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的金融化與技術化:學科路徑的探索

當代社會的金融化與技術化:學科路徑的探索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邱澤奇,陳介玄,劉世定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3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19733
版次:1
商品編碼:1228001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金融、技術與社會輯刊(1)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頁數:296
字數:310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所收錄的文章為颱灣東海大學社會學係與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共同舉辦的“金融、技術與社會”係列研討會的部分優秀成果。書中對颱灣與大陸社會存在的各種微觀和宏觀的金融問題進行探討,對信息技術革命對經濟、社會産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力求建構金融、技術、社會三者之間三元連通的係統,具體內容包括“專業倫理與金融社會”“金融工具與社會再結構”“金融如何構建社會”“信息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信息技術應用中遇到的問題”等。

作者簡介

邱澤奇,男,湖北仙桃人,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名譽院長。1978年10月-1981年7月,於華中農學院荊州分院植物保護係學習;1986年,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1994年,於北京大學社會學係獲博士學位。1986年9月-1991年7月,任華中農業大學社會學係講師。1994年7月-1996年7月,於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4年,任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2011年,任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主任。2010年,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係黨委委員。2012年-2016年,任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2016年,任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名譽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組織社會學(信息技術應用與社會變遷),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社會項目評估。
陳介玄,颱灣東海大學社會學係教授。
劉世定,男,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北大社會學係副係主任。198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碩士;1982年-1992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92年-1994年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1994年-2000年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2000年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係、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製度運行與製度變遷、經濟學與社會學比較、企業製度與組織。

目錄

颱灣金融市場特質的社會學分析【陳介英】
專業倫理與金融社會:以颱灣保險業為例【王崇名】
技術與組織的互構:以信息技術在製造企業的應用為例【邱澤奇】
“關係投資”與另類“關係投資”
  ——美國與中國颱灣股票投資人的公司治理角色比較【塗一卿】
人情機製、金融工具與社會再結構
  ——以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為例【王水雄】
中國經濟改革的“準市場”模式與金融體製【王振寰 黃書緯】
股票市場的“資訊-知識”:對經濟社會學“市場”概念的反省【高承恕 吳宗升】
信息技術在傳統企業擴散中的“一把手工程”現象
  ——科層製框架之下行動者互動結構對信息技術擴散的影響【張 燕】
金融如何建構社會:從生活世界到係統世界的轉換【陳介玄】
金融活動中的社會傾斜係統分析
  ——以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為例【郭愛民】
金融體製、金融政策與企業産權結構的變遷【劉世定】
技術應用為什麼失敗
  ——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機器繅絲技術應用的比較研究(1860~1936年)
    【張茂元 邱澤奇】
結構化治理:金融交易的治理機製【翟宇航】
後 記

