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宝贝为套装书籍,全套2册,共6800克,分别如下:
内容介绍 书名:汉英大词典 作 者:吴光华 主编 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 次:1 页 数:2288 字 数:16000000 印刷时间:2011-8-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2 I S B N:9787532749058 包 装:精装 重 量:3350克 * 价:238.00元 书名:英汉大词典 作 者:陆谷孙 主编 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3-1 版 次:1 页 数:2458 字 数:17000000 印刷时间:2008-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2 I S B N:9787532742035 包 装:精装 重 量:3450g * 价:228元目录
《汉英大词典》目录
修订说明 序 体例 汉语拼音音节查字表 汉语拼音查字表 部首查字表 笔画查字表 汉英大词典正文 附录一 汉语拼音方案 附录二 计量单位表 附录三 化学元素表 附录四 世界各国、地区、首都(或首府)及货币名称表 附录五 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 附录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附录七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附录八 奥林匹克运动主要项目及相关国际组织 主要参考资料 《英汉大词典》目录 修订说明 “What Is Out of Sight Is Lost Forever?”(代序) 体例说明 略语表 英语音标 主要参考书目 英汉大词典正文 附录 一 英语标点符号、大写及斜体字使用法 二 英美武装力量军衔表 三 化学元素表 四 度量衡表 五 英、法、德、俄西班牙语译音表 六 英美用词对照 七 日本语假名罗马字拼音表 八 常见日本人姓名拉丁字母拼写法 九 常见英文人名及其含义 十 英语网络缩略语 十一 夏季奥运会项目 十二 通用图形符号及其含义 十三 世界各国内容介绍
《汉英大词典(第3版)》是由英语学家、词典编纂专家吴光华先生主编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汉英类词典。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前两个版本,累计印数达10万册,曾获第8届中国图书奖,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与读者口碑。译文社获得第3版的版权后,在吴光华先生的领衔下,组织全国各地的专家,对*词典做了精心的修订。第3版共收主词条24万条,新增新词新义1万5千条,总字数增加到1600万;并特别注重收集近年来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新词新义,如“首席执行官”、“厄尔尼诺现象”、“疯牛病”、“猪流感”、“不折腾”、“躲猫猫”等。《汉英大词典》(第3版)的出版,将填补译文出版社大型综合性汉英词典编篡领域的空白;同时,可与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构成姊妹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适用于外语工作者、翻译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教师、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高级英语自学者、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外籍教师及海外海域学习者、汉学家等。是反映汉英科研成果的、语文性和科技性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工具书。 《英汉大词典》曾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是联合国编译人员使用的主要英汉工具书。 《英汉大词典》(第2版)由陆谷孙为首的专家们在版的基础上,倾五年之力,经大规模增补修订而成。 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主编并领衔修订。收录词条22万,覆盖面广,查得率高,释义力求精准。增补新词、新义约2万条,及时描记语言动态。例证近24万条,典型示范,举一反三,译文通达。承载大量语法、语用信息,兼顾学习型词典特征和百科信息。附录全面更新,图文并茂,兼具实用性和知识性。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简直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手感温润而厚实,完全不像有些廉价的盗版书那样薄如蝉翼,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子踏实劲儿。装帧设计也相当考究,封面色彩搭配沉稳大气,字体排版清晰易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内页的油墨,印制得非常均匀,字迹边缘锐利,完全没有出现模糊不清或者洇墨的现象,这对于查阅细节丰富的词条来说至关重要。装订处的工艺也看得出是下过功夫的,书脊平整,翻页时非常顺畅,完全没有那种新书特有的僵硬感,让人爱不释手,感觉像是收藏了一件艺术品而非仅仅是一本工具书。这种对实体质量的坚持,无疑是对使用者尊重,也体现了出版社对知识载体的重视程度。
评分从一个长期使用各类词典的“老读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更新迭代体现了极强的时代敏感度。很多老版本的词典在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语言爆炸时显得力不从心,但这一版明显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和补充,涵盖了大量信息技术、金融、生物科学等领域的最新术语。我尤其欣赏它对那些“活词”的处理态度——对于一些意义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的词汇,它并未给出僵硬的单一解释,而是用多个小段落清晰地梳理了其历史演变轨迹和当前的主流用法,甚至区分了英式和美式的细微差别。这种与时俱进的严谨态度,保证了使用者所获取的知识是鲜活且具有时效性的,确保了我的输出不会因为使用了过时的表达而显得滞后或不专业。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语言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工具书的“可使用性”和“导航效率”。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的版式设计简直就是为快速检索量身定制的。无论是主词条的字体大小、加粗处理,还是辅助信息如词性、音标的排布,都遵循了人体工程学和视觉习惯,一眼扫过去就能精准定位所需信息。尤其是它的索引部分,结构组织得逻辑性极强,即使你只记得一个词语的大概意思或者某个固定搭配,也能通过巧妙的交叉引用,迅速找到目标。我曾经遇到一个非常晦涩的短语,其他词典束手无策,但在这本里,通过它的同义词群和相关表达的跳转,最终成功破解了谜团。这种流畅的查找体验,大大提升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简直是时间管理的大师级助手。
评分我必须提到这本书在文化和背景信息补充上的独到之处,这使得它超越了普通工具书的范畴,具备了文化传递的功能。在解释一些具有浓厚英美文化色彩的习语、典故或特定名词时,它没有简单地给出直译,而是提供了简明扼要的文化背景注解。比如,某个俚语的起源或者某个历史事件的代称,这些信息在提升语言理解深度的同时,也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编辑理念,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英语思维模式和西方社会文化脉络的学习者来说,价值无可估量。它仿佛是一位耐心的私人导师,在提供工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你走进另一种文明的内部结构。
评分这本书的收录范围和深度着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词汇堆砌,更像是一部微型的语言百科全书。我惊喜地发现,许多当下非常前沿的、新近出现的专业术语和网络热词,竟然也被悉心纳入其中,这对于我日常工作中跟进国际最新动态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难得的是,它对那些含义相近但使用场景和语境截然不同的词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辨析,每一个释义后面都附带了多组极具代表性的例句,这些例句的选取非常贴近真实语境,绝非生硬的教科书式翻译,让人在理解词义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如何恰当地使用它们。这种深度的挖掘和精妙的区分,让我在翻译时再也不用反复在多个工具间来回切换比对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