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经》为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它继承《黄帝内经》、《老子河上公章句》以及《太平经》和秦汉纬书、早期道教的人身各部位皆有神之说,又吸收古代汉族医学有关脏腑、经络、精气的理论,着重阐述存思身神、守固精气的理论和方法。 此书介绍了集字创作的几种方法、集字创作的几种幅式以及十几首集字古诗临摹、创作的完整展示和米字格高清放大图,书中还加入每首古诗创作的原诗出处、释意、作者和创作年代,使读者能直接了解此古诗的来龙去脉和原诗的作者和创作年代。
陆有珠,字小泉,别署铭古屋主。1957年生,广西南宁市人,1983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多年从事大学语文和书法教学。多年从教,著述甚丰,以《院校书法基础教程》、《汉字演绎图典》、《快写法钢笔字帖》、《写字》、《书法大字谱》和《著名碑帖集字古诗》等。
1集字创作 11登鹳雀楼 14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17登幽州台歌 21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 24壮士吟 27于易水送人一绝 30寻隐者不遇 33望庐山瀑布 37送贺宾客归越 41浪淘沙 45杨柳枝 49凉州词 53不出门 57出塞 6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67谪官后却归故村,将过虎丘,怅然有作
作为一名多年的书法爱好者,我深知好的范本对于进步的重要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信手拈来皆是精品”。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模仿和再创作的版本,但真正能体现原作精髓的却不多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仿佛直接将大师的笔意原原本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没有多余的修饰或加工,保持了极高的纯粹性。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那些细微的笔触转折上的处理,那种提按顿挫的力度变化,通过印刷得以忠实再现,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模仿古人的书写习惯至关感重要。读着这些字帖,我仿佛能与古人隔空对话,感受到他们创作时的心境与气息,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学习体验。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编排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它不像市面上很多零散的字帖那样只罗列作品,而是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精心策划。每一组字帖的选择都很有讲究,似乎能感受到编者在遵循某种书写体系或美学脉络进行组织。我尝试着跟着其中的一些范例进行练习,发现这种循序渐进的安排,能有效地帮助我的笔力和结构感得到提升,而不是一开始就被复杂的结构吓倒。而且,在选取这些经典篇章时,似乎也考虑到了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既有适合入门巩固基础的篇目,也有能激发更高创作欲望的精品。这种“带着思考去编辑”的感觉,让我在翻阅时总能发现新的乐趣和学习点,非常耐人寻味。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厚实精美的封面搭配上细腻的纸张质感,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内页的排版疏密有致,字体的选择更是独到,尤其是那些传统书法作品的呈现方式,既保留了原作的韵味,又在现代印刷技术下显得清晰可辨。我原本以为这种集字类的书籍会显得有些刻板,但这本书在整体视觉体验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的考究。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高质量印刷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墨迹的浓淡干湿,这对临摹和学习非常有帮助。可以说,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被它的专业度和艺术感所吸引,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艺术品级别的书籍。
评分老实说,初次接触这本作品集时,我还有点担心它会是那种枯燥的、只适合“供着看”的书。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有着极强的“可读性”和“可写性”。它不只是陈列作品,更像是在引导我们进入一个特定的书法世界。文字的运用虽然简约,但每一处的留白和说明(如果涉及到的话)都恰到好处,不会喧宾夺主。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某一个字或某一个字组前驻足很久,仔细揣摩其结构和气韵,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非常放松,有助于缓解日常工作带来的压力。它成功地将严肃的书法艺术与轻松的阅读体验结合起来,让我每次翻开它,都能获得一种宁静而充实的满足感。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超出了我的预期。我通常习惯于将字帖携带在身边,以便随时翻阅和练习。这本书虽然内容丰富,但拿在手里却并不显得笨重,尺寸和厚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它的装订方式非常牢固,即使我频繁翻动或在书桌上摊开临摹,书页也不会轻易脱落,这对于经常使用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很多精美的书籍因为装帧问题很快就“散架”了,但这本看起来非常耐用。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者对读者使用习惯的深刻理解,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得心应手的学习利器。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