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微动作心理学/若水集

FBI微动作心理学/若水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圣荣 著
图书标签:
  • FBI
  • 心理学
  • 微表情
  • 行为分析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若水集
  • 情绪识别
  • 说服力
  • 破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218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32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轻型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FBI微动作心理学》:处处占先机的心理策略,完全破解身体语言。美国联邦警察秘而不宣的读心术识人术。
  ★细微处泄天机。FBI教你掌握通过小动作读取真心的技巧,从而消除人际关系各种烦恼。
  ★纳瓦罗卡莱罗尼伦伯格姜振宇精心研究,胡佛罗斯福丘吉尔普京等全球政治圈金字塔精英人士都在秘密运用。
  ★一部适用于商场、职场、情场各种人际场的手册,告诉你:
  1.如何从第一印象认识对手?
  2.如何从下意识的小动作看懂人?
  3.如何看穿言谈举止背后的真实信息?
  4.如何识破撒谎时的动作信号?
  5.如何从下肢看出真实信息?
  6.如何从肢体看出真实信息?
  7.如何从生活习惯中看懂人心?
  8.如何读懂写在脸上的心理游戏?
  ★只需一本书,俘获所有人,让你比FBI还专业!

内容简介

  任何一种动作都可以是人们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途径。语言可以伪装,但人类的行为和眼睛动作却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泄露一个人的内心秘密。无论他隐藏得多深,都能透过肢体语言发现其中的端倪。因此,想要更多更快地了解他人,拥有更顺利的人际交往,就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够掌握识人的本领。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在于此,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识人的技能,从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作者简介

  金圣荣,社科心理图书作者,先后出版过《FBI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密码》、《FBI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战术》、《FBI心理操控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策略》、《CIA读心术——美国中情局决胜全球的秘密武器》、《FBI沟通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人际沟通策略》、《FBI气场修习术——美国联邦警察独有的秘密气场能量手册》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第一印象:FBI告诉你从第一印象认识对手
1. 怎样才能形成完美的第一印象 2
2. 第一次见面,怎样读懂别人的心思? 6
3. 初次见面,从点菜上读懂对方的性格 10
4. 初次见面,打电话的动作能看出个性 14
5. 从抽烟看他人的性格特点 17
第二章 下意识动作:FBI告诉你从下意识的小动作看懂人
1. 从眼神读懂对方的心思 24
2. 从下意识的手势中看出意图 29
3. 抻衣领泄露的秘密? 33
4. 下意识的小动作透露的信息 37
5. 从脚尖动作变化中读出的逃离之意 41
第三章 言谈举止:FBI告诉你言谈举止背后的真实信息
1. 从说话方式看一个人的性格 48
2. 从言辞中判断话语的真实性 53
3. 说话时结巴可能在撒谎 58
4. 说话习惯也是一个人性格表露 63
5. 喋喋不休背后的欲盖弥彰 68
第四章 撒谎动作:FBI告诉你人撒谎时有什么动作信号
1. 从双腿颤动或轻摇中读出心理的变化 74
2. 挺起胸膛就能让你的心思有地方躲藏吗 77
3. 撒谎者的绞缠双脚动作 81
4. 隐藏自我的耸肩缩头动作 85
第五章 手部动作:FBI告诉你怎样从上肢看出真实信息
1. 手部动作透露的信息 90
2. 手指交叉传达出什么意思? 93
3. 留意双手叉腰的细微动作 97
4. 握手也能暴露内心的秘密 100
5. 从手部动作暴露的秘密 104
第六章 腿部动作:FBI告诉你怎样从下肢看出真实信息
1. 从脚部姿势解读一个人的内心 110
2. 从腿脚动作发现内心的情绪变化 115
3. 叉开双腿的心理含义 119
4. 从站姿看性格 122
5. 走路姿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126
第七章 形体动作:FBI告诉你怎样从肢体看出真实信息
1. 男性拥有比女性更丰富的肢体语言 132
2. 不同身材透露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136
3. 身体前倾意味着什么? 141
4. 是什么出卖了你? 145
5. 从掰手指节动作隐藏的性格特征 149
第八章 习惯动作:FBI告诉你从生活习惯中看懂人心
1. 从习惯动作中读懂他人的心理状态 154
2. 暴露性格特征的喝咖啡方式 159
3. 从不同的阅读习惯解读他人的性格特征 163
4. 从握酒杯的动作中探寻个性特征 166
5. 对不同音乐的喜爱揭示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171
6. 帽子下隐藏的性格特征 175
第九章 面部动作:FBI告诉你读懂写在脸上的心理游戏
1. 从脸色变化中读出他人的情绪变化 180
2. 嘴唇动作的丰富含义 185
3. 从头部动作中窥探心理变化 188
4. 由表情动作透析情绪变化 192
5. 透过面部表情看透内心的活动 196

