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速成围棋 中级篇 下 |
| 作者 | (韩)金成来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642423 |
| 出版日期 | 2011-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笔者与韩国围棋教育家金成来先生合著的“速成围棋”《入门篇》(上、中、下)、《基础篇》(上、中、下)、《初级篇》(上、中、下),南青岛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以其系统性、理论性、趣味性,以及便于操作、便于实践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围棋从教者的青睐。这是令笔者始料未及的,也是令笔者大为欣慰的。 |
| 作者简介 | |
|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6年升为五段。1989年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赏“敢斗赏”。1994、1995、1998年、二、五届“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 |
| 目录 | |
| 1 接触战的技术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非常和谐,那种沉静中蕴含力量的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内容编排得非常系统和有条理。从基础的定式解析到复杂的局面判断,每一步的过渡都显得非常自然,不像有些教材那样生硬地堆砌知识点。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某些复杂棋形时的那种深入浅出的功力,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领会其中的妙处,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棋友来说,又能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整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很好,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很好的专注度,可以说是从内到外都让人感到愉悦的一本棋谱教材。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怎么下棋,更重要的是在培养我对围棋美学的理解,让我体会到黑白之间的艺术。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的读者,对于教材的排版和术语的使用非常敏感。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图表的清晰度非常高,每一个变化图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几乎没有歧义。对于一些专业术语,作者的处理方式也十分人性化,不像有些老教材那样晦涩难懂,而是配以简洁易懂的解释。我曾经被某本旧书上的某些符号搞得一头雾水,但在这本书里,我几乎没有遇到阅读障碍。这大大加快了我的学习进度,让我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解棋理上,而不是去解读说明文字。而且,书中的例题难度设置循序渐进,从基础的收官技巧到复杂的劫争处理,层层递进,让人感觉每一步都在稳步提升,没有那种突然拔高难度的挫败感。这种体贴读者的设计,确实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经验。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扎实”和“可靠”。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噱头,内容全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实战智慧的结晶。我之前看的一些围棋书,总觉得作者是在炫耀自己的高超技巧,留给读者的却是难以企及的距离感。但这本书不一样,作者仿佛是一位坐在你身边耐心的良师益友,用最朴实的语言引导你思考,让你感觉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无论是关于大局观的阐述,还是对局部战斗的处理,都充满了实战性。我甚至发现,书中的一些看似普通的定式变化,在实战中一旦运用起来,效果出奇地好,这正说明作者选材的独到之处。对于那些真正想把围棋学明白,而不是走马观花的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坦白说,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活棋”和“死棋”之间界限的探讨。很多时候,棋局的胜负就在于一方对活棋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这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教导读者如何做眼,而是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厚薄和势力范围下,如何灵活地运用做活的技巧。它教会了我如何在劣势局面下寻找生机,如何在优势局面下确保安全。这种“变通”的思维方式,比单纯记住一些固定的棋谱要重要得多。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备选方案,并尝试在脑海中进行模拟推演。这种主动思考的阅读体验,远比被动接受信息更有效。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围棋理解的大门,让我对未来棋艺的精进充满了信心。
评分说实话,我接触围棋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总感觉自己的棋力停滞不前,尤其是在中盘的攻防转换时,总是显得束手无策。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本书,没想到里面的实战案例分析极其到位。作者似乎能把我脑海中那些模糊的“应该这么走”的感觉,用清晰的逻辑和精准的计算给描绘出来。我尤其欣赏那些针对常见失误的“陷阱”分析,很多时候我就是栽在这些地方,而这本书非常细致地剖析了为什么会犯错,以及如何提前预防。每一次做完一章的练习题,我都感觉自己的棋感又上了一个台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是久旱逢甘霖。读完一部分后,我尝试着在实战中运用新学到的招法,惊喜地发现对手似乎有些措手不及,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提供了几条死棋,而是重塑了我对局势的判断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