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字帖的特点是:
1)传世经典古帖,硬笔学书必修教材
2)原帖原字等比例缩小,保持纯正的原帖原汁原味
3)“大道至简”抓住学书法核心的要点,那就是“练”
4)单字精临精练、原帖通篇临习、原帖放大版欣赏
系统深入的描摹临写训,辅以传统经典的米字格,精准定位点画,同步提高结构
《文徵明:草堂十志(硬笔字帖楷书)/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为小楷册页,纵23.2厘米,横28.4厘米,计十页,有乌丝栏,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故宫博物院藏。内容为唐代画家卢鸿描写嵩山十景、歌咏自己隐逸生活之作。文征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他的传世墨迹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早期的《南窗记》,中期的《诗稿五种》,晚期的《西苑诗》。他的所有的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快到九十岁时,也是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文徵明:草堂十志(硬笔字帖楷书)/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此作章法有行有列,每字一格,并且随文章的自然段落留有空格,布白和谐,齐整匀称。其结体因字赋形,根据字的笔画特征而有大小、斜正、收放的变化,皆自然得势。其用笔隽美灵动,变化多端,笔意潇洒峭拔,轻灵舒展,不乏行书之流动与顾盼。全篇清秀端庄、婀娜多姿,空灵平和之气贯注全篇,是文征明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文徵明:草堂十志(硬笔字帖楷书)/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分为精临篇、通临篇、原帖篇三个章节,体系完整,循序渐进。精临篇与通临篇着力于临摹训练,强化用笔和结构练习。精临篇和通临篇正反面内容相同,正面适合老师上课讲解指导,反面适合学生课后巩固练习。范字以优选善本为底本,古韵纯正。在范字旁边留一个空格摹写,保证临摹时就近对比差异,避免走形。在最后几页提供原碑帖以辅助练习。
对于有一定的硬笔书法书写基础的爱好者和书法培训机构的学员来说,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事实上,当代硬笔书法高手也都是学习经典毛笔字帖而成。我们在掌握一些硬笔书写技巧和能力后,完全可以直接取法古代的毛笔字帖。然而,我们所见到的毛笔字帖,大多不适合用硬笔来临习。缘于此,我们特意编写了这套以经典毛笔字帖为范本、在九宫格中用硬笔临写的练习册,帮助大家系统深入的进行临古训练,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提升作品格调,强化笔法训练,加强笔锋表达,丰富作品的内涵。
卢中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研究馆员,军博美术书法创作中心书法篆刻委员会主任。第十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建设委员会思想理论工程部秘书长,解放军美术书法创作院艺术委员。
金日发
曾任《书法报·硬笔书法》编辑部主任,现为《书法报》书法艺术网执行主编、书法报视频执行主编。
李波
中国教育界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编委会成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暨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
使用建议:
如何有序地使用本套字帖,我们给出的建议如下:
第一步,临习王羲之这是王羲之传世经典小楷,也是硬笔书法爱好者提高硬笔楷书的必修课。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颇负盛誉的名帖,历代名家对此赞不绝口:外标冲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遒劲之中不失婉媚,端庄之中不失姿态;精淳粹美,清雄雅正,静气迎人,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空灵淡荡,高怀绝俗,真大雅不群之作也,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从其学起,定能获益匪浅。
《曹娥碑》结字扁平,用笔多不藏锋,有隶书笔意。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第二步,通过系统的临写学习《乐毅论》和《孝女曹娥碑》,能初步具备晋人楷书的平正、清雅的风格,此时可以继续向上追溯,学习钟繇的《宣示表》,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所具备的点画法则、结体规律等影响和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
钟繇《宣示表》可以说是楷书艺术的鼻祖。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从《黄庭经》《乐毅论》《洛神赋十三行》等就可看出),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创作,如赵孟頫、文徵明、王宠、黄道周等。魏晋钟王书风仍然是在为当今硬笔书坛的主流。
第三步,有了扎实的魏晋楷书的功底,就可以广设博览,兼而临习其他的经典法帖,其首推赵孟頫的《胆巴碑》和《湖州妙严寺记》。赵孟頫是“二王”书法风格忠实的传承者,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可见其楷书技法之高超娴熟。