精彩书摘

  下意识的小动作透露的信息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都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尤其是下意识的举动。”FBI心理专家和身体语言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论断,那就是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得到答案,尤其是一些下意识的小动作。
  对此,FBI的心理专家还列举出了一些能够明显地透露出个人性情的下意识的小动作,并对之做出了一定的解释。
  (一)说话时一边说一边打手势
  这种类型的人在与人交谈时,只要他们一开口说话,一定会伴有一些手部动作,比如摊开双手掌心、左右摇动手臂、两手相互拍打掌心等。这些手势主要是对他们自己说话的内容的解释或者强调,以加深对方的理解和印象,进而促进对方认同和肯定自己的观点。这类人往往性格外向,性情开朗,善于各种社交活动与人际关系的处理,并且自信心非常强;他们做事果断,有始有终,不轻易妥协和半途而废;这类人喜欢追求权力,或者说喜欢权力带给他们的那种受人尊敬和崇拜的感觉。因此,这类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喜欢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领导型人物的形象。如果是女性,她们还具有男子汉的气概,性格大都很外向,不会轻易与人斤斤计较。
  FBI心理学家道格拉斯指出,这类人身上有一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口才极佳。如果这类人去演讲,或者做节目主持人,又或者被派去调节人事纠纷,他们一定会完成得很好。FBI中有一名资深探员就属于这种类型,他叫布朗·凯萨尔。凯萨尔跟任何人说话时都喜欢一边说一边打手势,唯恐别人不明白他的意思。凯萨尔的同事们很喜欢听他讲话,因为在他们看来,凯萨尔这样讲话相当有趣,以致FBI只要一有演讲报告或任命公文等,必定会让凯萨尔去宣读。不仅如此,凯萨尔在FBI任职时,还做了一件轰动极大的事情。当时,凯萨尔和同事们正在追捕一名穷凶极恶的逃犯,这名逃犯为了摆脱FBI探员的抓捕挟持了一位女孩儿做人质,致使双方陷入了僵持的境地。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凯萨尔竟然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配合着丰富的手势,吸引住了那名逃犯的注意力,使得其他的探员瞅准了机会,击倒了逃犯,顺利救下了人质。
  (二)一边说话一边笑的人
  当人们和这种人交谈时,可能会觉得非常愉悦和轻松,还有可能被他们同化,因为这种愉悦性质的感染力是相当强的。这类人的“笑神经”似乎特别发达,不管对方或他们自己讲出的话是否好笑,值不值得笑,他们在说话时总是带着一抹笑意。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这类人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因而,他们信奉“知足常乐”的生活方式。这类人在生活中人缘极好,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总能跟很多人成为朋友。
  但是,FBI资深心理专家罗伯特·K·雷勒斯指出,虽然一边说话一边笑的人在生活中很受欢迎,但这类人在警察面前却一点也不受欢迎,因为通常这类犯人都是犯罪智商极高的罪犯。在接受审讯的过程中,他们在警察面前一边说话一边笑,令办案警察对其束手无策。因为这种姿态既没有抗拒情绪,也没有侮辱警察的意思,却往往会令办案一方陷入一种被动的情形,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寻找突破口。此外,对于这类疑犯,办案警察通常很难准确猜测出他们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的举动很容易达到掩饰真实内心的目的。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办案警察一般会要求疑犯表情严肃起来,否则调查将会进行得很困难。
  (三)走路时一边走一边捏鼻子的人
  这类人大都属于自卑型,他们一边走一边捏鼻子,主要是因为害怕别人识破他们自卑的内心。这类人的性格大都有着古怪的一面——如果你说他无能,他极有可能做出一件大事给你看看;如果你说他很有能力,他则极有可能会做出令你相当失望的事情;当大家对某件事都持赞成意见时,他却捏了捏鼻子,然后说出与大家完全相反的意见;当众人都说这件事情不能去做的时候,他却表现出偏要一试的样子。显然,这类人是不合群的,这类人的人际关系也自然不好。
  美国著名的身体语言专家帕蒂·伍德特别指出,走路时一边走一边捏鼻子的人极有可能正在想着做某件不好的事情,比如犯罪。如果仔细观察这些人,便会发现,他们在一边走一边捏鼻子的同时,眼睛还是左顾右盼的,即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因此,在路上遇到这类人时一定要格外注意,说不准你就成了他即时瞄上的“作案”对象。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们所有下意识的行为都是因环境而定的。所以,通过下意识的行为判断一个人的想法或者意图时,还需要借助当时的环境因素。桑代克还指出了另外一种情况,即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或者需要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也会一边走路一边捏鼻子。但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和帕蒂·伍德所指出的那种不怀好意的行为是有区别的。当一个人因思考问题一边走路一边捏鼻子时,通常走的步伐都较快,而捏鼻子的手法也较重。相反,在不怀好意的情况下一边走路一边捏鼻子的人,走的步伐则较慢一些,且捏鼻子的手法也较轻,因为他们走得慢是为了寻找目标,而用手轻轻捏鼻子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
  (四)总是拍打头部的人
  拍打头部这个动作多数时候是出于表示懊悔、自我谴责的心理因素,比如把交待的事情遗忘了,或者没有把别人交待自己的事情做好,又或者把某个重要的会议耽搁了,等等。因此,当你问下属某个事情是否完成时,如果他猛地拍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表明你已经无需再问下去了,他肯定是忘了或者没有完成好。从这一点来看,有些人便认为这类人做事不认真,没有责任心。其实不然,这类人只是有时做事马虎而已,只要有人提醒他们延误做事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一定会把事情很好地完成。
  FBI身体语言专家纳瓦罗认为,这类人虽然做事比较马虎,但他们一般都是心直口快的人,且为人真诚、坦率,富有同情心。他们一般没有什么坏心眼,也没有什么城府,而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们是值得交心的朋友。此外,他们也很乐意与人交往,且很懂得为他人着想。
  ……


