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企业生涯,沥血著作,最接地气的中国企业运营经验
无论采用什么技术与模式,不能深刻理解,全盘掌握,企业内部运营与资本增值的规律,所谓的新思维、新技术运用,最终只能流于形式,甚至成为一场闹剧。
眼见目睹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管理行为,丢西瓜捡芝麻的低级错误。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企业的管理者就是看不懂、看不透,做不到呢?
所谓利令智昏、一叶障目,做企业不容易,获得企业经营管理的实用技巧不容易,把握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更不容易。
没有名人说教,没有名企方法介绍,没有专家引经据典。
几十年的遇见,分析、总结,切身体会、切实感受、如长者、朋友、同事围坐的讨论与 述说
范桃根
在大型国企、中小民企,从事中高层经营管理工作20多年。专业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工作近10年。先后服务过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国资、民营、股份制企业30余家。
CONTENTS
前 言
第一篇 看透盈利与资源价值的关系
第1章 知道要什么和怎么做/2
● 企业到底经营管理什么/2
● 潜在的陷阱/6
● 抓住资本增值的关键/11
第2章 管理好软件要素资源功能/16
● 决定成败的经营思想/16
● 决定效率的管理理念/22
● 决定活力的文化基因/26
● 决定盈利能力的机制/32
● 决定价值转化的市场/36
● 决定价值空间的品牌/41
● “四两拨千斤”的技术/44
● 让服务价值“四处弥漫”/47
第3章 经营好硬件要素资源价值/51
● 最容易荒废的人力资源/51
● 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57
●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61
● 消费者只能感知产品/64
第二篇 资源配置主宰生存状况
第4章 不同阶段的着力点不同/70
● 企业创业期最需要什么/70
● 成长中不能缺失的营养/73
● 成熟之后其实更难突破/76
第5章 聚焦核心能力量力而行/81
● 规模小不能成为弱者的借口/81
● 不要在做强与做大之间犹豫/84
● 物极必反 盛极而衰/88
第6章 企业健康在于资源配置的平衡/92
● 病态源自资源结构“缺胳膊少腿”/92
● 正常运营在于资源价值的平衡配置/97
● 关注价值运营环境的和谐/102
第7章 知道什么是本、什么是末/107
● 核心竞争力来之不易/107
● 能力为本 价值是末/111
● 要素资源价值配置的取舍奥妙/115
第三篇 关注专业能力价值
第8章 经营路径是否完整/122
● 看透经营管理表象背后的价值内涵/122
● 战略不在于方向,而在于增值空间/127
● 规划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要什么/133
● 机制功能才是管控的核心/137
第9章 能否制造出值钱的东西/143
● 产品制造是价值运营的主体/143
● 产品制造就是资源价值整合/146
● 制造职能管理定位/150
● 降低内部的摩擦消耗/153
第10章 值钱的东西能否卖出好价钱/156
● 市场营销驱动资本增值/156
● 刺激消费的营销本质/158
● 市场营销“孤掌难鸣”/162
● 市场营销的潜在关口/165
● 市场营销的基础设施建设/167
● 市场营销的综合动力提升/173
第11章 看不见的东西怎么经营管理/179
● 能力是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179
● 组织体系功能的价值基础/182
● 能力体系功能价值巨大而无形/186
● 能力价值的运行规律/190
● 能力职能管理的重心/194
第12章 管好你的钱袋子/200
● 财力功能价值管理/200
● 财力职能管理的重心/205
第四篇 绩效评价考核什么
第13章 工作结果不是组织绩效的核心/210
● 绩效管理不要弄巧成拙/210
● 战略回顾 避免误入歧途/214
● “心脏”功能需定期检查/216
● 资本增值效益才是绩效的重点/220
● 机制功能评估是绩效的核心/223
第14章 目标考核塑造不出高效的组织/230
● 保持“大脑”功能健全/230
● 避免“身体”机能缺陷/235
● 引导促进内部竞争/238
● 人都需要激励或鞭策/241
第五篇 锻造经营管理体系化的盈利能力
第15章 摸不着的盈利能力基础/246
● 资本资源价值体系化运营/246
● 先经营好企业人/249
● 能否人尽其心/252
● 体系化价值运行平台/257
第16章 不能忽略的几个关键要素/262
● 春播夏耘秋收冬藏/262
● 关注机制的功能力量/267
● 价值需要流动/275
第17章 盈利能力取决于运营平台的格局/279
● 立足于资源价值的基础太单薄/279
● 基于职能管理的运营有局限性/282
● 系统化的平台运营功能才健全/287
后记/293
PREFACE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城市扩张、高楼林立、高速路网四处连通延伸,庞大的内需市场形成,低廉的要素资源价值竞争优势打开了无边的国际市场。在内外两个市场的牵引和推动下,企业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在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中,企业无论优劣都能生存,甚至发展。
我接触和了解过很多企业,它们能盈利甚至扩张完全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但我知道它们很危险,我判断它们难以持续生存,甚至包括一些规模不小的企业。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减弱,以及普遍的产能过剩状况,已经显现出这种竞争的洗牌趋势。经营管理存在系统机制问题的企业,首先会死掉。我们的民族企业中,类似这种病态的企业非常多。如何帮助它们尽快调整病态,“强健体魄”,提升价值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是一个不简单的课题。
企业经营管理不顺,经营者困惑、管理者痛苦、为企业工作的员工烦恼。我在企业工作了一辈子,目睹了不少这样的现象,而有些弊端与遗失行为或现象令人啼笑皆非。有时候,我总是困惑,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有人就是看不懂、看不透更做不到呢?所谓利令智昏、一叶障目,甚至是掩耳盗铃。认知的局限、胸怀的局限、人性的局限,会让经营管理者做出一些可笑的行为,犯“丢西瓜捡芝麻”的低级错误。那么,如何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避免犯这种低级错误呢?十年前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分析、梳理、总结影响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普通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深刻理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困惑,十年间我一直在想这件事、做这件事,以期帮助那些存在关于经营管理诸多困惑的人士。
做企业不容易,获得企业经营管理的实用技巧不容易,把握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更不容易。
看懂企业经营管理形式背后的本质内容,理解资本增值与要素资源功能价值的运行规律,是经营管理者能够把握资本增值工作核心与重心的关键。看不懂各种要素资源功能价值,不知道如何整合资源价值,看不透经营管理运行机制与资源价值融合的功能关系,经营管理就难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轻则抓不住要害,重则引起一大堆问题,更谈不上效益与效率的提升,或经营管理的完善了。本书:
●没有名人的经典说教,没有名企的模式、方法介绍。本书内容都是我根据遇见过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进行独立分析、总结、判断,针对问题与障碍症结,独立创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方案。
●没有专业知识理论阐述,没有专家引经据典。本书内容都是我切身体会、切实感受,与长者、朋友、同事围坐在一起的讨论和述说。
古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人虽愚,但在诸多切实感悟中略有所得,愿这些心得能与同道者分享,愿这种分享对广大读者有启迪价值。
范桃根2017年3月
