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希望通過本書為傢長傳遞傳一個在生病時,養育孩子的健康理念。無論是發燒還是咳嗽或者是腹瀉,都是一種免疫係統建立的過程,傢長不要過於在於控製孩子的生病狀態,而忽略孩子自身免疫係統的建立與提升。本書從免疫力的獲得的方式、生病每個孩子都要經曆、發燒、咳嗽、鼻噻流鼻涕、便便問題、生病如何用藥、熱點問題共8個章節,告訴大傢如何做纔能讓孩子逐步在生病中積極提升自身免疫力,並閤理用藥等。
作者簡介
崔玉濤
兒科醫生
北京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院長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委員會委員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婦兒臨床分會副主任委員
1986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兒科係,先後工作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救中心和中美閤資北京和睦傢醫院兒科,現工作於北京崔玉濤兒童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及北京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主要從事新生兒急救、嬰兒生長發育監測、早期嬰兒問題的乾預和疾病的治療等工作,對新生兒及嬰幼兒醫學領域有較全麵的瞭解和實踐經驗。
在30年的工作實踐中先後參加過《實用兒科急診醫學》等專業書籍的編撰,同時在《父母必讀》雜誌開辦《崔玉濤大夫診室》欄目已15年,並齣版瞭多部育兒著作。公眾教育微博weibo.com/cuiyutao受到大眾青睞,微博粉絲達500多萬,創立微信公眾號“崔玉濤的育學園”和手機APP“育學園”,並在樂視視頻開辦瞭一檔育兒娛樂節目《崔神駕到》。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免疫力的獲得方式 1
先天性免疫在哪裏 2
皮膚、黏膜,第一道生理屏障 2
唾液、胃酸,又一道防綫 3
母乳喂養,免疫力的重要來源 4
獲得性免疫 5
生病獲得免疫力 5
預防接種,獲得免疫力的積極方式 8
腸道菌群,免疫力的重要保護者 9
過度清潔會破壞天然免疫力 12
皮膚清潔不用太勤 12
去除分泌物太積極 13
第二章 生病每個孩子都會經曆 15
生病,好?不好? 16
因為心裏沒底,所以害怕生病 16
生病,讓身體與病原微生物熟悉起來 17
吞噬細胞與病原微生物的交戰過程 19
抗體是如何産生的 21
用藥太積極會推遲免疫係統的成熟 24
免疫係統需要經常被激活 26
孩子生病時,如何與醫生交流 28
精神比體溫更能說明問題 28
描述病情要簡單而準確 29
如實告知孩子的用藥情況 30
看病之後注意什麼 31
聽清醫囑,記好用藥情況 31
彆讓網上的信息嚇到自己 32
第三章 他發燒瞭 33
怎麼發燒瞭 34
發燒是身體在發信號 34
發燒的“最佳溫度” 36
體溫高≠病情重 38
準確測體溫 38
體溫與病情並不一定成正比 41
如何判斷病情輕重 43
科學退熱 45
物理降溫,幫助散熱 45
藥物降溫:劑量計算很重要 46
退燒,首選口服藥 50
應對熱性驚厥 54
熱性驚厥,冷靜對待 54
當孩子齣現驚厥時 55
第四章 他老咳嗽 57
咳嗽,發生什麼事瞭? 58
咳嗽是在自我保護 58
咳嗽的經典過程 60
不同的咳嗽,不同的含義 61
深咳&淺咳 61
白天咳&晚上咳,感染部位不一樣 62
關於咳嗽的種種 63
止咳藥不管用? 63
化痰,霧化吸入勝過吃藥 64
霧化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65
霧化吸入後,拍背排痰 68
霧化器怎麼選、怎麼用? 70
第五章 鼻塞與流鼻涕 73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鼻涕 74
鼻涕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74
正常&不正常的鼻涕 75
應對鼻塞、流鼻涕 78
鼻涕多多怎麼辦? 78
鼻子裏的兩種“交通堵塞” 80
如何護理鼻子 82
鼻子不需要過勤清理 82
孩子為什麼容易鼻塞? 84
如何緩解鼻塞 86
第六章 便便齣問題瞭 87
認識便便 88
大便是怎麼形成的? 88
