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好的孤独
作者:陈果
ISBN :9787559401007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印刷时间:2017年4月
字数:125千字
页数:224页
开本:32开
包装:平装
重量:g
定价:36元
编辑
◆ 复旦名师陈果,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孤独的自己有多强大
◆ 因课堂视频而红遍网络,一周内播放超过3000万次,付费音频课程一个月内点击破百万
◆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称“带给我们年轻人一种难得的能量”
◆ 《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等媒体平台疯转课堂视频
◆孤独藏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它你就可以脱胎换骨
内容简介
当你一个人独处,自我的力量就开始觉醒,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孤独让你远离喧嚣,内心沉静而有力,判断无比清晰;
孤独带你找到自我,听取内心的声音,应对外界难题;
孤独领你看清人生,不再慌乱和迷茫,活得从容坚定。
孤独让你与自己对话,内心才是的答案。所有复杂会变得简单,所有空虚会变得充实,所有焦虑会变为平静,所有脆弱会变为强大。从此再也不会感到迷茫,再也不会为谁受伤。
当你*终脱胎换骨,一定会感谢曾经的孤独。
本书由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近10年的教学心得整理而成,囊括了她的思想精髓。
作者简介
陈果,1981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在学生中拥有极高人气,被称为“麻辣教师”,她的课也被学生评为“我*喜爱的复旦课程”。
2010年,她的课堂视频被学生上传到网络,迅速传播开来,广受好评,一周内播放超过3000万次,《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等媒体平台疯转。她的付费音频课程一个月内点击破百万。
媒体评论
☆ 哲学出身的陈果,喜欢从哲学角度去重新定义一些东西,或者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一些东西,比如道德、比如修养。她觉得有责任把社会各界对道德等问题产生的误解撇开,并呈现它们真实的本义。——《齐鲁晚报》
☆ 陈果的“思修”课和别人的不一样,她在课上谈友情,谈爱情,区分孤独和寂寞,让学生觉得新鲜而有益。——《澎湃新闻》
☆ 对学生的看重,对知识的敬重,让陈果把能量都释放在了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热情点燃着学生的人生激情。——《新民晚报》
☆ 带给我们年轻人一种难得的能量。——撒贝宁(央视主持人)
☆ 陈果简单明了的讲述却能直指人心。——骆新(东方卫视主持人)
目录:
自序:我为什么要写书?
Part 1 生命可承受之“重”
一、真诚,才显真爱
1、有没有“善意”的谎言?
2、“自欺”源于人性的弱点
3、与心中的“魔鬼”作斗争
4、真诚,何尝不是一种自爱
二、每一个重负背后都藏着一个恩赐
1、西西弗斯的巨石
2、在“不安”的皮鞭下
3、三毛与尼采
4、C' 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三、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
1、孤独≠寂寞
2、孤独:自然界*古老的真相
3、孤独不可耻
4、距离之美
5、挤掉的敬意
6、自成一片世界
7、思想使独处其乐无穷
8、享受孤独
Part 2 换一种看法,便是换一种活法
一、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
1、我为什么而活?
2、“自我错位”:其实我不懂我的心
3、你说的“成功”,是“成就外功”还是“成就内功”?
4、*高的成功,莫过于内心的幸福
二、风度不是造作,而是内在气度的自然流露
1、风度透露了你的精神力量
2、道德是孕育风度的种子
三、要自信,不要自负
1、自信者与自负者
2、自负是“变了质”的自信
3、没有“自知”,就没有自信
4、“能”与“不能”之间的人生自在
Part 3 谢谢你,陪我一路同行
一、爱,无富贵贫贱之分
二、寻找“精神家族”——我们的友情与爱情
1、信任,是“精神家族”的*信条
2、知己,是心灵世界的家人
3、爱情使人永葆青春
三、因为彼此纯真,所以始终信任
1、对“朋友”的滥用
2、朋友是“无用”的
3、两个人的“独处”
4、友情无需“立约”
Part 4 道德,源于人性,归于安心
一、利他,是*高境界的利己
1、道德不以“利他利己”来衡量
2、心安则为之
3、道德是人性的“孩子”
二、自律的种子,开出自由的花
1、心是内在的“世外桃源”
2、道德是精神的自律
3、自律比放纵更接近自由
4、遵从良心,方得自由
三、道德与功利,不是敌人,可以是朋友
1、胜负师和求道派
2、光荣属于“求道派”
3、诋毁功利的不是真道德
4、功利“杀不死”道德
5、世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深感和使人
Part 5 用大爱,做小事
一、做一个“达”人
1、谁说“独善其身”不是善?
2、“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融合
3、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4、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二、大爱者,无惑
1、求善就是求真?
2、“知识是人对灵魂中的真理的回忆”
3、“厌世”,是“自厌”的蔓延
4、爱比生命本身更温暖
5、爱像一束光,照亮阴霾
Part 6 生、老、病、死
一、每个人都是人类中一个承上启下者
二、再见了,我的童年
1、童年真的比现在快乐吗?
2、*成熟的,不过是“天真”
3、博文广识是一回事,成熟是另一回事
三、成熟,就是不断变得“天真”
1、泉水终将流向何方?
2、成熟:从“他净”到“自净”
3、成熟是“起皱纹的灵魂”
4、越成熟,越自由
四、向死而生
1、一沙一世界,一花堂
2、花非花
3、站得高,看得远
4、大彻大悟,点燃了别一重境界的喜悦
5、人是否可能“彻悟生死”?
