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经典版)
定价:54.90元
作者:(美)杰弗瑞·菲佛 (Jeffrey Pfeffer)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213067662
字数:0
页码:2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为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关于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获得权力,运用权力,并维护权力的颠覆性作品。 作者指出:“世界从来都不是公正的,你想拥有的一切只有靠你自己去争取。”传统的相信生活是公平的做法,会让我们被现实世界中的挑战和竞争打得措手不及。我们也无法从当权者身上学到该如何获得权力,因为他们的建议通常经过了美化。 通过大量真实案例,作者为我们每个人指出了一条通往权力和事业成功的真正路径。本书建立在人际交往的现实基础之上,它破除了偶像和传统的神话,不仅是一本必不可少的组织生存手册,也是领导力和管理领域的一个新标准。 经典版本全新升级,湛庐文化倾情出版。
目录
序言 权力是“争”来的,不是“等”来的 /001
部分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权力 /017
第1章 业绩决定你的权力地位吗 /019
重要的不只是业绩
别人记住了你,就等于选择了你
让有利于你的业绩凸显出来
记住你的老板认为重要的事
恭维,一份美妙的礼物
第2章 打造你的权力特质 /036
改变,没有什么不可以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7大特质让你大权在握
别让聪明埋下溃败的种子
第二部分 权力路线图 /059
第3章 起点决定高度 /061
熟悉的不一定是适合的
量部门权力的3大要素
选择未知的风险还是激烈的竞争
第4章 成为引人注目的那一个 /078
提出你的要求
做引人注目的“基辛格”
谁说招人喜欢就能获得权力
第5章 谁拥有资源,谁就有权力 /096
尽可能善待他人
做重要的小事
积极寻找和利用资源
创造属于你的的资源
第6章 关系,永恒的王道 /1
人际关系技能是可以提升的
发展关系需要的不是时间,而是规划
不是每个人的价值对你都一样
让自己成为人际网络的中心
第7章 权力是“演”出来的,也是“说”出来的 /129
领导力的秘诀就是表演
“演”出权力的6大原则
“说”出权力的3大策略
第8章 建立自己的声望 /152
留下印象的机会只有一次
精心策划和树立你的形象
特别重视你在媒体中的形象
克服自我宣传的困境
谁说负面信息都是有害的
形象创造现实
第三部分 权力保卫战 /169
第9章 挫折也是一种财富 /171
应对冲突的8条金律
反败为胜的3大策略
第章 为权力必须支付的5大成本 /191
成本1:“盛名”之下的压力
成本 2:丧失自主权
成本 3:牺牲家庭和个人生活
成本4: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信任
成本5:权力让人欲罢不能
第11章 警惕失去权力的6大因素 /207
要的太多,给的太少
过度信任
失去耐心
疲倦,让人放松警惕
时代变了,战术不变
对权力恋恋不舍
第四部分 踏上你的权力之旅 /223
第12章 通往权力之路 /225
这是一个等级无处不在的社会
成为权力较量中的赢家
权力越大影响力越大
第13章 让权力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35
大胆地去竞逐权力吧
一切会比你想象的容易
译者后记 /250
内容提要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集30多年经验之大成,惊世骇俗的颠覆之作。
领导力大师《从到卓越》《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畅销书作者 《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哈佛商学院教授 畅销书《公的王道》作者罗莎贝丝莫斯坎特,热力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独立财经观察家、社会学者侯宁倾情推荐。
彻底颠覆人们对权力的看法——世界从来都不是公正的,你想拥有的一切只有靠你自己去争取。
本书堪称普通人在强权社会中的生存指南,为每个人指出了通往权力和事业成功的真正路径。
在你获取权力的道路上,有障碍:相信这个世界是公正的,相信现有的领导力知识和成功人士的说教,而第障碍,就是你自己。在书中,作者为你破除偶像和传统的神话,让你了解到关系才是永恒的王道。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美)杰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曾在哈佛商学院、伦敦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也曾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
在全世界28个国家开办过高级主管培训课程,并为全美多家企业、协会和大学提供过教育及咨询服务。
主要著作:《管理的真相》《你所知道的管理都是胡扯》《方程式》《潜在价值》《管理权力》《知行差距》等。
读完这本书(此处为假定,评价为不含书本内容),我脑海中涌现出许多关于人际互动和组织 dynamics 的片段。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我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规则”,比如为什么在团队讨论时,某些人的意见总是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另一些人的想法却常常被忽略?这是否与他们发言时的语气、姿态,或者仅仅是他们过去的“功绩”有关?我开始思考,这种“权力”的运作,是否真的像我过去想象的那样,是一种纯粹的实力比拼,还是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基于心理和社会认知的微妙力量?我回想起学生时代的班级干部,以及工作初期的项目组长,他们的领导方式千差万别,但有些人在团队中总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让大家愿意听从和配合,而有些人则需要不断地发出指令,甚至通过一些强制的手段来达成目标。这种差异,是否就是书中探讨的“权力”的不同展现形式?这本书似乎让我意识到,权力并非是一种静止的“拥有”,而更像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和“感知”,它在交流的细微之处,在眼神的交汇之间,在每一次的妥协与坚持里,悄然发生着作用。