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4版 (2016年7月29日)
外文书名: Legal foundation
丛书名: 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
平装: 285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2444725, 7302444722
条形码: 9787302444725
商品尺寸: 25.4 x 18.2 x 1.6 cm
商品重量: 422 g
内容简介
《法律基础(第四版)》在介绍法学基本理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上,全面讨论了中国宪法、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国际法律制度、国际私法制度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全书内容全面,阐述得当,用语规范,文字简洁。第四版根据法律法规对第三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法律基础(第四版)》适用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师生,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法律、法学有兴趣的其他读者。
编辑推荐
在中国,“法”一词涵义较为广泛。从语源上看,汉字的“法”古体为“灋”。根据我国首部字书,由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的释义,它大体有三层涵义:首先,“法”与“刑”是通用的。古代的“刑”字,含刑戮、罚罪之意,也还有“规范”的意义。第二,法者,平之如水 ,含有“公平”之意。第三,法含有“明断曲直”之意。同时,古代的法具有神明裁判的特点。
中国古代“法”在典章制度意义上和在哲理意义上两方面使用。“法”在典章制度意义上与“律”“法律”“法制”等相通解。《管子·七臣七主篇》:“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唐律疏议·名例篇》曰:“律之与法,文虽有殊,其义一也。”中国古代秦汉以后的法律文件,采用过许多名称,如律、令、典、敕、格、式、科、比、例等,它们都是典章制度意义上、国法意义上的“法”。在哲理意义上,汉语的“法”,与“理”“常”通用,指“道理”“天理”或常行的范型和标准。《尔雅·释诂》:“法,常也。”具体而言,抽象的“天命”“天志”“礼”“理”“天理”“法度”“道”乃至“人情”等,都属于“法”的范畴。清末民初,由于受日本的影响,国法意义上的“法”,逐渐由“法律”一词代替。
在西文中,“法”也在典章制度意义上、国法意义上和在哲理意义上使用。有学者认为,法指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即自然法;法律指由制定和颁布的具体的法律规则,即实在法,这类法律与国家相联系,出自于国家。
在当代中国,法律一般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本书主要在国法意义上讨论法律,用“法律”表示,唯在涉及哲理意义上时用“法”表示。
目录
绪论:法学基本理论1
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概论11
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1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法律制定13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实施16
第二章中国宪法19
节中国宪法概述19
第二节国家的基本制度22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25
第四节国家机构26
第五节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30
第三章中国行政法律制度33
节行政法律制度概述33
第二节行政组织法律制度36
第三节行政行为法律制度40
第四节行政监督法律制度53
第四章中国民事法律制度61
节民事法律制度概述61
第二节民法的基本制度63
第三节物权法律制度72
第四节债权法律制度80
第五节人身权法律制度86
第六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89
第七节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93
第八节侵权责任法律制度97
第五章中国商事法律制度106
节商事法律制度概述106
第二节公司法律制度110
第三节证券法律制度123
第四节票据法律制度130
第五节保险法律制度134
第六节破产法律制度138
第六章中国经济法律制度143
节经济法律制度概述143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律制度144
第三节广告法律制度148
第四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149
第五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52
第六节会计法与审计法律制度157
第七节价格法律制度159
第八节财政税收法律制度162
第九节银行法律制度167
第七章中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169
节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概述169
第二节自然资源法律制度170
第三节环境保护法律制度178
第八章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88
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述188
第二节劳动法律制度189
第三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200
第九章中国刑事法律制度206
节刑事法律制度概述206
第二节刑法关于犯罪的一般规定208
第三节刑法关于犯罪的具体规定216
第四节刑法关于刑罚的一般规定224
第十章中国诉讼法律制度230
节诉讼法律制度概述230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律制度235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律制度245
第四节刑事诉讼法律制度248
第十一章国际法律制度257
节国际法概论257
第二节海洋与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法264
第三节条约与外交机构267
第十二章国际私法制度274
节国际私法序论274
第二节国际私法总论278
第三节国际私法各论281
参考文献286
版后记287
第二版后记288
第三版后记289
第四版后记290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太赞了!不像很多法律书籍那样晦涩难懂,高其才教授的文字流畅、生动,充满了逻辑性和感染力。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类比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条文和概念,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卡顿”的地方。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和一位学识渊博又风趣幽默的长辈在交流。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引导性问题,它们不仅巩固了我对前面内容的理解,还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本书的排版也很人性化,重点内容突出,注释清晰,翻阅起来非常方便。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这绝对是一本能够“读下去”的法律教材。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棒了!作为一个法律小白,我一直对法律感到既好奇又畏惧。高其才教授的《法律基础》第四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从一开始的迷茫,到慢慢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概念,再到最后能够将它们灵活运用,这个过程充满了惊喜。作者的讲解非常清晰透彻,条理分明,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特别是那些案例分析,既生动又贴近生活,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实际应用,而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我尤其喜欢书中的图表和总结,它们帮助我梳理了庞杂的知识点,让记忆更加深刻。每次阅读,都感觉自己在法律的海洋里又前行了一大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走进法律的世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了解法律、学习法律的朋友们,你们一定不会失望的!
评分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正版”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名号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本书的印刷质量非常高,纸张厚实,不易泛黄,书页的装订也非常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内容经过了严谨的校对,没有出现任何错别字或排版错误,这一点对于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来说至关重要。高其才教授的著作,本身就代表了学术的严谨和权威。作为第四版,它在内容上必然是经过了反复打磨和更新,这让我对书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前沿性充满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习工具,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让我从视觉和触觉上都能感受到它的价值。
评分从学术严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行业的标杆。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的声誉不是空穴来风,而这本书正是其优秀品质的最好体现。高其才教授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了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每一个章节都层层递进,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参考文献的引用也非常规范,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个人非常看重这一点,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读者如何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值得思考和挖掘的“伏笔”。对于想要打下坚实法律基础的读者,这本书是绝对的首选。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我印象深刻。作为一本法学系列教材,它并没有因为面向基础教学而显得浅薄。相反,高其才教授在梳理了法律的根本原则和核心概念的同时,也触及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法理思考。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法律部门之间联系的阐述,这让我能够构建起一个更宏观的法律体系框架,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法律领域。虽然是第四版,但内容依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一点非常难得。我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被作者的观点所启发,引发了我对一些社会现象背后法律逻辑的深入思考。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对于有一定法律基础的读者,也能提供新的视角和更深入的理解。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法律从业者回顾基础知识、巩固专业素养的优秀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