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武術(第二版)
定價:32.00元
作者:席建平、馬宏霞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22250643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武術》一書緊緊圍繞“以人為本、健康、終身體育”這一指導精神,從武術起源的背景開始介紹,涉及武術概述、武術文化、武術技法、武術教學與武術訓練,包括武術基本功與基本動作、武術套路運動、武術攻防實用動作等內容。
《武術》一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武術體育的教材,也可適用於社會體育專業、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和體育類專業專科普修,院校各專業選修武術課使用,也可作為廣大武術愛好者、外國留學生的自學課本、中小學武術教師培訓教材,以及各類武術館(校)教學用書。
目錄
**章
武術概述001
**節 武術的形成與發展001
一、武術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態001
二、古代武術的發展概況002
三、近代武術發展概況007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的發展007
第二節 武術的特點與作用008
一、武術的特點008
二、武術的作用009
第三節 武術的內容與分類011
一、功法運動011
二、套路運動011
三、搏鬥運動014
第二章
武術圖解知識016
**節 武術圖解知識與識圖方法016
一、武術圖解的一般知識016
二、識圖自學方法、步驟與注意事項018
三、武術音像教材的自學方法及注意事項019
第二節 武術動作術語與諺語021
一、武術動作術語021
二、武術諺語021
第三節 武術自學自練的原則與方法025
一、自學自練武術的原則025
二、自學自練武術的注意事項027
三、自學自練武術的方法與手段028
第三章
武術教學031
**節 武術教學的特點與要求031
一、武術教學的特點031
二、武術教學的要求032
第二節 武術教學法033
一、指導法033
二、練習法036
三、評價法038
四、多媒體教學法038
五、探究教學法039
第三節 套路教學的步驟與要求040
一、套路教學的步驟040
二、套路教學041
第四節 攻防教學的步驟與要求042
一、攻防技術教學的步驟042
二、攻防技術教學的要求043
第四章
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044
**節 基本功044
一、肩功044
二、腿功047
三、腰功052
四、樁功054
第二節 基本動作055
一、手型055
二、步型056
三、手法057
四、步法059
五、腿法060
六、平衡練習063
七、跳躍練習064
八、跌撲滾翻練習066
第三節 組閤動作067
一、弓步摟手衝拳068
二、彈腿衝拳068
三、馬步架衝拳068
四、歇步衝拳069
五、提膝穿掌069
六、僕步穿掌069
七、虛步挑掌070
八、並步抱拳070
第五章
套路運動071
**節 初級長拳(第三路)071
一、動作名稱071
二、動作說明072
第二節 簡化太極拳087
一、動作名稱087
二、動作說明088
第三節 少年拳第二套114
一、動作名稱114
二、動作說明115
第四節 初級刀術121
一、動作名稱121
二、動作說明121
第五節 初級劍術142
一、動作名稱142
二、動作說明142
第六節 太極劍158
一、初級太極劍(32式太極劍)動作名稱159
二、動作說明159
第六章
散打與女子防身術175
**節 散打175
一、簡介175
二、基本技術175
第二節 擒拿與反擒拿195
一、擒拿與反擒拿簡介195
二、擒拿基本手法195
三、擒拿與反擒拿實用技法196
第三節 女子防身術206
一、運用女子防身術的策略206
二、瞭解人體要害部位207
三、女子防身術動作方法207
第七章
武術評判與鑒賞210
**節 武術套路競賽規則與裁判法(簡介)210
一、武術套路競賽規則簡介210
二、武術套路競賽裁判法212
第二節 武術散打競賽規則與裁判法(簡介)214
一、武術散打競賽規則介紹214
二、武術散打競賽裁判法簡介216
第三節 武術錶演與欣賞217
一、武術錶演217
二、武術錶演的欣賞218
參考文獻220
作者介紹
席建平,中州大學,副教授, 參加工作後,主持與參與多項科研項目先後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一等奬一次、教育廳“十一五”科學教育規劃一等奬一次、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閤會一等奬兩次、二等奬兩次,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閤會三等奬一次,發錶專業學術論文十餘篇,其中發錶在中文核心期刊7篇。
長期從事體育教學,教學效果,多次獲得教學相關奬勵。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我對武術一直抱有一種“看熱鬧”的心態,總覺得那些高深的招式離我太遠。然而,《武術(第二版)》卻讓我改變瞭看法,它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我拉進瞭武術的世界。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基礎功的講解,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通過清晰的圖解和循序漸進的指導,讓我能夠一步一步地去模仿和練習。書中關於“基本樁功”、“步法”的詳細介紹,讓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看似簡單的站樁和邁步,背後竟然有如此多的講究。而且,我驚喜地發現,書中並沒有迴避武術練習可能遇到的睏難和挑戰,反而提供瞭許多實用的剋服方法和心理調適的建議。這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真實,也讓我對自己的練習充滿瞭信心。通過這本書,我開始意識到,武術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和踐行的。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更親切、更可及的武術世界。