我开始更加留意自己与他人的互动方式,以及周围环境中那些不易察觉的影响力流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加上烫金的标题“权力”,以及那句“颠覆你对权力的一切认知”,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权力是个非常微妙且复杂的东西,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却很难用清晰的语言去定义它。很多人会将权力与地位、财富、甚至是压迫划等号,认为权力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工具,用来掌控和剥削他人。而这句“颠覆你对权力的一切认知”则像是在向我发出挑战,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究竟会如何解构我固有的观念,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权力。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在同一家公司,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拥有更多的影响力,而有些人即使付出了同样的努力,也难以获得认可。这种现象背后是否存在一些我们未曾察觉的内在逻辑?这本书是否能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权力运作背后的机制,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职场生态,甚至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有策略地运用和影响身边的人,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洞察和方法,帮助我在现实生活中有所启发。
评分读了这本书(此处为假定,评价为不含书本内容),我突然觉得自己对“领导力”的理解太狭隘了。我过去总是把领导力等同于发号施令,或者制定宏伟目标。但现在我意识到,真正的领导力,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如何激发他人的潜能,如何构建一个让人感到被支持和被尊重的团队氛围,以及如何在这种氛围中,巧妙地引导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我曾遇到过一些领导,他们并不强势,甚至有些温和,但他们却能让团队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并且高效地完成任务。我一直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本书似乎给了我一些线索。也许,权力并非总是来自头衔,而是更多地来自于他对团队成员的理解和关怀,来自于他对团队整体福祉的关注,来自于他能够创造一个让他们愿意主动贡献、愿意为之奋斗的环境。这种“软实力”,我过去常常忽略,但现在看来,它可能是比任何“硬实力”都更强大、更持久的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如何才能从一个“管理者”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如何才能在不依赖强制力的情况下,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追随。
评分这本书(此处为假定,评价为不含书本内容)让我对“话语权”这个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我们常常会说“谁说话算数”,但这句话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是声音的大小,论证的逻辑,还是长期以来积累的信任和权威?我曾经认为,只要你的观点足够有道理,就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但现在看来,这远远不够。在很多时候,即使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如果表达的方式不恰当,或者你没有获得足够的“信任额度”,你的声音就很容易被淹没。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也曾经因为没有掌握好“话语权”,而错失了一些机会?或者,是否是因为我过于追求“绝对正确”,而忽略了在团队合作中,建立共识和获得支持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如何才能有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想法被更多人听到,并且被认真对待。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说服”别人,更关乎如何与他人建立一种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沟通模式。我开始意识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清晰、有力、且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权力”。
评分这本书(此处为假定,评价为不含书本内容)让我重新审视了“影响力”这个词的含义。我曾经以为,影响力就是那种能够让别人立刻照你说的做,或者让你拥有绝对的权威。但现在我意识到,影响力可能更加微妙,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种在不经意间就能触动他人想法和行为的力量。我回想起那些对我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人,他们可能并没有直接命令我做什么,但他们的某些言行、某些观点,却在我心里种下了种子,日后慢慢发芽、成长,最终改变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甚至是我做出的选择。我开始思考,这种“影响力”是如何形成的?是他们的知识储备,是他们的个人魅力,还是他们与人沟通的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这些“影响力”背后的逻辑,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即使没有显赫的地位,也并非没有影响力。如何才能放大自己的积极影响力,同时避免被负面因素所影响,这将是我在这本书(此处为假定,评价为不含书本内容)中特别期待找到答案的问题。我想要理解,如何在日常的互动中,更有意识地去构建和运用这种“影响力”,让它成为我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助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