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什么?

政治是什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蔡东杰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2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3279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3321
品牌:世纪文景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0
字数:2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5年11月“中国好书”
  ◆热血政治冷思考:穿透概念术语,跳脱“左右”纷争,还原被意识形态遮蔽的政治世界。
  ◆专为普通中国人撰写的常识读本:由华人政治学者执笔,告别西方思维,建构中国语境,讲述中国人都该懂的政治常识。
  ◆关注现实:带领读者介入当下极受关注的政治话题,例如“民主与独裁,人治与法治的界线何在”“左派与右派,面对环境挑战时该怎么办”“全球与区域,人类的政治疆界将如何变迁”等,进行有趣的思辨之旅。
  ◆陈嘉映、许纪霖等联袂推荐:作者集政治学教授、作家、时政评论家等身份于一身,正心诚意,侃侃而谈,拒绝预设立场;首师大哲学系教授陈嘉映、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许纪霖、人大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华东师大政治学系教授刘擎、北大哲学系教授干春松等五大学者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面对两个候选人:一个主张优先发展经济,一个主张优先保护环境。手中的那张选票,该支持谁?
  面对一场战争:一边是美国总统布什,一边是独裁领袖萨达姆;一边是背井离乡的美国大兵,一边是无辜被戮的伊拉克平民。其中的是是非非,该如何评断?
  面对一些争论:一边是民主,一边是独裁;一边是金钱政治,一边是权贵当家;一边是现代的文明病,一边是原始的野蛮生活……其中的好坏优劣,该如何分析?
  面对一些纠结:当生态问题突破国界,当战略资源宣告枯竭,当非政府组织指责你的祖国,当有人说,民族国家主权即将终结……你会不会感到迷惑?
  你是否怀疑自己被误导?
  你是否厌恶自己被利用?
  你是否想告别政治菜鸟的生涯,振翅而飞,去追逐理性的自由?
  台湾中兴大学政治学教授蔡东杰的《政治是什么?》一书,是一位华人政治学者专为普通中国读者准备的政治常识读本,没有艰涩的理论,没有无聊的说教,也没有预设的立场,穿透概念术语,跳脱“左右”纷争,还原被意识形态遮蔽的政治世界。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搭建政治世界的基本框架,让读者掌握基本的政治常识,明了政治游戏的源起、演变与规则。中篇带领读者介入当下受关注的政治话题,例如“民主与独裁,人治与法治的界线何在”“左派与右派,面对环境挑战时该怎么办”“全球与区域,人类的政治疆界将如何变迁”等,进行有趣的思辨之旅。下篇讲述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与挑战。作者希望“轻松而简单地带领大家进到政治的世界,也期盼能传授一点政治防身术,让各位不会随便被巧言令色所迷惑”。

作者简介

  蔡东杰,自号“抱朴斋”,1969年生,台湾台中人,著名作家,时政评论家,电台主持人,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现为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著有《民主:是与非》《中国外交战略:传统及其变迁》《千古兴亡事》《远西掠影》等政治及历史专著十余册,另有译著《美国的帝国诱惑》《中国因素》《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威尔逊》等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近5年参加或主持学术研讨会至少136场。

精彩书评

  政治哲学不能只由专家写给专家读。这本书是专家写给普通人读的,所以,尽管内容扎实,行文则通俗易读。值得推荐。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人们总是逃避政治,却无往不在政治之中。既然躲不了,不如了解它。政治没那么可怕,也不那么神秘,请看蔡东杰教授为你娓娓道来:何为政治?如何成为一个掌控自己命运的政治人?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政治是什么?》一书,将人们对政治的关注和对政治学的冷漠这一惯性联系打破了:原来人们可以愉快地从政治学中得到理解政治的知识!

  ——任剑涛(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作者呈现给我们一个格外生动的政治世界,激发真切而鲜活的思考。这是研读政治学所必须的却往往被忽视的入门台阶。竭诚推荐。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如果说人是政治的动物,那么了解政治就是了解自己的习性。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目录

