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精神分析引論: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定價:36.00元
作者:(奧)弗洛伊德
齣版社: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1391064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講 緒 論1
第二講 關於過失9
第三講 過失是有意義的21
第四講 過失是心理的行動37
第五講 夢的初步研究53
第六講 釋夢的技術67
第七講 顯意和隱意77
第八講 兒童的夢的研究87
第九講 夢的檢查作用95
第十講 夢的象徵功能105
第十一講 夢的工作121
第十二講 夢例的解析131
第十三講 原始的夢和幼稚的夢143
第十四講 欲望的滿足155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這類書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總覺得會是些艱澀難懂的理論。但是,這本書完全齣乎我的意料!作者的寫作功力真的太強瞭,把那些原本可能讓人頭疼的心理學概念,寫得像偵探小說一樣引人入勝。我特彆著迷於書中關於“壓抑”和“升華”的討論,它讓我深刻理解瞭,為什麼有些負麵的情緒和衝動,我們明明知道不對,卻又無法擺脫。作者通過生動的比喻,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我能清晰地看到它們在我們生活中的影子。我甚至開始反思自己的一些行為,是不是也是在進行某種形式的“壓抑”或者“升華”。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寶藏,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它讓我不再害怕麵對自己的陰暗麵,反而學會瞭如何與它們和解,如何將它們轉化成積極的力量。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有“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那種感覺真的非常過癮。我感覺自己就像在和作者進行一場深度的思想交流,每一次翻開書頁,都像是開啓瞭一次新的自我對話。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真的徹底顛覆瞭我對心理學的認知。之前我對心理學總覺得高深莫測,是專傢學者纔能觸及的領域。但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轉化成瞭我們 everyday life 中能用到的工具。我最受啓發的,是關於“防禦機製”的章節。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解釋瞭我們是如何下意識地保護自己免受痛苦的。讀完之後,我纔意識到,原來我很多時候的“口是心非”或者“轉移話題”,都可能是一種防禦機製在起作用。這讓我對自己更加寬容,也減少瞭對他人不理解的怨懟。而且,書中對於“潛意識”的描述,也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自己的想法都是清醒的,但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到底有多少想法,是真正由我“自己”産生的,又有多少,是被潛意識的衝動所驅使。我開始嘗試著去觀察自己的情緒波動,去追溯它背後的原因,雖然這個過程有點挑戰,但每一次的自我覺察,都像是在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揭開內心的秘密。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著我去探索那個一直被我忽視的內心世界。它沒有給我答案,但它教會瞭我如何提問,如何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評分這本書簡直太棒瞭,從拿到它開始,我就沉迷其中,仿佛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作者的文筆極其生動,就像在和我娓娓道來一個古老而又充滿智慧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夢境解析的部分,那些看似雜亂無章的夢境,在作者的解讀下,竟顯露齣如此深刻的內在含義。我常常在睡前迴憶起白天發生的事情,然後嘗試著去理解它們在夢中的投影,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真的非常奇妙。而且,書中並沒有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將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變得通俗易懂。我特彆記得一個關於童年創傷影響成年人行為的案例,讀完之後,我忍不住迴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曆,更加理解瞭原生傢庭對一個人的塑造作用。這本書不僅讓我學會瞭如何看待自己的內心,更讓我對身邊的人産生瞭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我曾經對一些朋友的行為感到睏惑不解,但讀完這本書,我似乎找到瞭原因,也更加願意去傾聽和接納他們。現在,我常常會隨身攜帶這本書,在通勤路上或者午休時間翻閱,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收獲。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更好地認識自己、如何與世界和諧相處的指南。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自我探索感興趣的朋友,相信你們也一定會和我一樣,愛上這本書。
評分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深刻的心靈洗禮。它不像市麵上很多心理學書籍那樣,給你一套現成的解決方案,而是引導你去思考,去感受,去探索屬於你自己的答案。作者的語言樸實卻富有力量,能夠直擊人心。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自我”的探討,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謂的“自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的經曆和反思中逐漸形成的。書中的很多觀點,都引發瞭我強烈的共鳴。我曾經因為一些生活中的不如意而感到迷茫和焦慮,但讀完這本書,我開始能夠以一種更平和的心態去麵對它們。我明白瞭,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痛苦,並非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解讀方式。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調整自己的視角,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它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的真實模樣,也讓我看到瞭如何去塑造一個更理想的自己。我並不認為我讀完這本書就立刻成為瞭心理大師,但我知道,我離那個更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與世界連接的自己,又近瞭一步。
評分這本書,它真的不是那種讀完就丟的書,而是會讓你反復咀嚼,細細品味的那種。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時而理性深刻,時而又帶著一股子文學的浪漫。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情結”的討論,尤其是“俄狄浦斯情結”的部分,雖然聽起來有些耳熟,但作者的解讀方式,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瞭它對我們成年關係的影響。我發現,原來我一直以來在親密關係中的一些睏擾,竟然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與父母的關係。這種清晰的聯係,讓我感到既震驚又釋然。書中的一些心理分析方法,我也嘗試著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記錄自己的情緒日記,分析夢境中的符號,雖然我沒有達到專業水平,但已經能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行為模式的根源。我曾經覺得自己的很多負麵情緒是無緣無故的,但現在我能更好地理解它們是如何産生的,也能夠更有意識地去應對它們。這本書讓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復雜而又 fascinating 的個體,內心的世界充滿瞭無限的可能。它不僅僅是關於心理分析,更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更真實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