对于我这个初创公司的小老板来说,《运营力》这本书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一直都在为如何让公司更有效率地运转而头疼,这本书提供的系统性框架和实操建议,真的帮了我大忙。作者没有讲那些遥不可及的大道理,而是从最基础的流程优化、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娓娓道来,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为我解答现实中的某个难题。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资源整合”和“风险防范”的论述,这对于资源有限的初创公司来说,简直是生命线。它让我明白,如何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如何识别并规避潜在的运营风险,从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会停下来,对照自己的公司,思考如何将书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实实在在的“方法论”。我感觉这本书让我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行动方向,让我能更有信心地带领我的团队,提升公司的运营能力,朝着资本增值的目标稳步前进。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虽然我平时主要关注的是市场策略和产品开发,但《运营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企业内部运作的强大潜力。作者在书里巧妙地将看似独立的运营环节串联起来,揭示了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共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供应链协同”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和高效协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书中通过对一些失败案例的剖析,清晰地展示了缺乏内部协同所带来的巨大隐患,同时也描绘了那些成功企业如何通过优化流程、打破壁垒,实现“1+1>2”的效果。这种从内部入手,提升效率,降低风险,最终实现资本增值的逻辑,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企业发展的瓶颈并非来自于外部市场,而是源于自身内部运营的不足。读完这本书,我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与其他部门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为企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企业运作的新视角,让我对“运营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运营力:企业内部运营与资本增值》这本书,让我对“运营”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解读。我一直以为运营就是日常的事务处理,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背后蕴含的巨大战略意义和资本价值。作者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能力的深度挖掘,描绘了一幅清晰的价值链条,以及如何在各个环节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人才发展”和“技术赋能”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是支撑企业高效运营的基石。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了那些卓越企业是如何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将内部运营能力直接与资本增值挂钩的逻辑,让我豁然开朗。它让我明白,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就蕴藏在它强大的内部运营体系之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企业的价值评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如何通过优化内部运营来驱动企业增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是一本管理学著作,更是一本帮助我们理解企业价值创造逻辑的“解码器”。
评分《运营力:企业内部运营与资本增值》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商业老兵娓娓道来,虽然我不是专门做运营的,但里面关于企业如何从内部驱动价值增长的叙述,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在描述那些看似平淡的流程背后,总能挖掘出隐藏的效率提升点和成本优化的可能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流程再造”和“精益生产”的章节,它让我明白,有时候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对整体运营效率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展示了那些成功的企业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内部管理,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从而提升利润率的。这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实操性的指导。读完之后,我开始审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环节,尝试去寻找那些可以优化的“瓶颈”,并且思考如何通过更高效的协作来提升整体产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资本增值”,很多时候就蕴藏在企业日常的运营细节之中,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续改进的决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时刻提醒着我,在追求外在扩张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企业内在的“造血能力”。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本身并不是运营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阅读过程中,作者流畅的叙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企业内部的运营逻辑有了全新的认知。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非简单罗列一些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复杂的概念变得生动易懂。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和呈现这些内容时所花费的心思,仿佛置身于一个个真实的企业场景中,亲历其运营的起伏与发展。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流程的优化,到市场营销的策略制定、客户服务的提升,再到人力资源的管理、财务风险的控制,书中几乎涵盖了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以及“如何做”,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思考框架和行动指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拥有了一张企业运营的“地图”,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企业运作的脉络,也能更好地识别出其中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想要提升自身商业洞察力,或者对企业管理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宝藏。它不仅能够拓宽你的视野,更能激发你对运营的思考,让你在日常工作中受益匪浅。
评分几十年企业生涯,沥血著作,最接地气的中国企业运营经验
评分买了很多书够一年看的了
评分还行大概看了下
评分看目录很好买的,里面的内容比目录单薄。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还行吧。。。。
评分看目录很好买的,里面的内容比目录单薄。
评分买完了还没看
评分还行大概看了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