卷首语:致大陆读友们
上篇|几个基本概念的再审视
社会:有这么一群人,决定长期共同生活
制度:于是分工合作起来了
领袖:总要有人做决定,那么是谁呢?
国家:日子久了之后……
民族:好像觉得大家有那么点儿相似
革命:不过,想让大家都满意是很难的
民主:还是找个好点儿的办法吧
选举:目标是真正选贤与能
政党:让大家来自由竞争
制衡:重点是防止权力不被滥用
中篇|从对立视野中反复思考
理想与现实:并行线还是有交叉点?
人民与政府:到底谁才是政治生活的重心?
民主与独裁:人治与法治的界线何在?
群体与个体:社会生活的真正意义究竟为何?
左派与右派:面对环境挑战时该怎么办?
总统与内阁:哪种是比较理想的制度安排?
企业与国家:管理人群的动力是否正在变化?
全球与区域:人类的政治疆界将如何变迁?
下篇|给未来新世代的备忘录
反省: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及其挑战
期待:循着蛛丝马迹去捕捉未来

精彩书摘

  卷首语
  无论各位喜不喜欢或了不了解,我们都身处政治世界当中;而且,这个世界不但建构了各位眼前的社会内涵,其运作结果也将决定我们与下一世代人类的未来。特别在今天这个所谓“民主”(无论作何定义)的时代,大家还都有那么点儿机会来参与其中,而不是像过去多数时间里,只能够听任少数人摆布;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想办法更深入地去知道什么叫做政治世界,然后设法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请注意以下几个名词:
  政治、政治学、政客、政治家、网络社会
  非常欣喜,本人终于有了第一本书跟大陆的读友们见面。就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跟各位掏掏心窝子,讲几句真心的想法与感受。
  客套话别提,直接从这本书谈起吧。
  写作这本书的源起,主要是自己在读了二十几年政治学,又教了十几年政治课程后,左脑跟右脑不断打架争执的结果。虽说自19世纪以来,从欧洲大陆出发,通过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的呼吁、呐喊、冲撞、狂飙,乃至流血牺牲,终于迎来眼前这个到处高举“人民当家作主”大旗的新时代,但真说到政治这回事,或许大家还是直觉地将它归类成“衙门里的事”。
  问题是,忙活了半天,到底哪儿改变了?真的有改变吗?又或者是,是否我们所争取到的改变还不足够?若此,未来又该如何继续走下去?
  为了解决至少是自己心中一连串盘旋不去的疑惑,当然,更为了对台下传道授业对象负责(如果自己都没好好整明白,又有何资格教别人),于是自问自答且自说自话地写完了这本“忏悔录”。以下就先跟各位分享几点最初的疑惑与思考的初步结果。
  到底“政治”是个什么东西?
  相信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点儿懂,又有点儿不太懂。
  有点儿懂的原因是,当大伙凑在一块儿的时候,时不时也会把当前政治局势或其牵扯的社会问题,拿来当作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甚至还会因此交个朋友或怒目相向;而不太懂的原因则是,一旦这些政治话题扯上某些个政治理论名词时,往往争执了半天也只好不了了之,因为谁也不见得真搞得懂这些名词到底意思是什么,这时,有些人干脆不是转而埋怨那些学者创造出一些无聊的名词,就是回到政治现实,直接从报章杂志内容来望文生义。反正达摩只是面对黑漆漆的石洞也能顿悟出些什么,何况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但是,政治真的这么难懂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得先说明一件事情,也就是我们在这本书里头所要说明的其实是“政治”,而不是“政治学”。尽管我们难免会提到若干政治学者的名字,或运用到一些政治理论名词,但解释这些名词的目的绝不是要大家去弄清楚什么叫“政治学”,而只是因为这些名词既偶尔充斥在媒体当中,也滥用在一大堆无聊政客的嘴巴里头,如果大家一点都不了解其真正涵义的话,就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如果各位不嫌弃的话,我们不仅希望可以带领大家轻轻松松地走进政治的世界,还想传授一点政治防身术,让各位不会随便被巧言令色所迷惑。
  尽管如此,我们并不是说“政治学”不是个值得提的东西(毕竟这是作者本人的学术专业所在);在此要强调的是,正如同我们从小将在学校里所学的内容大致分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样,很明显,所谓社会科学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其实永远无法从所观察的对象中去得到结论,因为例外始终存在;这也是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际之间一直存在差距的缘故。这个差距也让许多人讪笑学者不过是一些根本跟现实脱节、只会讲空话的人(或者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驴)而已。对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确如此。