学习了上述几种经典碑帖之后,楷书的功底就能写的很扎实了,这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一步的临习其他不同风格的经典碑帖,喜欢法度森严险峻峭拔的,可以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喜欢挺拔俊秀灵动的,可以选择明代文征明的经典小楷《草堂十志》,喜欢丰腴肥美而又飘动隽逸的,可以选择智永《真书千字文》,各具特色,各得其妙。
我们系统地临写了以上的经典碑帖以后,硬笔楷书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了,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又能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学习硬笔行书《兰亭序》《王羲之行书集字圣教序》,就能很快上手,临写时更显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了。
我买过无数硬笔字帖,大多是练了一半就束之高阁了,原因无外乎是内容枯燥,或者临摹难度与自身水平严重不匹配。但这本字帖,完全是另一番境界。它似乎懂得习字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从最初的“描摹”到后来的“对比临写”,层次分明,让人充满挑战欲又不会产生挫败感。文徵明的风格本身就有一种沉静、儒雅的气度,这种气质通过硬笔展现出来,别有一番韵味,比起印刷体那种千篇一律的呆板,它更有生命力。我特别留意了它在处理“间架结构”上的安排,非常注重字体的平衡和呼吸感。我甚至开始带着一种学习古人治学态度的心情去练习,每次写完,都会有一种心神俱净的放松感。这套字帖的价值,绝非仅仅在于教会人写出漂亮的楷书,更在于引导人以一种更专注、更优美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评分这套硬笔书法字帖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质感就非常舒服,一看就是用心挑选过的。我平时写字总是很毛躁,尤其是楷书,总觉得横平竖直的功力还不够扎实,总是在结构上把握不好那个“度”。这本字帖,光是那清晰的米格和精准的范字,就足以让人静下心来。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考究,比如某些笔画起笔和收笔的力度变化,都标注得非常到位。作为硬笔练习,它很好地平衡了“形似”和“神韵”,既能让初学者快速上手,又不至于让进阶者觉得单调。我已经开始临摹其中的一些基础结构了,感觉自己的字帖里的空间感和重心把握都有了显著提升。希望坚持下去,我的日常书写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强烈推荐给所有想提高楷书硬笔书法的同道中人!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既能让我体会到传统书法精髓,又适合现代硬笔书写习惯的字帖,这本《文徵明:草堂十志》字帖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我个人对文徵明的风格情有独钟,他的楷书既有晋唐的骨力,又融入了自家那种温润秀逸的气质,用硬笔来表现,别有一番风味。最棒的一点是,它的“描摹”部分设计得非常科学,不是那种简单的“描红”,而是那种能让你感受到运笔轨迹的精细引导。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写不好字,不是笔画本身的问题,而是对字体的“整体结构”理解不够透彻。这套字帖通过大量的范例和清晰的对比,让我对“疏密得当”、“欹侧有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已经把练习时间固定下来了,感觉自己的心境也变得平和了许多,硬笔书法练习,修身养性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硬笔字帖太多了,很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宋体”或者“颜体”的简化版,缺乏真正的艺术性和可学性。直到我翻阅了这本关于文徵明风格的字帖,才觉得找到了真谛。文徵明的笔法精妙之处在于,它不像有些楷书那样板滞,而是带着一种“行书的意态”藏于楷书的笔画之中,这对于我们用圆珠笔或中性笔练习尤为重要,因为它要求你不能把笔完全“按死”在纸面上。这本字帖的排版设计也极具现代感,即便内容是传统的,但阅读体验却是顶级的。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对比练习区”,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临摹和原帖之间的差距,这种即时反馈对于自我纠正是极其关键的。我正打算用它来准备一些重要的手写材料,务求每一个字都赏心悦目。
评分对于一个对书法有执念但又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节奏的习练者来说,找到一本能够“对话”的字帖至关重要。这本字帖的装帧质量让人赞叹,厚实的纸张完全不用担心墨水洇开的问题,即使用我偏爱的那种走珠笔,也能保证线条的清晰锐利。它不仅仅是教你写字,更像是请了一位大师在你身边亲自指导。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对一些关键笔画的书写顺序和提按顿挫的讲解,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尝试着放慢速度,严格按照字帖上的力度变化去体会每一个“藏锋”和“出锋”,效果立竿见影。感觉自己的手指肌肉记忆正在被重塑,不再是随意挥洒,而是带着目的和美感去落笔,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