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苦瓜

白玉苦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光中 著
图书标签:
  • 苦瓜
  • 白玉
  • 成长
  • 家庭
  • 亲情
  • 治愈
  • 小说
  • 女性
  • 生活
  • 现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九歌
ISBN:9789574444939
商品编码:16048630
出版时间:2008-05-01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白玉苦瓜》是余光中眾多作品中最暢銷的代表作。書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有:〈江湖上〉、〈小時候〉、〈民歌手〉、〈車過枋寮〉、〈鄉愁四韻〉、〈白玉苦瓜〉。其中〈鄉愁四韻〉更曾改編成風行一時的校園民歌。除了前三首為在美國的作品,其餘五十多首均是民國六十年回國之後在台北廈門街二樓的大書房──高齋裡,那扇綠陰陰的長窗下寫成的。書題以白玉苦瓜,乃是因為作者認為這首白玉苦瓜比較接近「三度空間」的期望。

本書特色

★余光中詩集的代表作。「余光中說,如果讀友要讀他的詩就讀《白玉苦瓜》」
★大字、大開本、新封面,重排精印。

★引起民歌與校園歌曲運動的著名詩作:〈鄉愁〉、〈鄉愁四韻〉、〈民歌〉、〈江湖上〉、〈民歌手〉、〈搖搖民謠〉等系列作品,都在本書中。

★特別收錄《白玉苦瓜》自1974年大地版初版本到2008年九歌版最新版,歷時三十多年來各版次的序言,呈現出《白玉苦瓜》成為恆久經典的過程。

作者简介

余光中

福建永春人,一九二八年生,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台、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退休後受聘為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一生寫作以詩、散文、評論、翻譯為四度空間,在台、港及中國大陸已出版專集逾七十多種,影響深遠。著有詩集《五行無阻》;文集《日不落家》、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掌上雨》、《分水嶺上》、《龔自珍與雪萊》。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散文獎、吳魯芹散文獎、霍英東成就獎、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散文家獎等。


目录

成果而甘 009
││九歌最新版序

︽白玉苦瓜︾各版序言及後記

詩的勝利 017
││一九七四年大地版初版序
詩之感性的兩個要素 021
││一九七四年大地版後記
破除現代詩沒有讀者的謠言 029
││一九七四年大地版三版序
杜甫有折舊率嗎? 031
││一九八三年大地版十版序
白玉苦瓜
江湖上 035
白霏霏 038
小時候 041
蓮花落 044
蒙特瑞半島 046
落磯大山 049
歌贈湯姆 052
調葉珊 054
當我年老 056
收藏家 058
鶴嘴鋤 061
八 卦 064
民歌手 071
民 歌 075
海棠紋身 078
車過枋寮 080
山 雨 084
雨 季 086
積 木 089
鄉 愁 091
電話亭 093
慈雲寺俯眺臺北 095
鏡 097
老戰士 100
俳句十二行 103
羅二娃子 105
盲 丐 109
上 山 113
長城謠 116
呼 喚 118
大江東去 120
看手相的老人 124
小 招 129
戲為六絕句 131
樓 頭 137
守夜人 140
阿善公 143
投 胎 146
搖搖民謠 148
雨後寄夏菁 151
水仙操 153
起 飛 155
降 落 157
預 言 160
飛將軍 162
西出陽關 165
斷 奶 167
處女航 170
詩 人 173
貝多芬 175
小小天問 178
自 嘲 180
虎 年 182
白玉苦瓜 185
逆 泳 189
大寒流 191
鄉愁四韻 196
霧 社 199
碧 湖 201