6、看不见的,不一定不存在
7、无知催生恐惧
8、与其计较生命的长短,不如让有限的生命充实丰满
Part 7 感恩心、忏悔心、好奇心
一、*好的感恩,是接受爱、传递爱
1、对善意心怀感恩
2、“我”是如此幸运
3、付出,是一种富有
二、心若有愧,永断不作
三、你好,好奇心
1、使人好学求知的秘密
2、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3、人类神圣的好奇心
4、常给精神洗洗澡
后记
尾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
孤独≠寂寞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的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而“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乐;任何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难以激发起自己对于生活拥抱欢呼的热情;翻了一圈电话本,数百个名字里却找不到一个真正想说话的人;电视频道换了又换,却都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想痛哭流涕,想声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里狂奔,来驱赶压迫着自己的精神低迷……那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自厌”,那是自我心灵之火熄灭时的憔悴沮丧。
“孤独”是由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的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好与享受,那是一种对自我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的不紧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娴静而从容。而“寂寞”是由自我内心的荒凉、思想的贫乏而引起的对独处的恐慌,精神的空洞使我们直觉到生命的虚无,情感的真空使我们怀疑自我的存在,那是一种灵魂中空的干瘪,是绚烂的烟花在高空瞬间绽放、又坠回广漠低沉的黑暗中的无望,焦灼却疲乏。
“孤独”源于精神的自由自在,即使身处闹市、被人群包围,也依旧如急流中的一块浮木、沙漠中的一位托钵僧,穿行人世,心无纤尘。当你沉入自我并享受孤独时,人群在你眼中自动隐退,因为喧嚣业已从你心中淡退,或者说,你业已从喧嚣中淡退。而“寂寞”是一种病,源于心灵的饥饿、精神的营养不良,它需要用人群与喧闹来治疗,像病人一样需要身边常有人陪伴,它需要用迎来送往来遗忘内心的狂躁不安。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读,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拿到手后,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也很清晰,作为一本正版书籍,这一点我很满意。封面设计得很有意境,那种淡淡的蓝色调,搭配书名,给人一种宁静又充满力量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各种关于孤独的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孤独”这个词本身,更是关于如何理解和拥抱自己,如何在这种状态下找到内心的强大。陈果博士的名字也很有分量,复旦名师,本身就自带光环,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尤其“用哲学的方式”这句话,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深度肯定不一般,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心灵鸡汤,而是能引发思考,甚至改变认知的内容。我一直觉得,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与孤独相处。这本书似乎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指引,让我相信,孤独也可以是一种力量,一种通往内心独立和强大的途径。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我的阅读之旅,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独特,那种留白和意象的结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再看到“正版 好的孤独”几个字,我立刻被吸引住了。我一直认为,孤独并非是贬义词,而是一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陈果博士作为复旦的名师,她的解读方式一定会非常深刻且富有启发性。我尤其期待书中“用哲学的方式”来探讨孤独,因为我一直相信,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以更成熟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书中“青少年励志”的定位,也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具有价值。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青少年都面临着自我认同的困惑,而这本书,或许能为他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让他们明白,即使一个人,也能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强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也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学会与孤独和解,甚至拥抱孤独,并在孤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的太吸引人了,“正版 好的孤独”,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有一种矛盾又和谐的美感。我一直以来对孤独的态度都比较复杂,有时享受独处的宁静,有时又会感到一丝寂寞。但“好的孤独”这个概念,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积极的、有益的孤独。而且,这本书是陈果博士写的,她作为复旦的知名教授,她的见解一定非常深刻。我一直很欣赏那些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深刻道理的学者,希望陈果博士在这本书里也能做到这一点。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哲学的方式”的阐释,我总觉得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中的各种困境,包括孤独。书中的“青少年励志”标签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成年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更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不惧怕孤独,反而能从中汲取养分,变得更加坚韧和独立。这本书的出现,仿佛在我迷茫的时刻,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了前行的方向,让我对“孤独”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期待。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正版”的字样,这让我感到很放心,毕竟现在市面上的书籍鱼龙混杂,买到盗版书总让人扫兴。而“好的孤独”这个书名,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一些书籍那样将孤独描绘成消极的、需要被克服的情绪,而是赋予了它一种积极的意义。陈果博士的名字,更是这本书的质量保证。我一直对复旦大学的教授们充满敬意,他们往往有着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这本书提到“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哲学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和自我,如果能用哲学来解读孤独,那一定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示。而且,书名中“青少年励志”的标签,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我,将来也可以推荐给身边的青少年,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畏惧孤独,反而能够从中找到力量。这本书的气质,是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让人读了之后,会想要去探寻内心深处的自己。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的“正版”标识让我很安心,不用担心买到盗版。而“好的孤独”这个书名,更是精准地戳中了我的痛点。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孤独是一种让人不安的情绪,需要赶紧摆脱。但这本书的名称,似乎在告诉我,孤独也可以是“好”的,这让我充满了好奇。陈果博士,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权威感和深度感,作为复旦名师,她的解读方式一定非同寻常。特别是“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这句话,让我觉得这本书绝非泛泛之谈,而是能触及到灵魂深处的思考。我一直对哲学很感兴趣,但总是觉得它有些遥远和晦涩,如果能通过这本书,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来理解孤独,那将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而“青少年励志”这个标签,也说明这本书的普适性很强,不仅能帮助我们这些成年人,也能引导年轻一代建立更健康的心理。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颠覆对孤独的固有认知,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并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评分好看
评分包装好,送货比较快
评分很不错让孩子看看
评分很不错让孩子看看
评分好
评分很棒,小赠品也非常喜欢!
评分很棒,小赠品也非常喜欢!
评分很不错让孩子看看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