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疗法

一针疗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树中著 著
图书标签:
  • 针灸
  • 中医
  • 疗法
  • 健康
  • 医学
  • 养生
  • 穴位
  • 疾病
  • 传统医学
  • 康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沭阳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ISBN:9787807104261
商品编码:23851085813
包装:平装
开本:128
出版时间:2007-04-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一针疗法
定价 19.00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7年04月
开本 128开
作者 高树中 著
装帧 平装
页数 0
字数 0
ISBN编码 9787807104261


内容介绍

本书的用意在于,让喜欢针灸的人了解针灸,让学习针灸的人热爱针灸,让从事针灸的人享受针灸,让中国的针灸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因此,本书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经络病症、脏腑病症、时间性病症以及其他病症的一针疗法。适合喜欢针灸的人和从事针灸的人学习阅读。 这本小书有个副标题——《灵框诠用》。原来想叫《灵枢导读》,我的本意是将多年来给针灸专业研究生讲授《灵枢》的一些心得和临床应用体会梳理一下,希望对研究和本科生们学习和研究《灵枢》有所帮助。但反复推敲,终觉不妥。D今中医界,对《灵枢》研究有素者在有人在,此书出版面世,尤其是在众多中医前辈面前,我等岂敢大言“导读”二字?



作者介绍

高树中,男,1962年生,山东临朐人。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针灸学硕士学位,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1、针灸经典理论与临床研究;2、经穴药物外治法的研究。



目录

引 言
D一章 经络病症的一针疗法  
一、认识针灸  
1.针灸与针灸疗法  
2.针灸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二、漫谈经络  
1.经络是什么?  
2.经络的重要性  
三、经络病症的辨证方法  
1.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  
2.经络辨证  
四、一针疗法与多米诺骨牌  
五、经络病症的一针疗法举要  
1.头痛  
2.眉棱骨痛  
3.麦粒肿  
4.牙痛  
5.落枕  
6.颈椎病  
7.肩周炎  
8.中风手指拘挛  
9.乳腺增生病  
10.急性腰扭伤  
11.膝骨关节炎  
12.腓肠肌痉挛  
13.癔病性失语  
D二章 脏腑病症的一针疗法  
一、四关主治五脏  
1.历代医家对“四关”的认识  
2.四关的本义  
3.腕、踝、膈、脐四关可治五脏之疾  
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  
三、合治内腑  
四、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  
五、病在脏者,取之井  
六、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俞募穴的应用  
七、脏腑病症的用穴规律  
1.五脏病的用穴规律  
2.六腑病的用穴规律  
八、脏腑病症的一针疗法举要  
1.胃脘痛  
2.腹痛  
3.膈肌痉挛  
4.急性胰腺炎  
5.支气管哮喘  
6.心绞痛  
7.喜笑不休  
8.脏躁  
9.慢性胆囊炎  
10.痛经  
11.急性扁桃腺炎  
12.美容  
13.养生保健  
D三章 时间性病症的一针疗法  
一、子午流注与营气的时间运行规律  
二、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1.太冲穴治疗丑时(1~3点)病症  
2.太渊穴治疗寅时(3~5点)病症  
3.三间穴治疗卯时(5~7点)病症  
4.陷谷穴治疗辰时(7~9点)病症  
5.太白穴治疗巳时(9~11点)病症  
6.神门穴治疗午时(11~13点)病症  
7.太溪穴治疗酉时(17~19点)病症  
8.中渚穴治疗亥时(21~23点)病症  
三、治疗时间性病症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治疗时间问题  
2.针灸选穴问题  
D四章 其他病症的一针疗法  
一、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1.指导针灸的理论只有经络学说吗?  
2.《内经》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  
3.要学好中医必须要读几千年前的经典著作吗?  
二、缪刺与关节对应取穴法  
1.踝关节扭伤  
2.膝关节扭伤  
3.下肢肌肉拉伤  
4.肱骨外上髁炎  
5.足跟痛  
三、生物全息律与一针疗法  
1.D二掌骨侧的临床应用  
2.耳穴的临床应用  
3.脐周穴位的临床应用  
4.面针穴位的临床应用  
5.尺肤穴位的临床应用  
6.五脏开窍理论全息观  
附 张士杰教授的信  
后 记 



