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号:7511863195
条码:9787511863195
图书名称:认真对待权力与权利
定价:35
作者:刘昌松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4-07-01
质量:510g
目录:
辑社论及个案专评
、作为社论的评论001.保障“证人出庭”不妨借鉴英国经验
002.保护儿童,应当设立虐童罪
003.温岭虐童案尚有疑问需解释
004.深圳车祸案不必急于“断言”
005.浙江“赵作海案”责任追究在哪里
006.谁来斩断自考作弊的“产业链”
007.防人情干扰是整治司法腐败的关键
008.截留善款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009.隔离观察流感密切接触者有法可依
010.北京限制改装供暖的15号令该修改了
【说明】本书收录了笔者在《新京报》发表的128篇法治时评文章,另外收录了同是《新京报》发表的同笔者进行观点交锋的文章4篇和相关文章1篇作为对照;转载其他媒体相关文章3篇,我为相关话题所写的补评2篇,另为5个案例撰写了案情简介,故有143个序号。
二、个案专评贵州习水嫖幼案
011.[背景] “贵州习水嫖宿幼女案”简介
012.“强奸”变“嫖幼”,严打还是放纵
013.习水嫖幼案:审理的每个环节都应合法
014.习水嫖宿幼女案:“强奸”与“嫖幼”何以辨别
015.[相关] 习水嫖幼案,判决结果符合刑法规定文陈兴良
016.[补评] 就习水嫖幼案同陈兴良教授商榷吴保全诽谤政府案
017.[背景] 吴保全诽谤案简介
018.什么力量使“吴保全案”迅速再审?
019.[补评] 残缺的公正源自体制性缺陷
020.[相关] 诽谤政府既非犯罪也未侵权文杨支柱广州老阿伯推人落桥案
021.[背景]广州老阿伯推人落桥案简介
022.[相关]老伯为什么敢推人落桥文老卡
023.推人落桥,老阿伯该负何责春宫铜镜是文物还是淫秽物
024.[背景]春宫铜镜案简介
025.春宫铜镜是否淫秽谁说了算
026.“春宫铜镜”被销毁,谁该担责刘江打假是否构成敲诈
027.刘江打假构成敲诈罪?
028.打假成敲诈,虚假广告无罪?北京奔驰车主与海南奥迪车司机聚众打人
029.飞扬跋扈的奔驰车主及其同伙该当何罪
030.打人涉事奥迪车主到底什么来路“我爱我家”客户被设局的专题评论
031.“我爱我家”客户被设局,谁之责?
032.卖房被设局,凸显房产中介沉疴
三、观点交锋持假枪抢劫是否构成“持枪抢劫”
033.持枪抢劫,真假枪量刑不同
034.[争鸣] 持仿真枪抢劫也可定持枪抢劫文车浩
035.再谈“持枪抢劫”不包括持假枪
036.[相关]持仿真枪抢劫不能等同于
“持枪抢劫”文陈爱和、王永刚检察官被逼强奸如何定性
037.检察人员被迫强奸女子:依情可宥,依法应究
038.[争鸣] 被逼强奸的检察人员不应负刑责文杨涛
039.遭绑架者被迫参与奸杀:罪名应成,处罚可免醉驾是否应律入刑
040.醉驾即入刑,没有再讨论的必要
041.[争鸣] 醉驾不律定罪是法律理性的回归文孙瑞灼“假想见义勇为”是否成立犯罪
042.误把经理当劫匪撞死该担何责
043.[争鸣] “见义勇为”不能僭越生命权文袁伊文
二辑认真对待权力与权利
四、认真对待立法权
044.消费公益诉讼为何只能消协来做
045.确保死刑程序正义,多些成本也值得
046.应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047.应对民间收留流浪者立法规范
048.醉驾肇事逃逸后投案,如何认定自首
049.醉驾入刑面前,公务员不能例外
050.遭猥亵女童获赔应修法推广
五、认真对待警察权
051.警察开枪权绝不可滥用
052.谋杀案尸检,该被害人家属埋单?
053.给助人少女上手铐,不能止于道歉
054.劳教“探儿母亲”,岂可如此随便
055.转发微博怎能被劳教
056.副行长暴打保安,寻衅滋事罪安在
057.肇事庭长没有酒驾和逃逸?
058.警务人员打人,不能道歉了之
059.拘留肝炎造谣者为何如此积极
060.这起交通肇事案疑点重重
061.要让吹出酒驾的司机心服口服
062.让犯人扮演证人,升级版“躲猫猫”?