大便次數與腸道疾病 89
大便的性狀與腸道疾病 90
便便顔色的正常與異常 91
便秘 93
便秘還是排便規律改變 93
喝配方粉便秘,你不知道的原因 94
便秘的應急辦法 95
預防便秘如何做 96
遭遇腹瀉 98
腹瀉還是稀便 98
腹瀉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99
腹瀉不需要禁食 100
腹瀉時,最重要的是防脫水 101
腸道健康很重要 103
腸道健康如何?看大便 103
保持腸道健康的方法 104
腸道受損,用益生菌修復 106
第七章 生病怎樣用藥 107
生病,治療不是越“積極”越好 108
適宜治療對孩子最好 108
抗生素要用得規範 112
抗生素要用對地方 112
藥物起效,需要達到一定濃度 114
中途換抗生素,效果不穩定 116
抗生素隻選對的,不追新的 118
激素很可怕嗎? 120
正確認識激素 120
激素局部用藥&全身用藥 122
選擇閤適的用藥方式 125
口服藥&屁屁針 125
霧化吸入,應用越來越廣泛 126
備好外用藥,應不時之需 127
正解靜脈輸液 128
第八章 熱點問題 131
生病的判斷和檢查 132
X光檢查對孩子的身體有害嗎? 132
B超檢查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嗎? 133
血常規檢查主要看哪幾項? 134
C反應蛋白異常,是身體齣現什麼問題瞭嗎? 135
白細胞增高就一定是細菌感染嗎? 135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高,需要用抗生素嗎? 137
怎麼知道孩子是齣牙發燒還是感冒發燒? 138
孩子發燒,什麼時候去查血常規比較準確? 139
腹瀉一定要化驗大便嗎? 140
疾病與治療 142
發燒會燒壞大腦嗎? 142
燒到38.4℃可以吃退燒藥嗎? 143
用瞭退燒藥,體溫降得太低瞭有沒有問題? 144
用叫醒孩子喂退燒藥嗎? 145
孩子發低熱時如何護理? 146
全麻會不會有危險? 147
為什麼腹瀉時,孩子不吃不喝還拉那麼多水? 148
腹瀉時可以喝電解質粉嗎? 150
為什麼不可著急給孩子使用止瀉藥? 150
後記 153
精彩書摘
生病,好?不好?
因為心裏沒底,所以害怕生病
孩子生病,傢長焦慮
隻要問到孩子生病好還是不好,估計沒有哪個傢長會說好的。雖然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生病,也知道大多數孩子生的都是常見病,但傢長仍然不希望孩子生病,尤其是孩子第一次生病,更是令傢長焦慮不安。
孩子生病時,雖然會因為生病齣現的各種癥狀而感到不適,但他們並沒有感覺到特彆不舒服,經常看到發燒38℃的孩子狀態很好,仍然該吃的時候吃,該玩的時候玩,好像沒事人一樣,但傢長就不一樣瞭。他們會很著急、很焦慮,甚至不舒服的感覺比孩子還明顯。
焦慮,因為生病在可控範圍之外
通常傢長都會把孩子的病情想象得比實際要嚴重,因而焦慮不安,這是因為孩子生病的狀態已經在傢長的可控範圍之外瞭,所以他們心裏沒有底。
舉個例子,你去公司上班,每天大概需要多少時間,都會有一個預估。如果在你預估的時間內到瞭公司,你就會感覺很順暢。如果某一天堵車瞭,本來1個小時的路程,耗去瞭2個多小時還沒到公司,不知道要堵到什麼時候,這時你肯定就會焦慮瞭。這就像孩子生病時,父母的心理狀態一樣。因為大多數傢長都沒有專業的醫學知識,不知道孩子的身體齣瞭什麼問題,不知道他是不是病瞭,病得是否嚴重,什麼時候能好……正是這些不確定性,引起瞭傢長的不安和擔憂,讓他們覺得孩子生病是一件壞事。
生病,讓身體與病原微生物熟悉起來
生病,沒有人能躲得過
生病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中必經的過程,沒有哪一個孩子能躲得過去。而且,孩子從來不生病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生病是孩子獲得免疫力的一種很自然的方式,正是在與病原微生物相遇的過程中,孩子的免疫係統纔會不斷壯大,直至成熟。從這一點上來說,生病對於孩子來說是有好處的。
和病原微生物過招
生病為什麼會使免疫係統增強?因為生病是體內免疫係統與病原微生物交戰的過程,交手之後,免疫係統對這種病原微生物不再陌生,下次它再來襲時,免疫係統就知道如何應對瞭。
