,始于一种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本书将从基础的“看”开始,引导你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发现光影的魔法: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晨曦的柔和,午后的明媚,夕阳的余晖,甚至是室内灯光的氛围,它们都能为你的照片赋予不同的情绪和质感。本书会教你如何识别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并利用这些元素来塑造主体,营造戏剧性或温馨的氛围。例如,逆光下的剪影,侧光勾勒出的立体轮廓,顶光带来的独特阴影效果,这些都需要你用眼睛去捕捉,用心去理解。 构图的艺术: 构图是照片的骨架,决定了画面的平衡感和信息传达效率。我们会抛开那些刻板的“三分法”教学,而是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引导线、对称、留白、框架等视觉元素,让你的画面更具吸引力,更有效地传达你的意图。例如,如何利用一条蜿蜒的小径引导观者视线进入画面深处;如何利用建筑物的线条或窗框将主体框住,突出其重要性;如何利用留白制造呼吸感,让画面更显简洁有力。我们还将探讨不同题材的照片,例如风光、人像、静物,在构图上需要注意的侧重点。 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是照片的灵魂伴侣。本书将引导你理解色彩的心理学效应,以及如何在手机摄影中巧妙运用色彩。冷暖色调的对比,互补色的碰撞,同类色的和谐,这些都能极大地影响照片的情绪。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和利用场景中的色彩关系,例如在日出时分捕捉暖色调的温暖,在雨天拍摄冷色调的宁静,甚至是如何利用对比色突出主体。 捕捉动态与瞬间: 生活充满了动感,而摄影恰恰是将这些瞬间凝固的能力。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对运动的理解,来捕捉更有生命力的照片。无论是运动中的人物、飞舞的裙摆,还是自然界中的动态变化,掌握快门速度、运动轨迹和预判能力,都能让你拍出充满张力和故事感的画面。 深入手机的“巧”:解锁更多拍摄可能 虽然本书不以技术参数为主,但我们仍会深入挖掘手机摄像头的潜力,让你了解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 镜头语言的探索: 即使是手机,也拥有不同的“视角”。我们将探讨手机内置镜头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移动手机、改变角度来模拟不同的镜头效果。例如,如何利用广角镜头拍摄壮丽的风光,如何通过靠近主体来获得类似长焦的压缩感。同时,我们也会涉及一些简单的手机外接镜头的使用,让你的拍摄选择更加丰富。 人像摄影的温度: 人像摄影是手机摄影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本书将从如何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开始,到如何引导他们的姿态、捕捉他们的神情,再到如何利用手机的景深效果突出人物主体,营造艺术感。我们将探讨如何捕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人的独特魅力,让照片充满情感和温度。 生活静物的诗意: 无论是餐桌上的美食,还是案头的摆设,亦或是路边的一朵小花,它们都蕴含着生活的美好。我们将教你如何发现生活中的“静物”,并赋予它们艺术的生命。如何利用自然光营造柔和的氛围,如何巧妙地摆放物体,如何通过构图和细节的捕捉,将平凡的物品拍出诗意。 风光摄影的宏大与细腻: 从壮阔的山河到城市的街景,风光摄影总能带给我们视觉的震撼。本书将引导你如何观察风光,如何选择最佳的拍摄时机,如何利用前景、中景、远景来构建画面的层次感,以及如何捕捉风光中细腻的情感。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手机上实现一些宏伟的构图,以及如何捕捉风光中不易察觉的美。 不止于“拍”:后期处理的魔力 一张好的照片,离不开精心的后期处理。本书将让你了解,手机上的后期并非“滤镜叠加”,而是对照片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让照片更具艺术感染力。 理解色彩的调节: 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温等参数,来强化照片的情绪,调整画面的氛围。例如,如何通过降低饱和度来营造复古感,如何通过提高对比度来增加画面的冲击力。 构图的二次优化: 有时候,拍摄后才发现构图可以更完美。我们将教你如何通过裁剪、旋转等手段,对照片进行二次构图,使其更符合你的创作意图。 细节的挖掘与强化: 手机后期软件中有许多工具可以帮助你挖掘照片中的细节,例如锐化、去噪点等。我们将探讨如何适度使用这些工具,让你的照片更清晰、更有质感。 风格的塑造: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本书将引导你探索不同的后期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让你的作品独具辨识度。 《镜头里的世界》将是一场关于视觉的探索之旅。 它鼓励你放下对复杂器材的执念,重新拾起对生活的热情。它告诉你,摄影的魅力,在于用心去发现,用眼睛去捕捉,用手机去记录。这本书不是让你成为一名流水线式的摄影师,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有观察力、更有创造力、更有故事感的记录者。 无论你是刚刚拿起手机开始摄影的新手,还是已经对摄影有所了解但希望进一步提升的朋友,《镜头里的世界》都将是你旅途中不可多得的伴侣。让我们一起,用手中的手机,去探索这个充满惊喜的视觉世界,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去创作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影像故事。本书的每一页,都蕴藏着激发你创作灵感的火花,期待与你在影像的世界里,遇见更美的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教你拍得好看”这个层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移动影像创作工作流”。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现场光线评估、再到拍摄时的构图取舍,最后到导出文件后进行色彩校正和适度锐化,每一步骤都有详尽的说明和陷阱提醒。例如,书中特别强调了手机摄影中“动态范围管理”的重要性,指导我们在光比极大的环境下,如何通过曝光包围或局部曝光补偿来确保亮部和暗部细节都能被记录下来,这在处理风光照或室内外对比强烈的场景时,极为实用。这种系统性的指导,让手机摄影从一种随性的记录行为,升华为一种可控、可重复、有稳定输出质量的创作过程。它提供给读者的,不是几个孤立的“招式”,而是一整套可以终身受益的“内功心法”。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手机摄影爱好者的福音!我拿到这本《拿起手机拍大片 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期待,毕竟现在人人都有手机,但能拍出“大片”的却寥寥无几。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接地气地从最基础的光线运用讲起。比如,书中用了很多实拍对比图来解释侧光、逆光、顺光在不同场景下的效果,让我这个过去只知道“对着拍”的菜鸟,瞬间理解了光影对画面氛围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关于“黄金时刻”和“蓝色时刻”的捕捉技巧,作者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时间窗口和机位建议,我周末立刻去实践了一次,随手一拍的路边晚霞,效果竟然堪比专业单反作品,朋友们都追问我是怎么做到的。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用心,关键技巧部分都有醒目的标注和简洁的步骤分解,即使是忙碌的上班族,也能利用午休时间快速吸收并应用。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摄影原理,用最简单直观的方式,植入到我们日常的手机操作中去。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实在太清晰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操效果的人,过去买的很多摄影书,要么是晦涩难懂的参数解析,要么就是一堆空洞的构图口诀。但《拿起手机拍大片 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完全不同,它采取了一种“场景驱动”的学习模式。比如,它会专门开辟一章讲“如何拍出电影感的城市夜景”,里面不是简单地说“要用长曝光”,而是详细拆解了如何利用手机的“Pro模式”调整快门速度和ISO,同时结合高光压制技巧,确保霓虹灯不会过曝成一片死白。接着,紧接着会讲解如何利用建筑物的线条和透视关系来引导视线,增加画面的纵深感。这种“问题——解决方案——实战演示”的结构,让我感觉像是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更棒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后期调色的“秘密武器”,作者推荐的几款App和具体的调整逻辑,让原本平淡的素材瞬间拥有了独特的视觉风格,这对于追求个性化表达的年轻用户来说,简直是太有价值了。

