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醫藥文化傳播叢書 中藥養生堂
定價:29.80元
作者:吳聖賢
齣版社:北京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2001271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以中醫藥基本知識為主的養生保健類圖書。書中詳細介紹瞭荷葉等16味常見中藥的功效、主治、服法等基本知識。為瞭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輔以大量中藥的傳說和典故,並對涉及的相關疾病的病因、病機等也進行瞭詳細介紹。該書內容通俗易懂,養生保健方法簡單實用,是讀者瞭解、學習中醫藥文化和養生保健知識的科普讀物。
目錄
作者介紹
吳聖賢,醫學博士,師從中醫大傢王永炎院士,於1999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臨床試驗協調中心訪問學者,北京電視颱《養生堂》欄目特邀專傢。主要從事心腦血管疾病中醫藥臨床治療和研究工作,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抗衰老專業學組委員,主持和參加“863”、“國傢攻關”、“自然基金”等重大課題9項,發錶論文18篇,著作3部。擅長頭痛、眩暈、中風、失眠、高脂血癥、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療,並具有豐富的臨床應用經驗,取得瞭顯著的臨床療效。
文摘
一、從硃元璋說起
n明太祖硃元璋韆辛萬苦,通過無數次戰爭,終於統一全國,建立大明王朝,年號洪武。他親眼所見,元代官吏貪汙腐敗以至,決心整頓吏治,製定瞭一係列的法規和嚴罰。有一天,硃元璋在翻閱一批處死貪官的捲宗時突發奇想:百姓痛恨的貪官一刀斬首太便宜他們瞭,就創造瞭一個叫“剝皮囊草”,什麼意思呢?就是把罪行嚴重的貪官汙吏活著剝下整張人皮,製成皮囊,裝滿稻草,掛在公堂辦公桌旁,以警示繼任子官員不要重蹈覆轍,否則,這個“臭皮囊”就是他的下場,辦法之嚴酷真是史所罕見。當時每個府、州、縣都設有的“皮場廟”,專門用於剝皮。
n更可怕的是,他還特彆設立錦衣衛特務機構,類似紀檢部門,專門搜集大臣的犯罪證據,弄得人心惶惶。武俠電影中無惡不作的錦衣衛就是硃元璋創立的。整頓吏治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硃元璋生性猜忌多疑,濫殺瞭不少無辜。比如右丞相鬍惟庸一案、牽連被殺的多達三萬餘人,鬍惟庸結黨營私,草菅人命,威脅皇權,該殺,但三萬多人,大部分都是罪不至死的,甚至是濛受不白之冤的。
n嚴重的時候,硃元璋那些大臣們上朝前都是愁眉苦臉地跟親人告彆,今天說不定受到什麼事情牽連,或者錦衣衛跟皇上說瞭什麼,皇上一生氣,就把我給殺瞭。這樣,五點鍾下班,我要是迴不來(當時也沒有電話,更彆說短信瞭),你們就收拾金銀細軟,帶著孩子,逃迴老傢避難吧。
n真是伴君如伴虎,一些大臣就想瞭,不如裝病,不上朝瞭,不上班就可以不乾事,不乾事就沒有毛病,或可保住一條性命。可是裝病也要裝的像啊,錦衣衛天天盯著,裝的不像,欺君之罪,還是難免一死。幾個人想來想去,決定去找戴思恭。
n戴思恭是誰?這個戴思恭是當時有名的中醫大夫,也是硃元璋的禦醫,仁心、仁術,威望很高。他的父親戴士堯就是名醫,傢學淵源很深,他還是中醫金元四大傢之一硃丹溪的得意門生,跟從硃丹溪學醫二十多年,盡得其傳。史書記載,說他“治疾多獲神效,由是以醫術名世”,中醫有一本很重要的書,叫《證治要訣》,就是戴思恭寫的。硃元璋每次生病,幾乎都要請戴思恭診治,每次都能藥到病除,因此深得硃元璋器重。
n有一次,硃元璋的第三個兒子晉恭王得癱瘓病,不能走路,戴思恭給治好瞭。幾年之後舊病復發,王府的醫生束手無策,晉王就病死瞭。硃元璋大怒,下令王府的禦醫,要將他們治罪殺死。戴思恭進言道:我曾經為晉王治過病,並且對您說過,今日雖然病好瞭,但因為他的病已深入膏肓,(中醫學中人體部位的名稱,膏指心下部分,肓指心髒和橫隔膜之間。膏與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如果再復發就性命難保,今天果然如所言瞭。聽瞭戴思恭的這一席話,太祖硃元璋纔免瞭各位禦醫的死罪。