《长风破浪:现代中医的创新之路》 序言:中医的时代命题与破局之道 在东方智慧的璀璨星河中,中医药以其悠久的传承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承载着数千年的健康希冀。然而,在现代科学浪潮的冲击下,传统中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与现代医学相融合,如何以科学的语言解释其深邃的机理,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其独特的疗效,如何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上实现突破,以及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赢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尊重?这些,是每一位致力于中医发展的人士不能回避的时代命题。《长风破浪:现代中医的创新之路》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并非对既有理论的简单复述,更非对古籍的食古不化,而是试图拨开迷雾,探寻一条现代中医发展的破局之道。本书旨在集结一批有识之士的智慧与实践,勾勒出一条兼具传承与创新的现代中医发展蓝图,以期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变革中重塑辉煌。 第一章:跨越时代的桥梁——中医与现代科学的对话 本章将深入探讨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在认知模式、研究方法以及临床实践上的交汇点与互鉴之处。我们将审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核心思想在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研究中的新解读,尝试用现代科学的语言阐释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概念的潜在生物学基础。例如,中医的“气”是否与能量代谢、神经体液调节等生理过程有着某种关联?“湿邪”、“热邪”等外感因素,在微观层面是否对应着特定的病原体、炎症因子或环境毒素?本书将梳理国内外运用现代技术(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影像学、生物信息学等)对中药药效物质、作用机制、配伍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案例,展示如何通过客观的量化数据和可重复的实验结果,为中医的疗效提供科学支撑,从而打破“玄学”的藩篱,建立起更为坚实的科学依据。 同时,本章也将关注现代医学在诊断技术、药物研发、疾病管理等方面的进步,探讨中医如何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优化自身的诊疗流程。例如,如何利用先进的影像学检查辅助中医辨证?如何通过临床试验设计来验证中药复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将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入中医临床研究,以提高研究的严谨性和可信度?本书并非主张用现代科学“取代”中医,而是强调“融合”,如同两条河流,最终汇入更为广阔的海洋,共同服务于人类的健康福祉。 第二章:革故鼎新——中药现代化与精准用药的探索 中药是中医的物质基础,其现代化发展是实现中医科学化、国际化的关键环节。本章将聚焦于中药的研发、炮制、制剂以及应用等多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中药的品质、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将详细介绍现代化的中药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如何精确地获取和鉴定药效成分,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制剂技术,改善中药的口服吸收性、生物利用度,甚至开发出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新型药物剂型。 更重要的是,本章将深入探讨“精准用药”的理念在中药领域的实践。这包括如何基于个体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肠道微生物组学的差异,来预测个体对特定中药的反应,从而实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个体化精准用药。我们将剖析如何通过临床多中心研究、大数据分析,构建中药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为实现中药的精准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此外,本书还将关注中药质量控制的标准化问题,从源头种植、采收、储存到炮制、制剂生产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章:智慧疗法——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的创新与应用 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作为中医独具特色的外治法,在缓解疼痛、调节生理功能、促进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章将着力展现这些疗法在现代医学背景下的创新发展与应用前景。我们将回顾针灸经络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例如对神经传导、神经递质释放、脑部活动等的影响,以及在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偏头痛)、疼痛管理、精神障碍等领域的临床疗效研究。本书将介绍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脑电图(EEG)、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现代技术,客观评估针灸的治疗机制,并探讨如何通过改良针刺手法、开发新型针具、结合电针、温针等方法,进一步提高针灸的疗效。 推拿疗法方面,本书将关注其在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婴幼儿保健等领域的应用。我们将介绍如何将人体力学、生物力学原理与推拿手法相结合,开发出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的推拿技术。同时,本书也将探讨推拿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如与康复训练、理疗设备相结合,以期达到更佳的康复效果。此外,本章还将对拔罐、刮痧等疗法的科学原理进行辨析,并介绍其在现代亚健康调理、运动康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力求展现中医外治法在当代健康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第四章:医者之心——人才培养与中医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 中医的未来,归根结底在于人才。本章将聚焦于现代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文化传承的创新。我们将探讨如何改革传统的中医药教育体系,使其更好地与现代医学教育体系接轨,培养出既掌握中医精髓,又具备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包括在中医药课程中引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物化学、临床医学等相关知识,加强对中医药理论的科学解读和研究方法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还将审视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中医药日益走向世界的今天,如何以现代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播中医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生活智慧?我们将探讨通过多媒体技术、数字博物馆、国际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打破语言和文化的壁垒,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医药的价值。同时,本章也将呼吁关注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整理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和经验,并将其融入现代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确保中华民族宝贵的医药财富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五章:走向世界——中医药的国际化之路与发展前景 全球化浪潮为中医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本章将深入探讨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的策略与前景。我们将分析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现状、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及面临的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等壁垒。本书将重点介绍一些成功的中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如何在国际上推广中医药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通过建立国际化的研究合作平台,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我们还将探讨中医药如何在国际医疗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例如作为补充和替代疗法,或是在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康复保健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本书将强调,中医药的国际化并非简单的“复制”和“推广”,而是需要深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观念和医疗需求,以开放的态度,用科学的语言,展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价值。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中医药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让中华民族的瑰宝造福全人类。 结语:传承创新,共创未来 《长风破浪:现代中医的创新之路》并非终点,而是一段旅程的开端。本书所描绘的,是中国现代中医发展的一条可能路径,是一份对未来的期许和探索。我们坚信,通过传承与创新,通过科学与智慧的融合,现代中医必将能够克服挑战,抓住机遇,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健康中国”乃至“全球健康”的宏伟目标,贡献其独特的力量。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需要每一位中医人的不懈努力和智慧结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同行,乘风破浪,共同书写现代中医的崭新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呐,我最近刚读完一本关于古罗马帝国兴衰史的巨著,那本书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简直是历史的魔法师,他把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以及普通罗马公民的日常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闻到角斗场上的血腥味,也能感受到元老院里那些老谋深算的辩论声。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权力腐蚀人性的深刻剖析,凯撒的崛起与陨落,奥古斯都的隐忍与权术,每一个转折点都充满了戏剧张力。书里对建筑、法律和哲学思想的梳理也非常到位,让你明白罗马文明是如何渗透到后世欧洲的肌理之中。读完这本书,我对“文明”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辉煌,而是无数次创新、妥协与最终崩塌的漫长过程。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喜欢宏大叙事和人物群像描写的读者,准备好迎接一场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洗礼吧!