舉個例子,大傢就更容易理解瞭。如果我要去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肯定要找路綫,找入口,不知道進門需要辦哪些手續……這個過程會耗費我一些時間。但我第二次再去,就知道怎麼走,怎麼辦進門手續瞭,這一次應對起來要比第一次從容很多。生病也是如此,第一次與病原微生物接觸時,體內的免疫係統對它還不熟悉,不知道該怎麼與它交戰。而當再一次接觸時,已經有瞭經驗,就知道怎麼對付它瞭。
獲得免疫力的“捷徑”
難道免疫力都要通過生病纔能獲得?當然不是,有一種“捷徑”,那就是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是讓身體感染少量病原微生物,但又不會緻病,讓免疫係統主動去認識這種病原微生物,從而獲得應對這種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還是來舉個例子,同樣是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如果有個人能給我帶路,並告訴我如何辦進門手續的話,我即使第一次去,也不用自己去摸索瞭,這就幫我省去瞭第一次去的麻煩。這就是一種“捷徑”。
所以,第一次接觸某種病原微生物,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生病;另一種就是預防接種。
前言/序言
從醫近31年,堅持醫學科普宣教也有17個年頭瞭。迴想起這些年的臨床工作和科普宣教,發現傢長對孩子的養育不僅是越來越重視,而且越來越理智。為此,現今的醫學科普不僅應該告訴傢長一些我們醫生認為適宜的結論性知識,更應該給他們講述兒童生長發育的生理和疾病發生、發展的基本過程,這樣纔能使越來越理智的傢長們正確對待兒童的健康和疾病。
基於這些,産生瞭繼續寫書的衝動。試圖通過介紹兒童生長發育生理、疾病的基本過程,加上眾多的實際案例,與傢長一起瞭解、探索兒童的健康世界。兒童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而醫學不僅是科學,又是藝術。如何用“科學+藝術”的醫學思維,讓發育過程中的兒童獲得身心健康,是現代兒童工作者的努力方嚮。
本套圖書試圖從生長發育、飲食起居、健康疾病等範疇,從嬰兒剛一齣生至青少年這人生最為特殊的維度,通過一些基礎理論和眾多案例與傢長及所有兒童工作者一起探索自然養育。
自然養育的基礎首先應該全麵瞭解兒童,而每個兒童都是個性化兒童。如何利用公共的健康知識指導個性化兒童的成長?自己的孩子與鄰傢的孩子有太多不同,該如何藉鑒彆人的經驗?這是眾多傢長的疑惑,也是很多兒童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如果能夠通過眾多案例嚮傢長和兒童工作者全麵介紹兒童的發育、發展規律,以及利用社會公認的方法正確評估個性兒童的發展,會有利於真正全麵瞭解成長中的個性兒童。隻有全麵瞭解瞭個性兒童,自然就會給予恰當的指導,這就應該是自然養育。
本套圖書共12冊,已齣版《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理解生長的奧秘》《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看得見的發育》《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繞得開的食物過敏》《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一學就會的養育細節》4冊圖書。本冊圖書重點介紹兒童常見疾病。本書不僅介紹瞭兒童常見疾病,更主要會從兒童免疫係統發育的角度齣發,介紹兒童免疫發育的同時,使傢長瞭解疾病的本質。對待孩子生病,並不是馬上治療,而是應該瞭解疾病的本質——起因、發展過程、可能的轉歸。隻有真正瞭解瞭疾病的全貌,纔好下手製訂有效的治療方案,也許就是“生活護理+等待”。隻有在安全基礎上經曆瞭“疾病風雨”的孩子,今後纔會更加健壯!曆經多次藥物洗禮的寶寶,以後問題可能會更多,免疫係統會更加脆弱或錶現異常。希望本書能夠起到這樣的助力作用—讓愛孩子的傢長們學會真正愛孩子的知識!
在此,感謝16年來父母必讀雜誌社諸位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從2002年 1月到今天,從《父母必讀》雜誌每月1期的“崔玉濤大夫診室”專欄,到《0~12個月寶貝健康從頭到腳》,又到《崔玉濤:寶貝健康公開課》,再到現在齣版的《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解鎖常見病的秘密》,一路的支持與幫助,為我堅定醫學科普之路提供瞭強大的助力。
還要感謝所有支持我的傢長、醫學同道和我的傢人,感謝你們無私和真誠的幫助!
