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介绍
第二版修订说明
《法律诊所》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该教材出版后受到了业界及法科生的欢迎,成为国内法学院法律诊所课程的重要参考书。国内教材常见的弊端是千人一面,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年《法律诊所》的作者们已经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希望这本教材无论是在体例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鲜明特色。为此,编写组多次召开编写会议,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就体例以及大纲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本教材作者都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师,回想当初,大家是以“诊所”方式来编写教材的。初稿完成后,作者又几易其稿,终由主、副主编负责统稿。
教材经过几年使用之后,各位作者在吸取业界及法科生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加上他们近几年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开始对本教材进行认真修订。按期修订,不断更新,这是一本教材的重要标志,也是对读者负责的体现。本教材的作者不会停下思考的脚步。本次修订在初版的基础上替换部分案例、精简推荐阅读、修改文字表述和更新法律法规。……
目录
章 入门 1
节 诊所入门概述 1
第二节 诊所教学方法 5
第三节 诊所教学内容 15
第四节 推荐阅读 17
第二章 会见 29
节 会见概述 29
第二节 会见理论 30
第三节 会见训练 34
第四节 推荐阅读 42
第三章 法律职业伦理 55
节 法律职业伦理概述 55
第二节 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诊所教学方法 61
第三节 推荐阅读 69
第四章 法律咨询 77
节 法律咨询概述 77
第二节 法律咨询理论 81
第三节 法律咨询训练 94
第四节 推荐阅读 102
第五章 法律写作 106
节 法律写作概述 106
第二节 法律写作理论 109
第三节 法律文书训练 114
第四节 推荐阅读 126
第六章 事实调查 130
节 事实调查概述 130
第二节 事实调查理论 133
第三节 事实调查训练 141
第四节 推荐阅读 157
第七章 法律检索 161
节 法律检索概述 161
第二节 法律检索理论 170
第三节 法律检索训练 176
第四节 推荐阅读 190
第八章 法律论辩 197
节 法律论辩概述 198
第二节 法律论辩理论 203
第三节 法律论辩训练 216
第四节 推荐阅读 225
第九章 法律谈判 228
节 谈判概述 228
第二节 谈判理论 231
第三节 谈判训练 239
第四节 推荐阅读 243
第十章 调解 247
节 调解概述 247
第二节 调解理论 251
第三节 调解训练 257
第四节 推荐阅读 269
第十一章 诉讼技能 272
节 诉讼概述 272
第二节 诉讼理论 280
第三节 诉讼训练 291
第四节 推荐阅读 301
附录 王萍诉派尼科包装公司劳动争议仲裁案 304
这本《法律诊所 第二版》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扇打开实践之门的钥匙。我原本以为法律专业学习就意味着背诵条文、研究案例,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所强调的“诊所式”教学,让我看到了法律教育更人性化、更贴近社会的一面。书中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处理真实或模拟的法律事务,如何引导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详尽的介绍。我注意到作者在章节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了学习的循序渐进,从基础理论的铺垫,到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再到团队协作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环环相扣,逻辑清晰。尤其是它对于“模拟”的精妙设计,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也参与到了一个个案件的讨论和分析中。这不仅提升了我的法律思维,更让我体会到了法律服务并非只是冰冷的程序,而是充满人情关怀和社会责任。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现代化,培养真正具备实践能力和职业操守的法律人才,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这本《法律诊所 第二版》真的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我一直觉得,法律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更应该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结合。这本书正是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通过“法律诊所”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或模拟的法律事务,并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作者在书中对于如何建立和运营一个成功的法律诊所,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到师资培训,都有着非常周全的考量。我注意到,书中不仅仅关注法律技能的培养,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导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懂法”的人,更是在引导他们成为一个“用法”并且“有温度”的法律人。它所倡导的“问题导向”和“实践驱动”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我是第一次接触“法律诊所”这个概念,但通过这本书,我仿佛真的走进了一个模拟的法律实践场景。作者以极其生动和贴近实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法律诊所的运作模式、核心价值以及在培养法律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我尤其喜欢它对案例分析的深入剖析,不仅仅是罗列法律条文,而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讲解了如何收集证据、如何与当事人沟通、如何制定诉讼策略等等。这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解决问题的过程。书中关于模拟法庭的章节,更是让我感到身临其境,那些曾经在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在这里被详细拆解,让我对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实践的智慧和对未来法律人的期许。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思考,如果我是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这本书将会是我学习路上最宝贵的伙伴。它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也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无限可能。
评分第一次读到《法律诊所 第二版》这个书名,以为会是一本比较严肃的学术著作,但实际阅读后,我发现它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指导性。作者以一种非常具象化的方式,阐述了法律诊所的理念和运作。我注意到书中对不同类型法律问题的处理,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为当事人提供最有效的法律帮助,都有着非常详尽的案例分析和方法论介绍。这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是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传承。我尤其喜欢它对“沟通”和“伦理”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的强调,这往往是我们在纯理论学习中容易忽略的方面。这本书让“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与鲜活的社会问题和真实的人们紧密相连。它所展现的“法律诊所”模式,也让我看到了法学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让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能够真正为社会贡献力量。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平衡点。虽然书名听起来可能有点“学院派”,但读起来却丝毫不枯燥。作者许身健教授凭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将“法律诊所”这一前沿的法律教育模式,以一种清晰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法律诊所”的定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种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书中对于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法律诊所,如何设计课程内容,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都有非常具体的阐述。这对于那些希望了解或正在实践法律诊所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指南。同时,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本书也像是一本“行动手册”,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法律实践的全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它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