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學點心理學 過好青春期
定價:38.00元
作者:湯平
齣版社:北京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2001288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目 錄
章 心理融入篇 結交新朋友 獲得新友誼……… 1
節 從陌生到熟悉… …………………………… 3
第二節 完善行為… …………………………… 7
第三節 信任感… ………………………………… 12
第四節 給予與索取… …………………………… 16
第五節 使用“我語言”錶達情感… …………… 20
第六節 期望中的新團體… ……………………… 25
第七節 搭橋… …………………………………… 28
第二章 心理適應篇 適應新環境 獲得新成就…… 31
節 齊心協力越野賽… ……………………… 33
第二節 我們的老師… …………………………… 36
第三節 時間管理… ……………………………… 39
第四節 如何獲得大的學習效果… …………… 43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我還在觀望階段,主要想瞭解一下作者湯平在心理學領域的專業背景和研究方嚮。畢竟,青春期是一個非常關鍵且復雜的階段,如果作者在這方麵有著深厚的學術造詣或者豐富的實踐經驗,那這本書的含金量肯定會大大提升。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心理學理論與青春期特有的睏惑和挑戰相結閤的。是更側重於認知發展、情緒管理,還是社會性交往?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科學嚴謹的分析,而不是泛泛而談的建議。例如,如果書中能詳細解釋青少年為什麼會齣現情緒波動,以及這些波動背後有哪些心理機製在起作用,並提供一些針對性的應對策略,那我會覺得收獲頗豐。我也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涉及一些具體的心理學流派,比如認知行為療法(CBT)或者積極心理學,以及作者是如何運用這些理論來指導青春期成長的。對於一些傢長來說,理解孩子青春期的行為模式至關重要,如果這本書能幫助傢長和孩子建立更好的溝通橋梁,那就太有價值瞭。我還會關注書中是否有案例分析,真實的案例往往比枯燥的理論更能打動人,也能讓讀者更容易産生共鳴,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書中的知識。
評分作為一名對心理學抱有濃厚興趣但非專業人士,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它能以一種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方式,揭示青春期心理發展的奧秘。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關於“同伴壓力”和“自我邊界”的深入探討。青少年時期,同伴關係變得尤為重要,孩子們常常麵臨來自朋友的影響,有時甚至會為瞭融入群體而做齣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如果書中能夠解釋同伴壓力的心理根源,並提供一些策略,教導青少年如何識彆和抵製不健康的同伴影響,同時也能懂得如何設定並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那將是非常實用的。我希望這本書不是簡單地羅列一些現象,而是能深入分析這些現象背後的心理動因,並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比如,書中是否會講解一些關於溝通技巧的內容,幫助青少年更有效地錶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時也能尊重他人的意見?我也想知道,這本書在談論青春期“叛逆”行為時,是如何從心理學角度進行解讀的,是將其視為一種成長的信號,還是一種需要糾正的偏差?我更傾嚮於前者,希望這本書能引導讀者以更積極、更理解的視角來看待青春期。
評分我對這本書最期待的部分是它能否幫助我理解青春期特有的“迷茫感”和“身份認同危機”。這個階段的孩子,一方麵渴望獨立,另一方麵又對未來感到不確定,常常會問“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種內心的掙紮,如果能有心理學理論作為支撐來解讀,並提供一些探索自我、建立自信的方法,那這本書就很有意義瞭。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剖析青春期個體在心理層麵會經曆哪些轉變,比如自我意識的覺醒、價值觀的形成、以及與同伴關係的變化。書中能否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或練習,幫助青少年進行自我探索,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比如,是不是會有一些引導性的問題,或者一些能夠幫助青少年認識自己情緒模式的圖錶?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強調積極的心理健康觀念,鼓勵青少年擁抱自己的不完美,學會接納自己,並培養 resilience(韌性),以應對成長中的挫摺。畢竟,青春期的經曆會深刻地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如果能在這個階段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礎,那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也會關注這本書是否會引導青少年認識到尋求幫助的重要性,比如與傢長、老師或者心理谘詢師溝通。
評分我還在考慮是否要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在“情緒調節”和“應對挫摺”方麵的實用性。青春期是情緒的“過山車”時期,孩子們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情緒失控,或者因為一次失敗而感到沮喪不已。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為他們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工具箱。例如,書中是否會講解一些關於識彆和管理負麵情緒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或者認知重構?我尤其關注它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挫摺和失敗,將它們視為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建議,鼓勵青少年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得到提升。此外,我也會留意書中是否會涉及到“社交焦慮”或者“人際交往中的不安全感”等問題,以及如何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社交模式。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與傢人建立良好關係,如何化解親子衝突的指導,那對整個傢庭都會非常有益。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練習和步驟,讓讀者能夠立即實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
評分關於這本書,我主要的顧慮點在於它能否提供一些關於“網絡成癮”和“社交媒體影響”的心理學解讀及應對方法。當下,青少年麵臨著信息爆炸和虛擬社交的巨大挑戰,網絡成癮和過度依賴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分析這些現象背後的心理動機,比如尋求即時滿足、逃避現實壓力、或者自我價值感的補償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青少年學會健康地使用網絡和社交媒體,建立平衡的生活方式。例如,書中是否會講解一些關於“數字排毒”的技巧,或者如何設定使用網絡的閤理時間?我也會關注這本書在談論“網絡欺淩”時,是如何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剖析,並提供應對策略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強調青少年建立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辨彆網絡信息真僞。此外,如果書中能幫助青少年認識到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的價值,鼓勵他們多參與戶外活動和現實社交,那將是非常寶貴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