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幸福与平静似乎成为了一件奢chi品。其实人生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是否懂得生活的艺术。于丹老师从山水、诗酒、品茗、鸣琴等几方面,带领大家回归古典世界,畅游古代文人雅士活色生香的精神世界。一杯茶、一壶酒、一段琴,于闲适间找回幸福的感觉,做个有趣的人。
跟随着于丹,我们就能在生活中品出趣味,发现生活的另一番美好。在《于丹趣品人生》这本书中,“一山一水一世界”,暗喻着境界,人生境界决定着格局、气度和心态;“茶之味”,暗喻着心态,品茶犹如养心;“酒之品”,暗喻着品性,人的品性决定着生活的轨迹和质量;“琴之趣”,暗喻着情趣,人的情趣爱好导引着人生幸福的浓度和烈度。总结来说就是指: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于丹通过讲述琴酒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很有趣,不妨学习古人的意趣,在抚琴品酒饮茶里趣品人生。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她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于丹:重温zui美古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于丹字解人生》及《有梦不觉人生寒》,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仅外文版销量已近40万册。
茶、酒、琴又或其他,也都只是手段,让心静下来一些,让生命分一些时间给看似无用的事,这才是目标。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总要有个机会和忙乱告别,那就从看看于丹这些文字开始吧!再然后,把这本书放在一边,把更好的人生拿起来。我想,这也该是于丹做这件事的缘起与期待吧! --白岩松
“人生”是个艰难的命题,因为它太“形而上”,解题的人容易走上晦涩的路子,自己费劲,听众费解。在这方面,于丹老师似乎特别擅长:从讲《论语》、讲庄子再到这一部品人生,她总是能穿越时空,采撷祖先的智慧与情趣,给当下的我们注入精神、心灵的氧气和养分。 --云中书城
做个有趣的人|于丹
五年前写这本《趣品人生》的动机,是有感于周围的人忙忙碌碌,都说忙得疲惫烦乱,但是又都停不下来。而今这本书再版,周围的人包括我自己忙碌的节奏比五年前又加剧一些,有意义的事越来越多,有意思的事越来越少。在这个盛夏时节,我不由得想要进到李渔那座“且停亭”中静一静,回望中国人那千年风烟大历史深处的个人趣味,细细摩挲,那些活色生香的集体记忆到底都隐匿在什么地方呢?
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有位满腹经纶的老先生给我出谜语:“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字。我绞尽脑汁也摸不着边际,还是老先生循循启发,先问“萧萧”二字若指朝代,那么其下又是什么时代?我恍然明白这是萧衍萧纲几位南朝梁帝的代称,其下为“陳”,“陳”字“无边”是“東”,“東”字“落木”,就是一个简单的“日”字了。这就是文人的谜语,逻辑一层层推下来,有趣。
后来陆续看到些古人的对联,像“黄狗踏雪,点点梅花落地”对“乌鸦踩泥,片片竹叶朝天”,都是寻常小景,狗爪印梅花鸦足踩竹叶,真是妙趣横生。再比如“吃西瓜,籽往东放”对“看《左传》,书向右翻”,对得绝妙,自己念起都会忍俊不禁。其实这些也算不上文人雅士的特权,去南通一带就会知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上学前都会念“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朗朗上口,中文的节奏和调性流淌成一种天然的美感,有趣。
再比如赶上溽暑,没有冷气没有冰箱的古人也能趣味灵动。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盖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如此严重苦夏,如何应对是好呢?李渔聪明:“从来行乐之事,人皆选暇于三春,予独息机于九夏”。也就是说每年一个漫漫酷暑给自己放假了,放得彻底决绝。一来和朋友们相约盛夏互不拜访:“夏不谒客,亦无客至。匪止头巾不设,并衫履而废之”。二来寻荫凉处午睡:“或偃卧长松之下,猿鹤过而不知”。三来品茗啖果:“洗砚石于飞泉,试茗奴以积雪,欲食瓜而瓜生户外,思啖果而果落树头”。最有趣的是光着膀子钻到荷塘里,和老婆孩子藏猫猫,密密荷叶,一片清凉,用李渔自己的话说“可谓极人世之奇闻,擅有生之至乐者矣”。有趣。小时候记得爸爸的床头,总有一摞明清文人笔记,不是什么正史,但是逸闻趣事真是多。慢慢的,养成自己一个心愿: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个有趣的人。
这样的想法是不大敢拿出来劝别人的,因为大家都在为有用的事忙到不亦乐乎。还是拿古人的话来说事儿吧,张潮在《幽梦影》里讲得最好:“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喜欢这段话,真正的悠闲,养着天真气,养着好奇心,养出一份超乎功利的有趣。倘若养得好,未必不是一种生产力。
所以,即使毕生做着有用的事,也并不妨碍我们终于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做一些无用的事|白岩松
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
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
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
一
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看,还真没用。
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作是可怜的。