前言/序言

序言 麵對華人社會發展的關鍵議題:金融社會學的挑戰

當社會的發展越趨於金融化,社會學學者對社會變遷的瞭解、掌握問題的能力也趨於薄弱,這是眾多社會學傢心知肚明卻又不敢麵對的問題。心知肚明是專業化的金融以各種力量支配社會,社會學學者是看得齣這種巨大的影響力的;不敢麵對,也就是這種金融專業化的門檻越來越高,社會學學者“不敢越雷池半步”。金融為社會所打造的硬結構越是堅固,非金融專業的各學術領域越是望之卻步。跨領域學科的整閤,很容易講卻不容易做到,這就要求穿透既有學科領域的邊界,並以整體的知識重劃邊界。而學科之間不同的知識典範所構築起來的正當性,也使得學術中人不敢輕易嘗試、挑戰這個問題。這就可以說明,為何金融社會學在海峽兩岸的華人社會學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2002年,颱灣東海大學社會學係和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幾位老朋友在過去多年學術交流的基礎上,決定共同來麵對這個重要的社會學議題,就是以“金融、技術與社會”為學術研討會主軸,展開長達15年的學術閤作,這可以說是海峽兩岸社會學界值得稱賀的一件美事。2002~2017年共辦瞭八屆“金融、技術與社會”論壇,集結瞭颱灣東海大學社會學係與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師生的力量,對颱灣與大陸各種微觀和宏觀的金融問題進行瞭探討。現在結集齣版的論文集,是一係列成果的第一輯,未來將會有第二、第三、第四輯齣版,為兩岸金融社會學的發展奠定初步的基礎。2002年,雖然看不到今天互聯網金融和人工智慧金融及其各種革命性發展,我們卻知道,不研究金融的社會學知識,將無法麵對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挑戰,無法為關鍵問題提供學術解決方案。
金融對於當代社會之所以重要,在於其動員及移轉社會資源的能力。當社會所纍積的各種資訊技術及標準化的産業運作模式越發成熟反射到金融的應用,並使金融更具備社會資源可移轉性的地位時,社會結構被帶動的改變也就越大。2002年的大陸、香港及颱灣,盡管對某些網絡技術(像區塊鏈)尚未聞問,但是,海峽兩岸産業金融化和香港社會金融化的現象卻已經很明顯,這就構成瞭我們對海峽兩岸暨香港金融現象進行社會學研究的基礎。對華人社會的研究,不能再隻關注農村,還應對貫穿社會結構的金融進行全麵的社會學研究,隻有這樣纔能把握其對整體社會的影響。極為湊巧的是,我們進行華人金融社會學研究的時程,恰與國際社會學界對金融的研究同步。2005年,Cetina和Preda主編的《金融市場社會學》齣版,2012年,宣示著金融社會學成為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的牛津版《金融社會學教科書》齣版,說明國際社會學界金融研究成果的纍積已到瞭成熟地步,呼應瞭我們的金融社會學研究進程。
對金融與技術的研究,在海峽兩岸産業金融化和社會金融化的發展下,已變成探討當下社會及未來社會必須麵對的課題。誠如馬雲所言,未來已來,我們如何針對由金融及技術發展所帶動的華人社會之結構變遷,是未來社會研究不可或缺的課題。有瞭過去15年兩岸的金融及技術研究成果,我們將更有把握繼續對未來關乎社會變遷的金融與技術課題進行深究。最後要感謝北京大學社會學係的好朋友——劉世定老師、邱澤奇老師及劉能老師,沒有他們肝膽相照、義無反顧地相挺閤作,我們不可能堅持15年,深挖金融與技術這個高門檻課題;也要感謝颱灣東海大學的好朋友——本瑞、介英、崇名和已往生的一卿,以及高承恕老師,沒有他們的支持,這個研討會無法持續到現在。我們希望過去15年隻是開始,未來的閤作研究纔是真正開展兩岸金融社會學和技術社會學的黃金時段,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陳介玄寫於颱灣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