评分

我通常对这类“速成”性质的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手机摄影的潜力很容易被低估。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教你怎么“按快门”,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观察”世界。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如何捕捉瞬间的情感流露”,作者指出,最好的照片往往不是摆拍出来的,而是源于对人物微表情和环境互动的敏锐捕捉。他甚至提到了一些非常细微的观察点,比如“等被摄者放松下来的第三秒”或者“利用环境光为人物打上轮廓光”。这种强调“心流”和“观察力”的内容,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我尝试运用书中学到的“动态抓拍”技巧,成功地拍下了一张孩子玩耍时那种转瞬即逝的纯真笑容,那张照片放在朋友圈里,收到的赞誉度远超我过去精心布置摆拍的所有作品。这本书真正提升的是我作为摄影者的“眼力”。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手机摄影的期望值并不高,总觉得受限于传感器尺寸,拍不出质感。但这本书在讲解“细节保留”和“景深模拟”方面的论述,让我对手机镜头的潜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大光圈模式”(人像模式)背后的计算原理,并提供了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个模式来分离主体与背景的实用建议。例如,书中详细对比了圆形光源在背景虚化后形成的光斑效果(焦外成像),并指导我们如何通过调整人物与背景的距离来控制虚化程度,避免出现那种生硬的“抠图感”。此外,书中对“微距拍摄”的讲解也极其到位,通过分享几个简单的生活小物件作为参照物,教授我们如何利用手机的前置镜头或者巧妙的对焦技巧,拍出清晰锐利、细节丰富的特写镜头。读完这部分,我才明白,原来手机的“景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可以通过技巧去驾驭的工具。

评分

书的内容实在不怎样,感觉为了凑页数写的

评分

拿起手机拍大片,跟着摄影师学手机摄影的技巧,都是生活中能用到的功能

评分

手机摄影图集,赏心悦目,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还是不错的

评分

还不错哦

评分

书刚到 还没看 感觉不错的样子O(∩_∩)O~

评分

图片很漂亮,讲解清晰。

评分

好书好书,很喜欢,慢慢学习中!

评分

正版,不错。一直都喜欢在京东买书。

评分

展示了手机摄影实用、便捷的多种前期技术及后期技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