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江编著的《零基础学葫芦丝/零基础学音乐丛 书》向各位读者朋友介绍了葫芦丝主要的演奏技法, 还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部分脍炙人口的适合葫芦丝演奏 的歌曲,供大家练习时选用。
**单元 葫芦丝概况
第二单元 葫芦丝基本演奏法
一、演奏姿势
二、按孔方法
三、口型
四、呼吸方法
五、常用指法
第三单元 葫芦丝基本发音练习
一、“1”音的练习
二、“2”音的练习
三、“3”音的练习
四、“5”音的练习
五、“6”音的练习
六、“6”音的练习
七、“5”音的练习
八、“7”音的练习
第四单元 常用基本技巧入门练习
一、单吐练习
二、双吐练习
三、三吐练习
四、活指练习
五、颤音练习
六、波音练习
七、叠音练习
八、打音练习
九、虚指颤音练习
十、倚音练习
十一、滑音练习
十二、震音练习
十三、循环换气练习
第五单元 葫芦丝乐曲选
一、儿歌选
我的朋友在哪里
打电话
一分钱
我家就是你的家
小兔乖乖
蜗牛与黄鹂鸟
共产儿童团歌
数蛤蟆
伦敦桥
平安夜
我们是快乐的儿童
转圆圈
大风车
青青草
小伞儿带着我飞翔
嘀哩嘀哩
小燕子
卖报歌
娃哈哈
泥娃娃
二、歌曲改编选
月儿弯弯照九州
康定情歌
摇篮曲
芒市坝子调
藏族弦子
苗族民歌
绣荷包
蝴蝶泉边
彩云之南
婚誓
阿佤人民唱新歌
高山青
景颇情歌
壮锦献给***
彝族酒歌
星星索
美丽的姑娘
祝酒歌
拉骆驼的黑小伙
在那遥远的地方
傣寨情歌
我和你
菊花台
溜溜的她
弯弯的月亮
画心
传奇
青花瓷
美丽的神话
忐忑
三、独奏曲选
月光下的凤尾竹
晚霞
金色的孔雀
勐养江畔
瑞丽江畔
竹林抒情
芦箫情
欢乐的嘎光
瑞丽美
拉祜情
竹林深处
迷人的葫芦箫
梦回景颇山
梦中的小竹楼
版纳之夜
清清玉湖水
湖边的孔雀
孔雀姑娘
景颇山
节日的德昂山
茶山姑娘
月映竹楼
金孔雀与风尾竹
欢乐的泼水节
傣乡晨曲
竹楼情思
放学路上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乐器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民族乐器充满好奇,但又被那些复杂的乐理知识吓退了,总觉得学习乐器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直到我发现了这本教材,它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清晰的排版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所吸引。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业术语,而是非常耐心地从最基础的乐器构造、正确的拿持姿势讲起,每一个步骤都配有清晰的图示,让人一看就懂。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初学者的心理把握非常到位,它懂得如何将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比如,一开始的指法练习,它不是简单地重复音阶,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民间小调片段,这样既练习了手指的灵活性,又能很快听到“成果”,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书中的音符标记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对于像我这样连五线谱都快要遗忘的人来说,它使用了更直观的数字简谱,配上准确的唱名,让我很快就能跟上节奏。这本书的重点在于“零基础”,它真的从“零”开始,让我这个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踏踏实实地迈出学习葫芦丝的第一步,感受到了掌握一门乐器的快乐。
评分我个人对艺术类书籍的美学要求比较高,封面和内页的设计常常影响我拿起一本书的欲望。这本教材在视觉呈现上做到了极佳的平衡——既有学习工具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亲和力。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相比起那些黑白为主、内容密集的传统教材,这本书大量运用了彩色插图和示意图,特别是关于指位图,色彩的区分让复杂的指法变化一目了然。我特别注意到,在讲解一些高级技巧,比如“吐音”和“滑音”时,它采用了动态的文字描述配合精确的图示,让我仿佛能看到演奏者手部的运动轨迹。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材只能依赖静态文字和图片的不足。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视觉设计上都达到了专业水准,它让学习过程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愉悦的体验,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评分让我来分享一下我使用这本书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我之前总是在音准上困扰,自己吹奏出来的声音总感觉“飘”,找不到一个稳定的基准。翻阅其他教材时,多数只是教你如何按指孔,很少提及如何校准音高。然而,这本书里专门开辟了一个板块,深入探讨了吹奏力度与音高之间的关系。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自检”方法,教我们如何通过对比标准音源(书后附带的练习音频)来微调自己的气息和口型。这个部分我反复研读了很久,真正理解了“吹奏”不仅仅是“吹气”,更是一种精细的气流控制。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我的音准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飞跃。我甚至开始能分辨出不同葫芦丝的音准细微差别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只停留在“教你怎么做”,更深层次地在“教你如何思考演奏”,这种教学理念的深度,是很多市面上泛滥的快速入门书籍所无法比拟的。它真正培养的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入门级”的乐器书,结果都因为内容过于理论化和跳跃性太大而束之高阁。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不是简单地堆砌曲谱,而是将“乐理常识”与“演奏技巧”做了完美的融合。在介绍完基础的音高和节奏概念后,它马上就引导读者进行实际操作,而不是让读者在理论的海洋里迷失。我尤其喜欢它对“气息控制”那一章节的处理。吹奏管乐器,气息的稳定是关键,但很多教材往往一笔带过。而这本书却用了整整两章的篇幅,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正确的腹式呼吸,甚至提供了日常锻炼气息的辅助小练习,这些都是非常实用且在其他教材中不常见的内容。通过书中的指导,我逐渐体会到了“气”与“音色”之间的微妙关系,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饱满、更有穿透力。而且,书中对于不同调性的葫芦丝的指法转换也做了非常细致的对比图解,这对于未来想要尝试更多曲目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入门”教材的预期。
评分对于一个追求效率的学习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需要的是那种能够快速上手并看到进步的材料。这本教材的实用性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不拘泥于过多的历史背景或过于艰深的音乐理论,而是直奔主题——如何快速吹响第一个完整的旋律。书中的“速成小曲集”部分,精选的曲目难度递增得非常科学。我记得,我拿到书的当天下午,就已经能吹奏出第一首曲子了,虽然还带着些许的生涩,但那种“我做到了”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更棒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维护保养知识,比如如何清洁琴身、如何处理簧片,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搜寻了很久才找到的零散信息,它却系统地整合在了教材的附录中。这说明编者是真正从学习者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的,不仅仅是教你弹奏,更是教你如何爱护和长期使用这件乐器。这种贴心和周全的设计,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