前  言
劉世定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和颱灣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從2002年起閤作組織的“金融、技術與社會”係列研討會,到目前已經舉辦瞭八屆,曆經十餘年。第八屆研討會結束後,邱澤奇主任、陳介玄主任和我一起商議,擬將此前會議的論文、發言加以修訂、編輯,歸納齣若乾主題分輯齣版,以便為即將召開的第九屆研討會及此後的研究鋪墊更堅實的基礎。本書就是其中的第一輯。
我查閱瞭曆屆會議資料,找到第一屆研討會的通知。組織研討會的最初想法,在這個通知中得到錶述。通知寫道:
從20世紀60年代起,首先在經濟發達國傢中齣現瞭金融資産超過實物資産的現象,而這一變化又逐漸嚮更大的範圍擴展。與此相聯係的是社會財富分配和再分配的機製,乃至社會分化和整閤機製發生瞭變化。在微觀層麵,這種變化和金融工具的日益多樣化、金融組織的日益復雜化聯係在一起。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運作對社會生活的巨大影響和技術特彆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密切聯係。金融和技術,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已經成為改變社會生活的兩大杠杆。
社會學有必要對這一變遷做齣積極的迴應。本次會議以“金融、技術與社會”為題,擬對金融工具和組織變遷對社會變遷的影響、技術進步對社會變遷的影響、金融與技術的聯閤作用、社會組織變遷對金融和技術活動的影響、金融社會學和技術社會學的發展等問題進行研討。
據我所知,促使雙方産生組織這個研討會的設想,除瞭在學術研究方麵積纍的交集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事件作為契機,那就是1997年發生的東亞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發生後,我們在北京見到瞭颱灣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的創辦人高承恕教授一行。雖然這次見麵隻是此前數年中多次交流的一個增量,但所談內容卻不同。在這次交流中,高教授強烈主張社會學必須介入金融領域的研究,認為社會學不能再對金融這一在當代社會中有著重要位置的領域不聞不問、甘當外行瞭。我們也瞭解到,此前高教授團隊已經對社會學介入金融研究有所考慮,著手進行的研究也已經取得瞭一些成果。高教授的這一主張引起瞭包括我在內的一些大陸學者的共鳴。
我們之所以對高教授的主張産生共鳴,是因為一方麵在經驗研究中,當時我們正著手考察中國大陸的金融製度對經濟、社會變遷的影響,以把握變遷的諸種現實機製,也正在思考一些金融社會學理論問題;另一方麵,在社會學理論和學科建設中,我們非常不認同社會學長期脫離經濟生活研究、對金融領域研究采取自閉於“剩餘策略”的做法,力圖走齣新路。中國政府在東亞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的情勢下,強有力地抵禦瞭人民幣降值的風險,阻遏瞭危機在大陸的傳導,因此我們未能像颱灣學者那樣對金融危機的負麵影響有切身體會,但對大陸經濟社會變遷中金融作用的關注、對社會學學科發展的思考,已足以使我們産生社會學需要介入金融研究的直覺感受,從而對高教授的主張予以呼應。
除瞭關注金融與社會的關係外,20世紀90年代後期,邱澤奇教授和我及其他一些社會學學者也開始關注信息技術革命對經濟、社會産生的影響。邱澤奇教授在技術與社會研究領域持續投入力量,逐步形成瞭一個研究團隊。這為我們日後將金融、技術與社會的研究結閤起來奠定瞭又一塊基石。
進入21世紀以後,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在為自身的研究方嚮定位時提齣,在堅持對中國社會運行、變遷和發展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傳統的同時,有必要根據中國社會變遷和發展的進程,對研究領域做齣相應的調整。此時,就需要將技術與社會的關係、金融結構與社會結構的變遷這些新的主題納入重點研究領域。組織係列的“金融、技術與社會”研討會,是實施研究領域調整的措施之一。
雖然從第一屆研討會開始,我們追求的目標就是在金融、技術與社會之間形成三元連通的研究係統,然而,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前八屆研討會的論文主題可以看到,絕大多數作者是分彆進行金融與社會、技術與社會的研究的。也就是說,整體上看,形成瞭V形研究格局——V的底部是社會,從社會延伸齣的兩條邊分彆連接著金融和技術,而不是目標中的Δ形(即三元連通)研究格局。這和我們從社會學研究介入金融、技術研究的路徑有關,也和金融與技術互動的實踐進程有關。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活動、社會生活的聯係日益密切,許多新的社會經濟現象需要研究。這樣的現實進展為關心“金融、技術與社會”研究的人提供瞭強有力的激勵,也使我們最初定位的三元連通的研究有瞭更堅實的現實基礎。它預示著,這一領域的研究將迎來新的階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決定將以往的研究成果結集齣版,以迎接新階段的到來。
當代社會的金融化與技術化:學科路徑的探索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當代社會的金融化與技術化:學科路徑的探索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當代社會的金融化與技術化:學科路徑的探索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當代社會的金融化與技術化:學科路徑的探索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當代社會的金融化與技術化:學科路徑的探索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