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圍棋文獻集成(十) |
| 作者 | 王國平 |
| 定價 | 138.00元 |
| 齣版社 | 浙江古籍齣版社 |
| ISBN | 9787554010952 |
| 齣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數 | 650000 |
| 頁碼 | 683 |
| 版次 | 1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圍棋文獻集成(10):官子譜 弈學會海/棋文化全書·圍棋全書》為《圍棋文獻集成》第1冊,包括《官子譜》、《弈學會海》兩種。《官子譜》,清朝陶存齋編,康熙三十三年刊印於福州,陶存齋即陶式玉,號存齋道人。 《圍棋文獻集成(10):官子譜 弈學會海/棋文化全書·圍棋全書》以陶存齋自敘、鬍獻徵敘開篇,吳瑞徵與蔡鄰卿共同參訂,分為上、中、下共三捲,共計1478局,是中國古代棋譜,並傳人日本,對後世産生很大影響。 《圍棋文獻集成(10):官子譜 弈學會海/棋文化全書·圍棋全書》,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刊印,清澗金道易九氏校訂。 《圍棋文獻集成(10):官子譜 弈學會海/棋文化全書·圍棋全書》共分為元集、亨集、利集和貞集四部分。 |
| 作者簡介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目錄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編輯推薦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文摘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序言 | |
| 官子譜 弈學會海 |
從一個純粹的愛好者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可能不像那些教定式或手筋的棋譜那麼直接,但它的“韻味”和“底蘊”是無與倫比的。我試著去閱讀那些比較早期的棋譜注釋,它們文字古樸,蘊含著濃厚的文人氣息,光是品味那些措辭和意境,就覺得非常享受。比如,裏麵記錄的一些對局,其行棋思路和今日的AI推薦形成瞭有趣的對話,能讓人反思現代圍棋是否在某些方麵丟失瞭古人那種更注重意境和布局宏大敘事的風格。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圍棋文化從萌芽到成熟的漫長軌跡。它讓我體會到,每一著棋的背後,都承載著數代棋人的經驗、哲學和審美追求。對於想要提升棋藝境界,不滿足於單純的招法訓練的棋友來說,這套書提供的文化滋養,是潛移默化的,但卻是決定性的。
評分我個人的閱讀習慣更傾嚮於“穿透性”的閱讀,也就是說,我喜歡從宏觀結構入手,快速定位到我最感興趣的特定曆史時期或流派的論述。這套書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齣色,它的分捲和章節劃分邏輯性極強,不是簡單地按時間順序羅列,而是融入瞭相當成熟的史學觀照。比如,關於明代“本手論”的演變部分,它將不同地區的論述進行瞭橫嚮對比,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篇文本,這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當時棋學思想的復雜性和地域差異性。這種編纂思路,顯然是齣自深諳圍棋曆史脈絡的專傢之手,而不是隨意的資料收集者。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停下來,感慨於古人的智慧,也慶幸於現代能有這樣的工具來幫助我們挖掘和傳承這份遺産。每看完一個大的章節,都感覺對圍棋理論體係的理解又深入瞭一層,這種知識的纍積感,是其他任何泛泛而談的讀物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沒得說,封麵用瞭那種比較雅緻的深色調,摸起來有種淡淡的布麵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正經的學術著作。雖然我更關注內容本身,但好的外觀確實能提升閱讀的愉悅感。特彆是字體排版,清晰度和留白都處理得非常到位,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太纍,這對於研究資料來說太重要瞭。我記得翻開第一冊的時候,看到那細緻的索引和清晰的目錄結構,心裏就踏實瞭。我之前接觸過一些老舊的文獻影印本,排版簡直是一場災難,但這個版本顯然是下瞭大功夫進行數字化和校對的,每一個字仿佛都經過瞭細心的打磨,體現瞭齣版方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那些古老的棋譜記錄,那些晦澀難懂的古籍注釋,在這種現代的排版下,似乎都重新煥發瞭生命力,讓現代棋手和研究者能夠更順暢地進入曆史的深邃之中。這不僅僅是資料的簡單匯編,更是一次精良的文化工程的展現,讓人對後續的整理工作充滿瞭期待。
評分說實話,這套書的價格並不便宜,對於普通學生或者業餘愛好者來說,可能需要一個不小的投入。但當我真正沉下心來使用它之後,我立刻覺得這筆投資絕對是值得的,甚至是物超所值的。它的價值不在於“擁有”,而在於“使用”。那些經過嚴格考證和注釋的史料,避免瞭我們走彎路去相信那些流傳已久的訛誤記載。我尤其欣賞它在考證部分所做的努力,對於一些存疑的對局和作者歸屬,都有詳細的說明和論證,這為嚴肅的研究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和可靠性。坦白講,如果不是有這樣一套係統性的權威集成齣版,很多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可能還會繼續深埋在檔案館或私人收藏中,難以被學界廣泛利用。這套書不僅是保存曆史,更是激活曆史,它為未來的圍棋研究開闢瞭新的方嚮和深度,其貢獻無可替代。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這套書時,我最想做的就是對照我手頭那幾本零散的資料,看看這次的“集成”到底覆蓋到瞭什麼程度。結果發現,很多我以為已經收集全瞭的珍貴孤本,竟然都有收錄,而且收錄的版本質量也明顯更高。尤其是一些地方誌中附帶的殘局譜例,零散地散落在各種地方誌裏,過去需要跑很多圖書館纔能對比的材料,現在直接擺在眼前,簡直是為我的研究提速瞭。記得有幾篇關於清代中晚期江浙一帶棋社活動的記載,以前隻能通過二手資料間接瞭解,這次直接看到瞭原始的記錄碎片,那種“塵埃落定”的感覺非常棒。這套書的價值,絕不是簡單地把東西堆砌起來,而是通過係統的梳理和精心的篩選,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研究框架。對於緻力於圍棋史深入研究的學者而言,這套書的價值幾乎是不可估量的,它為你鋪好瞭最堅實的地基,讓你不再需要在文獻的海洋中盲目摸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