063.小案不愿刑事立案的非法律因素
064.被救受囚“性奴”女何以又遭刑拘
065.悬赏通缉逃犯何必设置悬殊的两档奖金
066.“刑拘”李双江之子无法无据
067.警方如此施救溺水女童涉嫌渎职
068.“出门倒垃圾被指卖淫”的执法逻辑
069.是否该进精神病医院,谁说了算
六、认真对待教育行政权
070.为子借读买假章追究刑责须慎重
071.“魔鬼训练营”为何难以根治
072.人民大学弄不清“直系亲属”的范围
073.如何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
074.老师,您真的关注孩子的幸福吗?
075.变更“民族”应该取消录取资格
076.教育局岂可要挟家长
七、认真对待卫生环保执法权
077.为计生关押老人、儿童岂能只是处分
078.药监局收礼金涉嫌单位受贿
079.“上户”先“上环”涉嫌违法
080.刘福堂印环保书被问罪令人心酸
081.谁来给肖氏反射弧做个鉴定
082.环卫工打点滴工作我们不能只是感动
083.代孕行为亟待法律规范
084.建立医患互信机制迫在眉睫
八、认真对待民政劳动执法权
085.不要急着指责袁厉害“非法收养”
086.突发疾病未死亡能否算工伤
087.嫖客搭救被迫卖淫女,算不算见义勇为
088.讨要劳动合同的代价
九、认真对待司法行政权
089.律师的调查权应得到尊重
090.北京律所实习新规应有充足理由
十、认真对待般公权力
091.群公务员袭警夺枪涉嫌数罪
092.县委书记用“套军牌车”:应司法调查
093.塌桥事故赔偿,政府无须越俎代庖
094.“非法拘禁陈庆霞”怎不见调查追责
095.郑州“房妹”案不能止于简单回应
096.开发商县府大楼坠亡,谁来查?
097.城管打残疾人仅仅是不文明?
098.怎可借护送之名“顺便”旅游
099.区政府的行政复议怎能以错纠错
100.愿“行政强制法案”多些标杆意义
101.官员驾车肇事怎能向员工“借款”
102.书记女儿吃空饷涉嫌贪污罪
103.煤气中毒事故能否做到“零发生”
104.商贩刺死城管案审理应彰显程序公正
105.政府保安殴打反映问题者,哪来的胆子?
106.“打击黑车”不能危害公共安全
十、认真对待司法权
107.“唐慧女儿被迫卖淫案”定性没问题
108.“无曾成杰子女电话”的说法行不通
109.萧山错案拷问审委会问责机制
110.盗车杀婴案判赔太少折射司法悖论
111.公开裁判文书利于减少司法腐败
112.造“死亡证明”注销贷款,涉嫌多重犯罪
113.“17年前死缓案”:“疑罪从轻的代价”
114.流氓罪重现并非法律耍流氓
115.碾轧“小悦悦”的司机到底涉嫌何罪
116.起错案,因为法官眼花了?
117. 14岁男孩是非法组织“老大”
118.根治垃圾短信不必过度依赖刑法
119.举报贪官,何以自捆保险柜8昼夜
120.“临时性强奸”原来是“临时性判决”
121.[背景] 陈书伟“操字状”案简介
122.对“操字状”的处理错再错
123.测试结果可作为民事定案的依据
124.法官如此铐律师,成立非法拘禁
十二、认真对待私权利
125.应当厘清“公交卡通”押金中的糊涂账
126.藏獒致人伤亡事件涉及的法律责任
127.对“世奢会”这样的“山寨组织”要严查
128.打砸公民住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129.“神贴药膏”是欺诈,更是犯罪
130.莫让“白衣天使”变成“冷面杀手”
131.房产证写谁的名,房子就是谁的吗?
132.“航空黑名单”合理合法?