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身份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
二
2011年,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是画作《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大展。
年初,我去了浙江小城富阳。那里的人们,人人都在为出自此地的《富春山居图》而骄傲自豪。仔细一聊,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时间完成的。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们也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耐人寻味的是,当年这幅画,黄公望正是画给道友无用师的,因此也有人称这幅画卷为《无用师卷》。然而千百年过去,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却是当年那无用的老人,用清静的心和一根又一根磨秃的画笔,留下的画作显赫起来,终成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伟大的记忆,并越来越为这座小城带来资金、带来财富、带来关注。一个无用的人送给无用师的画作却真的有用起来。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
三
远方的事,只是一面镜子;当下的路,还得要我们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好像什么都有了,可怎么还不幸福?
有人说,想要幸福,三个词很关键——物质、情感与精神。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于是,人们都想夯实这个基础,慢慢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物质目标实现了,幸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是走着走着,物质基础不差了,国家的GDP成了世界第二,小汽车的销量也成了世界第一,但钱包鼓起来的人们却不幸地发现: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渐行渐远。问题出在了哪儿?仔细想想,除了物质,情感与精神这两个层面,您关照得够吗?情感可是幸福的依靠,精神更是幸福的支柱。如果物质是正分,还很高,可情感与精神都是负分,加起来,你的幸福总分,会不会是负数?
光做与钱与权与名有关的事,看似都有用,就真的够用吗?
四
我也是临近中年,才知茶的好处。
如果单为解渴,茶不是最好的选择。急不得恼不得,让情急口渴的人早已弃它而去,三大杯可乐下肚,马上去忙别的。
茶也解渴,甚至更解渴,可你要给自己时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酒,我既讨厌又喜欢。讨厌的是应酬的酒,却也是周围人群中最常见的。这样的酒,往往醉了都不知酒的滋味。端着为感情为态度为利益而要大口闷下去的好酒,都替那酒可惜,好酒被当成了钥匙。
真正好的酒却让我喜欢,那往往是闲来无事或毫无目的之时,亲朋好友间的小酌,没有名头大小排座次,没有利益在酒中,杯中物才润泽了人生。
琴音更是静下来面对自己的妙品。琴为古物,音乐却是到处都有,可太多都是喧闹的背景,有多少是为你的悲喜而响起?
新闻于我,是事业是功名,可从现实的角度看,常常是必须坚持的苦役。如若没有强迫自己闲下来的爱乐时光,没有同样看似无用的喝酒喝茶甚至发呆的时光,苦役早已不堪重负。于是我逐渐明白,正是这些无用的事平衡了生活中必有的苦,甚至有时觉得这些事才是人生中最有用的事。人生是条单行线,如若只为目的而忘了过程,人生,其实才真的是苦役。 到了该多做些无用的事,为无用的事正名也为人生正名的时候了。
五
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做起来太难,可还是要从道理一点点说起。于丹用她的话语文字,在做这件事。倒退很多年,她做这件事也许会被人笑话,大教授竟说些无用的事,可今天,面对茶、酒、琴,说历史照当下,却真的该成为教授应做的大事。好的知识分子,应该永远在忧心忡忡中为更好的世态人心做推动。如同好的医生,诊出了病再开药方,虽不一定药到病除,却尽了心力。忙与盲是当下的一种病,做些无用的事,是其中有益的一点儿药方。于丹这件事,做得有用,既反省自己,也提醒众人。在这个时代的折返点上,我们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受益。当然不一定是所有的聆听者,但哪怕是其中的十分之一,这提醒,这反省,都是功德。
六
茶、酒、琴又或其他,也都只是手段,让心静下来一些,让生命分一些时间给看似无用的事,这才是目标。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总要有个机会和忙乱告别,那就从看看于丹这些文字开始吧!再然后,把这本书放在一边,把更好的人生拿起来。我想,这也该是于丹做这件事的缘起与期待吧!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佳,像是一首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时而舒缓如歌,时而激昂澎湃。我发现它在处理严肃话题时,总能巧妙地插入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片段,这种张弛有度的处理,让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丝毫没有拖沓感。举例来说,在探讨时间价值的那一节,作者先是用典故铺陈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紧接着话锋一转,便用一个现代都市人午休的场景来做类比,这种古今对话的错位感,极大地增强了表达的冲击力。