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人體內證觀察筆記(下冊):十二經絡觀察篇
編/著者:長安無名氏
出版社:橡實(大雁)
出版日期:2011/07/03
ISBN:9789866362323
内容简介
內證就是破解歷代大醫家神奇醫術的實證方法
內證就是一張張的人體透視圖,呈現出人體經絡氣血的動態變化。
《思考中醫》作者 劉力紅 推文力薦
「人體是內證實驗室」
肉眼看不見、科學儀器分析不出來的十二經脈及穴位,是如何被發現的?
經絡如何運作?穴道長什麼樣子?真氣又是如何在經絡中循行?
日月星體、天象轉動、節氣變化,又會對人體經絡產生何種影響?
這些發生在人體內部的變化,你看得見嗎?
古代科學家在沒有現代化儀器的情況下,
透過內證去探索浩翰的大宇宙,
也透過內證發掘人體的奧祕,
更因此發現了人與宇宙神奇的互動。
人體內證觀察筆記,分上、下兩冊。本書是下冊 十二經絡觀察篇,重點在於忠實記錄作者對於三焦經、膽經、肝經、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以及心包經等十二正經的內證觀察實況。
被觀察到的穴位真氣,人體穴位中流動著真氣。真氣以旋轉運動,分為順時針及逆時針兩個方向,有些甚至於有多個運動方向。有些較大的穴位,如勞宮穴、湧泉穴,真氣會結成一個圓球,並形成多道暈帶。穴位真氣不僅有顏色,且會發光,常見的顏色有紅色、黃色、藍色等;如湧泉穴的真氣是黑色。
■內證,是一種古今都有人做到的實證功夫
這是一種透過自己的身體去探索、觀察及求知的科學方法。《黃帝內經》、《神農本草》、《傷寒論》等等傳世不衰的中醫大經典,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等歷代中醫大家,為何在科技落後的千百年前,就能發現經絡循行現象,並整理出一套令現代科學家都嘆服但難以解釋的中醫藥學理論?答案就是內證。
內證在道家稱為內觀,對中醫的產生、運用及發展占有極為重要的樞紐角色,可以說內證是古代中醫的一個神祕的實驗體系及實驗室,即使到了,那些優秀的老中醫所用的方法,都能在內證中找到相應的客觀證明。
■經絡管道、穴位的存在,就是長期內證的觀察結果
在西醫解剖學裡,肉眼看不見、科學儀器分析不出來的十二經脈及穴位,好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用來號脈下針治病,這種令科學界瞠目咋舌的「神奇」經絡學,正是我們祖宗在內證狀態下,一代接著一代、不斷向前進展的長期觀察結果。
本書作者透過內證方式,一字一句地真實記錄他自己的長期觀察結果,發現十二正經的三陰三陽及個別命名都是有憑有據的,絕對其來有自。以三焦經為例,在內證狀態下,可以看到手少陽三焦經在旺相時會發出金黃色光,整個人體的上中下焦部位在金黃色光芒下,就像放進烤箱裡烘烤焦黃的麵包一樣,因此古人才會將之命名為「三焦」。再如肝經旺相時會呈現青綠色光,腎經旺相時會呈現藏黑色,心經旺相時則是黃色的紅光。
■人體十二正經與星體的互動
人類與宇宙的親密關係,絕對不只是近幾年的熱門話題。事實上,五、六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已經知道日月五星(七政)、四靈二十八星宿的運行與人體十二經絡及穴位之間互相有定期性及規律性的「真氣」交流,這種「氣交」現象,跟中醫「子午流注」的醫學理論不謀而合。
例如膽經在子時啟動旺相,並相繼啟動其他十一經的運行。因此,《黃帝內經.六節臟象論》說:「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至於與膽經關係密切的星宿,則包括月亮、木星、二十八星宿中的值日星宿(如虛宿、昴宿),這些星宿不僅會下傳無形的真氣、陰陽物質到人體膽經,還會與膽經本身的膽氣互相交流,進行「氣交」,對於人體的健康與平衡都有直接且深刻的影響。
作者簡介
長安無名氏
男,西元1961年生,祖籍中國西安渭水畔。1981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學語文老師三年,後長期從事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調查研究工作。
1986年因病求學於道教全真派傳人,學習古老的道教文明和養生方法,親身驗證中醫妙不可言的療效及部分醫理。可惜的是,現代醫學界重西醫輕中醫,未能真切瞭解中醫博大精深的奧妙之處,加上憑藉藥物、手術以及各種診療儀器的西醫本身又有無法突破之處,多方考量之下,遂將多年的內證觀察心得整理出版,願藉此拋磚引玉,引起更多人重新看待及審視古老的醫學傳統。
作者希望透過本書,能夠啟發有緣的讀者對傳統生命科學及中醫這種大科學的興趣及瞭解,讓大家能認識生命的本質和本源,人人覺悟,人人自救,建立一個快樂、回歸正常的社會和家庭。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的画面。我曾尝试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养生书籍,但总觉得它们在触及身体的深层奥秘时,总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而《人體內證觀察筆記(下冊):十二經絡觀察篇》,“內證觀察”这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它暗示着一种深入自身、由内而外的探索。我喜欢那种不依赖外部权威,而是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事物的方式。我常常想象,作者是如何在每一次的内观中,捕捉到那些微妙的身体信号,并将它们转化为文字的。我特别好奇“十二經絡”在书中是如何被呈现的,是抽象的理论,还是具体的感受?是冰冷的穴位名称,还是鲜活的能量流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观察方法,让我能够循着作者的思路,去体验和感知十二经络在自己身体中的真实存在。