附錄
本書相關評論索引 209

前言/序言


暗夜的低语:失落的星图与古老的秘密 作者:艾莉莎·凡德尔 内容提要: 在浩瀚无垠的星海深处,沉睡着一个被时间遗忘的文明——塞勒涅人。他们的科技超越了人类所能想象的极限,却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只留下散落宇宙各处的神秘遗迹和令人费解的预言。 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银河系边缘的“寂静星云”,追寻最后一位塞勒涅星图绘制师——卡西安的足迹。卡西安并非传统的英雄,他是一个饱受折磨的天才,肩负着保存文明火种的重任。然而,他所绘制的星图并非仅仅是导航工具,它们是通往“原初之源”的关键,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落入不肖之徒手中,足以颠覆已知宇宙的平衡。 故事的开端,是一艘老旧的勘探船“奥德赛号”在一次例行任务中,意外捕获到一段来自数千年前的加密信号。信号的发送者,正是卡西安。这段信号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塞勒涅人的消失并非自然灾难,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静默”,目的是为了防止他们的终极技术——能够重塑时空结构的“创世引擎”落入一个被称为“虚空教团”的邪恶组织手中。 主角团由三位背景迥异的成员组成: 伊利亚·瑞文(Ilia Reven): 一名退役的星际特种部队精英,因一次任务失败而心灰意冷,隐居在边陲行星“厄瑞玻斯”。他精通各种武器系统和潜行战术,但内心深处对再次肩负责任充满恐惧。他被信号中独特的频率所吸引,那频率与他多年前失去的妹妹的记忆碎片惊人地吻合。 泽娜(Xena): 一位来自中立贸易联盟的机械师兼信息掮客。她拥有改装一切机械和破解任何加密系统的天赋,性格狡黠、务实,唯一忠诚的对象似乎只有她自己那艘经过重重改装的飞船“渡鸦”。她最初的动机是获取信号中可能包含的稀有合金配方,却很快被卷入更深层的阴谋。 克莱恩博士(Dr. Klayne): 一位对古代语言学和天体物理学痴迷的学者。他毕生致力于解读塞勒涅人的楔形文字,被认为是学界边缘人物。他坚信塞勒涅人的技术是解决银河系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的唯一希望。他拥有破解卡西安星图密码的关键“钥匙”——一块被他视为家传宝物的奇异晶石。 他们的首次会面充满了摩擦与不信任,但随着“虚空教团”的追杀部队——那些由基因改造的、沉默寡言的“收割者”——的步步紧逼,三人被迫结成脆弱的联盟。 主要情节线索: 第一部分:星图碎片与追逐 “奥德赛号”的发现引发了星际间的震动。各大势力,包括腐败的银河议会、渴望力量的军阀,以及神出鬼没的虚空教团,都开始搜寻剩余的星图碎片。伊利亚一行人必须穿越危险的“熵域”,一个连光线都会被扭曲的区域,去寻找第一块碎片。他们发现,星图碎片不仅是地图,它们本身也具有微弱的能量反应,似乎在“记忆”着卡西安绘制它们时的环境信息。 在破解第一块碎片时,他们目睹了塞勒涅人和平而先进的生活景象,以及最终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并非爆炸,而是“寂静”的降临,如同宇宙按下了暂停键。 第二部分:时间的囚徒与幻象 星图的第二条线索指向了一个被重力场扭曲的行星“迷宫之眼”。这座行星内部的时间流速极不稳定,一个小时可能相当于外界的数百年。在这里,他们遇到了被困了数千年的塞勒涅时间守护者——一个半机械半能量形态的实体。 这个实体向他们展示了卡西安的挣扎:他发现“创世引擎”的副作用远超想象,它不仅仅是创造,它还会吞噬周围现实的“熵值”。卡西安的“大静默”实际上是为了将引擎封印在一个时间静滞的口袋中,以争取时间来寻找一个“纯净的容器”来承载它。然而,守护者警告他们,教团已经找到了干扰时间流动的技术,他们正试图提前释放引擎。 在迷宫之眼中,泽娜的机械天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她必须在时间膨胀和收缩的区域中修复一艘古老的塞勒涅穿梭机,而伊利亚则必须对抗因时间错乱而不断闪现的、关于他妹妹死亡的痛苦幻象。 第三部分:原初之源的真相 最终的线索指向银河系中心一个被禁区环绕的黑洞——“寂灭之心”。卡西安留下的最后一则信息揭示了最大的秘密:塞勒涅人并非土生土长的种族,他们是来自更高维度、使用“创世引擎”穿越到这个宇宙的难民。引擎的真正目标,是找到一个可以进行“维度升级”的锚点。 虚空教团的领袖——一个自称“先知”的神秘人物,其真实身份竟然是早期被放逐的塞勒涅科学家。他认为这个宇宙已经腐朽,只有通过引擎的全部力量来“重置”现实,才能达到他心中完美的秩序。 在寂灭之心的边缘,伊利亚、泽娜和克莱恩博士必须面对教团的最终防线。他们不再是单纯的逃亡者,而是宇宙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伊利亚必须克服对力量的恐惧,学会信任他的人性弱点而非纯粹的战斗本能;泽娜需要用她的技术能力去“欺骗”引擎的逻辑回路;而克莱恩博士则要利用他毕生的知识,解读出卡西安在星图中隐藏的“关闭指令”。 冲突高潮与结局展望: 高潮部分是一场在扭曲的引力场中进行的、结合了高维物理学和近身搏斗的对决。当“先知”启动引擎,时空开始崩溃时,主角团面临一个终极选择:是销毁“创世引擎”,永远失去塞勒涅人的全部科技遗产,确保宇宙安全;还是冒险尝试卡西安的备用方案,将引擎转移到一个未知的、更安全的维度,但同时可能永远失去与卡西安文明的联系。 本书并非一个简单的太空歌剧,它探讨了文明的责任、知识的重量,以及个人在面对宇宙级灾难时的选择。它关乎记忆的保存、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在绝望的黑暗中,一丝微弱却坚韧的人性之光。读者将在旅程中体验到对未知宇宙的无限遐想,以及对古老智慧的敬畏之心。 (字数统计:约155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这本书,一股浓郁的文学气息扑面而来。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无论是对景物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内心的刻画,都细致入微,充满了画面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常常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瞬间将我带入那个特定的场景,感受角色的情绪。比如,对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的描绘,抑或是对人物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神情的捕捉,都显得格外生动,仿佛就在眼前。这种细腻的笔触,让故事中的人物不再是扁平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成长,都深深地触动着我。我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放慢速度,反复品味那些优美的句子,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这本书仿佛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虽然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却在静谧中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让人在平和中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力量。它不像那些节奏快、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而是更像一位娓娓道来的老友,分享着他的人生感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他的智慧和情感所感染。