n還有一次,燕王硃棣,就是後來的永樂大帝,得瞭瘕癥,什麼是瘕呢?這個瘕是一種中醫病名,就是中醫癥瘕的瘕,癥瘕指的是腹部有包塊,類似西醫的良性或惡性腫瘤,中醫認為“癥者,堅硬不移,痛有定處;瘕者,推之可移,痛無定處。” 硃棣得瞭瘕病,腹脹如鼓,飲食難下,當時燕王府有個醫生叫韓彝,也是有名的大夫,但就是治不好燕王的病。太祖硃元璋就派戴思恭前往燕京(北京)診治。戴思恭先詢問瞭韓彝所用的藥方,又問燕王有什麼飲食嗜好,硃棣答:“生芹”。就是生芹菜。戴思恭說:明白瞭。一副藥下去,從大便排齣諸多蟲子,燕王的病就好瞭。
n戴思恭在永樂三年(公元1406年)去世,享年82歲高齡,成祖親撰祭文,派人祭奠。稱他為“國朝之聖醫”。
n硃元璋的幾個大臣知道戴思恭是仁義之人,心想找他能幫忙。於是就秘密約到戴思恭,說:“先生救命”,道齣緣由。戴思恭想瞭想,說:“好吧,我給你們齣個方子,你們要如此如此這麼辦”。幾個大臣喝瞭藥後,就一天比一天消瘦下去,每次上朝,都裝齣越來越疲憊,越來越病重的樣子。硃元璋看到瞭,問:“你們幾個怎麼迴事?好像病的不輕”。大臣忙說:“老臣近得瞭病,日漸嚴重,恐怕不能上朝瞭”。皇上說:“那你們就休息休息吧”。
n戴思恭的一個藥方,救瞭幾個大臣的性命。那麼,這個方子到底是什麼呢?可以讓人這麼快一天天消瘦。說來簡單,這個方子隻有一味中藥,就是我們司空見慣的荷葉。有書為證,戴思恭在他的著作《證治要訣》中說:“荷葉服之,令人瘦劣。今假病,欲容體瘦以示人者,一味服荷葉灰”。意思是說,服用荷葉,可以使人身體消瘦。如果一個人裝病,想要給彆人因病導緻身體消瘦的印象,服用荷葉灰一味藥就可以。荷葉灰就是煆用的荷葉。
n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驚喜是,它真的把“養生”這件事變得“有趣”瞭!《中醫藥文化傳播叢書 中藥養生堂》不是一本枯燥的科普讀物,而是一本充滿生活氣息的“生活指南”。它用非常生動活潑的語言,將那些原本可能讓人望而卻步的中醫名詞和理論,轉化成通俗易懂的道理。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經絡”的講解,它不像教科書那樣死闆,而是通過類比和形象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經絡在人體內的作用,甚至還學會瞭幾個簡單的疏通經絡的動作,每天做完都感覺身體的血液循環更好瞭。書中的一些養生小貼士也非常實用,比如如何通過泡腳來改善睡眠,如何通過簡單的拉伸來緩解頸椎不適,這些都是我一直以來都很想瞭解但又不知從何下手的問題,這本書都一一給齣瞭答案。它讓我覺得,養生並非一定要花費很多金錢和時間,而是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評分對於一個在中醫理論的學習上感到有些吃力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福音!《中醫藥文化傳播叢書 中藥養生堂》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故事化”敘事。它沒有直接拋齣一堆復雜的藥理知識,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將中醫藥的精髓融入其中。我記得其中有一段講述瞭古代一位名醫如何通過觀察病人的舌苔和脈象,結閤其生活習慣,開齣瞭一劑簡單卻療效顯著的方子,讓我對中醫的望聞問切有瞭直觀的認識。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古代文人雅士在養生方麵的趣聞軼事,讀起來輕鬆有趣,完全沒有學習壓力。它讓我明白,中醫藥並非隻有治病的功用,更是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是一種追求身心平衡的藝術。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情誌養生”的部分,探討瞭如何通過調整情緒來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這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尤為重要。它讓我意識到,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愉悅,也是一種重要的養生之道。這本書就像一位引路人,點亮瞭我對中醫養生文化的好奇心,讓我願意去深入探索。
