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职业教育“十三五”改革创新规划教材,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编写而成。
本套书分为基础模块、拓展和职业模块两册,基础模块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理论、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拓展和职业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定向运动、瑜伽、轮滑、矫正体操、职业体育知识。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教材,也可作为体育运动参考用书。
第一章 体育与人类的发展 .........................................................................1
第一节 体育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 体育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5
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发展 .............................................................8
第二章 现代健康观 ...................................................................................15
第一节 健康 ...............................................................................................16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健康 ...........................................................................18
第三节 营养与健康 ...................................................................................20
第三章 科学健身 .......................................................................................29
第一节 关注自己的身体 ...........................................................................30
第二节 科学安排健身计划 .......................................................................34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37
第四章 常见运动性伤病的防治 ...............................................................45
第一节 常见运动损伤症状与应急处理 ...................................................46
第二节 运动性伤病的预防措施 ...............................................................55
第五章 田径运动与健身 ...........................................................................57
第一节 认识“运动之母” .........................................................................58
第二节 必有一项运动适合你锻炼 ...........................................................60
第三节 欣赏挑战人类极限的田径运动 ...................................................72
目 录
中职生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
VI
第六章 足球运动 .......................................................................................77
第一节 走进足球天地 ...............................................................................78
第二节 足球的入门之道 ...........................................................................82
第三节 怎样欣赏足球比赛 .......................................................................96
第七章 篮球运动 ..................................................................................................101
第一节 走进篮球殿堂 .............................................................................102
第二节 感受篮球运动 .............................................................................105
第三节 怎样欣赏篮球比赛 .....................................................................114
第八章 排球运动 .....................................................................................117
第一节 开启排球之门 .............................................................................118
第二节 体验排球之乐 .............................................................................119
第三节 怎样欣赏排球比赛 .....................................................................132
第九章 乒乓球运动 .................................................................................137
第一节 认识“国球” ...............................................................................138
第二节 怎样打好乒乓球 .........................................................................141
第三节 怎样欣赏乒乓球比赛 .................................................................149
第十章 羽毛球运动 .................................................................................151
第一节 认识羽毛球 .................................................................................152
第二节 怎样打好羽毛球 .........................................................................154
第三节 怎样欣赏羽毛球比赛 .................................................................166
第十一章 网球运动 .................................................................................169
第一节 认识网球运动 .............................................................................170
第二节 怎样打好网球 .............................................................................172
第三节 怎样欣赏网球比赛 .....................................................................181
目 录
VII
第十二章 游泳 .........................................................................................183
第一节 走进多姿多彩的游泳世界 .........................................................184
第二节 提高驾驭水的能力 .....................................................................188
第三节 游泳竞赛与锻炼 .........................................................................198
第十三章 武术 .........................................................................................205
第一节 走进神奇的武术世界 .................................................................206
第二节 你也可以成为“武林高手” .......................................................210
第三节 不看热闹看门道——学会欣赏武术 .........................................242
第十四章 健美操 .....................................................................................247
第一节 走进肢体与节奏之美的健美操运动 .........................................248
第二节 健美操是这样练成的 .................................................................253
第三节 力与美的欣赏 .............................................................................266
参考文献 .....................................................................................................269
合理的运动可以带来健康,不合理的运动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科学健身方法的普及是获得最佳锻炼效果、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我们在健身时,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因地、因时、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
第三章
科学健身
学习目标
(1)了解锻炼时身体的各项指标变化。
(2)学会制订科学的健身计划。
(3)了解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中职生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
30
第一节
关注自己的身体
一、锻炼前的体格检查