評分我一直對曆史和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而《武術(第二版)》則為我提供瞭一個瞭解中國武術發展史的絕佳窗口。 這本書以一種宏觀的視角,梳理瞭中國武術從古代至今的演變過程,讓我看到瞭不同曆史時期武術的特點和發展脈絡。書中對於各個時期代錶性武術流派的介紹,以及對其技術特點和哲學思想的分析,都讓我大開眼界。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近現代武術發展與國傢命運緊密相連的論述印象深刻,這讓我認識到武術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民族精神的象徵。此外,書中對於不同地區武術風格的對比分析,也讓我感受到瞭中國武術的豐富多樣性。這本書讓我對中國武術的認識,從單一的“打鬥”層麵,上升到瞭對其曆史、文化、哲學、社會等多維度的理解。它像一本生動的曆史畫捲,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些鮮活的武術記憶。
評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人,我一直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武術的哲學內涵,而《武術(第二版)》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份期待。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武術技法的書籍,更是一部關於人生智慧的教科書。書中對於“陰陽”、“剛柔並濟”、“以柔剋剛”等哲學思想的解讀,讓我看到瞭武術與中國傳統哲學之間深厚的聯係。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解讀過程中,將這些抽象的哲學概念與具體的武術動作相結閤,讓我在理解武術的同時,也對中國傳統哲學有瞭更深刻的體悟。書中關於“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的講解,讓我明白武術的修煉不僅在於外在的形體,更在於內在的精神和氣的修煉。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修煉方式,與我一直追求的身心閤一的理想不謀而閤。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學習瞭武術的招式,更重要的是,我開始理解瞭武術背後所蘊含的謙遜、堅韌、自律等寶貴品質,這對我個人的成長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評分這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我原本隻是想找本關於傳統武術的入門讀物,卻意外地翻開瞭《武術(第二版)》。 初讀之下,我對這本書的編排和內容深度感到由衷的贊嘆。第一部分對武術的基本概念、曆史淵源以及不同流派的介紹,簡直就像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武術世界的大門。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名詞,而是通過生動的語言和清晰的邏輯,將那些我原以為晦澀難懂的武術術語變得鮮活起來。書中對於身體結構、發力原理的講解,更是讓我豁然開朗,原來那些看似飄渺的招式背後,竟然蘊含著如此科學的力學原理。而且,書中穿插的許多經典武術故事和人物傳記,更是讓我對武術的文化內涵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僅僅將其視為一種技擊之術,而是一種傳承韆年的哲學和生活方式。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武德”的探討,這讓我在學習武術技藝的同時,也開始反思自身的品德修養,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引導,非常寶貴。這本書的排版也很精良,圖片清晰,文字流暢,閱讀體驗非常舒適。
評分我是一名健身愛好者,一直對力量訓練和身體控製有著濃厚的興趣,偶然的機會接觸到《武術(第二版)》,它徹底顛覆瞭我對“力量”的認知。 這本書並非簡單地教授觀眾如何擺齣漂亮的動作,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如何調動身體的整體力量,如何通過協調性的訓練來達到更高效的發力。書中對於“勁力”的闡述,讓我對力量的理解不再局限於肌肉的維度,而是上升到瞭對身體能量的整閤運用。我驚喜地發現,許多武術中的發力技巧,例如“寸勁”、“抖勁”,竟然與現代運動科學中的核心穩定、離心收縮等概念有著異麯同工之妙。更重要的是,書中強調的“形隨心動”,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在健身過程中是否過於注重外在形式,而忽略瞭內在的意念和精神的統一。那些關於呼吸與身體協調的練習,我嘗試著將其融入到我的日常訓練中,效果顯著,感覺身體的控製力有瞭質的飛躍,而且受傷的風險也大大降低。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和運用身體,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