这种期待,是一种对自己身体的责任感,也是一种对生命更深层奥秘的好奇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气质,仿佛是从时光的尘埃中拂去,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还没来得及细致阅读其中的文字,但仅是触摸到纸张的质感,就能感受到一种踏实的触感,这是一种现代印刷品中越来越少见的质感,让我联想到过去那些承载着知识与智慧的手抄本。封面上“中商原版”、“港台原版”的字样,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不禁猜测它是否收录了在不同地域流传的、具有独特视角和阐释的经络观察记录。我设想,在海峡两岸的医学交流中,一定有着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细节,而这本书,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连接点,将那些散落在不同时空的智慧汇聚于一处。这种“原版”的概念,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地域的区分,更代表着一种对知识本源的尊重和追求,一种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在事物本质上深耕细作的精神。我期待它能为我带来全新的视角,挑战我已有的认知,让我看到经络在人体中更广阔、更深远的意义。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沉浸在一种寻找“内观”的困惑之中,总觉得在身体的感知层面,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忽略了。当我翻开《人體內證觀察筆記(下冊):十二經絡觀察篇》的扉页,立刻被它那股朴实而认真的气息所吸引。书中的内容,虽然我尚未深入细读,但仅从目录和一些零散的篇章标题,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十二经络上的探索是多么细致入微。我尤其好奇那些关于“原版”的字样,这是否意味着它保留了更为原始、未经过多修饰的观察记录?我脑海中浮现出作者在某个宁静的时刻,带着一颗纯粹的好奇心,伏案记录下身体发出的细微讯息的画面。这种基于个体真实体验的记录,在如今充斥着各种理论和概念的书籍中,显得尤为珍贵。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身体更深层智慧的大门,让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能主动地去倾听、去理解,去感受经络在身体里的律动与变化。这种期待,是一种对未知探索的渴望,也是一种对自身健康更深层理解的追求。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人體內證觀察筆記(下冊):十二經絡觀察篇》,光是念出来,就有一种回归本源、回归自身的感觉。我一直觉得,我们对身体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被外部的理论和概念所框架,而忽略了身体本身所能传递的智慧。我迫切地想要找到一种能够与身体直接对话的方式,去感受它的语言,去理解它的需求。“內證觀察”这四个字,恰恰是我一直以来所寻觅的。我尤其好奇“筆記”的形式,它意味着一种持续的、细致的记录,一种日积月累的体悟。我脑海中浮现出作者在安静的书桌前,伏案记录那些身体细微变化的画面,那种专注和虔诚,让我心生敬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一步一步地去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去理解十二经络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书,更是一本能够引导我与自己身体建立更深层连接的书,让我能够真正地“看见”身体内部的运作。
评分我一直对人体运行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层面。市面上关于经络的书籍不少,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让人难以产生真正的共鸣。《人體內證觀察筆記(下冊):十二經絡觀察篇》这个书名,尤其是“內證觀察”几个字,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猜想,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经络的走向和功能,而是更侧重于记录作者在观察自己身体时,所产生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这种“观察笔记”的形式,让我感觉更加真实和亲切,仿佛能跟随作者一起,踏上探索身体内部奥秘的旅程。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视角,让我能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十二经络。我设想,书中会充满着作者细腻的观察和感悟,或许还有一些难以言喻的身体体验,而正是这些,才构成了真正的“內證”。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门,让我看到身体内部更生动的图景,并从中获得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