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 第3版 精品版(专家为您答疑丛书)企业版 赵广才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 第3版 精品版(专家为您答疑丛书)企业版 赵广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广才 著
图书标签:
  • 小麦
  • 专用小麦
  • 优质小麦
  • 小麦生产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赵广才
  • 百问百答
  • 专家答疑
  • 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87191
商品编码:2928490150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 第3版 精品版(专家为您答疑丛书)企业版

定价:18.00元

作者:赵广才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109187191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精品版第3版)》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小麦形态学、生理学基础知识,优质专用小麦概念及其品质特点,尤其是重点介绍了我国小麦以及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其高产优质栽培实用技术,书后还针对我国不同地区小麦生产实际,专门附有34幅各地小麦高产创建技术模式图,以便广大农民读者学习掌握。

目录


一、基本知识
1.小麦分布在哪些地区?
2.什么叫小麦种植区划?我国有哪些麦区?
3.什么叫小麦品质区划?我国是怎样划分的?
4.小麦有多少个种?各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小麦的生命周期?
6.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
7.什么是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
8.冬小麦、春小麦和冬性小麦、春性小麦有什么区别?
9.为什么说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在生产上有什么意义?
10.小麦一生分为几个生长时期?在生产中怎样识别和应用?
11.小麦种子有哪些特点?
12.什么是种子的休眠和萌发?
13.小麦的根有几种?在土壤中怎样分布?
14.小麦的茎秆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15.什么叫小麦的伪茎?
16.小麦的叶片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17.什么叫分蘖节?有什么作用?
18.什么叫分蘖?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19.什么是小麦分蘖力和分蘖成穗率?
20.什么是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生产中如何调控?
21.小麦分蘖与主茎叶位有什么对应关系?
22.什么叫分蘖缺位?怎样避免和减少缺位?
23.什么叫小麦叶龄?
24.什么是小麦叶龄指数和叶龄余数?
25.什么是小麦壮苗?怎样管理?
26.什么是小麦弱苗?怎样加强管理?
27.什么是小麦穗分化?穗分化的各个时期有什么特征?
28.什么是小麦返青和拔节?在生产上有什么意义?
29.什么叫挑旗?什么叫孕穗?什么叫抽穗?
30.什么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要素?
31.小麦的穗有多大?每穗有多少小穗?有多少小花?能成多少粒?
32.小麦什么时候抽穗?子粒发育有几个时期?
33.影响子粒灌浆的因素有哪些?
34.什么叫小麦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
35.对小麦种子有什么要求?播种前要做哪些处理?
36.什么叫小麦基本苗和播种量?怎样确定小麦的播种量?
37.小麦的适宜播期如何确定?
38.小麦播种的适宜墒情是多少?
39.小麦的播种深度多少合适?
40.哪些因素影响小麦的分蘖?
41.分蘖有什么动态变化?
42.什么叫优势蘖组?怎样合理利用优势蘖组?
43.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对小麦生产有什么影响?
44.什么是拉尼娜现象?对小麦生产有哪些影响?
45.什么是肥料三要素?对小麦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46.小麦引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47.什么是干热风?对小麦有哪些影响?如何防御?
48.什么是倒春寒?小麦早春发生冻害如何补救?
49.什么是小麦渍害?怎样预防和减轻渍害?
50.晒种有什么作用?
51.什么是穗发芽?怎样预防?
二、小麦品质与栽培措施的关系
三、小麦高产、优质实用栽培技术
四、麦田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五、麦田调查记载和测定方法
附录1 主要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及栽培技术要点
附录2 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第三版 精品版 专家为您答疑丛书 企业版) 本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权威、实用的小麦生产技术专著,聚焦于优质专用小麦的培育、栽培、管理与采后处理等全过程的关键技术。第三版在继承前两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跟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融入了更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旨在为广大从事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农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种植大户及相关企业提供一份全面、精准、易懂的指导手册。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百问百答”的体例设计。作者深入洞察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操作,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调控,涵盖了从土壤选择、品种引进,到病虫草害防治、水肥管理,再到机械化作业、品质检测等方方面面。通过一百个精心设计的问题,逐一剖析,层层深入,为读者提供清晰、准确的解答。 一、 优质专用小麦的品种选择与培育 品种特性解析: 本书详细介绍了当前市场上主流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如面包小麦、饼干小麦、面条小麦等。针对不同用途,深入剖析了各类品种在蛋白质含量、面筋强度、吸水率、色泽、风味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帮助读者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种植条件,科学选择最适宜的品种。 选育趋势与前沿: 针对优质专用小麦的育种方向,本书将深入探讨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在改良小麦品质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通过品种选育来提升小麦的抗逆性(如抗旱、抗病、耐盐碱等),为育种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引进与区域化适应: 对于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或进行区域性试验的环节,本书将详细阐述品种适应性评价的标准、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田间试验和数据分析,判断品种在当地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品质表现,规避引进风险。 二、 优质专用小麦的精细化栽培管理 土壤改良与培肥: 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离不开优良的土壤基础。