FBI微动作心理学:解读沉默的语言,洞悉人心深处 在人际交往的宏大舞台上,语言的交锋固然精彩,但那些转瞬即逝的微小动作,却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更真实的意图。它们如同潜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悄无声息地诉说着我们的情绪、意图,甚至是那些我们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内心活动。FBI微动作心理学,正是这样一门致力于解读这些“沉默语言”的艺术与科学,它将带你穿越表象,直抵人心最隐秘的角落。 这并非一本关于传统心理学的理论堆砌,也非枯燥的学术论文集。它是一本饱含实践智慧的指南,是无数次审讯室内的博弈、无数次情报搜集中的洞察、无数次危机处理中的预判所凝结而成的精华。FBI,这个代表着权威、专业与决断的机构,在处理最复杂、最敏感的案件时,其特工们所依赖的,除了高超的技巧和坚定的意志,更有一套独到的微动作解读体系。这本书,正是将这套体系的精髓,以一种清晰、易懂、且充满启发性的方式呈现给你。 想象一下,在一次重要的商务谈判中,对方的眉毛是否不经意地一挑?在一次社交聚会中,朋友的眼神是否闪烁不定?在一次家庭对话中,孩子的手指是否不安地搓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FBI微动作心理学的解码器下,都可能成为揭示真相的关键线索。它教你如何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面部表情,如何理解身体姿态传递的信号,如何辨别肢体语言中的矛盾与契合,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互动中,获得更精准的判断力。 这本书将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交流方式。你将学会: 一、面部表情的细微之处:情绪的真实写照 面部,是我们心灵最直接的窗口。然而,我们常常习惯于用“面具”来掩饰内心的真实感受。FBI微动作心理学,则教会我们如何识破这些面具,捕捉那些短暂出现、几乎无法控制的“微表情”。 眉毛的语言: 眉毛的抬高、下沉、皱紧,哪怕只是瞬间的颤动,都可能泄露惊慌、怀疑、愤怒或喜悦。你将了解到,当一个人在撒谎时,他的眉毛可能会出现不自然的收缩;当他感到惊讶时,眉毛会迅速抬高,眼睑随之张开。 眼睛的秘密: 瞳孔的大小、眼神的焦点、眨眼的频率,都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你将学会区分真诚的眼神接触与回避的目光,理解瞳孔放大时可能代表的兴趣或恐惧,以及过快或过慢的眨眼所暗示的心理状态。 嘴唇的信号: 紧闭的嘴唇、不经意的微笑、咬唇的动作,无一不承载着微妙的情感。这本书会教你辨别微笑的真诚度,例如,真正的快乐会牵动眼周肌肉,形成“鱼尾纹”,而虚假的微笑则可能只涉及嘴部肌肉。你还将了解,咬唇可能代表焦虑或抑制,而撇嘴则可能传递不满或轻蔑。 鼻子的微妙变化: 鼻翼的扩张、鼻孔的收缩,这些看似不易察觉的动作,有时也会在紧张或厌恶时悄然发生。 二、身体姿态的无声表达:潜意识的姿态分析 身体,是承载思想和情感的容器,它的每一个姿势,每一次调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站姿与坐姿的玄机: 挺拔的身姿可能代表自信与坦然,而畏缩的姿态则可能暗示不安与防备。你将学会如何从一个人的站姿判断其能量水平和开放程度,从坐姿的倾斜角度和腿脚的摆放方式,洞察其对当前情境的接纳或排斥。 手势的奥秘: 手势是表达思想的有力工具,但有时,它们也会成为无意识的泄密者。你将学习解读各种手势的含义,例如,摊开双手通常表示坦诚,而交叉双臂则可能意味着防御或抵触。更重要的是,你将学会观察那些与言语不符的手势,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 腿脚的指向: 即使我们全身都保持着一种姿态,我们的腿和脚却可能指向其他方向。这往往反映了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希望前往的地点。你将了解到,当一个人内心希望离开时,他的脚会不自觉地朝向出口。 身体的距离与触碰: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与他人的空间距离,以及是否会发生身体上的触碰,都传递着复杂的信息。你将理解“个人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文化和情境下,触碰所代表的意义。 三、肢体语言的矛盾与一致:洞察真实意图的黄金法则 人际交往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莫过于识别谎言和欺骗。FBI微动作心理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你识别那些隐藏在言语之下的欺骗信号。 言语与肢体的脱节: 当一个人说“是”的时候,头却在微微摇头;当他声称“不在乎”的时候,手指却在不安地敲击桌面。这些言语与肢体不一致的现象,是揭露真相最直接的线索。你将学会识别这些“破绽”,并深入追问。 微小动作的信号: 谎言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在不经意间通过微小的动作表现出来。例如,触摸鼻子、揉搓面部、舔嘴唇等,都可能是在压力下的无意识行为。 回避与闪躲: 当一个人在试图隐瞒信息时,他可能会通过眼神的闪躲、身体的后倾,或者转移话题来回避你的问题。你将学会如何抓住这些回避的信号,并保持追问的耐心。 过度解释与防御: 有些人在撒谎时,会试图通过过度解释或者采取防御姿态来掩盖真相。你将能够识别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做出相应的判断。 四、情境下的微动作解读: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罗列各种微动作的含义,更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灵活运用。 从多重信号中提取信息: 一个人可能会同时表现出多种微动作,你需要学会综合分析,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信号。 考虑文化与个体差异: 某些微动作的含义可能会因文化背景和个体习惯而有所不同,你需要具备辨别和调整的能力。 建立基线行为: 理解一个人在正常状态下的行为模式,有助于你更好地识别其异常行为。 循序渐进的提问技巧: 在识别出潜在的欺骗信号后,你将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提问技巧,引导对方暴露更多信息。 FBI微动作心理学,是一扇通往更高层级人际洞察的大门。 它不仅仅是关于“识破谎言”,更是一门关于“理解他人”的学问。通过学习这本书,你将能够: 提升沟通效率: 在交流中,你将能更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意图和情绪,从而做出更恰当的回应,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增强人际关系: 深刻理解他人的内心需求和潜在顾虑,让你在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时,更具同理心和策略性。 