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由谷川俊太郎的三本诗集《我》《定义》《minimal》结集而成。
《我》是谷川晚年的代表作。在这本诗集里,谷川敏感地诠释了“衰老”与“死亡”的主题。逐渐老去的肉体与内心依旧宛如少年的精神力产生了鲜明对比。伴随着生命的老去与消逝,对自我的存在追问与对生命本质的思索构成了它强烈的精神内核。
散文诗集《定义》是一本叛逆的实验之作。谷川将对物体本质与概念的思索付诸于奇妙的语言和意象,是一本充满了想象力与哲学思辨的概念性作品。
短诗集《minimal》是谷川的又一次探索与尝试。他用异常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述日常之物。对语言的音读、节奏进行的诸多探索令每一个音节都充满了生命的回响。
我年轻时曾立志当一名诗人,可在见到谷川的诗歌才华之后,我放弃了这一梦想。
——大江健三郎
他持续不断的创造活力令人钦佩。他的许多诗富于深刻的暗示性,既是为人生的,也是纯艺术的,不艰涩,而且饱含真情实感。其语象质朴,保持着恰当的空灵和鲜润感。他以杰出的实绩,真正实现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寻找着语言”。
——著名评论家、诗人陈超
诗人用语言表达“我”,即描述“肉身的我”与由语言创造出的“我”之间的矛盾时会出现怎样的语言呢?诗人谷川在《我》中用及其自然、日常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这层只有诗才能表达的“断裂”,以及诗人心中产生诗的“现场”。
——前日本现代诗人会会长新井丰美
Ⅰ我
Ⅱ定义
Ⅲminimal
附录:
物的声音——谷川俊太郎诗集《定义》论 田原
谷川俊太郎年表
去见“我”
从国道斜拐进入县道
再左拐走到乡村道路的尽头
我就住在那里
不是现在的我而是另一个的“我”
那里有一个简陋的家
狗叫着
院落里种着少许的农作物
我总是坐在屋侧的阳台上
啜饮着焙煎的茶
没有应酬话
我是母亲生下的我
“我”是语言生下的我
哪一个是真正的我呢
尽管早已腻烦了这个话题
“我”突然开始哭泣
被焙煎茶呛到
患痴呆症的母亲干瘪的乳房
是故乡的终点
“我”一边抽噎着说
可是,当我眺望着沉默的白昼之月
开始和结束这些更遥远的
一点点地了然于心
黄昏
听着蛙声
铺好床被就入睡的话
我和“我”就变成了〈闪耀的宇宙碎片〉
我是我
我知道自己是谁
虽然现在我在这里
说不定马上就会消失
即使消失我还是我
但我是不是我也无所谓
我是少量的草
也许有点像鱼
虽说不知道名字
也是笨重闪耀的矿石
然而不用说我也几乎就是你
即使忘却也不会消失
我是被反复的旋律
心有余悸地踏上你心律的节拍
从光年的彼方终于来到的
是些微波动的粒子
我知道自己是谁
因此也知道你是谁
即使不知道名字
即使在哪儿都没有户籍
我也会向着你逃逸
我喜欢被雨水打湿
我怀念星空
为笨拙的笑话捧腹大笑
超越“我是我”的陈词滥调
我是我
诗人的亡灵
诗人的亡灵伫立着
对着空屋传来滴答滴答的玻璃窗外
不满于自己的名字只是留在文学史的一角
不满于只是把女人逼到了绝路
对来世的安于现状感到愧疚不安
虽然已不能再发出声音
但化成文字的他却存在着
在新旧图书馆地下的书架深处
仍与挚友争夺着名声
终于无法再回答诗的问题
