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世界民族音乐地图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103032862 |
| 出版年份: | 2007年9月1日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18页 |
| 开本: | 1/16 |
| 图书定价: | 48元 |
| 实际重量: | 399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其实很有意思,虽然内容是严肃的学术探讨,但排版上并没有采用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密集文字,留白处理得当,段落划分清晰,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的专业书籍来说,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疲劳。我尤其喜欢它在关键概念出现时,会用加粗或不同字体来强调,这使得我们在快速回顾或查找特定术语时,能够非常高效地定位信息。而且,虽然它作为考研指定用书,但其编排逻辑并非完全以应试为导向,而是遵循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递进关系。读起来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步地穿越不同的音乐地理和文化区域,每到一处都有详细的导览说明。对于自学者而言,这种循序渐进的结构设计简直是福音,它不会让你在知识的海洋里迷失方向,而是提供了清晰的航线图,让人能稳扎稳打地吸收知识。
评分从一个纯粹热爱音乐文化的好奇者角度来看,这本书最棒的一点是它成功地“去西方中心化”了对音乐的理解。很多传统的音乐史教材,即便谈到世界音乐,也常常不自觉地以欧洲古典音乐的结构和理论框架作为衡量标准。然而,这本书似乎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一套更具包容性的分析工具,去理解那些基于口传、基于特定仪式环境而产生的音乐系统。它让我明白了,我们习惯的“旋律”、“和声”等概念,在很多音乐传统中并不具有同等的优先性,节奏、音色、甚至歌唱者的身体姿态可能才是核心。这种视角的转换,对我后续聆听任何类型的非西方音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学会了带着“去发现”的心态去欣赏,而不是带着“去评判”的心态。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去倾听那些隐藏在旋律背后的,关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层信息。
评分我是在备考某门专业课程时,经由导师推荐接触到这本书的,它在学术上的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述资料时所展现出的广博的知识面和审慎的态度,参考文献部分显得极为扎实,足以支撑起其论述的力度。书中对于特定音乐理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与演变,有着非常深刻的剖析,这对于我们理解音乐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张力至关重要。例如,对于某个音阶体系在亚洲和非洲不同部落中的变异,作者不仅罗列了现象,更深入探究了背后的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是如何作用于音乐实践的。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入门读物,它更像是为进阶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石和丰富的案例库。当然,学术性强也意味着阅读过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偶尔会遇到一些需要结合乐理知识才能完全理解的段落,但这恰恰证明了其内容的深度和专业度,绝非应付考试的速食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吸引人,那种略带复古的色调和精致的插图,让我一眼就被抓住了眼球。拿到手里,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油墨味道也很正,说明是正版的好书。我当时主要关注的是它对不同地区音乐文化形态的梳理,希望能找到一些深入的比较视角。翻开内页,可以看到作者在组织材料时下了不少功夫,脉络清晰,从宏观的历史演变到微观的乐器介绍,都有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关于一些鲜为人知的小语种音乐传统,作者似乎挖掘得很深,不像市面上很多泛泛而谈的音乐概览。我特别欣赏它在呈现民族音乐时,并没有采用一种居高临下的“人类学”视角,而是充满了对这些文化形式本身的热爱与尊重。阅读过程中,经常需要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那些关于音乐与社会、仪式、身份认同之间复杂关联的观点,感觉自己的音乐知识体系正在被潜移默化地重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张通往世界文化宝库的邀请函,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和收藏。
评分坦白说,最初买这本书是有些忐忑的,担心内容过于陈旧或者只是简单地罗列民族乐器名称,毕竟“世界民族音乐”这个课题太过宏大,很容易流于表面。但实际阅读后,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兼具了宏大叙事和细微观察的平衡感。书中对音乐实践的描述,充满了鲜活的画面感,仿佛能听到那些遥远山谷里的歌声和鼓点。作者似乎用了大量时间亲身走访和记录,文字中流淌着一种“在场感”,而不是单纯的二手资料整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探讨了全球化进程对本土音乐的冲击与融合,分析得十分犀利且不失客观,没有简单地将传统视为需要被保护的“古董”,而是将其视为一个仍在呼吸、仍在与现代社会对话的生命体。这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范畴,让我意识到它是一个不断生成中的文化景观,而非静止的历史遗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