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

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羅威廉 著,魯西奇,羅杜芳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23262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020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海外中國研究文庫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是作者關於近代漢口社會研究的第二部著作。書中深入研究瞭19世紀漢口的城市結構、社區狀況、各階層的處境和衝突,以及官方和地方精英對城市的控製等等。與前一部著作《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的考察焦點集中於商業精英不同,本書拓展瞭視野,具體分析瞭城市勞動階級的心態及其行為。*為重要的是,本書嘗試解釋社會衝突的結構與進程,以及漢口作為一個自發的、內聚性的社會單元的城市,是如何維持其自身並不斷發展的。

作者簡介

  羅威廉(William T.Row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曆史係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當代美國*有影響力的漢學傢之一。主要研究方嚮為東亞史、城市社會史、經濟史。

目錄

緒論:現代化早期的中國城市
第一部分城市
第1章市民
一、城市心態和文化
二、傳媒與政治生活
三、職業結構
四、生産組織
五、城市化移民
六、階級
七、精英和社團意識
八、結語
第2章城市空間
一、地産
二、空間結構
三、土地配置
四、居住方式和街區結構
五、活動中心
六、結語

第二部分社區
第3章大眾福利
一、國傢主導:救災
二、國傢主導:倉儲
三、國傢與社會共同主導:公益機構
四、社會主導:善堂體係
五、常規化的大眾福利:粥廠與“鼕防”
六、結語:城市社區的製度化

第4章公共設施與公用事業
一、城市建設
二、防洪
三、防火與消防
四、公用事業
五、文化機構
六、結語:公共領域的興起
第三部分衝突
第5章衝突的結構
一、犯罪和社會病態
二、群體糾紛
三、禮儀之爭:龍舟賽
四、民眾抗議
五、結語:衝突與社會整閤

第6章危險階級與勞動階級
一、地痞
二、退伍鄉勇
三、難民和流浪漢
四、勞工幫夥
五、結語:19世紀漢口的“危險階級”

第7章忠實的信徒
一、造反者
二、民間秘密教派和會黨
三、排外主義
四、結語:市民與外來者
第四部分控製

第8章控製力量
一、駐防清軍
二、自衛:城市團勇和漢口城牆
三、保甲
四、1876—1883年間內部安全之強化
五、結語:沒有警察的治安

第9章危機與應對
一、反叛者、動因和時機
二、密謀
三、參與者的地域來源及城市在危急時刻的反應
四、反叛亂動員的機製
五、總結和餘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譯後記

用戶評價

評分

就等著打摺買下來瞭。本世紀,關於性的主題十分重要。因為性是倫理學中重要的概念,許多人總是片麵看待這一觀念。認識你自己有很大的必要。這套福柯的書,不錯!

評分

  本書記錄中國巨變的材料已是傾筐盈篋,政府每年的各種報告,傳媒每日雪片也似的報道,學者們大量的專題研究,足夠史傢中規中矩勾勒一部當代中國發展的規模龐大的正史。但鴻篇巨製的正史往往隻見輪廓,對於社會的細部難於兼顧,缺少瞭細部的描述,曆史未免乏味,何況因為重在記 “變”記“功”,對因未曾變或很少變而難言其功的部分,往往捨棄不顧。然而社會的前行因缺少瞭另一麵的記錄,未免偏枯。

評分

論述瞭從先秦到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傳統史學的發展狀況與主要特徵,是英文世界第一部比較完整的中國史學史著作。全書著重探討兩方麵問題:關注每個時代官方與私傢史書的編撰;重視史學思想與曆史觀念的探討。既給讀者提供瞭係統的中國史學史知識,又給讀者呈現齣中外學術界當下的研究信息。

評分

眾多海外中國研究獨樹一幟的政治史力作。其原創性貢獻在於,並未囿於傳統的史學描述範式-把“軍閥政治”視為由擁兵自重的武夫所組成的軍政集團,聚焦於軍閥的逸聞趣事,而是在占有豐富史料的前提下,以“權力均勢係統”和“角色行為規則”為觀照,試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和社會心理等多重曆史要素中,勾勒齣全方位政治運作的多元圖景。

評分

海外中國研究文庫,應屬好書。豆瓣評分不低,先囤著,以後有機會再慢慢讀

評分

京東618年中大促,下瞭十幾單,生鮮,日用品,大米,麵條,奶粉,牛奶,圖書,美的廚房小傢電,感覺大半年不用買東西瞭,唯一不滿意的就是衣服,還是要買自己熟悉的品牌。

評分

收著慢慢看,挺好的書。

評分

《中國的軍閥政治(1916-1928)》是眾多海外中國研究獨樹一幟的政治史力作。其原創性貢獻在於,並未囿於傳統的史學描述範式-把“軍閥政治”視為由擁兵自重的武夫所組成的軍政集團,聚焦於軍閥的逸聞趣事,而是在占有豐富史料的前提下,以“權力均勢係統”和“角色行為規則”為觀照,試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和社會心理等多重曆史要素中,勾勒齣全方位政治運作的多元圖景。研究思路獨特,創見迭齣,熔曆史與理論於一爐。讀者既可從中感知軍閥個體的特殊行為慣習,又能從中把握政治生態演變背後的北洋式邏輯,堪稱一部跨學科研究的經典之作。

評分

是作者關於近代漢口社會研究的第二部著作。書中深入研究瞭19世紀漢口的城市結構、社區狀況、各階層的處境和衝突,以及官方和地方精英對城市的控製等等。與前一部著作《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的考察焦點集中於商業精英不同,本書拓展瞭視野,具體分析瞭城市勞動階級的心態及其行為。為重要的是,本書嘗試解釋社會衝突的結構與進程,以及漢口作為一個自發的、內聚性的社會單元的城市,是如何維持其自身並不斷發展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