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全新版本的《社会网络分析》中,作者戴维?诺克和杨松加入了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的二三十年中该领域的诸多变化和发展。新版覆盖了基本的网络概念、数据收集和网络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很多问题。作者简明地阐释了与社会网络研究相关的概念和方法,所采用的案例涵盖了儿童游戏结伴小组、组织、社区和国际体系等多个层次。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分析实际的和模拟的数据集。
近年来,有关社会网络分析的计算机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且都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得。本书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数据收集问题,以及网络分析的方法和模型。,同时,本书反映了社会网络分析的许多新进展,例如,更多地强调图形及p*模型等高级方法。
戴维?诺克(David Knoke)(密歇根大学Ph.D.,1972年),已出版15本书和百余篇文章和书本章节。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网络、政治和社会统计学。在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诺克教授社会网络分析课程,面向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生。
杨松(Song Yang)(明尼苏达大学Ph.D.,2002年)。他在阿肯色大学教授本科和研究生的研究方法及统计课程。
序
第1章 社会网络分析简介
第2章 网络基础
第1节 基本假定
第2节 行为人和关系
第3节 网络
第4节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3章 数据收集
第1节 范围界定
第2节 数据收集过程
第3节 认知社会结构
第4节 信息偏差
第5节 信度
第6节 数据缺失
第4章 网络分析基本方法
第1节 图表
第2节 矩阵
第3节 关系的测量方法
第4节 中心度和声望
第5节 小团体
第6节 结构等价
第7节 视觉演示
第8节 块模型
第5章 网络分析高级方法
第1节 网络位置测量
第2节 logit模型(p*)
第3节 隶属网络
第4节 点阵
第5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对“动态性”和“演化”的关注。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第二版显然吸纳了近年来网络科学的最新进展,对于网络是如何随时间成长的、结构是如何自发形成的,提供了许多前沿的洞察。比如,书中关于“优先连接原则”的讨论,非常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强大的实体倾向于变得更强大,这在商业竞争中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不同于那些静态地描绘网络快照的传统分析方法,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动态地追踪和预测网络结构的变化趋势。它不再是简单地描述“现在是什么样”,而是指向“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这种前瞻性的视角,对于制定长期战略规划,无论是在商业扩张还是危机管理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作者对于模型局限性的坦诚讨论,也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态度,这让我对书中提出的所有结论都能保持一种批判性的尊重。
评分读完这本厚重的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细节的把握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但正是这种严谨,才使得这本书具有了教科书级别的权威性。尤其是在方法论部分,作者对不同指标的优缺点、适用场景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对比和权衡,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一份救命稻草。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处理有向图和无向图中的异质性问题,那段文字把不同的矩阵表示法和计算路径的陷阱讲解得明明白白,一点都没有含糊其辞。而且,这本书的案例选择非常贴合实际,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社会学研究,还涉及到了生物信息学、交通规划等多个交叉领域,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网络”这个概念的边界认知。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空谈的书,而是真正教你如何上手操作的指南,每一步的推导都清晰可见,让人感觉每一点知识的获取都是坚实可靠的。这种踏实的学习体验,在很多前沿学科的教材中是很难得的。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处理也体现了对读者友好的考量。尽管内容涉及大量公式和图示,但版式设计得非常清晰,关键的定义和定理都有明确的标注和高亮,这在查找资料时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图表的质量很高,线条清晰,数据点的分布和网络结构的可视化效果都非常专业,这一点对于需要进行演示或报告的专业人士来说至关重要,省去了自己重新绘图的麻烦。此外,随书附带的(或在配套资源中提供的)案例数据和代码示例,是这本书价值的又一强劲支撑点,它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我个人非常喜欢作者在每章末尾设置的“延伸阅读”部分,它为我指明了进一步探索相关子领域的方向,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终点,更像是一个宏大知识体系的入口。总体来说,这是一部集理论深度、方法实用性和前沿视野于一体的精品著作。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充满挑战的,但也是极其酣畅淋漓的。它没有试图用华丽的辞藻来包装那些硬核的数学概念,而是直截了当地呈现了模型的逻辑和推导过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方式,比如用“管道系统”来比喻信息流动的效率,用“桥梁”来描述中介中心性,这些形象的比喻有效地降低了理解的技术门槛。但是,我必须承认,对于没有扎实的线性代数和基础概率论背景的读者来说,初期的门槛确实不低,很多关于特征值分解和矩阵运算的章节需要反复揣摩。这绝不是一本可以随便翻阅的休闲读物,它要求读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然而,一旦你攻克了这些早期的技术难关,你会发现后续对网络模型的应用和解读变得豁然开朗。那种“拨云见日”的成就感,是其他轻松读物无法比拟的,它给予的知识武装是真正能让你在学术或专业领域站稳脚跟的。
评分这本《社会网络分析(第二版)》真是打开了我对人际交往和群体结构理解的一扇新大门。我一直以为社交网络就是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粉丝数那么简单,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讲解了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图论算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思维框架,让我能够去剖析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的关系网络,无论是公司内部的权力结构,还是城市里的信息传播路径,亦或是学术界的研究合作模式。书中对“中心性”概念的阐述尤其精妙,它不再仅仅是关注谁的朋友多,而是深入探讨了谁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最大,谁是信息流动的关键节点。那些关于“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网络”的讨论,让我对为什么有些群体发展得异常迅速,而有些群体却停滞不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忍不住停下来,思考自己身边的一些组织和圈子,试着用书里教的方法去“测量”一下,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获得了一副“透视镜”,能看穿事物表象下的真实结构。对于想要从事市场研究、公共关系或者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实战宝典,它提供的工具和视角,远比那些空泛的理论书籍来得实在和有力。
评分很快很好
评分很小巧的一本书,不过上海开始强制开电子发票了
评分好书
评分重要的分析方法,图书看了,获益匪浅,物流给力,包装完好,好评
评分在这本全新版本的《社会网络分析》中,作者戴维?诺克和杨松加入了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的二三十年中该领域的诸多变化和发展。新版覆盖了基本的网络概念、数据收集和网络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很多问题。作者简明地阐释了与社会网络研究相关的概念和方法,所采用的案例涵盖了儿童游戏结伴小组、组织、社区和国际体系等多个层次。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分析实际的和模拟的数据集。
评分重要的分析方法,图书看了,获益匪浅,物流给力,包装完好,好评
评分还未读,读完后来评价
评分好
评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论的书,外文译注,应该不错,挺薄,不知道能不能讲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