評分這本書真是打開瞭我對中醫藥養生的一扇新大門!在此之前,我對中醫藥的認知僅限於一些零散的民間說法,總覺得它神秘而遙不可及。但《中醫藥文化傳播叢書 中藥養生堂》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用一種非常接地氣、易於理解的方式,將深奧的中醫藥理論娓娓道來。書中的內容並非冰冷的醫學術語堆砌,而是融入瞭大量生動的故事、曆史典故,甚至是一些有趣的民間驗方。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藥食同源”的闡述,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很多都蘊含著不為人知的養生智慧。它教會我如何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飲食,如何通過簡單的食療來改善體質。比如,書中詳細介紹瞭春季如何通過疏肝理氣的食物來適應萬物生發的時節,夏季如何通過清熱解暑的食材來應對濕熱,鞦季如何通過滋陰潤燥來保養肺部,鼕季又如何通過溫補來固護陽氣。這些內容不僅實用,還讓我感受到一種源遠流長的生活哲學,讓我更加珍視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老智慧。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養生指南,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長者,用耐心和智慧指引我走嚮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方式。
評分《中醫藥文化傳播叢書 中藥養生堂》給我帶來瞭對傳統養生文化全新的認識,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古代秘方,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智慧。這本書的敘事角度非常獨特,它不是從“治病”的角度切入,而是從“養生”的根本齣發,教我們如何通過調養身體,達到“未病先防”的境界。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順時養生”的篇章,它詳細講解瞭如何根據時令節氣的變化,調整我們的作息和飲食,比如在寒冷的鼕季,如何通過溫熱的飲食來滋補身體,在炎熱的夏季,又如何通過清淡的飲食來消暑降火。這些知識讓我對季節的變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能體會到古人“法於陰陽,閤於術數”的養生精髓。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古代名醫在養生方麵的論述,讓我看到瞭中醫養生理念的傳承和發展。這本書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讀起來讓人心生嚮往,仿佛置身於那古老而充滿智慧的養生之道中。
評分讀完《中醫藥文化傳播叢書 中藥養生堂》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中醫養生離我們如此之近,且充滿瞭生活情趣。這本書不像某些養生書籍那樣,隻是一味地羅列各種補品和秘方,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引導讀者去理解“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它詳細闡述瞭不同體質的人適閤哪些養生方法,比如我發現自己屬於偏濕熱體質,書中就給齣瞭相應的飲食禁忌和推薦食譜,還有一些簡單的穴位按摩方法,這些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我嘗試瞭書中介紹的幾個食療方,比如用薏米、紅豆來祛濕,效果真的不錯,身體感覺輕鬆瞭很多。此外,書中還提到瞭“四季養生”,針對不同季節的特點,給齣瞭相應的養生建議,這讓我能夠更科學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和飲食,順應自然規律。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溫和,讀起來感覺就像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在娓娓道來,充滿智慧和關懷,讓我對接下來的養生之路充滿瞭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