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長銷百年經典,歷久彌新,
從生活中探究「簡單」的深邃哲理。
《簡單,也是一種哲學》(La
Vie Simple)
一八九五年首度於法國巴黎出版,書中傳遞的理念清新,出版後廣受大眾喜愛,英譯本當時在美國也蔚為風潮。時任美國總統的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曾因甚為喜愛本書,進而邀請作者瓦格納在一九○四年秋天訪美,前往白宮暢談。
出身法國阿爾薩斯地區的瓦格納雖然身為牧師,但他在書中闡揚的觀點並不帶特定的信仰立場,而是訴諸普世人類的共同性。從「簡單」的本質開始,他殷殷陳述,從日常生活、言談用語、本分職守、物質欲望、對金錢名利的追求等面向談起,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在現實及精神層面簡單地生活,以及這樣的價值觀若落實於日常中,能為內心帶來何種益處。
《簡單,也是一種哲學》雖然現在看來文字稍顯古拙,但當中的曖曖光芒仍讓它在百年間持續受到法語及英語世界的讀者喜愛和討論,日本講談社甚至也在今年初推出日文版譯本,無疑更彰顯出這本生活哲思小書對於現代人的意義。
夏爾.瓦格納 Charles Wagner, 1852-1918
法國牧師,生於阿爾薩斯地區的維貝爾斯維萊(Vibersviller)。瓦格納著有近三十部作品,作品當中崇尚自然及簡樸生活的觀念當時在法國不僅在宗教信仰上帶動一股清新風潮,影響力也廣及社會大眾。
譯者簡介
謝孟璇
高雄長大,台北成熟,畢業於政大教育系、師大英語所。曾任教育業,受文字召喚而投身筆譯與撰稿工作。
这本书对“目的性”的探讨尤其深刻。它并没有停留在空泛的口号上,而是深入剖析了“简单生活”或“简单决策”背后的驱动力——真正的目的。很多时候,我们追求所谓的“效率”,但这种效率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去买更多不需要的东西,还是为了节省时间去思考更深刻的问题?作者在最后几章,将“简单”与“自由”进行了精妙的关联。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无限的选择权,而是能够清楚地知道,在面临无数选择时,哪一个才是最符合自己核心价值的那个。这种对“做减法”的哲学阐释,远比那些教人如何“拥有更多”的书籍来得更有价值和持久的影响力。它让人读完之后,不是感到“我需要买更多东西”的冲动,而是油然而生一种“我需要扔掉更多不必要的负担”的轻盈感。这是一种真正能改变生活质感的阅读体验,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在信息爆炸时代感到迷失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极简的风格,白底黑字,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感。我通常对这类“哲学”主题的书籍抱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它们会显得过于晦涩或者故作高深。然而,拿到这本书时,我内心深处却涌起一股好奇心。它没有花哨的插图,也没有复杂的图表,就那么坦荡地摆在那里,仿佛在无声地邀请你进入一个纯粹思考的空间。我翻开扉页,里面的排版也极其干净利落,留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呼吸感,不会感到压迫。这种对形式的极致追求,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信息:内容将是核心,不容许任何多余的干扰。我猜想,作者一定对“简单”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试图通过这种视觉上的克制,来引导读者关注事物本质的那个核心。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这种“简单”是如何被提升到“哲学”高度的,它会如何解构我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复杂实则空洞的执念。整体而言,从包装到内页的初步印象,这本书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气质,让人愿意慢下来,仔细品味。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沉浸在这本书的开篇章节里,那种阅读体验是久违的。它不是那种让你需要反复查阅字典、或者需要做大量背景研究才能跟上的学术著作。相反,它以一种极其亲和,近乎对谈的方式展开。行文的节奏掌握得非常精准,时而娓娓道来,像一位智者在午后的阳光下,用最朴素的语言阐述着最深奥的道理;时而又像一阵清风拂过,将一些困扰已久的思维迷雾轻轻吹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举例时的那种“接地气”。他没有引用那些遥远的、高高在上的历史典故,而是从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场景——比如早晨如何选择穿哪件衣服,或者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时内心瞬间的波动——入手,然后抽丝剥茧,最终指向一个普遍的哲学命题。这种由微观到宏观的过渡,让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降低了哲学的门槛,让“思考”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成为一种人人可以实践的生活艺术。
评分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待“复杂性”的态度。长期以来,我们似乎都被社会灌输了一个观念:越是重要的、高价值的东西,就越是复杂、越需要精密的设计和繁复的流程。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惯性。作者论证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主动制造的复杂性,不过是源于内心的焦虑和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我们试图用更多的规则、更细致的计划去“控制”未来,结果却被自己编制的这张网所困住。阅读过程中,我甚至停下来,对着镜子审视了一下自己最近的一个项目方案,发现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流程设计,完全是“为了复杂而复杂”,纯粹是为了让它看起来更“专业”。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工具,去质疑那些被奉为圭臬的复杂结构。它不是鼓吹鲁莽的简化,而是鼓励一种“有效的、有目的的”简化,找到事物运行的最小必要条件。这是一种极具颠覆性的思考方式,让我对未来的决策制定方式都有了新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标题也非常耐人寻味,它们大多简短到只有一个词,或者一个简单的短语,比如“留白”、“恰当”、“停顿”。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为了呼应全书的“简单”主题,但深入阅读后才明白,这些标题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实践。它们强迫你在进入下一段内容前,先对前一个概念进行一次纯粹的、不带任何修饰的意象捕捉。这是一种对“标签化思维”的反抗。我们太习惯于用长长的定语和状语来定义事物,反而失去了对事物本身的直观感受。通过这种极简的标题引导,作者引导我们进入一种近乎冥想的状态,让心智的噪音降到最低。这种对阅读体验和内容结构的高度统一的把控力,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功力。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参与一场精心设计的思想实验,每一次翻页都是对固有思维模式的一次小小的重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