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7
《语言文字答问》主要包括“字词句解说”“近义辨析”“读音辨正”“标点用法指误”“数字用法析疑”“汉语拼音问题解惑”“字形观照”“笔顺易错字”“修辞手法说略”“其他”等十部分。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涉及文字、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确实能解决人们语文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原主编、《语文建设》原副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特约语言文字顾问,北京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语言与证据研究中心顾问。
近年来参加多部国家法律的语言文字审读工作,并赴中办秘书局、中办秘书局法规处(现为法规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办公厅第二秘书局、农业部、外交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光明日报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少儿出版社等单位讲公文写作中以及编辑工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参加了2011年版的《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修订讨论和最终审定。
目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秘书工作》《新闻研究》《语言文字报》《语言文字周报》《小学语文教师》等报刊上回答语言文字问题。主要著作有《缺失的语文课》《缺失的语文课2》《说话的诀窍——解读〈红楼梦〉言语交际》。
字词句解说
001 “扳手腕”与“掰腕子”…………………………………… 2
002 “梆梆硬”还是“邦邦硬”………………………………… 2
003 “包涵”没有“包含”义 ………………………… 3
004 “被评为”可以说成“评为”吗?………………………… 3
005 “比翼齐飞”的用法………………………………………… 4
006 “不遑多想就可以知道”的说法不妥……………………… 5
007 “不上秤称”不宜写成“不上称称”……………………… 6
008 “不胜”(副词)一般用于感情方面……………………… 6
009 “不由得”还是“不由地”………………………………… 7
010 “不只如此”不宜写成“不止如此”……………………… 8
011 “曾经的学校”的说法是否妥当…………………………… 8
012 “差不多……都”是病句吗………………………………… 9
013 “嗤嗤水气”宜写成“嗤嗤水汽”……………………… 10
014 “词不达意”不宜写成“辞不达意”…………………… 10
015 “待会儿”的两个意思…………………………………… 11
016 “但却”的说法应怎样看………………………………… 12
017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12
018 “ 的”“得”在“老张写的字”和
“老张写得一手好字”中的使用… …………………… 13
019 “独当一面”与“势不可当”中的“当”……………… 14
020 “敦促”的用法…………………………………………… 14
021 “多的是”还是“多得是”……………………………… 15
022 “放眼大好河川”宜写成“放眼大好河山”…………… 15
023 “该计划又再次‘复活’”的说法不妥………………… 16
024 “干嘛”宜写成“干吗”………………………………… 17
025 “高山景行”的用法……………………………………… 18
026 “姑父”“姨父”还是“姑夫”“姨夫”……………… 18
027 古人名字中的“槼”是否应写成“规”?… ………… 19
028 “剐蹭”不宜写成“刮蹭”……………………………… 20
029 “归宁”的意思和用法…………………………………… 21
030 “衮衮诸公”的用法……………………………………… 22
031 “涵容”不用来表“包含”义………………………… 23
032 “寒暄”还是“寒喧”…………………………………… 23
033 “红粉佳人”和“琴瑟和谐”的含义…………………… 24
034 “划定红线”宜写成“画定红线”……………………… 26
035 “画个钩儿”还是“画个勾儿”………………………… 26
“不遑多想就可以知道”的说法不妥
某媒体中说:“这件事,任何思维正常的人,不遑多想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其中的“不遑”用得不妥。
“不遑”的意思是“来不及”“没有时间做(某事)”“无暇”的意思。 例如:
(1)将军连年征战,所以不遑顾及此事。
(2)他整天研究用中药抗癌,专心致志,常常不遑寝息。
(3)这些年,他专注于此,昼夜忙碌,不遑他顾。
媒体中那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思维正常的人,不用多想,就很容易知道其中的道理。” 因此,这句话不宜用“不遑”,宜用“不用”或“不必”。例如可以说成:“任何思维正常的人,不用多想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
“差不多……都”是病句吗
《开国大典》一文中有句话:“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有位老师问,前面写了“差不多”,后面又说“都”,是不是病句。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中的“都”不是表示“总括”的意思,而是表示“甚至”,起强调作用。同类的例子如:
(1)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真希望咱们永远在一起。
(2)我都不知道他得奖了,我也是刚才听你说才知道。
(3)真抱歉,几年不见,我都忘了你的名字了。
(4)你们说话的声音太大,把孩子都吵醒了。
(5)他给我妈看完病,连一口水都没喝,就走了。
也可以简单地把这种用法的“都”理解为“起到语气上的强调作用”。“把嗓子都喊哑了”比“把嗓子喊哑了”语气更重,“把手掌都拍麻了”比“把手掌拍麻了”语气更重。这里的“都”起到了强调语义、加强语气的作用。 而句子里的“差不多”则是“几乎”的意思,是说“很接近”。同类的例子如:
(6)我们差不多等了两小时。
(7)差不多走了三十里才来到这个村子。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是说群众高呼口号,几乎到了把嗓子喊哑的程度。
近些年来,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语言文字报》《小学语文教师》等报刊开设专栏,回答读者的语言文字问题。这些问题范围较广,涉及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都是教师、学生、编辑、记者、文秘人员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读者建议,现将近几年的答复结集出版,以方便查检。
我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到国家语委《语文建设》编辑部工作。该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因此,我对国家的有关政策比较了解,对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也较熟悉。来语委前,曾在外地某高校教“现代汉语”多年。这些经历对回答语言文字问题很有帮助。在国家语委的长期工作中,常跟语言文字专家联系,有的慢慢相熟,这对我回答问题颇有好处。这些年常向有关专家请教,跟他们切磋,以使回复更为准确、客观。在此,向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及北京大学等单位的老师谨致谢忱。
语言文字是为社会服务的,语言文字工作天然地具有为社会服务的性质。在我看来,为社会服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根本属性。时光荏苒,不觉已年届古稀。瞻望来日,拟继续为社会贡献绵薄。心下思忖,为社会服务,自己的生命才有意义。
记得十几年前,我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做主编的时候,有一天接到央视一个电话,问语言文字问题。答复之后,人家问以后还能不能提问,我说可以。从那时至今,一直回答他们的问题。另外,曾应邀去外交部、农业部等单位讲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去光明日报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讲编辑工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有时也接到咨询电话。这些情况表明,社会有规范、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需求,搞好这方面的服务,是语文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工作。 作者
语言文字答问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语言文字答问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语言文字答问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