他相信自己读过蓝天的心
也相信懂得小鸟啾鸣的理由
像锅灶般与人们一起生活
相信已领会了隐藏在喊叫和细语里的静穆
不流一滴血和汗
诗人的亡灵旁边是犀牛的亡灵
诗人一点也不惊讶地窥视着邻人的脸
不知道与诗人同是哺乳动物的犀牛说:
人啊,请你给我唱一首摇篮曲
不要区别亲密的死者与诗人
二×十
在这个星球洒落的言论尘埃之上
无精打采地漂浮着诗歌的朝霭
那天手指触碰过的面颊
现在只是白纸上的一行文字
舌头静默地舔舐着
眼睛看错的东西
心忘却的一瞬一瞬
落在灵魂上堆积着
在语言的小道上走得精疲力竭
坐在沉默的迷途发笑
字典测不出一个单词的深度
词汇散乱在知性的浅滩
语言是皮肤,粘贴在现实的肉上
诗歌是内视镜,在内脏的暗处动弹不得
在譬喻不可救药的绚烂之后
沉默中途收场
意思在呼唤着意思
忍受不住黄昏的孤独
夜越来越深
明天在底层冒出淡淡的烟
对杯子的不可能接近
它多半会呈有底面而无顶面的一个圆筒状。它是直立的凹陷。它能将一定量的液体保持在地球的引力圈内而不致使之扩散。其内部只充满空气时,我们称之为空,然而即便此时,它也会因光照而现出清晰的轮廓,它质量的存在不用称量,也会因冷静的一瞥得以确认。
用手指轻弹时,它会发生振动而成为一个声源。虽然有时被用作暗示,偶尔也会被用作音乐的一节,但是它的声响有着一种超实用的固执的自我满足感,直逼你的耳鼓。它被置于餐桌上。或被人握在手里,也时常从人的手上滑
落掉。事实上,它会隐藏起因容易被故意打破、变成碎片而成为凶器的可能性。
然而,即便被打破,它也不终止它的存在。即使这一瞬间,地球上的所有杯子都被摔成碎片,我们也无法逃离它们。虽然在各自的文化圈,它们依各异的表记法被授予名称,但是对我们来说,它是作为一个通用的固定概念存在的,尽管实际上(用玻璃、用木头、用铁、用土)的制作会因伴以极刑的惩罚而遭到禁止,但是我们也一定无法从它依旧存在的噩梦中获得自由。
它主要是为了解渴才被使用的一个道具,尽管它不具备比两只手掌能在极限状态下被互相合拢或凹陷更多的机能,但是在现在多样化的人类生活中,时而在朝阳下,时而在人工照明下,它都无疑作为一种美沉默着。我们的理性、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技术使它出现在地球上,我们为它们命名,极其自然地用一连串的声音发出指令,但是它究竟是什么?——谁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正确地理解它。
对苹果的执着
不能说它是红的,它不是一种颜色,它只是苹果。不能说它是圆的,它不是一种形状,它只是苹果。不能说它是酸的,它不是一种味道,它只是苹果。不能说苹果的价格有多贵,苹果只是苹果。不能说苹果美丽得有多么漂亮,苹果只是苹果。无法分类,又非植物,因为苹果只是苹果。
是开花的苹果,是结果的苹果,是在枝头被风摇动的苹果。是挨雨淋的苹果,是最终要被吃掉的苹果,是要被摘下的苹果。是落在地上的苹果。是要腐烂的苹果。是种子和冒芽的苹果。是没有必要称之为苹果的苹果。可以不是苹果的苹果,是苹果也无妨的苹果,不论是不是苹果,一只苹果就是所有的苹果。
红玉,国光,王铃,祝田,皇后,红先,一个苹果,三个五个一包装的七公斤苹果,十二吨苹果二百万吨苹果。被生产的苹果,被搬运的苹果。被称量被捆扎被取走的苹果。被消毒的苹果,被消化的苹果。被消费的苹果,被抹消的苹果。是苹果!是苹果么?