锻炼前的体格检查是为了了解自身的身体形态特点、健康状况、机能水平及各脏器的功能水平,为合理选择运动项目和适宜的运动量提供依据。锻炼前的体格检查是保证增强人体体质、促进健康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此外,体格检查对学生体质档案的建立、对运动员选材、对人类各种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在锻炼前,锻炼者必须充分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例如有无家族病史、运动爱好、饮食情况、生活方式、运动目的和居住环境等。有条件者最好在锻炼前进行一次体检、人体测量及身体成分的测定,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2.生理年龄评定
生理年龄反映的是个体的实际生理机能状况,代表着个体的生命活力。生理年龄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
下面介绍6个生理年龄的自我测试方法。
(1)瞳孔大小
年纪越大瞳孔越小,但是因为瞳孔会在强光下收缩,瞳孔大小应在平日的光线下量度。
(2)大脑活性
由100开始倒数到零,每次隔7个数字(100、93、86…),并记录所花时间,如果需要25s以上,代表大脑正在衰老。想复查结果,可以在1min内记下任何生果或蔬果名称,生理年龄60岁以下的人至少能记住15个。
(3)眼角膜环
照镜子望着自己的眼球,角膜会围着一条白色的曲线,曲线越长,身体的胆固醇越高。如果生理年龄有80岁,更会发现一个完整的角膜环。
(4)皮肤弹性
捏着手背皮肤1min,然后放松,留意皮肤恢复平坦状态的时间。皮肤越老失去的骨胶原越多,就需要更多复原时间。
第三章科学健身
31
(5)反射动作
尽快接住一把跌下来的45cm间尺,记录接间尺的长度,年纪越小反射动作时间越短。
(6)平衡
左脚站立,右脚弯曲成45°,双手放在臀部,闭上眼睛,记录右脚失平衡落地的时间,如是者做3次,每次相隔数分钟,计算平均时间。
3.体质测试
体质指的是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并且通过人体在运动中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来体现。体质测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和指标。
……
本书是职业教育“十三五”改革创新规划教材,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编写而成。本书在编写时努力贯彻教学改革的有关精神,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具有以下特色。
1.立足职业教育,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
(1)本书内容紧扣新课程标准要求,定位科学、合理、准确,力求降低理论知识点的难度;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终身体育能力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既突出学生对运动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又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实现“练”有所思,“学”有所悟;贯彻课程建设综合化思想,合理协调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之间的密切关系,将不同的知识有机地连贯起来,为学生奠定必要的健身知识与技能基础。
(2)本书内容立足体现为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目标服务,注重“通用性教学内容”与“特殊性教学内容”的协调配置,体现出新编教材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既有“统一性”要求,又有选择上的“灵活性”和“差异性”,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需要。
(3)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依据的标准新、内容新、方法新。突出实践性和指导性,拉近现场与课堂教学的距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2.以学生为中心,创新编写体例
(1)针对部分教学内容,在本书中设置具有直观性和带有感情色彩的引导文、知识窗、小贴士、图片等。让学习内容表现出通俗性、生动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等,以此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构建理论与应用之间的纽带,培养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2)设置思考题,降低难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立足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改变单一的“考学生”的教学观念,树立引导、服务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新理念。
(3)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分组教学、课外锻炼、专题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与探讨,造就创新与探讨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渗透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爱国教育等
(1)体现以人为本,面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在部分章节中设置“探讨话题”“分析与交流”等栏目,创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
(2)介绍成熟的新知识、新技能,并面向实际应用,使学生在日常锻炼中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
(3)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活动中注重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敬业精神。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文献资料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了解更多教材信息,请关注微信订阅号:Coibook。
编者
2017年3月
教材的插图和案例设计,实在不敢恭维,基本就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年代感很强的黑白线条图,或者是一些标准但略显僵硬的人体动作分解图。这对于视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体育和健康是需要直观感受和模仿的学科,图文并茂是基础,但关键在于图的“代入感”。如果能多用一些真实的中职校园场景照片,展示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或者健康实践的场景,哪怕是简单的彩色照片也好,都会让内容瞬间“活”起来。更进一步说,如果能设计一些“情景模拟”的图文案例,比如展示一个人在操作实习设备后感到腰酸背痛,然后书中给出了一套快速拉伸的图解,这种实用性强的视觉呈现,远比抽象的肌肉解剖图更能吸引学生。教材的美感和视觉引导力,是影响学生阅读意愿的重要因素,这一点,这本书做得比较保守。
评分这本书在“健康指导”层面上,感觉更偏向于疾病预防和体能达标,而对“心理韧性”和“终身健康习惯的养成”着墨不够。中职阶段是很多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体育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教会他们“怎么做一套广播体操”或者“如何避免感冒”,更深层次的是要培养他们对健康的主动管理意识,让他们明白,健康是伴随他们未来几十年职业生涯的最大本钱。我期待书中能有更多关于“运动与职业适应能力”的探讨,比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如何保护颈椎,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如何进行科学的恢复训练,这些都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带有职业预见性的指导。如果教材能将体育锻炼提升到“职业能力储备”的高度来阐述,或许能更好地触动那些原本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让他们明白,体育不再是副科,而是关乎他们未来工作质量的关键一环。
评分作为一本“十三五”规划教材,我本以为它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健康管理方面会有更深入的体现。结果翻阅后发现,这方面的笔墨非常少。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改变,教材如果不能跟上这个步伐,很快就会被学生的手机里那些App所取代。比如,书中可以探讨如何利用智能穿戴设备监测自己的运动数据、如何科学地评估自己的睡眠质量,甚至可以引导他们去识别和分辨网络上流传的那些真假难辨的“健康秘籍”。如果教材能提供一些二维码链接,导向一些高质量的、官方认可的运动视频或者健康知识网站,那就更好了。不然,它就只是一个静态的知识载体,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的兴趣。对于强调“改革创新”的规划教材来说,这部分内容的“创新力”显得有些不足。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表述风格,说实话,略显陈旧。很多定义和解释都像是从几十年前的教科书里直接搬过来的,缺乏与当代中职生生活经验的连接感。比如,讲到“压力管理”时,如果只是引用一些心理学名词,学生可能根本无法代入。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它能用更贴近他们日常吐槽、抱怨或者面临的现实困境的语言去解析这些问题。想象一下,一个刚从初中升上来的学生,面对的压力可能是实习期的不适应、技能学习的挫败感,甚至是宿舍生活的摩擦,教材能不能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疏导这些压力?如果能加入一些职校生群体中流行的健身方式或者体育活动的小贴士,比如如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高效的自我放松,可能效果会更好。现在的版本看起来更像是为“所有人”设计的体育课本,而不是专门为“中职生”定制的“健康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那种传统的职业教育教材的风格,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看起来就很“实用”。我翻开目录,感觉内容排布还算合理,从基础的生理卫生知识,到常见运动项目的技能讲解,再到健康管理和急救常识,覆盖面挺广的。不过,我对其中关于“职业素养与体育精神”那一部分有点期待,希望它能真正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未来就业环境,而不是空泛地谈理想。毕竟,对于职校生来说,能把身体素质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结合起来,比单纯的理论知识更有价值。比如,在讲解团队合作时,能不能多一些贴近工厂生产线或者服务行业的具体案例?教材在理论深度上应该不会要求太高,但务实性一定要强,要让学生觉得学了这些马上就能用得上,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工作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我希望它能更侧重于“如何保持健康的工作状态”,而不是单纯的“如何成为一个运动健将”。这种平衡,对职业教育的教材来说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