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DK图书公司授权中文版。
全球13种语言,销售超过30万册。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徐芒耀、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及画家吴山明强力推荐。
一本基础的,教你如何用一种崭新方法来绘制人体的参考指南,富有视觉震撼力。
采用250幅特别委托拍摄的照片和100幅绘画作品来揭示并赞美人体。
绘画和照片互为补充,阐明人体体表的外貌和内部结构复杂性之间的关系。
实用的绘画课程传授如何审视与描绘人体的各个部位。
佳作赏析考察了十幅世界名画,探讨每位艺术大师对人体解剖的态度、知识水平和知识的应用。
对于在描绘人体方面想要有一种全面与当代性观照的人来说,《艺用人体解剖》正是一本理想的参考书
在《艺用人体解剖》一书中,备受称颂的艺术家和学者萨拉西蒙伯尔特揭示了人体非凡的构造并凸显了人体在当今西方艺坛经久不衰的卓越地位。
《艺用人体解剖》采用一流的、特别委托拍摄的男女模特照片,与古今艺术名作和她自己所画的插图配合在一起,萨拉向读者展示了如何透视到内在的人的构架来精确绘制人体的肌肉群、骨骼力量、平衡、姿势及其优雅感。叠加于照片上的精绘线描图显示了人体外形与内在结构的迷人关系。
《艺用人体解剖》六个章节的人体写生课指导读者以新的目光去审视人体,对如何观察和画好人体骨骼、头部、胸廓、骨盆、双手和双脚,提供了独特的技巧和极具想象力的见解。
通过对十幅大师级艺术家名作的分析,从霍尔拜因的《坟墓中的基督》到爱德华·霍珀的《旅店房间》,作者彰显了超越时代局限的不同艺术家的知识水平和见解。每篇佳作赏析中都配备了与画作人物姿势相同的模特照片,以便能在解剖学上形成对照比较。
掌握解剖学知识常常是艺术家理解并诠释人体的关键。这本极具想象力的现代参考书适合于各个层次的艺术家,为他们素描和绘画的技巧指点迷津。
萨拉·西蒙伯尔特(SARAH SIMBLET),任教于牛津大学拉斯金工艺美术学院和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她曾在牛津、切尔滕海姆、海德堡和马德里学习和工作过,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探讨了绘画和人体解剖之间关系的各个层面。她的多幅画作被国家和私人收藏,其中包括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和牛津的阿什莫里博物馆。她举行过三次巨幅画作的个人画展,其中有被日内瓦艺术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艺术与解剖人体写生》(1998)、伦敦韦尔考默信托基金会收藏的《新解剖学家》(1999)和德国威博斯道夫收藏的《美丽园》(1999)。萨拉曾接受英国广播公司4台""今日""栏目的采访,并担任钟表制造者频道和探索频道的艺术-科学纪录片顾问。
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在澳大利亚做了多年的摄影师,因作品布光华美、影像视觉效果强烈而名扬澳洲大陆。他还为好评如湖的《亚特兰大之梦》一书提供过他拍摄的澳大利亚奥林匹克代表队队员富有特色的裸体人像照片。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严谨的浪漫主义”。它用科学的解剖学知识为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地基,但展现方式却充满了对人体美的赞颂。书中的案例图片,无论是古典雕塑的细节还是当代艺术摄影的瞬间,都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律感。我特别喜欢它对人体运动流线感的分析,比如在表现奔跑、跳跃或者休憩时,如何用骨骼和肌肉的联动来创造出流畅的视觉效果。它不是让你成为一个机器人去复制肌肉,而是引导你理解力量如何在体内流动,从而让你的作品拥有内在的“呼吸感”。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密度,绝对配得上它在行业内的声誉,是值得每一个严肃的艺术学习者和创作者永久珍藏的案头宝典。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插画工作的人来说,精准而富有张力的人体结构是我的核心追求。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对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尺度的探讨非常严谨,并且给出了多种风格下的比例调整参考,这对角色设计工作者尤其重要。我发现自己过去在处理复杂动态时的许多困惑,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清晰的解答。特别是关于关节处的过度和转折处理,它提供了非常细腻的指导,避免了画面中出现“僵硬”或“脱臼”的错误。而且,这本书的“授权中文版”质量非常可靠,印刷精度高,色彩还原真实,这在参考书里是非常难得的,确保了每一处细节都不会因为印刷问题而被误导。
评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医学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把复杂的人体结构“翻译”成了艺术家能够理解的语言。比如,它在讲解肩关节的运动轨迹时,会配合大量的动态图例,清晰地展示出骨骼在不同转动角度下的受力点和外部形态变化。这种“由内到外”的剖析方法,让我对人体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表面的肌肉线条。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经典艺术作品的局部解剖分析,这让理论知识立刻与实际创作场景对接起来,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可以说,这本书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非常适合那些想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极致真实的画者。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知道内容绝对扎实。打开一看,那些精美的插图和照片简直就是艺术品的集合,色彩的运用和光影的处理都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水平。我本来以为这只是本普通的解剖学参考书,但翻开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艺术创作的宝典。尤其是对肌肉结构和骨骼形态的呈现,细致入微,让一个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人体动态的核心要点。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体态下肌肉变化的解析,这对我在速写和动态捕捉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相当用心,知识点和视觉元素的结合非常流畅,阅读体验一流。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本艺术家的灵感库,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创作动力。
评分我之前买过好几本关于人体解剖的书,但很多要么太偏向医学,要么又过于概念化,真正能指导绘画实践的少之又少。这本则完全不同,它完美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人体体积感和空间感的塑造的探讨。书中详细分析了光线如何作用于不同曲面的皮肤和肌肉,以及如何通过阴影和高光来营造三维的立体感。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书中关于人体摄影构图和光影的分析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每一次练习,我都会对照着书中的细节去观察和揣摩,它不仅仅告诉我“哪里有骨头”,更重要的是告诉我“这个结构应该如何被表现出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了我们如何“看”人体,而不是仅仅“描摹”人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