是的,就是在那里的,就是它们。就是那里的那个筐子中的苹果。是从桌上滚落的,被画到画布上的,被天火烧灼的苹果。孩子们把它拿在手上,啃它,就是它,它。无论怎么吃,无论怎么腐烂,它都会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在枝头,闪着光盈满在店头。是什么的复制品?是什么时候的复制品?是无法回答的苹果。是无法提问的苹果。无法讲述,最终只能是苹果,现在仍是……
云的路标——少年之1
撒下光的孢子
用力挥手
向着被告知不能去的方向
少年忍不住出发
好几条岔路
该如何选择啊
他把慢慢变换的云当作路标
一边轻松地望着天
由于不知道真正的目的地
群山森林溪流都如同歌谣
直到身心所负的伤
在不知不觉中疼痛起来
少年带着鸟兽昆虫作旅伴
远离母亲兄弟
甚至不晓得自己迷了路
少年已经混入了风景
不得不说,谷川俊太郎的诗歌,真的有一种“轻盈”的魔力。不是那种飘渺不着边际的轻,而是那种卸下了所有沉重包袱后的自在与洒脱。他在诗歌中展现的想象力,常常让我感到惊喜,甚至有些惊艳。有时候,他会把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境。比如,将“天空”比作“巨大的蓝色画布”,将“云朵”比作“正在散步的绵羊”,这些比喻既生动形象,又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我常常会被他那些奇妙的联想所折服,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感知世界。他的诗,不是那种需要字斟句酌、耗费心力的解读,而是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美感。这种“不费力”的艺术,恰恰是最考验功力的。他用最简单的语言,构建了最丰富的意象,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在与一位充满智慧又善于倾听的朋友聊天,轻松地探讨人生的各种可能。他的诗歌,也常常带着一种淡淡的幽默感,让你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每次拿起这本诗集,总会有一种温暖的治愈感。谷川俊太郎的诗,就像一股清泉,涤荡着我内心深处的疲惫和焦虑。他所描绘的世界,充满了善意和理解。即使是谈论一些看似消极的情绪,比如孤独、失落,他也能从中找到一丝光明和希望。他用诗歌教会我,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我尤其欣赏他在诗中对“生命”的赞颂。他歌颂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歌颂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读他的诗,我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在身体里涌动,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他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作深刻的哲学探讨,却能触及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给予最真挚的慰藉。我常常在读完一首诗后,久久不能平静,会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原来,生活是这样的美好。”这种被诗歌所治愈的体验,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诗集,让我在阅读中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澄澈”。谷川俊太郎的诗,语言极其简练,却又意味深长。他仿佛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能够用最少的文字,唤醒读者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他的诗歌,常常带着一种“禅意”,让你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超脱。他不会强行灌输任何观点,而是用一种平和的姿态,引导读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我常常会在读到一些看似简单朴素的句子时,突然间茅塞顿开,仿佛被点醒了一般。他的诗,就像一幅留白的水墨画,给了读者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我喜欢他那种“举重若轻”的写作方式,能够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美。他的诗歌,就像一种无声的引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生活的认知,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通透和明净。
评分这本诗集,第一次捧在手里,就被它素雅的封面和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封面上的名字“谷川俊太郎”,带着一种淡淡的、仿佛来自远方的温润感,让我对即将展开的诗歌世界充满了好奇。翻开书页,那些简洁而充满力量的文字,就像一颗颗饱满的珍珠,颗颗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描绘日常片段的诗篇,它们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能在最平凡的景象中捕捉到触动人心的细节。比如,那些关于光影的变幻,关于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关于清晨的露珠,甚至关于一个不经意的微笑。谷川俊太郎的诗,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用他平和的语调,引导读者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细微之处,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匆忙忽略的美好。读他的诗,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湖畔,看着水波不惊,倒映着蓝天白云,内心也随之沉静下来。有时候,我会反复咀嚼某一句诗,让它在脑海中慢慢发酵,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这是一种无需过多解释的共鸣,一种超越语言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诗集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角”。谷川俊太郎的诗,常常从一个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说是“孩子气”的角度来观察世界。他会用一种充满好奇和童真的眼光,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他会认真地思考“太阳为什么会升起”,或者“星星为什么会眨眼”。这种对最基本问题的追问,反而让我重新思考了许多曾经被我忽略的常识。他的诗歌,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生动、更加有趣的世界。他用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对待诗歌创作,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着惊喜和乐趣。我发现,原来诗歌可以如此自由,如此不受拘束。他的诗,打破了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让我看到了诗歌更多的可能性。读他的诗,就像在与一个充满智慧和童真的玩伴一起探索世界,总能发现那些被成年人遗忘的乐趣和美好。他的诗歌,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评分这本的装帧不是我喜欢的,目录巨丑。
评分了解日本现代诗。
评分618买了一大堆,书还没看,看不过来,封面设计我喜欢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装帧精美,非常喜欢,棒棒棒
评分这本的装帧不是我喜欢的,目录巨丑。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了解日本现代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