而且,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在观看一部部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每一个场景都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让原本可能枯燥的道理变得鲜活有趣,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沉浸感,让人一捧卷就不愿意放下,总想看看下一个转折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标题中蕴含的某种哲思气息所吸引的。‘趣品’二字,绝非寻常的解读或评论,它暗示着一种超脱于世俗功利之上的、带着几分超然的审视角度。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品酒师,在缓缓品鉴人生的百般滋味。他不像某些学者那样堆砌艰涩的理论,而是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到日常可见的琐碎情景之中,信手拈来,却又掷地有声。那种旁征博引却又丝毫不显突兀的能力,着实令人佩服。书中很多章节的论述结构如同精妙的棋局,看似随意的一步,实则暗藏了对全局的洞察。读完一章,我常常会停下来,不是因为不理解,而是因为需要时间去消化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这种行文风格,既有文人的雅致,又不失生活的烟火气,使得原本可能显得高深的学问,变得平易近见,充满了可亲的温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被珍视的感觉。封面那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那行书法般的书名,让人立刻联想到一种沉静而富有底蕴的阅读体验。我特别欣赏它选用的纸张,那种略带纹理的触感,使得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抚摸一件古老的物件,而不是简单地处理一本印刷品。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书脊的烫金工艺低调却不失华贵,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显得格调非凡。这种对物质形态的极致追求,似乎也在暗示着作者对内容本身的雕琢和打磨。拿到手后,我特意观察了内页的排版,字距和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长久收藏的工艺品,光是看着它,心里就充满了对即将展开的文字的期待。这种从外在到内在的整体美感构建,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让人觉得这是一次精神上的盛宴的序幕。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强大的思辨深度和广度。它绝非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心灵鸡汤’,而是建立在扎实的文化根基之上的一种智慧的喷涌。作者的知识面之广,令人叹为观止,他能将古典哲学、西方文学、乃至自然科学中的某些规律,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对当代社会现象的剖析中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总能保持一种批判性的独立视角,不盲从任何既定的框架,而是引导读者去构建自己内在的价值体系。我感觉自己仿佛是跟着一位博学多才的长者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对话,他提供了工具和视角,却将最终的判断权交还给了读者自己。这种尊重个体思考的姿态,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播的体现,它激活了我大脑中沉睡已久的分析回路,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具穿透力的眼光去看待周遭的世界。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持续影响来看,这本书无疑是值得反复品味的。很多书籍读完后便束之高阁,内容很快便会消散在日常的喧嚣中。然而,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精妙的论断,却像种子一样,悄悄地在我心底生根发芽,并在后续的生活中不断地给我带来新的启发。比如关于‘专注’的论述,我此后在处理工作任务时,会不自觉地回想起作者提出的那个关于‘心流’的描述,这直接改善了我的工作效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用,远比那些直白的口号式鼓励来得持久和深刻。这本书带来的不是一时的情绪高涨,而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升级和气质的潜移默化。它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是在塑造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让人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能够多一份从容,少一份焦虑,这才是真正的好书应有的价值所在。
评分还没看,包装不错,是正版。挺喜于丹的。
评分买了一大堆,要慢慢地读。
评分一直喜欢于丹教授的讲座和书作,对国学讲解透彻生活趣味性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质量可靠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排版印刷精良,选材构图合理。京东商城有优惠,在京东自营购物放心可靠。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每逢佳节就买一堆书,书的质量超好,肯定比实体店要好得多,还便宜!!!
评分超级喜欢于丹的书,写的通俗易懂,而且也很让人去思考人生
评分给孩子的书 很好,正版书,质量好,发货到货快,服务态度好,以后还来买
评分很好,正版书,京东的书,质量好,到货快,以后还来买
评分书的品质真不错喜欢的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