提高决策能力: 在商业谈判、面试评估、团队管理等场合,你将能更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保护自身权益: 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潜在的风险时,你将能更早地识别出危险信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丰富自我认知: 通过观察和理解他人的微动作,你也会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不经意间传递的信息。 这本书将以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清晰的图解,将FBI特工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它将引导你从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解读者,让你在每一次与人的互动中,都能游刃有余,洞察秋毫。 准备好迎接一场关于“看见”的革命了吗?准备好用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些沉默的语言,去洞悉那些隐藏在人心深处的故事了吗?FBI微动作心理学,等你来开启这段非凡的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万花筒,每一次翻阅都能看到不同的色彩和图案。我最初被它吸引,是它在网络上被大量推荐,尤其是关于“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讨论,让我觉得非常新奇。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巧罗列,而是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互动的深刻洞察。作者以FBI探员的视角,讲述了如何通过细微的观察来洞悉真相,这一点尤其吸引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习惯性动作”的解析,它揭示了这些看似无意义的动作背后隐藏的心理状态,比如一个人紧张时会不自觉地揉搓手指,或者在思考时会轻咬嘴唇。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我对身边的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的案例讲解非常详细,配合图片和图示,让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我常常会把书中的内容代入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对照,发现很多时候都能找到印证。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读心”,更重要的是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非语言信号也在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信息。它让我明白,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身体语言和情感的传递。这本书的文字流畅,阅读体验极佳,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看穿人心”的技能非常着迷,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FBI微动作心理学》时,立刻就被吸引了。这本书就像一本揭秘手册,将曾经只在影视剧里出现的FBI探员的特殊技能,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的文笔非常生动,不像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述了如何从细微的身体语言中解读出人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情绪信号”的分析,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情绪状态下,人们会表现出的各种微表情和肢体动作,比如在愤怒时,眉毛会下压,嘴角会向下撇,而紧张时,则会频繁地眨眼或者舔嘴唇。这些描述非常具体,而且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印证。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看穿”别人,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非语言信号来提升自信和影响力。比如,作者提到在与人交流时,保持开放的姿态和眼神交流的重要性,这对于我这种在社交场合容易紧张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关于人类行为的深度探索,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启发。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是被“FBI”这个标签吸引来的,总觉得会有很多谍战片里那种紧张刺激的情节,但翻开后发现,这本书更像是一堂生动有趣的心理课。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而是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心理学原理讲得明明白白。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欺骗信号”的解读,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种在说谎时容易出现的细微动作,比如眼神飘忽、触摸面部、身体僵硬等等。我试着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人,发现很多时候真的能对得上号,这让我对人类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的案例都非常真实,有时会让人觉得“哇,原来他当时是这么想的!”。而且,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读懂”别人,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管理”自己的非语言信号,让你在社交场合中更自信、更有影响力。比如,作者提到如何通过调整坐姿和眼神来展现自信,这对我这种内向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心理学并不遥远,它就藏在我们日常的言谈举止之中,只要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拥有了一双“透视眼”,看人和事都更加通透了。