本书将重点阐述如何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的合理应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还会深入探讨如何针对性地改良不同类型土壤(如沙质土、粘质土、盐碱地)的理化性质,以满足专用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播种技术与播期把握: 科学的播种是丰收的前提。本书将详细讲解不同播种方式(如条播、穴播、撒播)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土壤墒情、气候特点、品种特性来确定最佳的播种密度和播种深度,确保小麦出苗整齐、个体健壮。同时,还会对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最优播种期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掌握播种“黄金期”。 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 水肥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本书将详细介绍小麦不同生育期(如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的水分需求规律和养分需求特点,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设施,结合测定土壤水分、作物蒸腾量等数据,精准施用水肥,实现节水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显著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本书将深入剖析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如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等)和虫害(如蚜虫、麦蜘蛛、地下害虫等),以及杂草的危害。重点在于推广绿色、环保、高效的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农业防治(如轮作、抗病品种)、生物防治(如天敌保护、生物农药应用)、物理防治(如诱捕器、防虫网),以及化学防治(在必要时,精准用药,选用低毒高效农药)。本书还将介绍最新的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帮助读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 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预测预报: 针对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本书会结合气候变化、耕作制度等因素,介绍科学的预测预报方法,帮助读者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三、 优质专用小麦的现代化收获与采后处理 适时收获与机械化作业: 收获时间对小麦的品质影响至关重要。本书将详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小麦籽粒的干湿程度、外观特征来准确判断最佳收获期。同时,将重点介绍小麦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收获机械的操作要点、调整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收割,减少籽粒损失和破损,保障小麦的收获质量。 安全储藏与品质保持: 收获后的储藏环节同样不容忽视。本书将详细介绍科学的储粮技术,包括粮仓的通风、除湿、防虫、防鼠等措施,以及如何通过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储粮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持小麦的品质,防止霉变和损失。 品质检测与追溯体系: 针对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需求,本书将介绍小麦品质的主要检测指标(如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容重、杂质含量等)及其检测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自我品质评估。同时,还将探讨建立健全小麦生产过程的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 专家视角与实践指导 本书由多位在小麦科研、生产、推广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倾力撰写。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更拥有在一线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宝贵经验。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图文并茂,力求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操作的技术要领,让读者能够轻松掌握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本书特色与价值 权威性与前沿性: 集结行业顶尖专家智慧,内容紧跟最新科研进展,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系统性与全面性: 涵盖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各个环节,为读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以“问答”形式,直击生产痛点,提供详尽的操作指导,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精品化与企业化: 精品版的设计,体现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企业版则更侧重于指导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企业效益。 面向读者广泛: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技术人员,都能从中获益。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第三版 精品版 专家为您答疑丛书 企业版)》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良师益友”,将助力广大农业生产者实现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小麦生产,为中国小麦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小麦种植百科全书”,包罗万象,却又条理清晰。我之前在实践中遇到过很多问题,比如小麦分蘖期为什么长势不均?后期为什么容易倒伏?书中对此都有详细的解答。它不仅解答了“是什么”和“为什么”,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怎么做”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小麦灌溉技术的论述印象深刻。文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生育阶段小麦对水分的需求,以及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这对于我们这种缺乏专业灌溉经验的种植者来说,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我认识到,合理的灌溉不仅能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还能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同时,书中还强调了病虫害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治,通过对关键时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帮助我们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评分

