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毛选集(第三卷,大32开)
定价:21.50元
作者:毛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010009209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一卷包括毛在抗日战争后期,即1941年3月至1945年8月所作的31篇著作。
目录
抗日战争时期(下)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
序
跋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
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关于反的国际统一战线(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六日)
整顿党的作风(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
反对党八股(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二年五月)
引言
结论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九四二年九月七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二日)
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六日)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质问国民党(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二日)
开展根据地的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一九四三年十月五日)
组织起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学习和时局(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二日)
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
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评在双十节的演说(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一日)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一九四五年一月三十一日)
两个中国之命运(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论联合(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一 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
二 国际形势和形势
三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中国问题的关键
走着曲折的道路的历史
人民战争
两个战场
中国解放区
国民党统治区
比较
……
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
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赫尔利和的双簧已经破产(一九四五年七月十日)
评赫尔利政策的危险(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二日)
给福斯特同志的电报(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对日寇的后一战(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对于初学者来说,直接啃读理论原著无疑是一项挑战,但这个版本在细节处理上似乎考虑到了这一点。虽然它保留了原著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但其附带的某些辅助材料(如果有的化,或者从其编排结构来看)似乎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进入复杂的理论体系。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先通读一遍,建立起整体的框架感,然后再针对性地挑选那些影响深远的章节进行精读和拆解。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清晰,使得这种“网状阅读”成为可能,它不是生硬的文本堆砌,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脉络,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理论地图,指引着读者探索。
评分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个版本无疑是上乘之作。在这个数字化信息泛滥的时代,拥有一本实体、装帧精良的经典著作,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和对知识的尊重。大32开的尺寸,让它在书架上占据了一个显眼的位置,每一次目光掠过,都能提醒我学习和反思的责任。纸张的耐久性、装订的牢固性,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这本书能够经受住岁月的考验,成为可以代代相传的思想财富。它不仅仅是我书房里的一本书,更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指导未来行动的一座精神灯塔,其物理形态的优秀,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庄重感和持久的吸引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大32开的开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感。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平滑细腻,印刷的字体清晰工整,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特别喜欢这种经典书籍的排版风格,既保持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书脊的装帧处理得很扎实,感觉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架,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经典著作来说至关重要。从这本书的整体外观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的用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一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都会被它散发出的那种知识的沉淀感所感染。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历史和理论研究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系统深入地研读XX思想的权威版本。这套《毛选集》的第三卷,给我的感觉就是“资料的完备性和注释的精准性”。每一次阅读关键篇章时,我都会对照着书中的注释和引文进行交叉验证,发现其引用的来源和解释都非常严谨,这为我理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理论形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相比我之前阅读过的其他版本,这一卷在对一些复杂概念的阐释上显得更为透彻和细致,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军事战略和经济建设早期的论述,这里的解读非常有启发性,能让我真正体会到那个时代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艰辛历程。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营造的“沉浸感”。我尝试着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下阅读同一段落,发现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和对时代背景理解的深化,每次都能品出新的味道。比如初读时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关注其宏大的叙事;而现在再看,更多的是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辩证思维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多层次的理解,是任何快餐式阅读材料都无法给予的。大32开的版式,使得大量的文字能够铺陈开来,不会显得过于拥挤,这对于需要反复勾画、批注的深度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为我的思想整理提供了绝佳的物理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