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做守信的家长 培养自律的孩子
:49.90元
作者:刘朝莹,刘嘉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9610546
字数:50000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14所中小学名校校长、特级教师推荐:
n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京史家小学、北京小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试行本书内容“行为契约”后赞誉不绝,纷纷表示已经或即将列作家长课堂教材!!!
n★OTO线上线下服务无限升级的家教心理学前沿成果,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入选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n★来自全国上千份案例表明:凡是参加本书倡导的“行为契约”活动后的家长,7天后亲眼见证孩子各方面自律的奇迹!!!
nn
★北师大心理学名师多年心血结晶:
n刘嘉教授:中国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北师大心理学部部长
n刘朝莹博士:北师大心理学院快乐学习中心主管、3000多小时咨询经验、帮助100余名厌学青少年重返校园。
n★随书:
n在线无限升级“好父母”银卡、手机AR熊猫乐园智能游戏、行为契约模板、24张神奇心愿卡、执行记录表
n内容提要
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孩子写作业拖延怎么办?孩子爱玩游戏怎么办?孩子情绪爱失控怎么办?孩子不怎么办?孩子作息不规律怎么办?如何培养孩子超常的学习能力和面对各种困难的情绪管理能力……
n这是一本有效解决孩子上学后让家长头疼问题的书,更是一本使用后让家长和老师迅速见证孩子奇迹的书。本书源自作者对上述众多家长苦恼至极问题的归纳总结,并全方位采用了“BOOK+”的概念——书籍 + 实用工具 +APP,以综合性的服务更全面地帮助家长。通过和孩子签订行为契约,共同执行,进而帮助孩子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n事实确实如此,“在每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好的拿出来。”
n目录
作者序
n推荐序
n前言
n章、给孩子万贯家财,不如帮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n一、行为契约的魔力
n1. 行为契约法为什么在亲子教育中魔力无穷
n2. 行为契约能够帮助孩子自发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n3. 行为契约能够避免家长无意识言语的负面影响
n4. 行为契约能够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
n5. 行为契约能减少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为
n6. 行为契约能预防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
n二、如何给孩子制定“行为契约”
n1. 行为契约模板
n2. 填写“目标行为”时家长和孩子要注意什么
n3. 商定“奖惩”清单时家长和孩子要注意什么
n4. 父母和孩子签字承诺时要注意什么
n5. 填“执行记录表”时家长和孩子应该怎么做
n6. 家长签订契约后更要严守承诺
n三、签“行为契约”前先测测家长说话算数的指数
n四、如何营造说话算数的家庭氛围
n1.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n2.“立木为信”,不签空头支票
n3. 像对“客户”一样对待孩子
n五、本章【练习】
n第二章、目标要明确——你*想培养孩子哪些行为习惯
n一、如何设置好的契约目标?
n二、为什么行为契约的目标要“少而精”
n1. 先想好要通过这个契约改变什么
n2. 一份契约以改变一种行为为主
n3. 三个目标完成了两个,算完成吗
n4. 目标的难度如何把握
n三、为什么行为契约的目标要“可量化”
n1. 可量化可以减少争吵,规范行为
n2. 如何把行为契约的大目标量化、细化
n四、为什么行为契约的目标要“向前一小步”
n1. 坚持小改变,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
n2. 目标要怎样设定才能向前一小步呢
n3. 不要快速地增加目标任务量
n第三章、行为契约中的奖惩要有吸引力
n一、什么样的奖惩才能吸引孩子
n1. 在奖惩上做了哪些改变,让奇迹发生
n2. 妈感受
n3. 孩子的感受
n4. 惩罚和奖励都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n5. 奖惩为什么如此有效
n二、对孩子,要“投其所好”
n三、对孩子,要“物质与精神奖励并用”
n1. 物质奖励在契约初期效果明显
n2. 在运用金钱奖励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n3. 家长要常用精神奖罚方法,作用相对持久
n4. 送你一套心愿卡
n5. 心愿卡要怎么用呢
n四、对孩子,要“及时奖惩”
n五、行为契约要“切实可行”
n1.“不是为了罚你,是为了培养你”
n2. 契约的奖惩要量化
n3. 运用“双60 分原则”制定行为契约
n4.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签订协议
n六、给行为契约打分
n第四章、执行行为契约要有力度
n一、怎样激励孩子提前完成作业
n二、执行行为契约要温和而坚定
n1. 和孩子“温和沟通”的心理学智慧
n2. 孩子违约耍赖的时候,要坚定拒绝
n3. 拒绝之后,要好好安抚孩子的情绪
n三、找准定位,家长只是辅助者
n四、父母的角色就是榜样
n五、帮孩子巧妙创造“同伴影响力”
n六、打卡图的力量—完形心理
n第五章、行为契约可以培养孩子终生的自律力
n一、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自控能力
n二、行为契约的目标——让孩子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n名家推荐
n作者介绍
刘朝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主攻家庭方向,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美国催眠师学会(AAH)认证催眠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快乐学习中心主管。
n刘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特殊津贴。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才学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n序言
我得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新颖,它没有把焦点完全放在“如何管教孩子”上,而是深刻地探讨了“家长自身的成长”。这对我触动很大。我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他们不懂事,现在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是我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书里有一段关于“倾听的艺术”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调了在孩子表达时,家长要放下评判,真正去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听”,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我开始尝试在和孩子交流时,先复述他们的感受,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效果立竿见影,孩子变得更愿意和我分享他的想法了。这本书帮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智慧、更平和的育儿之道。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这本书,毕竟市面上育儿书太多了,大部分都大同小异。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行为矫正,而是深入探讨了“自律”背后的心理动因。书中对“内在驱动力”的分析特别精彩,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奖励”会适得其反,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它提供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策略,比如如何设置“挑战性目标”而不是“完美目标”,这对于培养孩子持续的动力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务实的态度,不画大饼,而是教你如何在日常琐事中找到培养自律的机会。这本书是真正能让人学以致用的宝典。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信守承诺”的重视程度。以前我总觉得“守信”是大人之间的事情,和孩子关系不大。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家长自己的一言一行,才是孩子学习规则的第一课。书中提到了很多家长自身缺乏信誉的例子,比如答应了周末陪孩子玩,结果因为工作推迟,这种小小的“失信”累积起来,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阅读,我开始审视自己是否在无意中给孩子树立了不负责任的榜样。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家长的一些盲区。它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书,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大人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理论和实践穿插得恰到好处。我最欣赏的是它对“规则建立”过程的细致讲解。很多家长都明白要立规矩,但往往在执行过程中功亏一篑。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从“共同协商”到“明确后果”,再到“坚定执行”,每一步都有具体的对话示例和场景模拟。这让我不再在执行规则时感到心虚或犹豫。我尝试书中提到的“冷静期”策略,效果非常好,避免了亲子冲突升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读起来很流畅,没有晦涩的术语,让人读完之后立刻就有信心去实践。它让育儿这件事从一个令人头疼的任务,变成了一个充满探索乐趣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苦恼于怎么才能让我的孩子能听进去我的话,并且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事情。这本书没有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的故事和案例,让我这个当家长的能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扔在一边的“鸡汤”书,而是提供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书中提到了“后果的逻辑”,让我意识到,惩罚不应该是情绪的发泄,而是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行为带来的自然结果。这对我改变教育方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前我总是急于纠正孩子的每一个小错误,现在我学会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和学习。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更像是战友,而不是单纯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本书教会我,真正的教育是引导,而不是控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