133.权利往往需要斗争才能实现
134.取消话费有效期是消费权利的回归
135. ATM机咋就取不了零钱
136.女子抢劫求入刑拷问反家暴机制
137.坏人的门槛怎么越来越高
138.存款被冒领,储户不应担责
139.业主被抢,物业难卸其责
140.开博为父辩护不如上庭辩护
141.自焚拆迁户求助人大代表维权
142.“家长禁看孩子短信”的立法不超前
143.王宝强应为代言涉嫌欺诈承担法律责任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作者4年多时间为《新京报》撰写的近130篇法治时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对公众普遍关注的法治事件的及时专业解读,因而是部特殊的适时普法教材。
作者多重身份的优势在文章中得到了体现——新闻评论员的身份,使其文章能够及时捕捉到事件的社会敏感性;兼职法学教授的身份,使其文章能够辩法析理,有定的专业水准;执业律师的身份,使其文章能够经常将所评事件和其他案例事例以及自己的经历、经验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较完美的结合。
“法眼看事件,公正写评论”是作者撰稿的座右铭;“监督制约公权力,保障维护私权利”,是贯穿每篇文章的精神线索。每篇小稿千字左右,文字优美,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好读耐看,读后让人很受启发。
该书可作为般公众的普法读物,大学法律系学生学习法治时评写作的参考读物,参加司法考试人员“小论文”的写作示例。
我一直对如何理解和应用法律充满好奇。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涉及权力与权利边界模糊的情况,让我感到困惑。例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的权利是否会影响到另一方的义务?在知识产权领域,创造者的权利与公众获取信息的权利之间又该如何权衡?这本书以“认真对待权力与权利”为题,让我看到了它试图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决心。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分析模型或思考框架,帮助我更系统地理解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张力与协调。比如,它会不会探讨权力与权利的来源,是自然法还是实在法?它们是如何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书中会不会引用大量的案例,用真实的法律纠纷来印证理论观点?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种更具操作性的指导,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更能体现在实际的处理问题上,做到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法律出版社的书我一向很信赖,刘昌松教授在法律界的声望也让我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认真对待权力与权利”立刻吸引了我。这几个字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并不经常直接讨论“权力”和“权利”,但它们却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轨迹。比如,作为父母,我们拥有教育和管教孩子的权力,但同时孩子也享有受尊重和受保护的权利。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干涉他人的生活。这本书会不会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去探讨权力与权利的普遍规律?它是否会涉及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权力与权利的不同形态和演变?我希望从中能够学到如何在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中,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不滥用自己的权力,也不放弃应有的权利。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启示,教我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公共事务中,找到那个恰当的平衡点,既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刘昌松教授的著作,加上法律出版社的严谨,我深信这本书会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它能帮我理清一些模糊的法律概念。我们常常听到“权力”和“权利”这两个词,但在实际语境中,它们的关系并非总是那么清晰。权力,可以理解为一种支配、影响或决策的能力;而权利,则是法律赋予或保障的某种利益或自由。但这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呢?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一切?我尤其想知道,在现代社会,权力是如何被合法化,又如何被有效监督的。例如,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它们各自的界限和边界在哪里?又该如何防止权力滥用?同时,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例如言论自由、隐私权、财产权等,又该如何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求救济?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问题,而不是枯燥的法条堆砌。我希望能够通过阅读,获得一种对权力与权利更具辨识度的视角,理解它们在构建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刘昌松教授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学术的严谨和审慎,再加上法律出版社的出品,足以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认真对待权力与权利”,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痛点”。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对这个话题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层,或者说,在实践中往往是“只知道自己有权利,却不知道如何恰当行使;或者只看到自己有权力,却忽略了它背后的责任”。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认真”这两个字的深度解读。什么是“认真对待”?它意味着什么?是敬畏?是审慎?是自觉?它是否要求我们在拥有权力时,时刻警惕权力可能带来的腐蚀和滥用?在行使权利时,是否也要考虑到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影响?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一些哲学层面的思考,比如,权力的伦理基础是什么?权利的本质又是什么?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一种更深刻的、更具人文关怀的法律观,不仅仅是学习法律条文,更是理解法律背后的精神。刘昌松教授的名字,以及法律出版社的招牌,让我相信这本书一定充满了深刻的洞见和独到的分析。
评分这本书我一直期待已久,终于拿到手了。从书名“认真对待权力与权利”以及作者刘昌松和法律出版社这些信息,我就能预见到这是一本深度探讨法律领域核心概念的著作。法律,归根结底,就是权力与权利的分配、界定和保障。权力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又该如何被制约?而权利,又为何而生?它们具有怎样的边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清晰的解答,找到理论上的严谨论证,也期待作者能结合实际案例,用生动的方式来剖析这些复杂的概念。比如,在社会治理中,政府的权力边界在哪里?公民的权利又如何得到充分保障?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权力如何平衡?在家庭关系中,亲属之间的权力与权利又有哪些值得探讨之处?我希望能从书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并且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刘昌松教授在法律界的声誉我早有耳闻,他的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都是毋庸置疑的。而法律出版社作为国内顶尖的法律出版机构,其出版的书籍一向以严谨、权威著称。因此,我对这本书的品质充满信心,相信它能为我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