  不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想第一个原因是来自“理想性”的关系;其实,每个人都有理想,学者也是如此,但关键是他们(或我们)经常忘了所谓理想是要靠努力与时间去实现的,而非本来就应该存在的。
  第二个原因则可能是因着一些“僵固性”的关系,也就是某些学者忘了人类的历史不但一直在演变当中,而且根本也不存在终点的问题(除非接受有世界末日的观点);因此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时,其实并没有“最好”而顶多只有“较好”的办法;所以,如果把自己所学的理论都当成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的话,麻烦当然也就跟着出来了。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地就排除政治学的重要性,它毕竟是几千来来成千上万名学者观察社会现实所累积出来的一点点小心得。就算它无法解释清楚所有的政治问题,也没有办法为人类的未来指出一条明确的发展道路,甚或下意识地回避了政治现实,但毕竟可以提供一个思考的起点,让我们能由此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与不要什么。正因如此,本书还是试图利用若干政治理论作为引子,一方面让大家了解它们的本来面目为何,另一方面则借此厘清一些我们共同面对的政治问题与困境。
  冲突与秩序:我们到底要什么?
  当大多数人被问到对于“政治”的印象时,最常见的答案可能是:肮脏下流、贪赃枉法、包庇徇私、走后门、塞红包、政商勾结、利益交换,甚或“只是少数政客在玩的游戏”、“我不知道,反正跟我也没有关系”等等。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答案总归起来其实就是“黑暗”和“冲突”这两个印象。如果我们再问大家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的话,那么诸如稳定、社会井然有序、政治清廉、经济蒸蒸日上、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最好股市天天破历史高点,人民根本不用缴税”等等,通常是可以想见的答案。总而言之,所有人显然都希望过着“光明”而有“秩序”的生活。
  问题这不就出来了吗?
  既然我们都想过着无忧无虑且悠闲快乐的日子,但怎么好像一直都只能被迫在整天让人担惊受怕的社会里过活呢?为什么那些总是充斥着黑暗与冲突的政治世界始终笼罩着我们?某些黑心政客到底怎么取得控制我们的权力,又通过什么样的政治方式来控制我们?难道我们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抑或根本不存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对此,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本书对那些参与实际政治过程的政治人物,多半以政客而非政治家称之;尽管“政客”这个名词不无贬意,同时所谓政治家也绝非不存在,但我们所以会大量使用这个称呼的原因是:第一,从古至今为满足私欲而参政者真的太多了,多到所谓政治家如凤毛麟角般实在少见,使这两者根本不成比例;不过,当我们用政客来形容政治人物时,希望政治家们也切莫妄自菲薄。第二,正如英国学者卡莱尔(ThomasCarlyle)提倡的“英雄观”,我们并不否认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带领人类渡过难关的英雄,但英雄崇拜容易使人盲目,历史上也充斥着利用这种崇拜心理来创造“假英雄”从而导致祸国殃民的事例,因此我们认为诸如“政治家”这种英雄式的封号虽可用于盖棺论定,但对现实人物却应避免使用,以免让某些人有可趁之机。
  接着,在厘清“政治”与“政治学”,以及“政客”与“政治家”的关系与差异之后,各位便可以开始随本书来进行一场政治之旅了。在叙述结构的安排方面,本书共分成三篇:上篇主要是从一些基本观念出发,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发现,每一章的标题其实都分成两个部分:主标题的部分是些希望大家一起来思考的问题(例如社会、国家、民族、制度等),副标题部分连贯起来则是一段作者自问自答的过程,同时也暗示着我们应该如何系统地去思考相关的政治问题。这样的设计当然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但总是一个小小的尝试;无论如何,我们都期望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介绍,让有兴趣参加这趟思索之旅的朋友们能够想清楚两件事情,也就是:我们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一个环境里,以及到底该往哪里去。
  至于中篇与下篇,是希望在上篇“知其然”的基础上,通
  过对立性的思辨过程,来设法接近“知其所以然”的目标,也就是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的批判思考境界,最后,如同人类终于演化成万物之灵一般,所有想法只有投射到未来才真正具有意义,对此,我也想贡献若干一己之见以供读者们参考。
  本书目的:深入浅出了解政治过程
  进一步来说,写作这么一本书,或许不单单是为了自我解惑而已,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所具备的特征及其潜在的种种挑战,也在撩拨作者的“理想性”冲动,仿佛只有一吐为快才能纾解压力。