崔玉濤
2018年4月1日
《健康寶寶養成記:新手父母的育兒智慧》 序言 成為父母,是人生中最奇妙也最具挑戰性的旅程。當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新手父母們既滿懷喜悅,也伴隨著無數的疑問和擔憂。如何纔能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麵對層齣不窮的育兒難題,又該如何應對?《健康寶寶養成記:新手父母的育兒智慧》正是為所有初為人父母的您量身打造的育兒寶典,它將以科學、實用、溫暖的視角,陪伴您走過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重要階段,為您解鎖育兒過程中的各種“秘密”,讓您成為自信、從容的育兒達人。 本書並非要為您提供一套僵化的育兒“標準答案”,而是希望通過深入淺齣的講解,幫助您理解寶寶的成長規律,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並最終建立起屬於自己獨特的育兒理念。我們將一同探索寶寶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的每一個關鍵時刻,用愛與智慧,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部分:孕育生命,期待的到來 生命的孕育是一個充滿奇跡的過程,從一顆受精卵到擁有完整生命體徵的胎兒,每一個階段都凝聚著生命的奧秘。本部分將重點關注孕期健康,為準父母們提供科學的孕期指導。 孕期營養:均衡至上,為生命打下健康基石 孕早期(1-3個月): 關注葉酸、維生素的補充,以及準媽媽的孕吐應對。我們將深入講解不同孕期所需的關鍵營養素,並提供詳細的飲食建議,幫助準媽媽們調整飲食結構,確保胎兒的正常發育。例如,葉酸對於預防神經管缺陷至關重要,我們需要瞭解哪些食物富含葉酸,以及何時開始補充。 孕中期(4-6個月): 胎兒迅速發育,營養需求量增加。我們將討論孕中期鈣、鐵、DHA等重要營養素的補充,並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避免盲目進補。同時,我們會指導如何通過食物攝取這些營養素,以及何時需要額外補充劑。 孕晚期(7-9個月): 胎兒體重快速增長,準媽媽的身體負荷增加。我們將關注孕晚期蛋白質、縴維素的攝入,以及應對水腫、便秘等常見孕期不適。如何通過飲食來緩解孕晚期的疲勞和不適,也是本章節的重點。 孕期生活:規律作息,身心健康兩不誤 科學運動: 適度的孕期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緩解孕期不適,為分娩做好準備。我們將推薦適閤孕婦的運動方式,如孕期瑜伽、散步等,並強調運動的強度和注意事項。 心理調適: 孕期情緒波動是正常的,但過度的焦慮和壓力可能影響母嬰健康。我們將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導方法,幫助準父母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如何與伴侶溝通,共同麵對孕期挑戰,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産檢的重要性: 定期産檢是監測母嬰健康的關鍵。我們將詳細解讀不同階段的産檢項目,幫助準父母們瞭解産檢的意義,並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健康問題。 分娩準備:科學認識,從容迎接新生命 分娩方式的選擇: 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産?我們將客觀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幫助您做齣最適閤自己的選擇。同時,我們也將介紹無痛分娩等醫學進步,幫助您減輕分娩的痛苦。 産前準備: 從待産包的打包到分娩知識的學習,我們將為您提供詳盡的清單和指導,讓您從容麵對即將到來的分娩。 第二部分:新生兒護理,生命的初體驗 寶寶齣生後,新手父母將迎來全新的挑戰。如何正確地照顧新生兒,讓他們感受到安全與溫暖,是每一個父母的首要任務。 喂養的藝術:母乳喂養與配方奶喂養 母乳喂養的奧秘: 母乳是寶寶最天然、最營養的食物。我們將深入講解母乳喂養的技巧,如正確的哺乳姿勢、喂奶頻率、奶量判斷,以及如何應對常見的母乳喂養難題,如乳頭皸裂、乳腺炎等。我們將強調母乳喂養對寶寶免疫力建立的深遠影響。 配方奶喂養的科學: 對於選擇配方奶喂養的傢庭,我們將提供科學的配方奶選擇原則,衝調方法,以及喂養量和頻率的建議。我們將提醒傢長注意奶嘴的選擇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輔食添加的智慧: 當寶寶長大到一定月齡,輔食添加將成為新的課題。我們將詳細介紹輔食添加的原則、順序,以及不同月齡段寶寶的輔食種類和製作方法,確保寶寶攝取全麵的營養。 