评分

这本书最近风靡朋友圈,我跟着潮流也入手了一本,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硬核的心理学专著,但实际阅读下来,发现它更像是一本深入浅出的“读心术”指南。作者巧妙地将FBI探员在破案过程中观察微动作、解读非语言信号的技巧,转化为普通人也能理解和运用的方法。读第一遍的时候,我惊叹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身体语言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信息,比如一个人坐姿的微小调整,眉毛一瞬间的抽动,甚至是手指无意识的摆动,都可能暴露内心的真实想法。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仿佛置身于FBI的审讯室,亲眼见证着那些“一眼看穿”的瞬间。我特别喜欢关于“镜像效应”的章节,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对方的肢体语言,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点来建立信任和拉近关系。以前我觉得社交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我发现,理解了这些微动作的语言,很多时候只需要观察,就能洞察人心,这真的太神奇了。书中的建议非常实用,我尝试在日常交流中运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在与人交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的眼神变化,尝试理解他们“言外之意”,惊喜地发现沟通效率真的提升了不少。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精美,拿在手里很有质感,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让我对人际交往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我一直对心理学领域充满好奇,但总是觉得那些理论过于抽象,难以实践。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将FBI在案件侦破中运用到的心理学技巧,转化成了一套简单易学的方法论。我最着迷的部分是关于“潜意识信号”的解读,书中列举了许多人在无意识状态下会表现出的细微动作,这些动作往往比语言更能真实地反映内心的想法。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发现许多时候,那些不经意的小动作,竟然能透露出巨大的信息量。比如,一个人在接受赞美时的反应,或者在面临选择时的犹豫,都能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得到印证。这本书的案例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场景,从工作面试到家庭聚会,都提供了相应的解读方法。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表演”,而这本书就像是一位优秀的导演,教会我如何解读这场无声的戏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读心者”,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他人的情绪和意图。

评分

给单位买的,包装好,质量好,快递服务好。

评分

物流很快 安装也好 很满意

评分

不错哦,还是很喜欢的,现在每天看一些书,日后再追加好评

评分

还行吧,如果心理学功底还是另辟蹊径,新手不建议,白买

评分

不错哦,还是很喜欢的,现在每天看一些书,日后再追加好评

评分

买回来很喜欢,希望有所收获!

评分

还行吧,如果心理学功底还是另辟蹊径,新手不建议,白买

评分

没有看呢希望书是物超所值

评分

只知道买对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