评分

这本书,让我对古典音乐的结构美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它简直是为我这种半吊子乐迷量身定做的!作者以巴赫的赋格曲为核心切入点,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对位法(Counterpoint)是如何像建筑的梁柱一样支撑起复杂的音乐结构。书中不乏乐谱的节选,但作者的文字功底极强,即便是对音乐理论不甚了解的人,也能通过他生动的比喻,体会到旋律线交织时产生的张力与和谐。我尤其喜欢他对不同时期作曲家处理“主题发展”手法的对比,比如莫扎特的灵动与贝多芬的力度之间的差异。它不是教你如何演奏,而是教你如何“聆听”——如何穿透音符的表层,去欣赏隐藏在背后的数学般的精确与情感的喷薄。读完后,我再听那些复杂的奏鸣曲时,耳朵里仿佛多了双眼睛,能看到音乐的骨架了。

评分

我得说说我最近看的一本关于深海生物多样性的摄影画册,那简直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票!你知道吗,光是翻阅那些照片,就能感受到地球上存在着一个我们几乎完全不了解的王国。那些生活在热液喷口周围、完全依靠化学能生存的奇异生命形态,还有深海中那些自带生物荧光的“幽灵”,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想象力。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是一流的,那些高饱和度的深蓝和黑色的背景,使得那些发光体的细节完美地呈现出来。作者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海洋生物学家,更是一位捕捉瞬间之美的艺术家。看完之后,我对人类的“无知”有了更深的敬畏,我们以为自己征服了地球,实际上只是站在了海洋的浅滩上。这本书是送给所有自然爱好者和视觉艺术爱好者的绝佳礼物。

评分

我最近沉浸在一本非常硬核的量子计算入门读物里,说实话,这本书对读者的数学基础要求不低,但它的讲解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作者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薛定谔方程,而是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可视化工具,逐步构建起量子比特(Qubit)的概念,以及叠加态和纠缠态的奇特之处。我特别欣赏它对“量子霸权”的讨论,作者非常审慎地分析了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突破的方向,没有过度渲染泡沫。对于那些想从传统计算机科学背景转向前沿计算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者来说,这本书是搭建扎实理论框架的最佳起点。它让你明白,我们对信息处理的认知,可能很快就要被彻底颠覆了。阅读过程虽然需要全神贯注,但那种“啊哈!”的顿悟感,是看其他科普读物难以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现代心理学在职场应用领域的教科书,我简直是爱不释手!它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术语,而是完全从实战角度出发,告诉你如何识别办公室里的“隐形权力结构”,如何高效地进行跨部门沟通,以及在绩效评估中如何最大化自己的价值。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拆解了那些高情商人士的决策逻辑和语言模式。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如何有效拒绝不合理要求”,里面的话术设计得太巧妙了,既维护了同事关系,又坚守了自己的底线。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情绪劳动”的价值和陷阱,以及如何科学地管理自己的职业倦怠期。如果你正处于职业上升期,感觉遇到了瓶颈,或者对人际关系感到困惑,这本书绝对能给你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而不是空洞的口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