  充满激荡与纷扰,被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m)称为“极端年代”的20世纪虽已随风而逝,人类似乎仍被困在一股弥漫全球的迷雾中,某些旧价值与制度(例如国家体系与若干所谓传统道德)正遭到剧烈撼动,或至少出现明显的松动,更重要的是,一些新问题也跟着出现了。
  例如卡斯特(ManuelCastells)便指出,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性是:组织普遍瓦解,既有政治与社会制度也逐渐丧失其正当性,一方面,人们倾向于根据“相信自己是什么以及要什么”来重新进行组织,另一方面,具有交换功能的全球网络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来打破传统排他藩篱,并正建构一个更大的群体。换句话说,当前的社会正陷入网络(全球化)与自我(分子化)的两极对立结构当中。讲得更清楚一点,也就是有愈来愈多的人们,虽对既有制度产生了疏离或排斥的反体制倾向(政治冷漠感不断弥漫开来),却又似乎正被吸纳进一个更具力量且更为普遍的体制(也就是全球化的世界)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结果虽使得愈来愈多的人自认为是可游走四海的“世界人”,但他们其实仍是无法超越国界的“政治人”。
  没错,类似困境确实是整个20世纪政治生活的常态。众所周知,随着全球竞争态势的愈发剧烈,政府被赋予的各种功能也跟着水涨船高,例如美国联邦官员便从20世纪初的80万人,一路扩张到今日已超过250万人。光从表面上看起来,官僚机制的膨胀当然会带来政府权力的扩张。但相对而言,由于教育与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在人民自觉性上升之余,也不断造成冲撞体制以争取更多权利的结果;而且,在现代电讯科技(特别是电子邮件与无线手机)的推波助澜下,人们可借此获得反体制的更大力量,从而使得万能政府(让政府拥有更多介入人民生活的能力)与民主理论(让人民获得更多制约政府自主性的机会)的对立,成为当前最难解的政治问题之一。
  由此衍生的问题包括:人们究竟该如何去安排并处理彼此间的关系?目前国家体制的问题在哪里?人民与政府之间应该存在何种更为理性的关系?政府理应具备的权力上限在什么地方?人民又应该怎样去保卫自己的基本权利?政府应该如何调整组织以便满足社会集体需求?前述组织调整对人民将产生什么影响?人们又该如何去因应这些影响?
  上述一连串问题构成今日世界各地许多政治冲突的焦点,而无法根本理解或缺乏理解途径的结果,也在许多社会带来政治冷漠感或疏离感,并使得更多的人选择以逃避或厌弃作为解决的办法,若非“冷眼不旁观”(对政治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政治丑陋不堪),便是自我放逐地“被牵着鼻子走”(成为某些政党或个人的忠诚支持者)。
  作为政治研究者并对人类未来抱持着正面期待,我既不同意民主政治理论是前述一连串问题的所谓“标准答案”,也不奢望光靠一己之力能找到什么具真知灼见的指引。我只希望从更客观的角度出发,带领大家(不管有无兴趣,这或许都是无法回避的道路)踏上一趟政治的“进化之旅”,帮助大家了解人类为什么会组成社会,以及如何不断在挫折中学习更好的组织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深切期盼对人类的未来,提供一个稍微另类但或许更具建设性的思考出发点。
  最后,且让我用一小段话来结束卷首的叨叨絮语。
  1948年,奥威尔在《一九八四》这本充满讽刺又处处潜藏真知灼见的反乌托邦小说中,不仅借由“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一连串虚构口号,将政治场域里的矛盾表露得淋漓尽致,甚至天才洋溢地创造出“双重思考”概念。他指出,所谓双重思考的特征是:
  知道又不知道;
  意识到赤裸裸的真相,却又说出仔细构筑的谎言;
  同时支持两种相抵的意见,且明知两者彼此矛盾,却又两个都相信;
  用逻辑对抗逻辑;
  声称自己崇尚道德,却又做出违反道德的事;
  相信民主是不可能的事,却又担任其守护者;
  忘记必须忘记的事,必要时将记忆找回来,接着又迅速忘记。
  历史昭昭在目,类似场景,想必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才对。最后,虽然在尽量使用非学术性的白话字眼之余,还是免不了要用到些专业用语,在尽量使用更平易近人的语调之外,还是不可免俗地要提些难懂得要命又无聊的理论,在尽量塑造活泼气氛之余,有时还是得庸人自扰般地掉进让人枯燥苦恼的逻辑黑洞中;但我还是要告诉各位读友们:
  政治真的很重要!
  它真的不是那么难懂!
  更绝对与我们的未来休戚相关!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块儿出发吧。


政治是什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政治是什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政治是什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政治是什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政治是什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