睡眠的秘密:讓寶寶安睡,讓父母安心 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新生兒的睡眠模式與成人不同,我們將指導您如何逐步幫助寶寶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認識到睡眠對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性。 安全睡眠環境的營造: 如何布置一個安全舒適的睡眠環境,減少意外風險,是本章節的重點。我們將詳細講解關於嬰兒床、睡姿、被褥的選擇以及室內溫度和濕度的控製。 應對睡眠問題: 寶寶哭鬧不止、頻繁夜醒……我們將提供實用的方法,幫助您識彆寶寶哭鬧的原因,並采取有效的安撫措施。 清潔與衛生:無菌嗬護,遠離病菌侵擾 寶寶洗浴的學問: 從水溫的選擇到洗浴用品的挑選,我們將為您提供詳細的新生兒洗浴指導,確保寶寶肌膚的清潔與舒適。 日常護理: 臍帶護理、臀部護理、口腔護理……每一個細節都關乎寶寶的健康。我們將一一講解,讓您掌握科學的日常護理方法,預防皮膚問題和感染。 環境消毒: 保持居傢環境的清潔與消毒,是防止寶寶生病的重要環節。我們將提供傢庭消毒指南,以及常用消毒方法的科學運用。 第三部分:寶寶成長,每個階段的挑戰與驚喜 寶寶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每一個階段都充滿瞭變化和新的挑戰。本部分將聚焦寶寶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提供針對性的育兒指導。 認知發展:點燃好奇心,激發學習潛能 感官探索: 寶寶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來認識世界。我們將介紹如何通過親子互動遊戲,促進寶寶感官的發展,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語言啓濛: 咿呀學語是寶寶重要的裏程碑。我們將提供有效的語言啓濛方法,如親子閱讀、唱歌謠等,幫助寶寶積纍詞匯,發展語言能力。 早期教育的誤區與正解: 如何科學地進行早期教育,避免拔苗助長,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將探討不同年齡段寶寶的認知特點,並提供閤適的學習建議。 運動發展:從翻身到行走,探索世界的腳步 大運動發展: 翻身、坐、爬、站、走……每一個大運動的發展都需要傢長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鼓勵。我們將介紹不同階段寶寶的運動發展規律,以及如何通過親子運動促進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 精細動作培養: 抓握、捏取、塗鴉……精細動作的發展與寶寶的智力發展息息相關。我們將提供各種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遊戲和活動。 情緒管理:理解寶寶的情緒,建立健康的心理 識彆寶寶的情緒信號: 寶寶還不會用語言錶達,我們需要學會識彆他們通過哭鬧、錶情、肢體語言傳遞的情緒信息。 安撫與引導: 當寶寶齣現負麵情緒時,如何有效地安撫,並幫助他們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是父母的重要課題。我們將提供實用的情緒管理技巧。 建立安全感: 父母的關愛和迴應是寶寶建立安全感的基礎。我們將強調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互動來增進親子情感。 第四部分:常見問題應對,從容麵對育兒“小插麯” 在育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本部分將聚焦寶寶常見的健康問題和行為問題,提供科學、實用的解決方案。 寶寶的常見疾病: 感冒、咳嗽、發燒: 如何正確判斷寶寶的病情,如何進行傢庭護理,何時需要就醫,我們將給齣詳細的指導。我們將強調,並非所有的發燒都需要立即用藥,理解發燒的機製和應對方法更為重要。 腹瀉、便秘: 消化係統問題是寶寶常見的睏擾。我們將分析不同原因的腹瀉和便秘,並提供飲食調整和護理建議。 皮膚問題: 濕疹、紅屁屁、痱子……我們將介紹常見的寶寶皮膚問題,並提供有效的預防和護理方法。 寶寶的行為問題: 哭鬧不止: 如何區分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並采取有效的安撫措施。 不愛吃飯: 挑食、厭食是許多傢長頭疼的問題。我們將提供改善寶寶食欲的方法,以及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策略。 磨蹭、拖拉: 隨著寶寶長大,時間管理和獨立性培養將成為新的挑戰。我們將提供一些引導寶寶養成良好習慣的方法。 結語 育兒是一門充滿愛與智慧的學問,沒有絕對的對錯,隻有最適閤。希望《健康寶寶養成記:新手父母的育兒智慧》能夠成為您育兒道路上的得力助手,陪伴您度過每一個充滿挑戰又溫馨的時刻。請記住,您是寶寶最好的成長夥伴,用愛、耐心和科學的方法,您一定能培養齣健康、快樂、陽光的寶寶。讓我們一同踏上這段美好的育兒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