对于我们这些在农业第一线辛勤耕耘的生产者来说,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书是多么的宝贵。这本书《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正是这样一本难得的宝藏。我尤其欣赏它对“企业版”的定位,这意味着它不仅仅针对个体农户,更包含了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深度考量。书中关于农资投入的经济效益分析、机械化作业的效率提升、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等内容,对于想要实现产业升级的企业来说,无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我记得书中有关于不同时期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论述,它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化学防治,而是强调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农业防治等多方面的结合,这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的绿色安全。这种 holistic 的视角,在当下的农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书中对小麦灌溉技术、施肥策略的精细化讲解,让我认识到,精准农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细致的管理来实现的。那些关于土壤墒情监测、养分需求测定、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介绍,为我们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评分

我一直对农业生产中的细微之处充满好奇,尤其是像小麦这种我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粮食作物。所以当我在书店里偶然瞥见这本《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 第3版 精品版(专家为您答疑丛书)企业版 赵广才》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我平时虽然不是专业农民,但在家乡也有点小小的种植经验,总觉得在某些环节上,自己好像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但又说不清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本书的名字就直击我的痛点——“关键技术”、“百问百答”,这不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吗?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虽然只是粗略地扫了几眼目录和一些章节的开头,但那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将他毕生的智慧浓缩成这部著作,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每一个渴望进步的种植者。我特别欣赏它将复杂的农业知识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和一位和蔼的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用担心专业术语的晦涩难懂,而是能够一步步地跟随专家的思路,理解那些看似神秘的技术原理。从书名来看,它强调的是“优质专用小麦”,这让我联想到目前市场对不同品种小麦的精细化需求,比如用于烘焙、制面等不同用途的小麦,其品质要求是截然不同的。这本书能够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人,我深知农业生产的复杂性,而这本书却能将这些复杂的技术问题,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小麦品质形成机理的探讨,它让我明白了,我们追求的“优质”小麦,不仅仅是产量高,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品质,比如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等。书中对这些指标的形成与栽培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小麦品质的方向。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关于如何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的讨论,其中提到了在特定时期施用氮肥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氮肥的种类和施用方式对蛋白质形成的影响。这些细节对于我们农户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此外,书中对小麦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病等)的培育和管理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保障小麦生产的稳定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对于我这样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书中内容严谨,知识点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解答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土壤肥力管理的部分,它不仅讲解了土壤养分的需求,还介绍了如何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来精准补充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这对于我们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非常有帮助。书中对于小麦新品种的介绍和选育方向的探讨,也让我对未来的农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曾听过一些农户抱怨说,他们种的小麦产量不高,而且品质也不好。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系统地向他们解释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例如,书中对于小麦不同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都有详细的讲解,我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帮助农户提前做好预防,减少损失。

评分

我一直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科学的技术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这本《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赋能我们种植者的绝佳读物。它以一种非常实用、贴近实际的方式,解答了我们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决定成败”的强调,它详细讲解了从土壤改良、种子选择、播种管理、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小麦播种深度和行距的论述,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数据,并解释了这些参数对小麦出苗、分蘖以及后期群体结构的影响。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决定着小麦的最终产量和品质。此外,书中对不同肥料的作用机理和施用时机的讲解,也让我对如何科学施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避免了过去盲目施肥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们不仅知道“做什么”,更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解决更多未知的问题。

评分

我是一名初学者,对小麦种植知之甚少,但对农业充满热情。这本书《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虽然也尝试过种植,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它将复杂的农业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问题,并且提供了权威的解答。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能够一步步地学习,掌握那些关键的技术要点。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小麦生长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分析。书中详细列出了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等关键时期,小麦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以及如何通过施肥来满足这些需求,从而促进小麦的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这让我意识到,之前我可能总是凭经验施肥,并没有真正理解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求。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对症下药”,让每一份投入都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书中对病虫害的描述也十分生动形象,配有清晰的图片,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潜在的威胁,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小麦种植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小麦生长规律的“哲学书”。书中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小麦生长和品质的各个因素,并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探讨印象深刻。它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比如,书中关于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小麦长势,利用大数据分析土壤墒情,以及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肥和喷药等内容的介绍,让我看到了农业生产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一直觉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这本书正是将科技的力量,应用到我们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为我们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绿色的种植模式。这些内容让我对未来的农业生产充满了期待。

评分

我一直认为,农业生产不仅仅是体力劳动,更是智慧的结晶。这本《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将许多实践中的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融为一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土壤改良和耕作制度的内容。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轮作、绿肥种植、有机肥施用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从而为小麦的生长创造一个更优越的环境。这让我意识到,健康肥沃的土壤是生产优质小麦的基础,而土壤的改良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此外,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各种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防治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这种全面的视角,让我对小麦的种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平时种植小麦时,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际上却蕴含着如此重要的学问。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并没有上来就讲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入手,比如土壤的细微差异如何影响小麦的生长,不同季节的水肥管理应该如何精细调整,甚至连不同时期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和防治,都讲得非常详细。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小麦品种选择的部分,书中深入分析了不同优良品种的特性,以及它们各自适合的种植区域和栽培模式,这让我意识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是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一直认为,种植技术就是经验的积累,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优质小麦生产,需要的是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精准的实践操作。书中提到的那些关于土壤微生物、养分循环、病理机制的讲解,虽然一开始有些挑战,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这些科学的原理是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种植的基石。它不仅仅教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