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4版 (2016年7月29日)
外文书名: Legal foundation
丛书名: 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
平装: 285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2444725, 7302444722
条形码: 9787302444725
商品尺寸: 25.4 x 18.2 x 1.6 cm
商品重量: 422 g
内容简介
《法律基础(第四版)》在介绍法学基本理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上,全面讨论了中国宪法、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国际法律制度、国际私法制度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全书内容全面,阐述得当,用语规范,文字简洁。第四版根据法律法规对第三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法律基础(第四版)》适用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师生,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法律、法学有兴趣的其他读者。
编辑推荐
在中国,“法”一词涵义较为广泛。从语源上看,汉字的“法”古体为“灋”。根据我国首部字书,由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的释义,它大体有三层涵义:首先,“法”与“刑”是通用的。古代的“刑”字,含刑戮、罚罪之意,也还有“规范”的意义。第二,法者,平之如水 ,含有“公平”之意。第三,法含有“明断曲直”之意。同时,古代的法具有神明裁判的特点。
中国古代“法”在典章制度意义上和在哲理意义上两方面使用。“法”在典章制度意义上与“律”“法律”“法制”等相通解。《管子·七臣七主篇》:“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唐律疏议·名例篇》曰:“律之与法,文虽有殊,其义一也。”中国古代秦汉以后的法律文件,采用过许多名称,如律、令、典、敕、格、式、科、比、例等,它们都是典章制度意义上、国法意义上的“法”。在哲理意义上,汉语的“法”,与“理”“常”通用,指“道理”“天理”或常行的范型和标准。《尔雅·释诂》:“法,常也。”具体而言,抽象的“天命”“天志”“礼”“理”“天理”“法度”“道”乃至“人情”等,都属于“法”的范畴。清末民初,由于受日本的影响,国法意义上的“法”,逐渐由“法律”一词代替。
在西文中,“法”也在典章制度意义上、国法意义上和在哲理意义上使用。有学者认为,法指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即自然法;法律指由制定和颁布的具体的法律规则,即实在法,这类法律与国家相联系,出自于国家。
在当代中国,法律一般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本书主要在国法意义上讨论法律,用“法律”表示,唯在涉及哲理意义上时用“法”表示。
目录
绪论:法学基本理论1
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概论11
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1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法律制定13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实施16
第二章中国宪法19
节中国宪法概述19
第二节国家的基本制度22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25
第四节国家机构26
第五节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30
第三章中国行政法律制度33
节行政法律制度概述33
第二节行政组织法律制度36
第三节行政行为法律制度40
第四节行政监督法律制度53
第四章中国民事法律制度61
节民事法律制度概述61
第二节民法的基本制度63
第三节物权法律制度72
第四节债权法律制度80
第五节人身权法律制度86
第六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89
第七节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93
第八节侵权责任法律制度97
第五章中国商事法律制度106
节商事法律制度概述106
第二节公司法律制度110
第三节证券法律制度123
第四节票据法律制度130
第五节保险法律制度134
第六节破产法律制度138
第六章中国经济法律制度143
节经济法律制度概述143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律制度144
第三节广告法律制度148
第四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149
第五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52
第六节会计法与审计法律制度157
第七节价格法律制度159
第八节财政税收法律制度162
第九节银行法律制度167
第七章中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169
节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概述169
第二节自然资源法律制度170
第三节环境保护法律制度178
第八章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88
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述188
第二节劳动法律制度189
第三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200
第九章中国刑事法律制度206
节刑事法律制度概述206
第二节刑法关于犯罪的一般规定208
第三节刑法关于犯罪的具体规定216
第四节刑法关于刑罚的一般规定224
第十章中国诉讼法律制度230
节诉讼法律制度概述230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律制度235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律制度245
第四节刑事诉讼法律制度248
第十一章国际法律制度257
节国际法概论257
第二节海洋与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法264
第三节条约与外交机构267
第十二章国际私法制度274
节国际私法序论274
第二节国际私法总论278
第三节国际私法各论281
参考文献286
版后记287
第二版后记288
第三版后记289
第四版后记290
我是在备考某个法律资格考试的时候用到这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基础》。当时时间比较紧迫,需要快速地掌握核心知识点。这本书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知识密度和结构化程度。每一个章节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的主题展开,知识点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很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书中对一些法律条文的解释也相当到位,结合了最新的立法精神和司法实践,这对于理解法律的实际操作意义非常重要。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法律原则时,会追溯其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使得我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原则的精髓所在。对于像我这样的备考者来说,这种高度浓缩又条理清晰的内容,无疑是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的宝贵资源。
评分老实说,当初买这本《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是因为它在学界口碑一直很好,而且是“第四版”,感觉内容上应该比较新,也经过了几次修订,会更加完善。拿到书后,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它的理论深度比我想象的要扎实一些,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能看到作者在每个法律概念背后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梳理。对于一些复杂的法律制度,书中也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解释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在逻辑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但这本书的表述方式相对严谨而不失可读性,很多地方都让我眼前一亮,感觉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在一些争议性问题上的论述,虽然是教材,但也能看出作者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且言之有物,这对我启发很大。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律学者在和你分享他的智慧和见解。
评分这本《正版 法律基础 第四版》我真是用了好一阵子了,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挺厚实的,纸张质量不错,印刷也很清晰,翻阅起来手感很好。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初学者,一开始对法律的概念和体系一窍不通,可以说是零基础。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相当条理清晰,从最基础的法律概念、法的作用、法律的渊源讲起,循序渐进,让我这个“小白”也能逐步理解。书中举的例子也都挺贴近生活,不像有些理论书那样枯燥乏味,读起来不会觉得特别吃力。而且,它的内容涵盖了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多个重要法律部门,虽然是基础教材,但已经足够让我对整个法律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框架。高其才教授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温和,不会让人觉得高高在上,阅读起来有一种被引导的感觉。我尤其喜欢书中在讲解一些重要概念时,会进行详细的类比和阐释,这对于理解抽象的法律原理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确实是我学习法律道路上的一个坚实起点。
评分我平时对社会现象比较关注,经常会看到一些社会新闻或者热点事件,但总觉得对其中的法律问题理解不够深入。偶然机会了解到这本《正版 法律基础 第四版》,想借此机会提升一下自己的法律素养。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接地气”,它将很多抽象的法律条文和理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分析,变得易于理解。书中讨论的一些问题,比如合同的成立与解除、侵权责任的认定、夫妻财产的分割等等,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情况。阅读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对法律一无所知,而是对身边很多事情的法律依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教你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运用法律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我感觉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新窗口。
评分购买这本《高其才》主编的《法律基础》纯粹是出于学术好奇心,因为听闻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的严谨性和权威性。读完之后,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学术上的严谨性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作者在对每一个概念进行阐述时,都力求做到定义清晰、逻辑严密,并且引用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法学理论作为支撑。书中对于法律体系的构建、法律原则的论证,都展现出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某个法律领域,或者对法律理论本身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学术思想的引导,能够激发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