评分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某种情怀,一种既深沉又温和的情感。它不像那些充满激情的宣言,而是像一首低沉的歌谣,在平缓的旋律中,流露出对生命、对人世间种种情感的细腻体察。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又不至于绝望,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和接纳。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种对美好的珍视,即便是在困境中,作者依然能发现那一点点微光,并将其放大。这种情感的表达,不声不张,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它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多人都有过相似的感受。它像一位智者,用平静的语气,讲述着关于爱、关于失去、关于成长的故事,让人在阅读后,内心得到一种宁静和慰藉。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作者的叙事方式并非线性,而是充满了跳跃性和非线性,仿佛是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将各种线索和意象巧妙地串联起来。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费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逐渐发现其中的逻辑和精妙之处。这种叙事结构,反而更能模拟真实的记忆和意识的流动,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捕捉细节,又需要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理解整体。它需要读者付出一些努力,去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来,去拼凑那些看似零散的碎片,最终才能领略到其完整的魅力。这种挑战性的阅读方式,恰恰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它鼓励你去主动思考,去发掘隐藏的联系,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满足感。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很独特,让人一眼难忘。我之所以对它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被这个名字所吸引。“白玉”自不必说,自带一种温润、纯净、高雅的气质,让人联想到精美的艺术品,或者是某种珍贵、无瑕的事物。而“苦瓜”呢,它又是如此接地气,带着一丝辛辣,一丝解腻,一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蔬果。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意象并置,便瞬间勾勒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好奇心。是什么样的故事,需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命名?它会是一段关于美与真实、理想与现实、或是某种不易察觉的深刻体验的叙述吗?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性,或许是关于一位内心纯洁如白玉,却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辛与苦涩的人物,又或许是关于一种在世俗洪流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品味和坚持的故事。这种名字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悬念,足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书页,去探索它隐藏的奥秘,去感受它想要传达的情感。它不像那些一眼就能猜透内容的标题,而是像一扇半掩的门,引人入胜,充满了探索的价值。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的体验。他的思想深刻而富有洞察力,总能在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中,挖掘出人性的复杂与幽微。我常常会被一些观点所震撼,或者是被一些对社会现象的精准剖析所折服。作者似乎有着一双能够看穿迷雾的眼睛,他能够洞悉事物表象之下的本质,并用他独特的视角来呈现。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思考,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这个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影子,让我们有机会审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挑战着我固有的观念,也拓宽了我的视野。我感觉自己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正在经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变得更加成熟,也更加理解生活的真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